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精選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1
一、課標要求:
根據(jù)“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中,“具有世界眼光”;“能力”目標中,提到“能夠逐步掌握和不斷提高搜集,處理運用社會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學會獨立思考,提出疑問和進行反思”;“知識”目標中,“了解我與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結合社會發(fā)展的趨勢以及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設計了這一課。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強調(diào)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感受、經(jīng)驗、體驗、實踐、學習、升華的過程,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因此,教師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學會“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內(nèi)容,充分利用課內(nèi)外資源幫助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學習,重視學生的參與和思考;注重教學與學生生活經(jīng)驗和社會實踐的聯(lián)系。營造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發(fā)展的課堂教學。
三、學情分析: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成為新的網(wǎng)民。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nóng)村,互聯(lián)網(wǎng)對中學生的吸引都是強烈的。其中,學生不能正確處理網(wǎng)下生活與網(wǎng)絡生活的區(qū)別,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網(wǎng)絡上;而目前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缺乏自制力的中學生由于心理生理的不成熟導致各種違紀違法現(xiàn)象頻繁發(fā)生,造成很多家庭和社會問題。學校教育必須關注到這一問題。
沉溺于網(wǎng)絡的垃圾信息、網(wǎng)絡游戲、網(wǎng)絡聊天乃至網(wǎng)戀的中學生,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或缺少關愛,或缺少朋友,或缺少成就感,F(xiàn)實生活對他們而言,是失意或失敗的,是痛苦與煩惱的。這類學生容易沉溺網(wǎng)絡,尋找寄托和慰藉。對此,必須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一方面,網(wǎng)絡環(huán)境不干凈,學生沒有一定的自制力,很容易迷失自己;另一方面,處于各種情感饑渴狀態(tài)的學生不少,他們一旦上網(wǎng),容易陷進去不能自拔。因此,針對學生的現(xiàn)實成長問題,教材設計了這一課。
四、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的課程標準中“力求把學會交往作為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是培養(yǎng)的重點”的宗旨,本框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
要求學生了解網(wǎng)絡交往的一般特點:無限性和兩面性;了解網(wǎng)絡交往對象的特點:虛擬性、間接性、隱蔽性;通過感受網(wǎng)絡有益的特點,初步具備發(fā)揮網(wǎng)絡交往的優(yōu)勢,通過感受網(wǎng)絡有弊的特點,初步具備避免網(wǎng)絡交往的陷阱;能夠正確使用網(wǎng)絡,使之為學習和生活服務。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現(xiàn)場采訪、講述自己的故事、辯論賽等形式,融合師生互動、小組合作,讓學生初步了解網(wǎng)絡的無限性,認識到網(wǎng)絡雖然豐富多彩,但也有利有蔽的特點,做到如何發(fā)揮網(wǎng)絡交往的優(yōu)勢和避免網(wǎng)絡交往的負面影響。結合課本中的例子和學生自己的親身體會,通過學生個別介紹與分組相結合的方法組織教學。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網(wǎng)絡生活與傳統(tǒng)生活的不同,了解在現(xiàn)代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人們才能享受多彩的生活。通過了解網(wǎng)絡的無限性,激發(fā)學生對網(wǎng)絡的向往與探索的興趣。并能有效的避免不良網(wǎng)站的誘惑,合理的.利用使用網(wǎng)絡資源,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引導學生既不回避也不沉迷于網(wǎng)絡交往,恰當運用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交往。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網(wǎng)絡的正面功能,知道怎樣利用網(wǎng)絡服務生活學習,通過分析網(wǎng)絡的負面作用,能夠正確使用網(wǎng)絡,使之為學習和生活服務。
難點:能夠正確使用網(wǎng)絡,使之為學習和生活服務。
六、教學過程:
教學內(nèi)容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境導入
播放mtv:《qq愛》
欣賞歌曲
感悟上網(wǎng)經(jīng)歷
熱點共鳴
激趣啟思
現(xiàn)場采訪
尋找qq高手:
1、你有qq嗎?
