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四單元第二節(jié)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
2.解簡易方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一)(教材第96~97頁的內(nèi)容、例1和做一做,練習二十四第1~5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初步認識方程的意義,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qū)別以及解簡易方程的一般步驟。
教學重點:掌握解方程的依據(jù)、步驟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間的聯(lián)系及區(qū)別。
教學用具:簡易天平、砝碼、標有20、30和?的方木塊、
畫有P。97頁上圖的掛圖、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根據(jù)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的關系,說出求下面各數(shù)的方法。
1.一個加數(shù)=()
2.被減數(shù)=()
3.減數(shù)=()
4.一個因數(shù)=()
5.被除數(shù)=()
6.除數(shù)=()
二、嘗試
1.方程的意義
(1)出示簡易天平,將天平、砝碼擺在講臺上,這是一臺天平,它是用來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的。怎樣用它來稱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邊盤內(nèi)放置所稱的物品,右邊盤內(nèi)放置砝碼。當天平的指針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砝碼上所標的重量就是所稱物品的重量。
(2)師演示如何用天平稱物品。(稱出的物品同P。105頁上圖。)
(3)問: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天平的指針指在什么地方才能說明天平是平衡的?(指針必須指在刻度線的中央。)
(4)教師強調(diào)說明:天平兩邊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時,天平就平衡。反過來說,天平保持著平衡,就說明天平兩邊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
(5)問:那么,我們能不能用式子來表示出這種平衡的情況呢?試試看!先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寫出算式20+30=50。
問:20+30=50是一個什么式子?(等式。)
(6)什么叫等式呢?(等式表示等號兩邊兩個式子的相等關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
(7)師改變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碼,使之與P。105頁的下圖相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賵D中的天平是否平衡?說明了什么?(圖中的天平是平衡的,因為指針指在天平刻度線的中央。說明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
、谠鯓佑檬阶觼肀硎具@種平衡的情況呢?再試試看!
板書;20十?=100。
、?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數(shù)?我們以前學習過,一般用什么
字母表示未知數(shù)?(師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寫成20+x
=100)
、20+x=100是一個什么式子?(也是一個等式。)
⑤這道等式與20+30=50有什么不同?(這是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
⑥左盤中這個標有?的方木塊應該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這就是這個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式左、右兩邊正好相等呢?可以是一個隨便的重量嗎?
生自由說,師總結: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隨便確定的,它必須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說未知數(shù)所代表的數(shù)值必須使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
、咄瑢W們觀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應該代表什么數(shù)呢?(因為左邊未知的方塊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x=80。)
師在20+x=100的右邊板書:x=80。
(8)師出示P。106頁上圖。引導學生觀察,啟發(fā)學生思考下列問題:
①這幅圖的圖意是什么?(這幅圖告訴我們,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是234元。)
、诿總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還可以怎樣表示?(還可以表示為3x元。)
、壅l能根據(jù)圖意寫出一個等式來?(3x=234。)
、芟胍幌耄@個等式有什么特點?(這也是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
、莓攛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中的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當x=78時,這個等式中的等號友、右兩邊正好相等。)
師在3x=234的右邊板書:x=78。
(9)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方程的意義及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師指出:像這樣一些等式:20+x=100、3x=234、x-8=5、x6=7叫做方程。
師再板書幾個一般的等式,形成如下的板書:
方程一般等式
20+x=10020+80=100
3x=234378=234
x-8=513-8=5
x6=7426=7
師引導學生觀察上面的等式,思考并回答下面的問題。
①方程是不是一種等式?(是等式。)
、诜匠膛c一般的等式相同嗎?你發(fā)現(xiàn)方程有什么特點?
