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配伍藥對功用梳理
中藥學習中有的藥物經(jīng)常固定搭配使用,以期獲得特定的治療作用,這些在后期方劑學的學習中也是配伍的考察的重點內(nèi)容,今天應屆畢業(yè)生小編就梳理其中一部分,幫助大家鞏固記憶。
1.良姜香附:溫胃理氣止痛,治肝郁胃寒脘腹冷痛,相使。
2.青蒿鱉甲:清虛熱,除伏邪,治血虛熱伏之骨蒸潮熱,相使。
3.蒼術黃柏:清濕熱,治濕熱痹證,相使。
4.厚樸杏仁:宣肺下氣,氣順痰自消,消痰平喘,痰去喘自止,治氣逆喘咳,相使。
5.草果常山:除痰濕截瘧,治瘧疾反復發(fā)作,相使。
6.茯苓半夏:化痰止嘔,治胃中停飲之嘔吐,相須。
7.茯苓豬苓:水濕內(nèi)停之水之水腫,相須。
8.茵陳干姜:溫散脾胃寒濕退黃,治陽黃,相須。
9.茵陳梔子:清熱利濕,退黃,治陽黃,相須。
10.滑石甘草:清暑利濕,治傷暑身熱等證,相使。
11.薏苡仁麻黃:祛風除濕,治風濕身疼痛,相使。
12.扁蓄瞿麥:清熱利濕通淋,治療熱淋,血淋,相須。
13.海金砂金錢草:清熱利尿同淋排石,石淋血淋,相須。
14.大黃芒硝:瀉熱通便,治療熱結便秘,相使。
15.大黃附子:散寒通便,寒積便秘,相使。
16.石膏知母:清熱瀉火,氣分實熱,相須。
17.黃柏煅石膏:清熱躁濕,斂瘡,治療癢火傷濕疹,相使。
18.知母黃柏:瀉火堅陰,陰虛潮熱骨蒸盜汗,相須。
19.梔子豆豉:清熱除煩,熱擾胸膈之心煩懊惱。
20.大青葉板蘭根:清熱解毒利咽,治營氣兩燔之發(fā)斑及咽喉腫痛。
21.犀角羚羊角:安神止痙,治療溫病高熱神昏抽搐。
22.蒲公英地。呵鍩峤舛鞠b腫,治療乳癰,疔瘡等一切陽性瘡癢。
23.丹皮桂枝:活血去淤,調(diào)經(jīng)止痛,血淤之經(jīng)閉,痛經(jīng)。
24.黃連木香:清熱躁濕,治療濕熱痢疾,里急后重。
25.黃連肉桂:交通心腎,治療腎陰虛,心火亢,心腎不交之心悸失眠。
26.半夏陳皮:躁濕化痰,寒痰濕痰諸證。
27.半夏黃連:辛開苦降,降逆消痞,寒熱互結于中焦之痞滯。
28.半夏瓜蔞:寬胸散結,降逆化痰,治痰熱互結于胸中之胸脘痞滿。
29.旋覆花代赭石:降逆化痰,痰濁中阻之心下痞滿噫氣呃逆。
30.枳殼桔梗:清熱利咽,治療咽喉腫痛。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中藥配伍藥對功用梳理】相關文章:
初級中藥師考試內(nèi)容:中藥配伍07-29
2017年執(zhí)業(yè)中藥師《中藥知識一》考點梳理08-17
2017年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收澀藥精選試題07-08
2015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科目: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科目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