2、qq幾級?
3、qq好友多少?
4、qq好友類型多少?
5、qq好友所在地分布?(qq信息顯示的內(nèi)容為依據(jù))
學生參與
營造氛圍
面向全體
以人為本
循序漸進
qq高手故事
兩手準備:
一是請qq高手學生講述自己的上網(wǎng)經(jīng)歷故事。故事內(nèi)容包含①最高興、得意的事;②最失敗的事;③最憤怒的事。
二是教師準備好自己的故事。教師在傾聽的同時,點拔、引導,適時拋出自己的故事。
學生暢談自己
上網(wǎng)經(jīng)歷的故事
師生互動
對話故事
深入淺出
感悟提升:網(wǎng)絡溝通無極限
、倬W(wǎng)絡生活很豐富;
②網(wǎng)絡交往新空間
辯論擂臺
請同學們結合剛才的“qq高手們的故事”,再次感受《qq愛》歌詞,思考、爭論:網(wǎng)絡交往,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教師準備網(wǎng)絡交往利與弊兩方面的多媒體素材庫,以備學生“冷場”或爭執(zhí)不下時“救場”使用。
學生自主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正、反方兩組展開辯論賽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依托教材p67-71以及自身的經(jīng)歷,精心準備5分鐘。
辯論每一回合結束后,都積極互動,允許學生隨時改變主意,擁護正方或反方。
全面仿真
不憤不悱
任務驅(qū)動
超越知識
學會學習
學會合作
學會競爭
辯論正、反方勝負判斷標準是:辯論結束時,哪一方人數(shù)多為勝方!
總結升華
多媒體展示:
本課時的知識提要
點評本課時學生表現(xiàn),并贈送小小書簽等學習用具作為獎品。
師生共同評選出(本課時):
最有價值的人;
最佳表達的人;
最佳風度的人;
最佳創(chuàng)意的人;
梳理知識,形成網(wǎng)絡;
及時鞏固,融會貫通。
應用“南風效應”、“鰱魚效應”,讓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7、教學小結與反思
多層面展示了“以學定教”,開發(fā)學生的社會生活經(jīng)驗資源,讓學生在探究新知的特定情境中,直面困惑,師生平等對話、參與、理解、反思、修正、分享、體驗、提升。
哈佛大學校長陸登庭在北大講壇上講:“在邁向新世紀的過程中,一種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們具有創(chuàng)新性,使人們變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更為突出的是,靈活使用多媒體手段,課堂信息量大、素材庫因材施教,超越教材文本,突顯教師個性化的理解、感悟!
更加可貴的是,嘗試綜合多學科知識,縱橫稗闔、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的辯證思維能力。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2
教材分析
在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教材中,把學會交往作為主題。與父母的交往是學生學習交往的實驗場。對此,在思想品德課中加強對學生的教育,讓學生感受家庭中的親情,體會父母的愛心和付出,進而孝敬父母和長輩。
學情分析
八年級是初中生活開始分化的時期,由于他們思想還不夠成熟,看問題往往比較片面幼稚。他們希望別人把他們看成“大人”,希望別人信任尊重他們,而忽視了對別人的尊重,不夠盡孝道。
教學目標
情感、價值和態(tài)度目標:
1.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
2.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
3.體驗盡孝后的快樂
能力目標:
1.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
2.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
知識目標:
1.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2.孝敬父母長輩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孝敬父母,并將“孝敬”落實到生活的點滴之中。
難點:怎樣將孝敬父母落到實處,從孝敬父母的實踐中體會幸?鞓。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3
教材分析
第六課從屬于第二單元《與他人和諧相處》。本單元的目的是將學生對親子、師生關系的討論進一步推向同學之間。引導學生學會正確交往,追求真正的友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第六課交友的智慧包括三框的內(nèi)容,第一框“善交益友”主要引導學生明白交友要講原則,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
學情分析
