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17年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海浮石
導語:海浮石化學組成有頗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鋁、鉀、鈉的硅酸鹽所成,亦即以 SiOz為主要成分的類似玻璃組成的礦物。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guān)內(nèi)容。
【功效】:清肺火,化痰,軟堅,通淋。
【主治】:治痰熱喘嗽,老痰積塊,題瘤,瘰疬,淋病,疝氣,瘡腫,目翳。
【性味歸經(jīng)】:咸,寒。①《本草拾遺》:“平,無毒。”②朱震亨:“咸。”③《綱目》:“大寒。”人肺、腎經(jīng)。①《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jīng)。”②《本草求真》:“入肺、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水飛點眼。
【用藥忌宜】:虛寒咳嗽忌服!侗静輳男隆罚“多服損人血氣。”
藥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兩類。海浮石為火山噴發(fā)出的巖漿所形成的石塊;海石花為胞科動物脊突苔蟲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或瘤苔蟲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的干燥骨骼。海浮石全年可采,自海中撈出,揀凈曬干。海石花夏秋自海中撈出,清水洗去鹽質(zhì)及泥沙,曬干。
①浮石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大小不一,通常直徑2~7厘米,有的可達20厘米。表面粗糙,有多數(shù)大小不等的細孔,灰白色或灰黃色。質(zhì)硬而松脆,易砸碎,斷面租糙有小孔,有的具絹絲樣光澤或無。體輕,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氣微弱,味淡。以體輕、灰白色、浮水者為佳。產(chǎn)廣東、福建、山東、遼寧等地。
、谑(《本草衍義》)為脊突苔蟲或瘤苔蟲的骨胳,脊突苔蟲骨胳呈珊瑚樣不規(guī)則塊狀,略作扁圓形或長圓形。大小不一,直徑2~5厘米;野咨蚧尹S色;柯云教梗硪幻娑嗤黄,作叉狀分枝,中部交織如網(wǎng)狀。
叉狀小枝長3~5毫米,直徑約2毫米,先端多折斷,少數(shù)完整者呈鈍圓形。質(zhì)硬而脆,表面與斷面均密具細孔。
體輕,入水不沉。氣微腥,味微咸。瘤苔蟲的骨胳為不規(guī)則塊狀,直徑1~3厘米,多為碎塊。表面灰黃色或灰黑色。珊瑚狀分枝短而較粗,直徑約4毫米。先端鈍圓,極少折斷。氣味同上。產(chǎn)浙江、福建、廣東。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水花……江海中間,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猶軟者是也。”
2.《本草衍義》:“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無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氣味咸寒,潤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熱,止咳嗽而軟堅。清其上源,故又治諸淋。”(《綱目》)
3.賈所學:“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軟堅,故力降熱痰、軟結(jié)痰、消頑痰;因其體浮,專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間消化凝結(jié),化痰丸中必用之藥也。”(《藥品化義》)
【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海浮石】相關(guān)文章:
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基礎習題與答案05-25
2017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復習輔導05-31
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天竺黃07-21
2017衛(wèi)生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必做題02-25
2017年主管中藥師考試大綱基礎知識考綱04-18
2017年主管中藥師考試基礎知識鞏固題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