、壅l能說一說什么是方程?先指名讓學生說,然后師歸納總結。板書: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與等式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師請學生觀察這幅圖,并說一說它的含義。
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明確: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圍比方程的范圍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10)練一練:做一做。
2。解簡易方程(一)。
(1)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僬垖W生閱讀書上的內(nèi)容,回答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做解方程。
、谥该卮,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qū)別?(師講解:方程的解指的是一個數(shù),它表示未知數(shù)等于的多少時使方程中等號的左右兩邊相等。例如,當x=80時,20+x=100的等號左右兩邊相等。而方程的解是指求出這個未知數(shù)的演算過程。我們以前做過的一些求未知數(shù)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解方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過程中的一部分,它們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2)出示例1:解方程x-8=16。
、賦在這道減法算式中相當于什么數(shù)?(被減數(shù))
、诟鶕(jù)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被減數(shù)應該怎么求?
、劢夥匠痰牟襟E和書寫格式是怎樣的?
師講解:首先要寫解字,然后根據(jù)四則運算之間各部分的關系及運算定律進行思考;x-8=16,
根據(jù)被減數(shù)等于減數(shù)加差,所以x=16+8,x=24。運算的根據(jù)可以不寫,每個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號要對齊。求出x的值后,還要進行檢驗,以判斷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著,師一邊板書,一邊指出檢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并且強調(diào),以后解方程時,要求檢驗的,要寫出檢驗過程;沒有要求檢驗的,要進行口頭檢驗,要養(yǎng)成口頭檢驗的習慣。
(3)練一練:做一做。
三、應用
練習二十四第1、2題。
教師巡視,注意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書寫格式及檢驗的過程是否符合規(guī)定,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
四、體驗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ǚ匠痰囊饬x和解簡易方程的步驟和書寫格式。知道了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先要看它是不是等式,再看它是否含有未知數(shù)。解方程時,先耍弄清x在算式中相當于什么數(shù),再根據(jù)四則運算之間的關系求出方程的解。書寫時,要注意先寫解字,上、下行的等號要對齊,注意不能連等。)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四第3、4、5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解簡易方程(解含有兩、三步運算的簡易方程)(例2、例3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五第14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和初步學會解含有兩、三步運算的簡易方程,認識解方程的意義和特點。
教學重點:含有兩、三步運算的簡易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解含有兩、三步運算的簡易方程的算理和算法,能對原方程變形求解。
教學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復習方程的意義。
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數(shù)量關系。
(1)x與4的和等于40。
(2)x的3倍等于40。
(3)x的3倍加上4等于40。
二、嘗試
1.出示例2看圖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讀題,理解題意:先列方程,再求出方程的解。
(2)引導學生分析圖意,找出題中的等量關系。
①提問:看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知道每盒彩色筆40支,三盒彩色筆是3x支,共有彩色筆是三盒零4支,實際有彩色筆40支。
、谔釂枺3盒零4支和多少相等?
啟發(fā)學生回答:3盒零4支和40支相等。
(3)生試著列方程,指名回答,師板書:3x+4=40
問:方程的左邊表示什么?方程的右邊表示什么?