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和心理發(fā)生急劇變化的時期,對友誼的向往、追求和需要越來越迫切,友誼的問題成為學生關注的主要問題,部分學生由于錯誤理解友誼和交往不慎而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所以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正確認識交往的藝術,并能運用所學知識指導自己的行為,廣交益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交友要講原則的道理,學習掌握分辨真假朋友的方法;能夠說出交友的基本原則。
2、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交友要講原則的道理,學習掌握分辨真假朋友的方法;能夠說出交友的基本原則。
能力目標:
1、能夠運用交友原則指導自己與同學的交往,能夠恰當?shù)亟鉀Q自己在交友過程中的困惑,能夠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2、能夠運用交友原則指導自己的同學交往,能夠恰當?shù)亟鉀Q自己在交友過程中困惑,能夠作出負責任的選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自我反省,力爭做他人的益友和諍友,識別損友,拒絕誘惑。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交友要講原則。
2、不交損友
教學難點:
1、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
2、交友的.藝術
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古往今來,有各式各樣的朋友,也有各種各樣的友誼。友情也要經(jīng)過一番選擇,不同的朋友對自己會有不同的影響。有人因友得福,有人因友惹禍。
結合上節(jié)課的知識,承上啟下。
活動一:小明的故事
教師:美好的生活需要友情,大家都想獲得更多的友情。小明就有這種想法,于是他開始尋找友情。
學生表演小品《小明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如下:
人物:小明、青年、兩個壞學生、兩個警察。
情節(jié):放學后,小明被兩個壞學生攔住搶錢,一個男青年幫小明解了圍。小明感激不盡,視其為恩人,并交為朋友。小明經(jīng)常和男青年吃喝玩樂,還學會了抽煙、喝酒。小明受到欺負,都讓男青年幫助他打架。有一天,男青年偷了一些照相機,讓小明幫他藏起來,小明幫他藏了起來。案發(fā)后,兩人均被警察抓走。
分析案例,引導學生從小品中總結交友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交友原則。
教師小結:交朋友要有自己的選擇,要經(jīng)過認真的思考。交朋友時,要交那些對自己有益的朋友。所謂“有益”可以是很多方面的:可以是品德方面、學習方面或技能方面,總之,是能使自己上進。我們把這種能夠幫助人上進的朋友稱為益友。
活動二:你談我談大家談
學生交流自己對“益友”的看法:哪些朋友可以稱為益友?在你心目中,益友應該是怎么樣的呢?
呈現(xiàn)我國古代思想家對益友的分類。
教師提問:古人總結的這個標準發(fā)展到現(xiàn)代,有沒有變化呢?
變化是有的,正像同學講到的,但其中的實質(zhì)沒有改變。那就是:“能幫助自己上進”的人就是益友。啟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懂得什么樣的朋友是益友。
活動三:我有益友
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下幾個問題。
。1)在我的朋友中,益友有哪些?
。2)我把他們當成益友的原因是什么?
。3)舉出一些名人交益友的事例。
學生交流后教師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我們提出善交益友,同時應該給自己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只有不斷完善自我,才能從品德、學識、技能等各方面提高,才能成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
活動四:樂交諍友
教師:在交往過程中,有些朋友喜歡直言不諱地指出我們的錯誤。你是否喜歡這種朋友?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教師:這種朋友,我們稱為諍友。諍友能坦率地指出朋友的問題,批評朋友的錯誤,這是非常難得的。陳毅元帥曾說過“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我們在交往中,應當樂于和這種朋友交往。這種坦誠的批評可以使你擁有更清醒的頭腦,可以讓你進步更快。朋友之間不能都是“老好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這種不真實、不真誠、缺少內(nèi)心交流的友情,自然就不會牢固。引導學生懂得諍友的可貴。
活動五:這樣的朋友是益友嗎?
案例分析:中學生鄭某放學途中由于車速過快,剎車不靈,與外校一名同學劉某相撞。雖然雙方的車和人均無損傷,但因撞車責任產(chǎn)生糾紛,結果,他倆各自找了自己的“朋友”大打出手,釀成了2死8傷的嚴重事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思考:他們的“朋友”是益友嗎?
