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
轉眼之間一學期工作已經(jīng)結束,在本學期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方式方法,并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有所收獲,當然對于四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實施也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F(xiàn)在將這一學期的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 加強教研,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為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積極向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并主動參加捆綁學校之間的教研活動,努力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積極發(fā)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說敢為,引導學生能說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zhèn)湔n、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yè)。每一環(huán)節(jié)我都精心設計,力求做到鼓勵每一位學生愿學。在集體備課中,我認真記錄,積極發(fā)言同時闡述自己的見解。平時利用休息時間多看一些教育雜志和《班主任之友》,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有利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們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他們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根據(jù)不同的課文類型和學生掌握知識的不同程度,安排了不同的教學方法,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習慣,重點培養(yǎng)了一下學習習慣:
1、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我要求每個學生做一個書簽,上面寫上預習新課的要求,每學完一課,書簽就夾在下一篇課文中,提醒他們提前做好預習工作。
(1)課文認真朗讀三到四遍,力爭讀熟,不認識的字要查字典,標出拼音。
(2)畫出自己喜歡的詞句,結合上下文和工具書試著理解。
(3)畫出生字,每個組2-3個詞語,并找出它們的形近字組詞。
(4)標出自然段,思考課文寫了什么內(nèi)容,可以分幾部分理解。
(5)每當學完一篇課文,生字、詞語、好詞佳句等怎樣鞏固都教給他們自覺去完成,第二天四人小組互相檢查。
2、良好的朗讀感悟習慣。
蘇教版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nèi)容。為了使這些精彩之處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除了特長的三四篇不做背誦檢查要求,其它的課文要求都去背誦,根據(jù)學生的程度進行檢查,有時利用上課前5分鐘每人一自然段,為了鼓勵后進生,調動他們背課文的積極性,挑選比較短的自然段讓他們背,并當堂鼓掌,表揚。使他們對自己有一定的信心,當然學習好的就更不用說了,一看比自己差的同學都會背,自己會更努力的。我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nèi)涵,意義內(nèi)涵,情感內(nèi)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朗讀,在朗讀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
本學期又加強了學生的古詩文誦讀。在教學中,針對我們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我充分激發(fā)他們的古詩文誦讀積極性,每天下午上課前,我都堅持讓學生一起誦讀古詩。激發(fā)學生背誦古詩文的興趣 。
3、培養(yǎng)正確的書寫習慣。
利用每周一節(jié)寫字課,指導學生認真書寫,注意正確的書寫姿勢,同學之間互相比著寫,寫的最好的在班里互相傳著看,向人家學習。學生寫時,我不停的巡視,及時表揚,比如哪個同學的一捺寫的好,哪個同學的豎彎鉤寫的好等,讓每位同學都知道自己是最棒的。
4、正確的上課習慣。
課堂上回答問題必須舉手,別人答不出時,不準嘲笑,也不準“打電話”,要舉手得到老師的允許才能說,當別人回答精彩時要及時鼓掌,我規(guī)定誰要在當天的課堂上得到大家的掌聲,誰就是當天最棒的學生,久而久之我班課堂氣氛總是那么活躍,每位同學都愿意積極回答問題。
5、良好的自習習慣。
四年級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還是比較差的,我要求他們每天早晨來除值日生外其他的必須背誦要求背的知識,不準寫字。其他自習要做到安靜,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拿出自己的課外書讀(每人必須每天都帶課外讀物)。如果哪個代課老師請假就自己上閱讀課,可以摘抄好詞好句,漸漸地他們養(yǎng)成了自覺閱讀的習慣,自習課很少出現(xiàn)說話打鬧的現(xiàn)象。
6、重視習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說話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思維的條理性,能使學生的習作更準確、更貼切、更善表達。因而,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說真話,說實在的話,說自己的話,不要說假話,說空話,并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感興趣的東西,引導學生去主動觀察、分析、討論,促使他們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看法。開闊學生的視野,是他們在生活中能夠找到更多的說話素材。還要要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時刻做個有心人,留心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書面形式及時表達出來,寫成片段或日記的形式加以積累。因此,在教學中我總是指導學生從人、事、物三方面作好觀察筆記。每次習作完成后,指導學生分小組互相討論,共同修改,在修改過程中取長補短,獨步提高習作能力。
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個班雖然從三年級到四年級成績一直不錯,但反思自己的教學,仍存在著許多的不足。
1、由于整天忙于上課、寫教案,沒有過多的時間去認真閱讀《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和教育教學雜志,使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不能及時更新。
2、存在著一定的職業(yè)倦怠,平時發(fā)現(xiàn)好的方法與案例總是不能及時寫教學反思與心得,不注重經(jīng)驗的積累。
3、新課程語文教學非常注重人文性,改變了過去那種將語文學科的任務局限于工具性、將語文教學搞成支離破碎的語言分析的狀況。課堂上我們帶領著學生一起遨游于文學之海,學生由原先對語文課厭煩到現(xiàn)在愛上語文課了。但在處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問題上較難把握,以至造成忽左忽右的現(xiàn)象。我有時把語文課上成“思品課”、有時上成活動課 或科學課、有時上成純語言文字課;許多學生字音讀錯,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別字、病句連篇,甚至有的語文課以犧牲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為代價,來換取語文課堂的熱熱鬧鬧。造成注重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而忽視了其工具性。
4、我認為在思考如何喚醒、誘導、激發(fā)學生的言語潛能、個性、情感和心靈;思考如何讓學生感到讀寫的快樂,感受到言說帶來的愉悅和驕傲;思考如何讓學生表現(xiàn)出對言語的敏感,體驗到言語生命的蓬勃和語文盎然的詩意這一方面做的還不夠好,以后還需努力。
這是我在語文教育教學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問題和個人的關于這些問題的一點思考,望領導與各位老師批評指教,使我在語文教學上有更大的進步。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會隨之發(fā)生著變化,我會與時俱進,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學總結10-31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07-31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必備08-08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09-15
小學六年語文下冊教學總結06-17
下冊語文教學總結08-27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07-23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學總結10-06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計劃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