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地方下冰雹,一些大得像雞蛋一樣的冰雹把汽車的玻璃都砸碎了。那么有點可怕的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冰雹的科學原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冰雹形成的科學原理
冰雹是發(fā)展特別旺盛的'積雨云的產物。即冰雹必須在對流云中形成,當空氣中的水汽隨著氣流上升,高度愈高,溫度愈低,水汽就會凝結成液體狀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斷增高,溫度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時,水滴就會凝結成固體狀的冰粒。
在隨著氣流上升運動的過程中,冰粒會吸附附近的小冰;蛩,而逐漸變大、變重,等到上升氣流無法負荷它的重量時,冰粒便會往下掉,但這時的冰粒還不夠大顆,如果這時能再遇到一波更強大的上升氣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繼續(xù)吸收小水滴凝結成冰。 在反復上升下降吸附凝結下,冰粒就會愈來愈大顆,等到冰粒長得夠大夠重,又沒有足夠的上升氣流能夠再將它往上推時,就會往地面掉落。如果到達地面時,還是呈現固體狀的冰粒,就稱之為冰雹,如果融化成水掉下,那就變成雨了。由此可知,如果空氣又暖又濕, 有足夠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對流狀態(tài),就有可能產生冰雹。可見冰雹多來自對流強烈的積雨云中。冰雹的直徑一般在5-50毫米范圍內,大的可達到幾厘米到幾十厘米。
冰雹的形成條件
、俅髿庵斜仨氂邢喈敽竦牟环(wěn)定層存在。
、诜e雨云必須發(fā)展到能使個別大水滴凍結的溫度(一般認為溫度達-12~-16℃)。
、垡袕姷娘L切變。
、茉频拇怪焙穸炔荒苄∮6~8千米。
、莘e雨云內含水量豐富。一般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個液態(tài)過冷卻水的累積帶。
、拊苾葢袃A斜的、強烈而不均勻的上升氣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冰雹的分類
突降雞蛋大小冰雹根據一次降雹過程中,多數冰雹(一般冰雹)直徑、降雹累計時間和積雹厚度,將冰雹分為3級。
1、輕雹:多數冰雹直徑不超過0.5厘米,累計降雹時間不超過10分鐘,地面積雹厚度不超過2厘米。
2、中雹:多數冰雹直徑0.5~2.0厘米,累計降雹時間10~30分鐘,地面積雹厚度2~5厘米。
3、重雹:多數冰雹直徑2.0厘米以上,累計降雹時間30分鐘以上,地面積雹厚度5厘米以上。
冰雹的危害
冰雹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它出現的范圍雖然較小,時間也比較短促,但來勢猛、強度大,并常常伴隨著狂風、強降水、急劇降溫等陣發(fā)性災害性天氣過程。中國是冰雹災害頻繁發(fā)生的國家,冰雹每年都給農業(yè)、建筑、通訊、電力、交通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中國每年因冰雹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
許多人在雷暴天氣中曾遭遇過冰雹,通常這些冰雹最大不會超過壘球大小,它們從暴風雨云層中落下。然而,有的時候冰雹的體積卻很大,曾經有80磅的冰雹從天空中降落,當它們落在地面上會分裂成許多小塊。最神秘的是天空無云層狀態(tài)下巨大的冰雹從天垂直下落,曾有許多事件證實飛機機翼遭受冰雹襲擊,科學家仍無法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冰雹。
【冰雹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相關文章:
彩虹的形成科學原理是什么01-27
泡泡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03-17
光子帶的形成科學原理是什么12-04
彗星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12-04
地震云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09-06
地震光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03-18
反物質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12-01
類星體形成的科學原理是什么12-04
流星雨的形成科學原理是什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