(4)解方程。
、賳枺阂肭竺亢胁噬P多少支,應當先求什么?(三盒多少支)
、诮膺@個方程要先算哪一步?(先求3x等于多少)
、蹘熣f明:要把3x看作是一個數(shù)。即:
3x+4=40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芤蠹訑(shù)等于什么?(加數(shù)等于和減去另一個加數(shù))
、菽敲3x=?,你會做嗎?試一試!指名板演。
(5)集體訂正,板演生講每一步的根據(jù)。
3x+4=40
解:3x=40-4(加數(shù)=和-另一個個加數(shù))
x=363(因數(shù)=積另一個因數(shù))
x=12
檢驗:把x=12代入原方程,
左邊=312+4=40,右邊=40,
左邊=右邊,
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6)解這樣的方程的關鍵是什么?(要先把3x看作是一個數(shù),先求出3x,再求出x得多少。)
(7)練習:18-2x=5,生獨立做,集體訂正,并講算理。
2。出示例3.63-2x=5
(1)比較例3的方程與剛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等號右邊都是5,等號左邊都減去2x;
不同點:練習題等號左邊是18減2x的差,例3等號左邊是6乘以3的積減去2x的差。
(2)引導學生分析并回答例3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生自己解答,做完后與書上對照是否正確。
(4)引導學生小結:解這一類方程,要先根據(jù)四則運算的順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計算算出來,再把x與因數(shù)的積看成是一個數(shù),根據(jù)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一步步求出解。
3.做一做:解方程3x-126=6,生獨立解再訂正。
三、應用
1.口頭解下列方程,要求說出把什么看作一個數(shù)并說出每一步的根據(jù)。
69+3=94x-2=105x-39=56
2.解下列方程,并檢驗。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并指導差生,再訂正。
18+15x=212x+3。4=7。22x-4。3=9。7
3.練習二十五第2題,按照指定的順序解方程,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做完后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方程及解法的異同點。
4.練習二十五第4題,引導學生回答怎樣做比較簡單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再檢驗比較簡單。
四、體驗
回憶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五第3題(前兩道題寫檢驗過程)。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解簡易方程(解含有兩步運算的簡易方程和文字題)(例4和做一做,練習二十五第59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初步學會列方程解兩步計算的文字敘述題,為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根據(jù)文字敘述列出等式。
教學難點:把文字敘述翻譯成等式,正確地設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
教學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數(shù)量關系
(1)3與x的2倍的和。
(2)30減去x除以4的商。
2.把下面的方程用文字敘述出來。
(1)3x+4=16(2)5x-21=9
3。揭示課題: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解含有兩、三步運算的簡易方程,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學習設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含有兩步計算的文字敘述題。(板書課題:列方程解含有兩步運算的文字題。)
二、嘗試
1.投影出示例4:一個數(shù)的6倍減去35,差是13,求這個數(shù)。2。生讀題,理解題意。
3。問:要列出方程解這類題目,首先應該做什么?再做什么?
(先要設所求的未知數(shù)為x,然后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
4。師板書:解:設這個數(shù)是x。
5。誰能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指名列出方程,板書:6x-35=13。
6。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解方程。集體訂正。
7.做一做:P。110
三、應用
1.練習二十五第5題。
先讓學生自己試著看圖列方程,教師巡視,收集不同的方程
后每一題指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所列的方程是什么,
2.練習二十五第6題。
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然后,教師提問:這題里面前兩小題與后兩小題解的過程有什么不同?(前兩小題不用再設未知數(shù),而后兩小題需要先設未知數(shù)為x。)
3.練習二十五第8題。
四、體驗
今天我們學習了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進一步學習了解含有兩步運算的簡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敘述題時,先要寫解字;再在解的后面寫明設哪個數(shù)為x(如題里已經(jīng)說明未知數(shù)是x的,就不必再寫了);然后按照題意把文字敘述翻譯成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即列方程(通常列出的方程的順序與題目敘述的順序是一致的);最后解方程,求出未知數(shù)的值。
五、作業(yè)
1.練習二十五第7、9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練習二十七第10、11題和思考題。
第11題第(2)小題,使學生明確:先列出方程即3x-9=12,解出x=7時,3x-9=12。為了使3x-9的差大于12,就要加大被減數(shù),3x是被減數(shù)要加大,所以x必須大于7。
第12題,根據(jù)題意,這里實際上是解兩個方程:
(364a)8=0,(36-4a)8=1。
