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保密法實施條例》知識競賽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40題,每題1分,共40分)
1.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秘密具體事項的( )。
A、名稱、密級
B、保密期限
C、名稱、密級、保密期限、知悉范圍
2.( )為定密責任人,負責本機關、本單位國家秘密的確定、變更和解除工作。
A、 機關、單位負責人及其指定的人員
B、 涉密人員
C、 保密專職干部
3.定密授權應當以( )作出。
A、口頭通知
B、書面形式
C、電話形式
4.下列哪些行為不符合涉密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要求( )。
A、在互聯(lián)網(wǎng)計算機和涉密計算機中互用
B、隨意交由他人使用
C、單位統(tǒng)一編號、登記,按密件管理
D、可以通過普通快遞郵寄
5.機關、單位不得將( )的信息公開。
A、涉及國家秘密
B、涉及單位內部事項
C、涉及個人隱私
6.機關、單位應當按照保密法的規(guī)定,嚴格限定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對知悉( )以上的國家秘密的人員,應當作出書面記錄。
A、秘密級
B、機密級
C、絕密級
7.在涉密崗位工作的人員,按照涉密程度分為核心涉密人員、重要涉密人員和一般涉密人員,實行( )管理。
A、分類
B、區(qū)別
C、集中
8.機關、單位確定國家秘密的直接依據(jù)是( )。
A、上級文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B、國家秘密事項一覽表
C、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
9.《保密法》第33條規(guī)定:軍事禁區(qū)和屬于( )不對外開放的其他場所、部位,應當采取保密措施,未經(jīng)有關部門批準,不得擅自決定對外開放或者擴大開放范圍。
A、重點區(qū)域
B、重要場合
C、國家秘密
10.國家秘密及其密級的具體范圍,應當在( )公布。
A、全社會范圍內
B、有關范圍內
C、黨政機關范圍內
11.新修訂的《保密法》規(guī)定,( )沒有定密權。
A、省級機關
B、市級機關
C、縣級機關
12.國家秘密載體以及屬于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的明顯部位應當標注( )。
A、密級
B、國家秘密標志
C、保密期限
13.一份文件為機密級,保密期限是10年,應當標注為( )。
A、機密級10年
B、機密級●10年
C、機密級★10年
14.機關、單位被撤銷或者合并的,該機關、單位所確定國家秘密的變更和解除,由( )負責,也可以由其上級機關、單位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的機關、單位負責。
A、本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B、上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C、承擔其職能的機關單位
15.機關、單位對符合保密法的規(guī)定,但保密事項范圍沒有規(guī)定的不明確事項,應當先行擬定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采取相應的保密措施,并自擬定之日起( )內報有關部門確定。
A、10日
B、20日
C、30日
16.《保密法》第48條是對12項嚴重違規(guī)行為法律責任的規(guī)定,這一規(guī)定表明( ),應依法追究責任。
A、不論是否產生泄密實際后果,只要發(fā)生所列舉的嚴重違規(guī)行為之一的
B、產生泄密實際后果的違規(guī)行為
C、不論是否產生泄密實際后果,發(fā)生兩項以上嚴重違規(guī)行為的
17.制作國家秘密載體,應當由機關、單位或者經(jīng)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的單位承擔。
A、指定
B、保密審查合格
C、授權
18.承擔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印制的單位,必須持有( )。
A、特種經(jīng)營許可證
B、國家秘密載體復制許可證
C、印刷經(jīng)營許可證
19.涉密人員、秘密載體管理人員在離崗、離職前,應當將所保管的秘密載體()。
A、全部清退
B、自行銷毀
C、妥善保存
20.國家秘密保密期限屆滿,將( )。
A、繼續(xù)保密
B、自行解密
C、面向社會公開
21.機關、單位發(fā)現(xiàn)國家秘密已經(jīng)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的,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并在( )內向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A、12小時
B、24小時
C、48小時
22.機關、單位應當根據(jù)涉密信息系統(tǒng)存儲、處理信息的( )確定系統(tǒng)的密級,按照分級保護要求采取相應的安全保密防護措施。
A、密級
B、最高密級
C、最低密級
23.機關單位實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機關單位負責人對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負責,工作人員對( )的保密工作負責。
A、本崗位
B、本單位
C、本機關
24.涉密信息系統(tǒng)應當由( )進行檢測評估,并經(jīng)設區(qū)的市、自治州級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A、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B、國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門設立或者授權的保密測評機構
C、地方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25.( )國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
A、機密級
B、秘密級
C、絕密級
26.機關單位公開發(fā)布信息應當堅持( )。
A、誰公開,誰審查
B、由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
C、由分管領導審查
27.機關、單位確定、變更和解除本機關、本單位的國家秘密,應當由( )提出具體意見,經(jīng)機關定密責任人審核批準。
A、承辦人
B、負責人
C、保密工作部門
28.( )應當按受定密培訓,熟悉定密職責和保密事項范圍,掌握定密程序和方法。
A、負責定密的工作人員
B、保密專兼職干部
C、機關工作人員
29.機關單位應建立健全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發(fā)布保密審查制度,指定機構和人員負責對擬發(fā)布信息的審查,并建立( ),審查應堅持( )。
A、信息發(fā)布檔案,一事一審、全面審查
B、審查記錄檔案,一事一審、全面審查