學生發(fā)言,教師歸納。引導學生學會辨別哪些是真正的朋友,懂得交友的原則。
教師小結:善交益友也要求分清真正的友誼與“江湖義氣”或“哥們兒義氣”。
本課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結交朋友的兩條原則,以及交友中應注意的事項。這些都是最基礎的交友原則,希望大家在交往中好好注意。結合自己的交往情況,對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這些原則,不符合的要做調(diào)整。
當堂訓練:
1、是朋友就要講“哥們義氣”,否則就不夠朋友。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2、《學練考》4、5、6題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藍天我們和諧相處
交友原則:
、偕平灰嬗
、跇方徽娪
、凵平灰嬗岩惨智逭嬲挠颜x與“江湖義氣”或“哥們兒義氣”。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4
教材分析
八年級教材可讀性強,教育功能突出,理論聯(lián)系實際,文體通俗易懂,可以調(diào)動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積極性。突出了重點、熱點、思想點。教材重點在于增強學生法制觀念,教理導行。難點在于提高學生認識和學生的踐行指導。
學情分析
總體上講,學生學習積極性比較好,普遍都有自覺性。但是課堂氣氛有待改善,學生思維靈活性不夠強,部分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目的不明確。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樹立依法維權意識,樹立共鑄誠信的.意識。
2、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法律來維護作為消費者權益的能力。
3、知識: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消費者的主要權利,培養(yǎng)依法維權意識。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維護消費者權利與共鑄誠信的關系。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5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課由“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個部分構成。本課主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所涉及的四個保護。不能僅僅停留在法律的層面上,應貫穿其義務(責任)、處理個人權益(如隱私權)時與父母的沖突處理的“兩難”問題,以及與同學關系、老師關系等道德、心理的總是為體現(xiàn)“綜合性”的特點,主要內(nèi)容涉及面較多。但主要還是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所涉及的未成年人的各項權益。通過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一些基本內(nèi)容,知道未成年人應該受到哪些方面的保護,并需要逐步提高依法保護自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咱作為農(nóng)村中學的教師,面對的大多數(shù)是留守少年兒童,因缺少家長的教育等諸多因素,法律意識淡薄,他們一方面不懂得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遇到問題不會用法律解決問題,往往憑自己的感情去判斷,又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三、教學目標:
1.了解未成年人的含義,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則。了解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含義。初步了解未成年人所擁有的各種權利的含義、內(nèi)容和存在形式。
2.初步理解與權益相對的概念——義務,并能認識兩者密切的關系。
3.學會正確分析發(fā)生在自己生活周圍的各種權益侵害問題。
4.初步培養(yǎng)權益意識,能夠初步分析、歸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
四、教學重點:
未成年人的含義,我國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則。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含義。未成年人所擁有的各種權利的含義、內(nèi)容和存在形式。理解與權益相對的概念——義務,并能認識兩者密切的關系。學會正確分析發(fā)生在自己生活周圍的各種權益侵害問題。初步培養(yǎng)權益意識,能夠初步分析、歸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
五、教學難點:
與權益相對的概念——義務,學會正確分析發(fā)生在自己生活周圍的各種權益侵害問題。初步培養(yǎng)權益意識,能夠初步分析、歸納案例中存在的問題。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設計:
1.家庭保護:導入:可以從“家庭與自己的關系”的討論入手,引入個人在家庭里獲得的保護。關于“日記”的討論彩開放的方式,不限定評價標準、答案與范圍。介紹相關法律,并在進行法制觀念教育時,將學生與父母關系、同學關系等道德兩難問題作初步解釋。請學生評析正文后續(xù),“媽媽”和“我”的反應及一些同學的評論。輟學風波參考案例:幾年前,一位家住甘肅的農(nóng)民,見到村子里外出打工的青年都掙了錢,使家庭生活因此而富裕了,于是他就要自己正上八年級的兒子退學出去打工,并且未經(jīng)兒子同意就到學校去辦了因病休學的手續(xù)。他認為,反正初中畢業(yè)后也考不上高中,還不如早點兒去掙錢。就這樣,他的兒子初中還沒有上完就離開了學校。一份呼吁書:呼吁書表明父母整天與麻將為伍,沒有心思和精力履行對孩子的撫養(yǎng)、監(jiān)護和教育的義務及職責。不履行對子女應盡義務的家長是應負法律責任的。學生結合教科書中提供的事例,聯(lián)系自己周圍發(fā)生的事情,討論遇到類似的問題和情況應該怎么辦?
