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實踐嘗試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評價體系的滯后開始逐漸凸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英語口語評價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
一、 各年級評價目標
根據(jù)《國家英語課程標準》和所用教材的內容,我給不同年級設計了英語口語水平測試目標,新學年伊始時向學生公布。四至六年級階段的目標內容如下:
小學英語口語水平測試目標
年級
聽
說
演
唱
四年級
能聽懂簡單的課堂用語;能根據(jù)聽到的詞語識別或指認圖片或實物;能根據(jù)老師簡單的指令做動作。
能進行簡單的日常對話;能根據(jù)圖、文讀出單詞或句子。
能根據(jù)某具體情景表演簡單的對話;能做簡單的角色表演。
能演唱10首以上的英文歌曲或童謠。
五年級
能聽懂有關個人、家庭、朋友的簡單信息;能聽懂常用指令并做出適當?shù)姆磻?/p>
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能與他人交流有關個人、家庭、朋友的簡單信息;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講述簡短的故事。
能表演五段以上的情景對話;能表演簡短的英語童話劇或故事。
能演唱20首英文歌曲或童謠。
六年級
能聽懂簡單的語段和簡短的配圖故事。
能就熟悉的話題(如學校、家庭生活等)與他人交流;能恰當運用日常用語。
能根據(jù)指定話題(如:在商場)表演對話;能表演簡短的英語童話;能繪聲繪色地講述10個以上的英語小故事
能演唱40首英文歌或童謠 。
學生根據(jù)這些標準,通過課內、課外的學習發(fā)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一點一滴地積累知識達到各自的.學習目標。而且,這些目標是開放的,如果能力許可,四年級學生可以通過努力達到五年級學生的要求。
二、評價的具體實施
1.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發(fā)展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我采用聽、做、說、唱、玩、演等活動教學法,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演等能力,并在每一節(jié)課中通過唱英文歌,自由交談,表演對話,改編對話,日常會話等環(huán)節(jié)來檢測和評價學生,使評價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比如:英文歌唱得好的學生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完成對話表演的學生可以得到加分;學生改編的優(yōu)秀對話作品可以在教室展出等。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都會盡可能做出恰當而公正的評價,使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從而得以保持、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踐證明,豐富的評價活動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促進了他們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2.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整體水平
在評價學生的口語水平時,我努力做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我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四人小組,每個小組選一個小組長,由他(她)組織組員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各個小組的組員之間形成互幫互學的小團體,共同進步。喜歡唱歌的學生很高興輔導同學唱英文歌;類似的,有表演天賦的學生負責排練對話表演;語音語調好的學生成了朗誦小老師;責任心強的學生主動督促后進生的學習。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團結互助、協(xié)作的精神也在小組活動中得到培養(yǎng)。學習真正成了學生自己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和指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學生的評價是以四人小組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評價的,各小組的成績實際上也是他們的整體實力和團隊精神的體現(xiàn)。
3.采用表演形式,增強運用能力
除了以上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隨機評價外,學期末學生還要進行一次總評價,也就是對本學期所學知識的總測評。我借鑒了南海市桂城區(qū)教研室的探索經(jīng)驗,學期口語水平測試按兩個程序進行:(1)小組協(xié)作對話和唱英文歌;(2)抽簽朗讀指定內容。測試前一天,四人小組的組長各抽簽確定話題,然后各小組利用一天的時間準備對話內容和相關道具。第二天進行口語水平測試時,教室就成了一個大舞臺。全班學生圍成一個大圈,中間留出位置作為測試場地,各組按抽簽次序依次進行測試。各組派一名代表作為評委給各小組打分,最后教師綜合得出各人的成績。這種口語水平測試形式有效緩解了學生考試的壓力,深受學生歡迎。
以上是本人在教學中對口語評價進行的一些嘗試。實踐證明,這些測評方式不僅能夠真實反映學生的口語水平,而且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最終促進學生語言的發(fā)展。
【小學英語口語評價的實踐嘗試】相關文章:
英語口語練習:自我評價05-10
常用的英語口語的自我評價09-29
怎樣評價情節(jié)英語口語10-03
評價別人的常用英語口語09-28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評價-英語教學總結08-10
英語口語:如何評價這部電影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