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茄子經(jīng)典美文
在我的記憶里,母親不是太擅長烹飪的人。母親自幼在姥姥姥爺如掌上明珠般的呵護(hù)下長大,殷實人家的獨生女兒自然嬌慣一些,舍不得讓她進(jìn)灶房煙熏火燎。出嫁后到天津父親家的趙公館,自有廚子料理這些,更是不必親自下廚。一直到建國后五零年隨父親來聊城工作,租住在古樓西一家民房。那時姐姐們都還小,無奈之下母親只能自己動手,拉風(fēng)箱做一大家子的飯,烹飪更是從頭學(xué)起。開始時竟還鬧出鍋里的棉油(那時聊城都吃這種油)燒熱后起沫一勺勺往外撇掉,小米下的太多煮成太稠的干飯等“事故”。
母親在世時每次跟我提起這些往事總會自嘲一番,說是在房東孫大娘的指導(dǎo)下才慢慢學(xué)會做一些家常飯。我出生后不久,父親因“歷史問題”離開聊城,姐姐們上初中后都去住校了,逐漸又考上大學(xué)去了外地。家中只剩母親和我,也已搬去母親單位住,吃飯都在食堂。待我年齡稍長,十三、四歲時,家里的飯就由我來做了。母親退休后,年紀(jì)也越來越大,住在姐姐家,飯菜自有姐姐操持。所以說,母親一生中做飯的時間有限,不善于烹飪自在情理之中。但是,有一道菜可是母親十二歲前在河北河間行別營老家時跟我姥姥學(xué)來的?梢哉f做法獨特,味道極好。雖然菜的原料很普通,但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沒吃到過這種做法的菜。
那就是我們家傳統(tǒng)的“油茄子”。我想,母親當(dāng)時一定很喜歡吃這道菜,因此熟記于心。等我們長大了,做給我們吃。并教會我們,傳承下來。在過去,沒有蔬菜大棚,所有的菜都是按季節(jié)收獲。茄子,是夏季成熟,一直延續(xù)到深秋的蔬菜。霜降前后天涼了,甚至有些冷了,做“油茄子”的時候就到了。母親說,她年幼時老家的人做“油茄子”往往要等最后一批最嫩的茄子紐,為的是天氣冷了,一次多做些,多吃些日子,在接下來的冬季里就只有白菜蘿卜可吃了。
好了,我們就來說說這“油茄子”的具體做法吧。圓茄子去蒂洗凈,切成薄片,越薄越好。將茄子片碼入盆內(nèi),每一層撒入適量的鹽腌制半小時,攥出水備用。(盡量攥干一點)再準(zhǔn)備大蔥(秋后的.章丘大蔥,蔥白長,甜嫩不辣,最合適)和蒜瓣,蔥白切成寸長的絲,蒜瓣切成片。需要注意的是,蔥和蒜的量要大些,兩者加起來應(yīng)是攥干后茄子量的1/3。炒鍋上火燒熱,將茄子放入干鍋,開中小火煸至將熟時,撥到鍋四周,留出鍋底,倒入略多于平時炒菜的油,油熱后放入蔥蒜爆香,將四周茄子與之混炒至熟,(切記不要加水)根據(jù)自己口味加生抽或鹽,翻炒均勻關(guān)火。點少許香油即可出鍋。(本菜應(yīng)偏咸一些)有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茄子是個非常吸油的蔬菜,平時炒茄子塊兒,即使多放油,茄子下鍋后也是瞬間吸入,還顯得干巴巴的。
“油茄子”做前先把茄子里的水分腌制攥干,完美地彌補(bǔ)了茄子不顯油的缺陷。一盤油滋滋、滑嫩嫩的“油茄子”做好了。蔥香、蒜香、茄子香絕妙搭配,聞之清香,食之不膩。咸香可口,正是北方人喜歡的口味。記得七十年代有朋友來看母親,經(jīng)母親的“真?zhèn)鳌保矣H自做了這個菜招待客人,吃過之后都連連說好,還說從來沒吃過這個做法的茄子。
母親說,老年間沒有蔬菜大棚,沒有冰箱,只有等天冷了,茄子還沒下架前做上一大盆兒,略咸一點兒,顯香,也好多吃幾天。如今不同了,茄子一年四季不斷,冰箱家家都有。什么時候想吃,都可以隨時買幾個鮮嫩的茄子來做,吃不完放在冷藏室,冷藏后的“油茄子”同樣好吃哦。每年都要做幾次“油茄子”吃,特別是秋季大蔥上市后,看到那么長的蔥白,就想做“油茄子”了。母親在世時常囑咐的那句話仿佛又在耳邊響起:多放點兒蔥,蔥比茄子還好吃呢!
【油茄子經(jīng)典美文】相關(guān)文章:
英語美文閱讀:賣油翁08-12
寫美食的經(jīng)典美文:響油鱔糊01-03
茄子在哭泣散文06-05
描寫茄子的作文06-23
茄子的功效作用08-02
吃茄子作文12-29
關(guān)于茄子的作文05-26
關(guān)于茄子作文08-07
茄子的簡筆畫步驟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