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機箱的組成及分類
機箱(Case)是計算機大部分部件的載體。機箱有時被錯誤地作為中央處理器、主板等機箱內部組件的總稱。下面小編整理了機箱的組成及分類,供大家參閱。
機箱組成
一般包括外殼、支架、面板上的各種開關、指示燈等。外殼用鋼板和塑料結合制成,硬度高,主要起保護機箱內部元件的作用。支架主要用于固定主板、電源和各種驅動器。
機箱有很多種類型。現在市場比較普遍的是AT、ATX、Micro ATX以及最新的BTX-AT機箱的全稱應該是BaBy AT,主要應用到只能支持安裝AT主板的早期機器中。ATX機箱是目前最常見的機箱,支持現在絕大部分類型的主板。Micro ATX機箱是在AT機箱的基礎之上建立的,為了進一步的節(jié)省桌面空間,因而比ATX機箱體積要小一些。各個類型的機箱只能安裝其支持的類型的主板,一般是不能混用的,而且電源也有所差別。所以大家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
最新推出的BTX,就是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簡稱。是Intel定義并引導的桌面計算平臺新規(guī)范BTX架構,可支持下一代電腦系統(tǒng)設計的新外形,使行業(yè)能夠在散熱管理、系統(tǒng)尺寸和形狀,以及噪音方面實現最佳平衡。
BTX新架構特點: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設計,系統(tǒng)結構將更加緊湊;針對散熱和氣流的運動,對主板的線路布局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主板的安裝將更加簡便,機械性能也將經過最優(yōu)化設計;旧,BTX架構分為三種,分別是標準BTX、Micro BTX和Pico BTX。
從尺寸上來看全系列的BTX平臺主板都沒有比ATX主板小,所以BTX的發(fā)展并不為更小的桌上型計算機,但較具彈性的電路布線及模塊化的組件區(qū)域,才是BTX的重點所在。BTX機箱相比ATX機箱最明顯的區(qū)別,就在于把以往只在左側開啟的側面板,改到了右邊。而其他I/O接口,也都相應的改到了相反的位置。
BTX機箱內部則和ATX有著較大的區(qū)別,BTX機箱最讓人關注的設計重點就在于對散熱方面的改進,CPU、圖形卡和內存的位置相比ATX架構都完全不同,CPU的位置完全被移到了機箱的前板,而不是原先的后部位置,這是為了更有效的利用散熱設備,提升對機箱內各個設備的散熱效能。為此,BTX架構的設備將會以線性進行配置,并在設計上以降低散熱氣流的阻抗因素為主;通過從機箱前部向后吸入冷卻氣流,并順沿內部線性配置的設備,最后在機箱背部流出。這樣設計不僅更利于提高內部的散熱效能,而且也可以因此而降低散熱設備的風扇轉速,保證機箱內部的低噪音環(huán)境。
除了位置變換之外,在主板的安裝上,BTX規(guī)范也進行了重新規(guī)范,其中最重要的是BTX擁有可選的SRM(Support and Retention Module)支撐保護模塊,它是機箱底部和主板之間的一個緩沖區(qū),通常使用強度很高的低炭鋼材來制造,能夠抵抗較強的外來力而不易彎曲,因此可有效防止主板的變形。
另外,機箱還有超薄、半高、3/4高、全高和立式、臥式機箱之分。3/4高和全高機箱擁有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5.25英寸驅動器安裝槽和二個3.5寸軟驅槽。超薄機箱主要是一些AT機箱,只有一個3.5寸軟驅槽和2個5.25寸驅動器槽。半高機箱主要是Micro ATX和Micro BTX機箱,它有2-3個5.25寸驅動器槽。在選擇時最好以標準立式ATX和BTX機箱為準,因為它空間大,安裝槽多,擴展性好,通風條件也不錯,完全能適應大多數用戶的需要。
機箱的分類
機箱從結構上可以分為 AT、ATX、MicroATX、NLX、WTX(也稱Flex-ATX)等。AT機箱的全稱應該是BaByAT,主要應用在只能支持AT主板的早期機器中,現在已被淘汰,我們這里就此略過。ATX機箱是目前最常見的機箱,支持現在絕大部分類型的主板,也是我們這里介紹的重點。MicroATX機箱是在ATX機箱的基礎之上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的節(jié)省桌面空間,因而比ATX機箱體積要小一些。各個類型的機箱只能安裝其支持的類型的主板,一般是不能混用的,而且電源也有所差別,所以大家在選購時一定要注意。至于NLX、WTX機箱,由于不容易遇到,就沒有了介紹的必要。
