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稅務師《涉稅相關法律》知識點:行政訴訟中被告負舉證責任原
行政訴訟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主體以及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是訴訟的一種有效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于行政訴訟中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則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行政訴訟中被告負舉證責任原則:
行政訴訟期間行政決定不停止執(zhí)行,有例外:
1、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zhí)行的;
2、根據原告的申請,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zhí)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zhí)行的;
3、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可以停止執(zhí)行的。
二、行政訴訟與行政復議的聯系
1、選擇型: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之間自由選擇,既可以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如對復議不服,還可再向法院起訴。
2、選擇兼終局型: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由選擇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但選擇了行政復議后則不能再提起行政訴訟;如:《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
3、復議前置型: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如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訴。
4、復議終局型: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只能申請復議,不能提起行政訴訟,且行政復議決定產生最終的法律效力。
提示:《行政復議法》第30條第2款規(guī)定:根據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對行政區(qū)劃的勘定、調整或者征用土地的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
三、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區(qū)別:
1、審查范圍不同:行政訴訟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行政復議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和部分抽象行政行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但審查合法性,還要審查適當性。
2、受案范圍不同:行政訴訟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案件;行政復議既有行政違法的案件,也有行政不當的案件。
3、審理程序規(guī)則不同:行政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制,原則上實行開庭審理;行政復議實行一級復議制,原則上實行書面審查。
四、行政訴訟受理案件的范圍:
1、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案件;
2、對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案件;
3、行政機關侵犯法定經營自主權的案件;
4、行政主體拒絕頒發(fā)許可證和執(zhí)照或者不予答復的案件;
5、行政主體拒絕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或者不予答復的案件;
6、認為行政主體沒有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的案件;
7、認為行政主體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案件;
8、認為行政主體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的案件;
9、其他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案件。
五、行政訴訟不予受理的案件:
1、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2、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3、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4、法律規(guī)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5、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
6、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guī)定的仲裁行為。
7、不具有強制力的行政指導行為。
8、駁回當事人對行政行為提起申訴的重復處理行為
9、對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義務不產生實際影響的行為。
【稅務師《涉稅相關法律》知識點:行政訴訟中被告負舉證責任原】相關文章:
稅務師《涉稅相關法律》重點:行政訴訟被告08-17
2016稅務師考試《涉稅相關法律》知識點07-01
2017年稅務師《涉稅相關法律》重點:行政訴訟被告10-19
稅務師考試《涉稅相關法律》精選題10-21
稅務師《涉稅服務相關法律》?贾R點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