思考題滲透了函數(shù)極值的思想?梢宰寣W生通過試探找出答案,也可以先選較小的數(shù)來試。例如a+b=10。學生找出答案以后,可以讓他們想一想,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一般地,兩個數(shù)的和是一個定數(shù),那么這兩個數(shù)相等時,它們的積最大;這兩個數(shù)相差越大,它們的積越小。這一規(guī)律,也可以聯(lián)系長方形周長一定時,怎樣使面積最大和最小來說明。本題的答案:ab最大是2500,(即5050);最小是99,即(991)。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解簡易方程(三)(例5、6和做一做,練習二十六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學會axbx=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知道計算這類方程的道理。
2.能正確解ax+bx=c的方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lián)系又相互轉(zhuǎn)化的觀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自覺檢驗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ax+bx=c這一類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化簡形如ax+bx的含有字母的式子。
教具準備:投影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
1.口頭解下列方程(卡片出示)
3x=273x-43=273x+43=27
2.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ac+bc
二、嘗試
1.出示例5.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5噸,一天上午運了4車,下午運了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
(1)讀題,理解題意。
(2)投影出示例5圖,引導學生觀察。
(3)提問:通過觀察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回答:知道上午運土的噸數(shù),下午運土的噸數(shù),可以求一天運土的噸數(shù)。)
(4)要求學生分別用式子表示出來。
板書:54+53=355(4+3)=35
(5)師:如果每輛車運x噸,該怎樣解答?生列式:
4x+3x(4+3)x
說明:這個式子中含有兩個未知數(shù)。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解簡易方程。(板書課題)
(6)這個式子怎樣計算呢?學生分組討論怎樣計算,師巡視。
(7)分組匯報討論結果:可能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認為4x表示4個x,3x表示3個x,4x+3x一共是(4+3)個x,也就是7x。另一種認為4x+3x可以根據(jù)乘法分配律把4和3相加,就是(4+3)個x=7x。
(8)教師對兩種思考給以充分肯定后說明:兩種思考方法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最后的結果都是正確的。板書如下:
4x+3x=(4+3)x=7x
答:這一天共運土7x噸。
教師提示計算時虛線部分的過程可以不寫。
(9)思考:上午比下午多運的噸數(shù)是多少?口頭列式后,把結果寫在書上。
(10)訂正并提示:1個x,可以寫成x,1可以省略不寫。
(11)引導學生小結:一個式子中如果含有兩個x的加減法,可以根據(jù)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義,將x前面的因數(shù)相加或相減,再乘以x,計算出結果。
(12)做一做:
學生自己計算結果,集體訂正。
訂正時注意特殊類型如:3。5t-t76+63x+6x-8x
2.板書例6:解方程7x+9x=80
(1)觀察這個方程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回答:這個方程等號左邊含有兩個x)
(2)啟發(fā)學生知道:解這個方程要先計算等號左邊的。
(3)生獨立解答,師個別指導。
(4)集體訂正,讓學生講計算過程,并板書解題過程。
解方程7x+9x=80
解:16x=80
x=5
檢驗:把x=5代入原方程。
左邊=75+95=80,右邊=80。
左邊=右邊
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5)做一做: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小數(shù)時要注意小數(shù)點。
三、應用
1.填空:
(1)7x+5x表示()加(),一共是(+)個x,得()。
(2)5x+4x表示()減(),是(-)個x,得()。
(3)x-0。6=()
2.直接寫得數(shù)(練習二十六1題)
9x+5x=b-0。4b=
6。3x-29=5x+4x-3x=
a+4a=4。80+1。2a=
3.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X
(1)5x-4。7x==1。7x()
(2)8x+0。06x=8。06x()
(3)3。5x-x=3。4x()
4.練習二十六3題,在書上完成,集體訂正。
5.練習二十六4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體驗
我們今天學習的解方程與以前的有什么不同?(相加或相減的兩個數(shù)都含有未知數(shù)x。)解這樣的方程應怎樣做呢?(運用乘法的分配律,把未知數(shù)前面的數(shù)先加、減,得出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
數(shù),再求出未知數(shù)x的值。)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六第2題。
第五課時
練習內(nèi)容:鞏固練習(練習二十六第512題和思考題。)
練習要求:進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和axbx=c這兩類簡易方程的解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練習重點:解含有兩、三步運算的簡易方程的方法。
練習過程:
一、基本練習
1。解下列方程。
1。4x+2。5=1。1
2。7x+6x=88
3。3x+6x=22。5
、派约航獯,每一題指名讓學生說一說解題時是怎樣想的。
第1題,先要把什么看作是一個數(shù)?(先要把4x著作是一個數(shù))。第2題,先要把哪一部分看作是一個數(shù)?(先要把7x+6x看作是一個數(shù)。)第3題,先要做什么?再把哪一部分看作是一個數(shù)?[先要運用乘法的分配律,把3x+6x改成(3+6)x,再把(3+6)看作是一個數(shù)。]
、仆ㄟ^以上的分析比較,你能說一說我們學習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嗎?
