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1
活動目標:
1、體驗游戲中的樂趣,增強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2、正確感知8、9、10的數量,鞏固對8、9、10數字的熟悉。
3、能將相應的數量與數字相匹配。
活動準備:
1、果園(樹上貼有8—10的數字的不同水果)。
2、貼有8—10數字的儲物箱。
3、8—10的水果圖若干。
4、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摘水果。(教師把幼兒帶到立體水果樹前)
1、師:小兔家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小兔想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園里去參觀,看一看果園里有些什么水果?你們想不想去?(幼兒:想)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2、幼兒幫助小兔摘水果。師提問:小兔可細心啦,它在每個水果娃娃上面作了記號,你發(fā)現了嗎?你摘的是數字幾的水果?
二、送水果。(出示儲物箱)
1、小朋友摘了這么多水果,我們把水果送到儲物箱里吧!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你的'水果是數字幾,應該送到數字是幾的儲物箱里?(幼兒討論)
2、送水果
師:請小朋友把水果送到數字相等的儲物箱里,幼兒回到休息室坐好。(教師檢驗幼兒的操作結果)。
教師出示數卡8、9、10,提問:8像什么?8除了可以表示8個橘子,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玩游戲。(幼兒操作)
小兔為了讓大家在休息室好好放松下,特意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三組好玩的游戲,教師講解,幼兒操作。
第一組,給水果送相應的數字。
第二組,匹配連線。
第三組,畫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師幼共同檢查操作結果。
三、幼兒領取獎品,結束活動。
1、發(fā)放水果卡片
師:小兔為了感謝小朋友們幫助它把水果送到了儲物箱里,有一份小驚喜要送給小朋友們。拿出卡片,數數卡片上的水果有多少個,把卡片放到相應的數字框中,放對的幼兒,工作人員給予獎勵。
2、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2
設計意圖:
《奔跑的古古》這個故事中,存在著許多的數學活動,在湖水上飄落花瓣的數量,在天空中飛揚的柳絮的數量等都可以作為數學活動的切入點。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要求,我們從古古請客這個情景出發(fā),重點在于讓幼兒能夠用數數的辦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指南》的'要求范圍內,適當地增加了活動的難度,讓孩子們通過具體形象的操作,去感受理解7和8之間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形成的含義。
活動目標:
1、能夠通過對應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學習8的形成,知道7個添上1個就是8個;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喜歡數學活動。
活動重難點:
1、重點:能夠通過對應數數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2、難點:學習8的形成,知道7個添上1個就是8個。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小花籃若干,桃花瓣若干,小椅子若干,繪本角色頭飾9個,學習單和筆人手一份。
2、經驗準備:幼兒已閱讀《奔跑的古古》的繪本。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請客情境,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故事中的古古,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創(chuàng)設請客情境,導入活動。
師:今天古古要請故事中小伙伴去他的家里做客,我們來看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二、游戲:古古請客
1、教師扮演古古,布置請客的場景(擺放7張椅子),并請8名幼兒分別帶上不同的頭飾,扮演小客人開始“入座的游戲”。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古古家里的小椅子夠小客人坐嗎?誰多誰少?”“如何讓每個小客人都有一把椅子坐?”
3、教師小結:“7把椅子添上1把就可以讓8個小客人都有椅子了!
三、游戲:古古送禮物
1、教師給每組分發(fā)小花籃(每組8個幼兒扮演客人,1個幼兒扮演古古),在小花籃里放7瓣花瓣,請一組的幼兒將小花籃中的花瓣送給小客人們,每個客人送一瓣花瓣。
2、引導幼兒數數花瓣的數量并討論“是否每個客人都能收到小花瓣呢?誰多誰少?”
3、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應該如何才能讓每個客人都收到一瓣桃花瓣呢?并請幾名幼兒分享交流,同時扮演古古再次送花瓣。
四、操作活動
1、教師介紹學習單上的任務。
2、教師分發(fā)學習單和筆,觀察并指導幼兒。
五、活動結束
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制作桃花瓣,并送桃花瓣給鄰居好朋友,看制作的桃花瓣的數量多還是鄰居好朋友的人數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3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討論中,對線進行顏色、粗細、質地、長短的分類。
2、教師和標記的引導下,學習自己設計簡單的統計表。
3、語言表達操作的情況,使幼兒的語言和思維同步得到發(fā)展。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線若干。
2、紙、筆每人一份。
3、統計示范圖。
活動過程
1、給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線,請幼兒觀察比較,自己學會初步的分類技能。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好多不同的線,待會就請你們自己去觀察,看看能不能分清這里一共有多少種線?
幼兒聽后就三三兩兩的在各種線前觀察,對線產生了興趣。
教學反思: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能讓幼兒自己先去觀察,比較,給了幼兒充分的自由空間,可以讓他們嘗試分類,也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
2、教師引導幼兒按顏色、粗細等不同特征來分類。
師:剛才我聽到有小朋友說,可以把相同顏色的放在一起。我們來試一下。
幼兒嘗試按顏色分類,把相同顏色的擺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數數各有幾種。
師:還可以按什么來分呢?除了顏色不同外,你們還發(fā)現了其他不同的特點了嗎?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
師繼續(xù)引導幼兒,讓幼兒在發(fā)現、比較下不斷地想到分類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長、短和用途來進行分類,并做好分類記錄。
教學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起啟發(fā)性作用,主體還是幼兒,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并說出來,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老師在后,能充分調動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教師把幼兒觀察、討論的結果記錄在黑板上,引導幼兒自己設計統計圖來記錄。
A、幼兒看記錄進行操作活動,把所有記錄的結果統計出來。
B、教師巡回指導,發(fā)現各種方法。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來進行分類,我把小朋友所說的都記錄在黑板上了,現在就要你們想想,幫我設計一個最漂亮的。
幼:老師我可不可以設計兩個!