2.學校保護:導入:參照教科書中所列案例“上課的權利”以及第一課中的“我要上學”進行教學導入!皩W校保護”案例中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權和受教育權,讓學生在安全的提示下,結合生活實際了解這些內(nèi)容,因為在學;蚣彝ダ锏纳硇慕】禉嗟氖芮趾ν褪芙逃龣嗟氖芮趾κ墙豢椩谝黄鸬。辯論“愛教育是權利還是義務”。受教育權是憲法賦予每個公民包括未成年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學校作為實施教育的專門機構,更有義務來保障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權利與義務是一個相對應的范疇,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一致的,即在享有相應權利的同時,要承擔相應義務。公民應當履行的義務是: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依法納稅的義務,服兵役的`義務,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等等。公民是各種權利與義務的統(tǒng)一體,享受權利并履行義務是現(xiàn)代人應具有的基本價值觀之一。
3.社會保護:誰在雇用童工案例:14歲的農(nóng)村姑娘小麗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加上自己也沒有信心學習,因此父母讓其輟學在家,輟學一個月后母親讓小麗到城里的一個親戚家做保姆,在親戚家里每天就是打掃打掃衛(wèi)生、洗洗衣服、買菜做飯等一些家務活,親戚對小麗不錯活也不累而且每月還給小麗400元的工錢,小麗對此也感到很滿意。青春的秘密:這一層與第一部分“家庭保護”中“請保護我的心靈綠地”案例都是涉及未成年人個人隱私的保護問題。但第一部分是局限在家庭內(nèi)部,這里更加側重社會組織和個人對個人隱私侵犯,是更進一步的。自由的通信: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結合日常生活,讓學生搜集同學、老師或其他人開拆信件的案例,討論如何依據(jù)法律解決和處理這些問題。我們的作品有版權:除了教科書中的案例外,這里也可根據(jù)學生學習、生活中具體事例,如抄同學作業(yè)和其他人的作文等。抄別人的文章或作業(yè),這和偷別人的東西沒有兩樣,等于搶奪了他人的勞動成果,損害了他人的名譽。
4.司法保護:給學生提供案例了解司法程序過程中對未成年違法犯罪人的特殊保護就可以。
小結:
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的利益息息相關,未成年人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一個群體,因此通過學習本課的內(nèi)容讓學生知道通過哪些途徑來保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節(jié)可能就傷害到自己但卻不以為然,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權利意識并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當受到侵害時應該積極的維護,學會保護自己。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6
教材分析
本課內(nèi)容以“學會與父母溝通”為主題,共分兩個層次:一。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二。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為達成目標,教材設置了幾個同學不同的事例和其它幾個閱讀材料,并結合材料提出了思考、討論、交流的相關問題,“相關鏈接”中又提出了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期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并告訴我們應怎樣去控制。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以上欄目內(nèi)容,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并運用討論式、啟發(fā)式、情景分析式等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活動。
學情分析
和現(xiàn)實結合的非常緊密,對學生很實用的一課。
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qū)W會與家長去溝通,與家長之間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并使學生掌握與家長溝通的方法和技巧。還要學生能夠合理的在青春期調(diào)控自己的情緒,克制住自己,使自己與父母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父母真正尊重父母
難點: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過程教學活動
環(huán)節(jié)一:話題討論,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1:請你參與
王娜在日記里寫到:“上初中后,我與父母的關系好象疏遠了許多。每天放學回家,父母還和往常一樣,問我的學習情況。自己也想對他們說說心里話,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可話一出口,就變了味道,讓父母很不高興,影響了與父母的交流。所以心里特別煩,也恨自己笨!