、窍茸寣W生自由地發(fā)言,然后教師總結:解方程時,雖然各個方程有不同的特點,但是都要先把方程中等號左邊的一部分運算看作一個數(shù)。
二、指導練習
1.練習二十六第6題。
讓學生自己列方程并解答,做完以后,集體訂正。第(2)小題,要指名讓學生說一說列方程時是怎樣想的。
2.練習二十六第7題。
、畔纫缘(1)小題為例,讓學生共同討論一下解這道題的方法。
、剖箤W生明確:解題時,要把x的值代人兩個式子中,分別求出數(shù)值再同圓圈右邊的數(shù)比較大小,填上適當?shù)姆枴?/p>
、瞧溆嗟念}目可讓學生獨立做。
3.練習二十六第9題。
第9題是帶著復習的應用題,但是問題稍有變化。這種問法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解題方法也比較靈活。因此,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有些學生可能會提出題目到底要我們算什么的疑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獨立去想:算出了什么就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務?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然后共同討論,集體訂正。
這道題有不同的解法,可啟發(fā)學生想出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可以求出實際完成任務所需的天數(shù),再和計劃天數(shù)作比較:1200(56016)34。3(天)
34。3<40,說明能完成任務。
解法二:可以分別求出計劃的日產(chǎn)量和實際的日產(chǎn)量,然后加以比較。120040=30,56016=35,30<35,說明能按時完成任務。
解法三:先求出實際的日產(chǎn)量,然后乘以40,得出的積與計劃產(chǎn)量比較。5601640=1400(個),1400>1200,說明能按時完成任務。
4.練習二十六第10題。
第10題為開放性練習,答案多種多樣,且有無數(shù)種。愛動腦筋的學生能編出求解時需要兩、三步運算的方程,應給予表揚,并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在編方程時應盡量注意照顧到已學的各種類型。同時還應提醒學生通過檢驗,判別編出的方程是否符合要求。
5.練習二十六第11題。
因為題里說明填入相同的數(shù),所以只要把方框換成x,就很容易求解。從這題的解法中容易體會到用字母表示數(shù),便于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6.練習二十六第12題。
看圖列出方程3x=x+100并不難。問題在于方程兩邊都出現(xiàn)了x,怎樣求解?借助天平平衡的圖示,容易想到:兩邊各拿走一個x,可得2x=100,因此解出x=50。也可以按照以前的思路來想,把等號右邊看作兩個加數(shù),把3x看作和,根據(jù)和減去一個數(shù)得另一個加數(shù),得3x-x=100,下面就容易求解了。
7.思考題。
解題的突破口在于首先確定t所表示的數(shù)字。因為四位數(shù)加四位數(shù)的和是五位數(shù),可見和的萬位上只能是1,于是將所有的t都換成1,得:
容易看出,a=0,這樣v、s都不能是0,而v與s之和的個位是1,說明向前一位進了1,由此可以確定和的百位上的v是3。最后可確定s=8。
三、課堂練習
練習二十六第5、8題。
【《第四單元第二節(jié)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8-16
解簡易方程減數(shù)是未知數(shù)教學設計10-07
小學數(shù)學《解簡易方程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08-25
《解簡易方程的鞏固練習》教案設計05-29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9-22
關于簡易方程教學設計07-10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6-02
第四單元復習教學設計09-05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