教學反思: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提出要求,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嘗試,老師只是個觀察者,在巡回的觀察著幼兒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兒有求必答,老師都不去打擾他們,充分體現出幼兒是主體,不再受老師的'影響。
4、教師小結,并找出不同范例,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統計方法,讓大家學習。
師:這是誰的,請你來說說你是怎樣設計的,你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教學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每個幼兒的回答都會不同,有的會說得很好、很多,說得很完整,有的卻不知道怎樣表達,但都要進行鼓勵表揚,因為要肯定他們的設計成果,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活動評價:這個活動設計充分抓住了幼兒心,小朋友面對這么多樣的線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記得快,所以教師善于觀察,發(fā)現問題,從生活中入手。在教學過程中材料準備的很充足,教師的語言簡而少,很具有啟發(fā)性,而且也留了時間讓幼兒充分的認識探索,是一節(jié)充分以幼兒為主的課。
6、重要詞匯:質地、用途、統計。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
2、啟發(fā)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歸類,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紙、筆若干。
活動流程:
圖形分類——認識梯形——觀察——變梯形
重難點:
認識梯形的.基本特征。
活動過程:
一、圖形分類。
黑板上有許多圖形,誰會把一樣的圖形放在一起?(請一名幼兒操作)每個圖形有幾個?
二、認識梯形。
這是什么圖形?它和長方形有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梯形上面邊短,下面邊長:上下兩條邊平平的,不一樣長,有四個角,不一樣大。
三、引導幼兒觀察直角梯形、四邊形。
這兩個圖形都是梯形嗎?(不是)哪一個圖形是梯形,你從什么地方看出它是梯形?它上下兩邊平平的,不一樣長,四個角不一樣大。
四、變梯形
請小朋友們在紙上畫一些梯形,并在梯形上加一些圖形,使它成為你認識的東西,好嗎?(教師在一旁指導)。
效果記錄:
幼兒對梯形的認識比較欠缺,問他們一般梯形認識嗎?(認識的)問他們這是什么圖形(直角梯形)就不認識了,一會兒說這,一會兒說那,沒有一個說的出來的,告訴他們以后就明白了。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5
設計意圖
在幼兒生活的環(huán)境中,各種物體都包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應該與幼兒的實際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所選的內容應該是幼兒所熟悉的,同時也應該是幼兒所能理解的,要讓他們能夠感到數學可以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幼兒數學教育的內容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它既要符合我國對幼兒教育提出的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要求,又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特點和幼兒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
游戲目標:
1、訓練幼兒對數字大小的認知能力。
2、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內容:
這個數字游戲故事,可以在睡前也可以在飯后散步時。
可以和寶寶開始講了:
小蜜蜂,小蝴蝶,小蜻蜓比賽誰飛得快。開始,它們不相上下,分不清誰飛得最快。
突然,小蝴蝶驚叫一聲,摔了下來。
"你怎么了?"小蜜蜂,小蜻蜓連忙停下來,關切地問。
原來,剛才小蝴蝶不小心撞在一根樹枝上,翅膀受傷了。
小蜜蜂,小蜻蜓替小蝴蝶包扎好傷口,讓它好好休息。
"都是我不好,害得你們也玩不成了。"小蝴蝶不好意思地說。
“沒關系,我們在這里也可以玩的!毙◎唑颜f:“讓我們來玩卡片游戲吧! 小蜻蜓找來四張硬紙,在每張硬紙上分別寫上:1,0,5,2,這樣便組成了四張卡片。
“我們怎么玩呢?”小蜜蜂,小蝴蝶同時問。
小蜻蜓想了想,出了5道題,分別是:
1)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大的四位數。
2)用這四張卡片排出一個最小的四位數。
3)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三位數?
4)用這四張卡片可排出多少個不相同的四位數?
5)和這四張卡片可排出能被2整除的二位數?(這題中的數字任選,看寶寶年齡)
寶寶也來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來想一想吧,看看你快還是小蜜蜂小蝴蝶快。
游戲指導:
關于這個數字卡片游戲,可根據寶寶的年齡來選數字定難易程度。
活動反思
在生活和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幼兒的數學感和數學意識;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新《綱要》明確闡述了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庇變簣@的教育不僅要有利于幼兒當前的學習,也要有利于他們入小學以后的學習,更要有利于他們長遠的、終身的發(fā)展。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的選擇和安排以及方法確定要考慮系統性的特點,但絕不應將這一教育成人化、書本化、正規(guī)化。幼兒的數學教育應在游戲和生活中進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08-31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之菊花09-04
中班《開心農場》優(yōu)秀數學教案08-0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0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6
幼兒園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學習6的組成》(精選12篇)07-20
學習6的組成中班優(yōu)秀數學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