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混凝土裂縫分類及預防措施
是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相應的問題,怎么解決和預防是重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混凝土裂縫分類及預防措施,歡迎參考!
1、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簡稱塑性裂縫,多在新澆筑的基礎、墻、梁、板暴露于空氣中的上表面出現(xiàn),形狀接近直線,長短不一,互不連貫,裂縫較淺,類似干燥的泥漿面。
塑性收縮裂縫成因分析:
混凝土澆筑后,表面沒有及時覆蓋,受風吹日曬,表面游離水分蒸發(fā)過快,產生急劇的體積收縮,而此時混凝土早期強度低,不能抵抗這種變形應力而導致開裂。
使用收縮率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過多,或使用過量的粉砂,或混凝土水灰比過大。
混凝土流動度過大,模板、墊層過于干燥,吸水大。
澆筑在斜坡上的混凝土,由于重力作用有向下流動的傾向,也是導致這類裂縫出現(xiàn)的因素。
塑性收縮裂縫預防措施:
澆筑混凝土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炷翝仓,對裸露表面應及時用潮濕材料覆蓋,認真養(yǎng)護,防止強風吹襲和烈日暴曬。
2、沉降收縮裂縫:現(xiàn)象沉降收縮裂縫簡稱沉降裂縫,多沿基礎,墻、梁、板上表面鋼筋通長方向或箍筋上或靠近模板處斷續(xù)出現(xiàn),或在埋設件的附近周圍出現(xiàn)。
沉降收縮裂縫成因:
混凝土保護層不足,混凝土沉降受到鋼筋的阻礙,常在箍筋的方向發(fā)生一道道的沉降橫向裂縫。
沉降收縮裂縫預防:
對于截面相差較大的混凝土構筑物,可先澆筑較深部位,靜停2~3h,待沉降穩(wěn)定后,再與上部薄截面混凝土同時澆筑,以避免沉降過大導致裂縫。
3、干燥收縮裂縫: 干燥收縮裂縫簡稱干縮裂縫,它的特征為表面性的,寬度較細(多在0.05~0.2mm之間),走向縱橫交錯,沒有規(guī)律性,裂縫分布不均。
干燥收縮裂縫原因分析:混凝土結構成型后,沒有及時覆蓋養(yǎng)護,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散失快,體積收縮大,而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收縮也小,因而表面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xiàn)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
干燥收縮裂縫預防措施:
(1)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但避免過度振搗;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
(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yǎng)護,并適當延長養(yǎng)護時間。暴露在露天的混凝土應及早回填土或封閉,避免發(fā)生過大的濕度變化
4、溫度裂縫:溫度裂縫又稱溫差裂縫,表面溫度裂縫走向無一定規(guī)律性,長度尺寸較大的基礎、墻、梁、板類結構,裂縫多平行于短邊;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常縱橫交錯。
溫度裂縫成因分析:
溫度裂縫,多由于溫差較大引起的。
5、荷載造成裂縫:裂縫有水平的、垂直的、斜向的;裂縫的部位和走向隨受到撞擊荷載的作用點、大小和方向而異;裂縫寬度、深度和長度不一,無一定規(guī)律性。
荷載造成裂縫原因分析:拆模時由于工具或模板的外力撞擊而使結構出現(xiàn)裂縫。
6、沉陷裂縫: 裂縫多在基礎、墻等結構上出現(xiàn),大多屬深進或貫穿性裂縫,其走向與沉陷情況有關,有的在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與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發(fā)展。
沉陷裂縫原因分析:
(1)地基局部產生不均勻沉降;
(2)結構各部分荷載懸殊,未作必要的加強處理;
(3)模板鋼度不足;
(4)冬期施工,模板支架支撐在凍土層上
治理方法:
不均勻沉陷裂縫對結構的承載能力,整體性、耐久性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應根據裂縫的部位和嚴重程度,會同設計等有關部門對結構進行適當的加固處理(如設鋼筋砼圍套、加鋼套箍等)。
7、凍脹裂縫:結構構件表面沿主筋、箍筋方向出現(xiàn)寬窄不一的裂縫,深度一般到主筋,周圍混凝土酥松、剝落。
認識混凝土裂縫的種類和預防措施
一、干縮裂縫
干縮裂縫的出現(xiàn)是因為水泥砂漿中水分的蒸發(fā)導致,通常出現(xiàn)在混凝土養(yǎng)護結束后的一段時間或是澆筑完畢后的一周左右。干縮裂縫的出現(xiàn)會影響混凝土的抗?jié)B性、耐久性和混凝土的承載力。
預防措施:一是使用中低熱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降低水泥的用量;二是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摻入合適的減水劑;三是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不能大于配合比設計所給定的用水量;四是加強混凝土的早期養(yǎng)護;五是設置合適的伸縮縫。
二、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是混凝土在凝結之前,表面失水過快而引起的裂縫。影響混凝土產生塑性裂縫的主要原因有水灰比、凝結時間、環(huán)境溫度、風速和相對濕度等。
預防措施:一是選用干縮值較小,早期強度高的水泥;二是嚴格控制水灰比,減少水泥和水的用量;三是澆筑混凝土之前,將基層和模板均勻澆水濕透;四是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覆蓋塑料膜或是草墊,也可以噴灑養(yǎng)護劑來養(yǎng)護;五是在大風和高濕度的天氣中設置遮陽和擋風設施。
三、沉陷裂縫
沉降裂縫的出現(xiàn)是因為基層土質不均勻、松軟或是填不實或是基層浸水導致的地面不均勻沉降。特別是冬季,凍土化凍后,更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使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
預防措施:一是施工前對地基進行夯實和加固;二是保證模板的強度和剛度、支撐牢靠、受力均勻;三是防止地基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被水浸泡;四是模板拆除的時間不能太早,拆模的順序也要注意;五是凍土上搭建模板是要有一定的預防措施。
四、溫度裂縫
溫度裂縫,顧名思義,是因為較大的溫差導致的內部和外部熱脹冷縮程度不同產生的應力所導致的。溫度裂縫的出現(xiàn)會引起鋼筋銹蝕、混凝土碳化,降低混凝土抗凍融、抗疲勞和抗?jié)B能力。
預防措施:一是預留溫度伸縮縫;二是加強混凝土溫度的監(jiān)控,必要時采取冷卻措施;三是加強混凝土地面的養(yǎng)護,及時灑水補水;四是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分層、分塊澆筑,有利于散熱;五是澆筑時可以搭建遮陽板,避免陽光直射,降低混凝土的溫度。
【混凝土裂縫分類及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產生與控制04-22
春季常見疾病及預防措施03-22
2017年春季常見傳染病及預防措施05-30
解讀建筑施工五大危險及預防措施04-13
2017春季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03-12
駕照的分類05-06
駕照分類06-19
分類的教案04-08
商品混凝土的全面成本管理與控制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