C、審查記錄檔案,一月一審、集中審查
30.《保密法》第49條規(guī)定:機關單位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 )的,應承擔法律責任。
A、不良影響
B、嚴重后果
C、較大負面影響
31.國家秘密知悉范圍以外的人員因工作需要知悉國家秘密的,應當( )。
A、經(jīng)過機關、單位負責人批準
B、經(jīng)過上級部門批準
C、直接使用
32.機關、單位公開發(fā)布信息以及對涉及( )的工程、貨物、服務進行采購時,應當遵守保密規(guī)定。
A、國家秘密
B、公共事業(yè)
C、城市規(guī)劃
33.復制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 )。
A、既可以按照原件的密級定密,也可視情定密
B、根據(jù)情況需要確定密級
C、按照原件的密級定密
34.機關、單位委托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從事國家秘密載體制作、涉密信息系統(tǒng)集成等涉及國家秘密的業(yè)務,應當與其簽訂( ),提出保密要求,采取保密措施。
A、生產合同
B、保密協(xié)議
C、備忘錄
35.機關、單位違反《保密法》規(guī)定,發(fā)生重大泄密案件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不適用處分的人員,由( )督促其主管部門予以處理。
A、定密責任人
B、機關、單位主要領導
C、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36.機關、單位對承載國家秘密的紙介質、光介質、電磁介質等載體以及屬于國家秘密的設備、產品,應當做出( )標志。
A、質量合格
B、生產地
C、國家秘密
37.未經(jīng)保密審查的單位從事涉密業(yè)務的,由( )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有違法所得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
A、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B、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C、公安機關
38.已經(jīng)依法移交各級國家檔案館的屬于國家秘密的檔案,由( )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進行解密審核。
A、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
B、同級檔案管理部門
C、原定密機關單位
39.機關、單位應當將涉及絕密級或者較多機密級、秘密級國家秘密的內設機構確定為( )。
A、保密要害部門
B、涉密場所
C、保密要害部位
40.機關、單位應當向同級保密行政管理部門報送本機關、本單位年度( )情況。
A、保密宣傳教育工作
B、工作
C、保密工作
二、多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
41.下列哪些事項泄露后可能損害國家的安全和利益( )
A、國防建設和武裝力量活動中的秘密事項
B、國家事務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C、科技領域中的秘密事項
D、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秘密事項
42.舉辦會議或者其他活動涉及國家秘密的,主辦單位應當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 )
A、根據(jù)會議活動的內容確定密級,制定保密方案,限定參加人員范圍
B、使用符合國家保密規(guī)定和標準的場所、設施、設備
C、按照國家保密規(guī)定管理國家秘密載體
D、對參加人員提出保密要求
43.從事涉密業(yè)務的企事業(yè)單位應當具備下列哪些條件( )
A、具有從事涉密業(yè)務的專業(yè)能力
B、從事涉密業(yè)務的人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C、保密制度完善,有專門的機構或者人員負責保密工作
D、用于涉密業(yè)務的場所、設施、設備符合國家保密規(guī)定和標準
44.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機關、單位執(zhí)行保密法律法規(guī)檢查的內容包括( )。
A、保密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
B、保密制度建設情況
C、涉密人員管理情況
D、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情況
45.絕密級國家秘密文件、資料應采取的保密措施有 ( )。
A、在符合國家保密標準的設施、設備中保存,并指定專人管理
B、未經(jīng)原定密機關、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批準,不得復制和摘抄
C、收發(fā)、傳遞和外出攜帶,應當指定人員負責,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D、在普通柜中保存
46.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 )三級。
A、絕密級
B、機密級
C、秘密級
D、內部事項
47.國家秘密的保密期限,自標明的制發(fā)日起計算。不能標明制發(fā)日的,確定該國家秘密的機關、單位應當書面通知知悉范圍內的( ),保密期限自通知之日起計算。
A、機關
B、科室
C、單位
D、人員
48.復制國家秘密載體或者摘錄、引用、匯編屬于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按照規(guī)定報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 ),復制件應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戳記,并視同原件進行管理。
A、密級
B、保密期限
C、知悉范圍
D、涉密內容
49.以下屬于保密違法行為的是( )。
A、私自買賣涉密地圖
B、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計算機處理涉密信息
C、將涉密計算機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
D、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銷毀涉密載體
50.《保密法實施條例》第5條規(guī)定的“兩個不得”是( )。
A、不得將依法應當公開的事項確定為國家秘密
B、不得將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公開
C、不得將中央文件公開
D、不得將內部資料公開
51.確定國家秘密知悉范圍,應當遵循的原則是( )。
A、工作需要原則
B、工作便利原則
C、最小化原則
D、最大化原則
52.機關、單位對已定密事項( )有不同意見的,可以向原定密機關、單位提出異議,由原定密機關、單位作出決定。
A、密級確定
B、是否屬于國家秘密
C、屬于何種密級
D、保密期限