教師引導:你是否也有這種經(jīng)歷和感受呢?(學生談)
教師:正如有人說,“世上有種結難以解開,它叫心結;世上有扇門難以敞開,它叫心扉;世上有條溝難以逾越,它是代溝!蓖瑢W們已經(jīng)體會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與父母的.關系不再象小時侯那樣親密無間。那么,是什么原因影響了我們與父母的溝通?怎樣搭建與父母溝通的橋梁呢?這就是我們本課要探討的內(nèi)容。
環(huán)節(jié)二:透視“親子矛盾”
師:我們來看下面的生活場景:(多媒體出示)
1、一名中學生正給自己的日記本上加上一把鎖。
2、飯桌上,父母詢問孩子的在校情況,孩子冷淡的回答說;“什么也沒發(fā)生!”
3、一位母親在偷聽女兒的電話;
4、一名中學生把父母買來的衣服扔在地上說:“真土氣,我不穿!”
擴展情境,感悟方法智慧分享:
你有哪些與父母溝通的好方法,與大家分享我型我秀:小組合作,請各組同學針對剛才所講所憶的沖突,討論并任選其中一個,推舉同學扮演孩子和家長,將它演繹出來,在演繹的過程中,特別要表現(xiàn)出你是如何緩解、解決與父母沖突的?看哪個組表演得最好,沖突解決得最圓滿。(老師選兩組表演)
總結歸納:指導實踐學生分小組討論,提出解決的辦法。教師歸納,引導學生“樹立一個態(tài)度,尋找?guī)追N方法”。
一個態(tài)度:主動、愉快地與父母溝通。
幾個辦法:
。1)通過聊天、寫信等方式,打開心扉,主動與父母溝通;
。2)學會換位思考,用放大鏡看父母的優(yōu)點,體會父母的辛苦與關愛;
。3)產(chǎn)生矛盾后,抑制急躁情緒,妥善處理;
(4)經(jīng)常反思、調(diào)節(jié)、控制自己的情緒。心靈絮語:配樂朗誦《沒有代溝的世界》五、課后作業(yè):給父母寫一封信。在這封信里你可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可以為自己的某一次任性胡鬧向父母道歉,還可以向父母提出一些小小的建議,把最暖人的話送給自己最親的人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7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體驗盡孝后的快樂,樹立家庭中的正確是非觀念,增強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2.能力目標:提高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行的能力和孝親敬長的行為實踐能力。
3.知識目標:懂得子女應該孝敬父母和長輩;知道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懂得不孝敬父母長輩要受道德的譴責,嚴重的要承擔法律責任;知道孝敬父母長輩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孝敬父母長輩”上的道德界限和法律界限。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為什么要孝敬父母和長輩,怎樣孝敬父母和長輩。
2.教學難點: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順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多媒體顯示:
《游子吟》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教師:哪位同學能把這首詩翻譯一下,并說一說它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游子吟》這首詩的意思是什么?它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
。ǘ嗝襟w顯示)《游子吟》譯文:慈祥的母親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郊。他采用白描的手法,通過回憶一個看似平常的臨行前縫衣的場景,凸顯并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
教師: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⒕锤改负烷L輩?應該怎樣孝敬父母和長輩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難報三春暉》。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8
一、授課背景
本課是在已完成八年級下冊1-8課知識復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節(jié)習題課。
二、教學目標
。ㄒ唬┣楦小B(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練習,增強學生的解題信心和興趣。
通過本課的練習,滲透的正確的公民觀,增強法制觀念和道德修養(yǎng),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
(二)能力目標
提高學生對組合式單項選擇題和材料題的.審題、解題能力。包括:重點信息篩選、提取能力;調(diào)動相關知識儲備能力;材料內(nèi)容與教材相關原理、概念相聯(lián)系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整合、組織答案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
反饋基礎知識落實情況,通過典型習題練習夯實基礎知識,并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本專題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三、教學重點
系統(tǒng)歸納和掌握組合式單選題與材料題的解題方法。
知識整合,從宏觀上把握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四、教學難點
系統(tǒng)歸納和掌握組合式單選題與材料題的解題方法
五、教學方法
活動法、演示法、講授法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9
【課標要求】
