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司法考試法制史考點:清末的預備立憲
導語:在司法考試的法制史考試中,關于清末的預備立憲的內容你知道多少?下面是百分網小編整理的相關考試內容,需要了解的小伙伴們可以一起來看看喲。
(一)《欽定憲法大綱》(1908)
1.定義與性質:
清廷憲政編查館編訂,于1908年8月頒布。此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憲法性文件。
2.結構與主要內容:
《欽定憲法大綱》共23條,分正文“君上大權”和附錄“臣民權利義務”兩部分。第一部分14條規(guī)定了君主在立法、行政、司法、統(tǒng)軍等各方面的絕對權力,維護皇帝尊嚴,保障皇權,限制議會權力等。第二部分規(guī)定了臣民的諸項義務,并加以種種限制。
3.特點:皇帝專權,人民無權。
4.實質:給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披上“憲法”的外衣,以國家司法考試的形式確認君主的絕對權力,體現了滿洲貴族維護專制統(tǒng)治的意志及愿望。
(關鍵詞記憶:憲政編查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憲法性文件)
(二)“十九信條”(1911)
1.定義:全稱《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是清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fā)后拋出的又一個憲法性文件。
2.公布背景。1911年清王朝迫于武昌革命風暴,匆匆命令資政院迅速起草憲法,企圖度過危機,資政院僅用3天時間即擬定,并于11月3日公布。
3.內容:形式上被迫縮小了皇帝的權力,相對擴大了議會和總理的權力,但仍強調皇權至上,且對人民權利只字未提。
(關鍵詞記憶:資政院)
(三)諮議局與資政院
1.諮議局
(1)定義:清末“預備立憲”時期清政府設立的地方咨詢機關。籌建于1907年,1908年7月頒布《諮議局章程》及《諮議局議員選舉章程》,1909年開始在各省設立。
(2)實質:各省督撫嚴格控制下的附屬機構。 考試大論壇
(3)宗旨、權限:以“指陳通省利病、籌計地方治安”為宗旨。權限包括討論本省興革事宜、決算預算、選舉資政院議員、申復資政院或本省督撫的咨詢等。
2.資政院
(1)定義:清末“預備立憲”時期清政府設立的中央咨詢機構。籌建始于1907年,1908年以后陸續(xù)完成《資政院院章》,1910年正式設立。
(2)性質:是承旨辦事的御用機構,與近現代社會的國家議會有根本性的不同。
(3)內容:可以“議決”國家年度預決算、稅法與公債,以及其余奉“特旨”交議事項等。但一切決議須報請皇帝定奪,皇帝還有權諭令資政院停會或解散及指定欽選議員。
【司法考試法制史考點:清末的預備立憲】相關文章:
2017司法考試法制史考點精選10-11
2017司法考試卷一法制史考點09-05
2017年司法考試卷一法制史考點06-27
2017年司法考試法制史關于唐律章節(jié)考點06-14
司法考試大綱2017:法制史09-06
司法考試《法制史》模擬試題05-29
2017年司法考試大綱:法制史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