53.國家秘密載體管理應當遵守下列哪些規(guī)定( )。
A、應當由機關、單位或者經(jīng)保密行政管理部門保密審查合格的單位承擔制作,制作場所符合保密要求
B、收發(fā)應當履行清點、編號、登記、簽收手續(xù)
C、保存的場所、設施、設備應當符合國家保密要求
D、攜帶出境無需辦理手續(xù)
54.定密責任人的職責是( )。
A、負責本機關、本單位的保密工作
B、審核批準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國家秘密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C、對本機關、本單位產生的尚在保密期限內的國家秘密進行審核,作出是否變更或者解除的決定
D、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和屬于何種密級不明確的事項先行擬定密級,并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55.機關、單位應當加強涉密信息系統(tǒng)的運行使用管理,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 ),定期開展安全保密檢查和風險評估。
A、運行維護
B、安全檢查
C、安全保密管理
D、安全審計
56.涉密人員離崗離職實行脫密期管理。涉密人員在脫密期內,應當按照規(guī)定( )。
A、履行保密義務
B、不得違反規(guī)定就業(yè)
C、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D、可以自主擇業(yè)
57.涉密信息系統(tǒng)與公共信息系統(tǒng)的區(qū)別是:( )。
A、信息內容不同
B、設施、設備標準不同
C、檢測審批要求不同
D、使用權限不同
58.涉密信息系統(tǒng)應當按照國家保密標準配備保密設施設備,保密設施設備應當與涉密信息系統(tǒng)( )。
A、同步建設
B、同步規(guī)劃
C、同步投資
D、同步運行
59.傳遞國家秘密載體,應當通過( )方式進行。
A、機要交通
B、普通郵政
C、普通快遞
D、機要通信
60.機關單位銷毀國家秘密載體應當( )。
A、履行清點、登記、審批手續(xù)
B、送交保密部門設立的銷毀機構或指定的單位
C、隨意自行銷毀
D、出售給個體商販
61.違反《保密法》規(guī)定,有下列哪些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A、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國家秘密載體
B、非法獲取、持有國家秘密載體
C、非法復制、記錄、存儲國家秘密
D、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涉及國家秘密
62.下列哪些不能用國家秘密標志( )。
A、商業(yè)秘密
B、工作秘密
C、國家秘密
D、個人隱私
63.機關單位應當定期對本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進行( )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A、保密形勢
B、保密法律法規(guī)
C、保密檢查
D、保密技術防范
64.《保密法》第32條規(guī)定:機關單位應當將( )國家秘密載體的專門場所確定為保密要害部位。
A、集中制作
B、集中存放
C、集中保管
D、集中銷毀
65.保密法規(guī)定的保密工作方針是( )。
A、積極預防
B、突出重點
C、依法管理
D、既確保國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資源合理利用
66.機關、單位應當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tǒng)的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有下列哪些行為 ( )。
A、擅自卸載、修改涉密信息系統(tǒng)的安全技術程序、管理程序
B、將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接入互聯(lián)網(wǎng)及其他公共信息網(wǎng)絡
C、將未經(jīng)安全技術處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設備贈送、出售、丟棄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D、在未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涉密信息系統(tǒng)與互聯(lián)網(wǎng)及其他公共信息網(wǎng)絡之間進行信息交換
67.涉密人員上崗應當( ),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國家秘密。
A、經(jīng)過保密教育培訓
B、掌握保密知識技能
C、簽訂保密承諾書
D、嚴格遵守保密規(guī)章制度
68.《保密法》規(guī)定:互聯(lián)網(wǎng)及其他公共信息網(wǎng)絡運營商、服務商必須履行的保密義務有( )
A、應當根據(jù)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的要求,刪除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信息
B、配合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對泄密案件進行調查
C、發(fā)現(xiàn)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及其他公共信息網(wǎng)絡發(fā)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國家秘密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保存有關記錄,向有關部門報告
D、擅自發(fā)布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
69.機關、單位違反《保密法》規(guī)定,對應當定密的事項不定密,或者對不應當定密的事項定密,造成嚴重后果的,由有關機關、單位依法對( )給予處分。
A、機關、單位主要領導
B、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C、其上級部門分管領導
D、其他直接責任人員
【《保密法實施條例》知識競賽題】相關文章:
體育知識競賽題庫03-18
詩歌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05-30
醫(yī)療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05-30
生態(tài)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06-07
校園安全知識競賽題庫05-27
國防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08-09
禮儀知識競賽題庫201705-24
消防知識競賽題目及答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