本課依據(jù)的課程標準是“我與他人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誠實的復雜性,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誠實的人。
【學情分析】
初中生正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賴半獨立、半封閉半開放的心理發(fā)展階段。他們情緒波動性大、易沖動,在朋友面前會輕易許諾而難以兌現(xiàn);成人感的產(chǎn)生,使他們有愛面子的心理,為保全面子,有時不惜弄虛作假;在認識問題上的膚淺,也容易被欺騙和欺騙人。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一些不誠信的表現(xiàn)。因此對學生加強誠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課堂通過學生體驗、感悟,引導學生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教材分析】
本課從誠信故事入手,導出誠信的含義,誠信的重要性,進而理解誠信的基本要求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逐步樹立誠信觀念,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把握誠信的基本含義,知道“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感受誠信是每個人立足于社會的根本。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在為人處事上說實誠話、做誠實事,提高其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和辨析不誠信危害的能力。引導學生踐約守信、誠實做人。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學生對社會、對他人的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為人處世態(tài)度和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道德觀念。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的人生追求。
【教學重點】
1、誠信的內(nèi)涵。
2、理解誠信的基本要求,即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分析并認識誠信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情景體驗法、案例分析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用具】
黑板、粉筆、多媒體ppt課件
【教時安排】
1課時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 10
[教學內(nèi)容]
本教案根據(jù)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二框《我愛我家》的內(nèi)容設計。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父母的情感以及履行家庭義務的責任觀念。
2.能力目標:提高收集父母為家庭作貢獻的具體事例的能力,增強感受家庭親情的能力。
3.知識目標:知道家庭中有親情和溫暖,明確母愛和父愛是世上至深至純的愛,懂得撫養(yǎng)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家庭中的親情和溫暖,熱愛自己的家。
2.教學難點:撫養(yǎng)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義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ǘ嗝襟w顯示)兒子問父親:“蝸牛為什么爬的這么慢?”
父親說:“因為他們有殼啊。”
兒子問:“它為什么要背著殼呢?”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那是他們的家!”
說一說:你覺得蝸牛為什么寧愿背負著重重的殼?
學生:因為蝸牛愛它的家。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自己的家。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獝圩约旱募,怎樣去愛自己的家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nèi)容《我愛我家》。
多媒體顯示:我愛我家。
合作探究:
多媒體顯示:說一說你在家中感受到的溫暖,講一講父母對你的'關心和愛護(配一幅全家福圖片)。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家庭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是我們的港灣和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我們最親的人,也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視我們?yōu)檎粕厦髦椋瑹o微不至的關懷愛護我們,使我們盡享家庭的親情和溫暖。
教師:大家都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下面請大家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談談自己對母愛和父愛的理解。
多媒體顯示:七嘴八舌:請你夸夸自己的父母。(找出父母的優(yōu)點。)
請你談談對母愛和父愛的認識。
學生回答上述問題,教師點評。
多媒體顯示:聽故事,明道理。
【八年級思想品德微課教學設計案例】相關文章:
微課教學設計05-20
微課的教學設計05-11
白楊語文微課教學設計04-23
我的舞臺微課教學設計07-29
秋天的雨微課教學設計08-03
語文微課教學設計范本03-13
數(shù)學微課教學設計整理07-25
自然之道微課教學設計03-16
小學微課教學設計模板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