ATX機箱從樣式上可分為立式和臥式兩種,這兩種樣式各有利弊。立式機箱內部空間相對較大,而且由于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立式機箱的電源在上方,其散熱較臥式機箱好,添加各種配件時也較為方便。但是立式機箱體積較大,不適合在較為狹窄的環(huán)境里使用。臥式機箱無論是在散熱還是易用性方面都不如立式機箱,但是它可以放在顯示器下面,能夠節(jié)省不少桌面空間,以前多被商用電腦所采用。在目前的市場上,一般我們能見到的都是立式機箱,臥式機箱已經基本被淘汰。另外,主板類型及尺寸大小的演變也對機箱提出了新要求。從尺寸較小的Micro ATX到標準ATX主板,與之搭配的機箱也有所不同。為標準ATX主板設計的機箱能夠兼容MicroATX結構的主板,反之卻幾乎不可能。某些用戶在選擇機箱時執(zhí)意要購買MicroATX機箱來安裝標準ATX結構的主板,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體積小巧易于擺放,或許還能加上外觀漂亮的因素在里邊。但是,他們卻根本沒有意識到MicroATX結構機箱的不足之處,擴展能力差、內部空間小導致的散熱能力差等問題將在日后的使用中讓你吃足苦頭。所以,我們不推薦大家考慮這一結構的機箱。而ATX結構的機箱也有高矮大小及類型之分。針對某些公司推出的雙處理器主板或集成RAID功能的大尺寸主板,機箱廠商為其設計了尺寸(主要是機箱的長度)更大的機箱來滿足需求。而對此未加考慮的機箱產品就不能正常安裝這類大尺寸主板(根本無法放人其中)。
立式機箱從尺寸上分,可分為超薄、半高、3/4高和全高幾種,不同之處主要在于三英寸以及五英寸驅動器架的數量。超薄機箱多數僅有一到兩個五英寸驅動架和一個三英寸驅動器架,擴展性極差,不建議普通的家庭用戶購買。半高機箱有兩個、3/4高機箱有三個、全高機箱有四個五英寸驅動器架。當然,購買時最好結合自己的實際需要,不要一味地追求驅動器架多的機箱。一般口碑較好的是3/4高立式機箱,它體積適合,散熱性好,可擴充性也能適合用戶需求。
如何挑選機箱
NO1.做工的衡量
1、鋼板的厚度
好的機箱可不會偷工減料,厚實的鋼板能保證機箱不易變形,從另一個方便保證了里面硬件的安全。這個比較好判斷,可以通過目測或拿在手里掂量就知道了
2、材料邊角的處理
很多用戶裝機時候都有被劃傷的經歷,原因就是機箱內的結構都是棱角分明的,沒有經過處理的話很容易劃傷人。選機箱時注意機箱是否經過折邊處理,這是比較基本的標準和要求
NO2.性能的比較
1、散熱性能
好的機箱不僅僅是做工要好,出于對硬件穩(wěn)定性的考慮還必須擁有良好的散熱性能,起碼的背部風扇出風口肯定還是要有的,如果用直吹式CPU散熱器的話建議選用有導風口側面板的機箱
2、擴展性能
機箱要想用起來方便,預留有齊全的接口很重要。前置面板起碼要有音頻的輸入輸出接口,USB接口以及開關和重啟這些配置。有條件的可以選擇擴展性能更強的配置,比如e-sata接口,多功能讀卡器等
3、易用性
隨著機箱的發(fā)展越來越人性化,出現了不少針對機箱易用性方面的技術改進。其中之一就是免螺絲的硬盤倉裝卸設計,選購機箱的時候可以優(yōu)先考慮這樣的產品
NO3.特色的需求
1、背部走線
支持背部走線的機箱可以讓機箱內看起來更整潔干凈,更重要的是,對散熱效果也是有很大改善的,是個不錯的設計,可以考慮
2、側透面板
如果自己的硬件足夠酷炫而且有用眾多的LED,那么具有側透面板的機箱是最好的選擇,但注意不要將面板劃花了,很影響美觀
3、HTPC專用
如果自己將要購買的機箱準備用作HTPC,那么HTPC專用的機箱也許比普通的立式機箱會更加適合擺放在客廳,因為HTPC機箱會顯得更加的美觀得體,與其他家電擺放在一起的時候看起來也更和諧。
【機箱的組成及分類】相關文章:
RTX機箱的簡介11-08
最新電腦機箱怎么保養(yǎng) 電腦機箱實用保養(yǎng)攻略10-14
機箱漏電的處理方法10-14
電腦機箱漏電的原因07-03
如何選購電腦機箱09-24
怎樣選購防輻射機箱09-15
電腦機箱漏電的解決辦法08-15
電腦機箱漏電的解決方法08-30
電腦機箱漏電怎么辦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