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qū)是在國家公務員面試當中必須會遇到的事情,也是眾多考生最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的地方,也是得分低的最大原因。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公務員面試的誤區(qū),一起來看看吧:
首選,在很多考生看來,說的多,或者“能說”,面試成績就會很高,這是第一個誤區(qū)。
殊不知,面試作為基本的人事測評手段,他測試大家的是能力,而能力不能和能說劃等號。很多考生答題是內(nèi)容很多,或者說字數(shù)很多,但是沒重點,而且條理性太差了。一道題目答完,面試官甚至于不知道考生到底答了些什么,怎么會給出高分呢?所以,大家在答題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多,而是要有條理,有重點。比如回答人際關(guān)系的題目或者應急應變的題目,涉及到處理步驟,建議用一些代表層次性的詞語,如:“首先、其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讓考官知道這個問題你是從幾個環(huán)節(jié)去處理的;對于考查計劃組織協(xié)調(diào)類的題目,如調(diào)研或者宣傳,那么方式、內(nèi)容、對象都是回答的重點,而其他的內(nèi)容,點到即可,這樣考官才能把握你所表達的重點,不至于一把抓。建議大家就面試的每種題型,進行了解,除答題的思路外,這類題目的重點是什么,如何表達更有邏輯性和層次性,好好學習一下。
其次,答題時間越長越好。 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
答題內(nèi)容越豐富越好,越有亮點越好,這個沒錯,但是不能說答題時間越長越好。給出大家15分鐘或者20分鐘面試,這個只是面試答題時間的上限,但是不代表越接近20分鐘越好。如果大家答得內(nèi)容豐富還好,否則,內(nèi)容凌亂,沒有層次重點,時間長了考官更生厭惡感。就經(jīng)驗來看,往往是答題邏輯清晰,重點突出,語言流暢的考生更受青睞,而非答題時間最長的考生。大家在面試準備的階段以及進入考場真正面試的階段,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時間的長短,而是關(guān)注自己答案的質(zhì)量。有的同學答題時間不長,有的答題時間較長,都考上了;而另外一些同學,答題時間有的較長,有的不長,卻又都沒考上,說明答題時間不是關(guān)鍵。
再次,這也是另一個極端,認為有口語會嚴重影響面試成績。
不可否認,口語嚴重,確實會影響聽眾的感受,特別是每說一句都會有“嗯”、“啊”之類的,很不好。但是不代表不能有一句口語。就我們平時的經(jīng)驗來看,當大家答題語言比較流暢,句與句之間的銜接很緊密的時候,中間間隔時間很短,有個別的口語也不明顯,甚至可以忽略。也就是口語剛出現(xiàn),已經(jīng)一句帶過了?桃獾淖非鬀]有一句口語,有時反而導致語句與語句之間時間間隔太長,口語是沒有了,但是聽起來半天一句,很難受。當然,這個并不是鼓勵大家表達的時候,多些口語,而是說語言的流暢句子的銜接很重要,有時甚至可以彌補你口語帶來的不足。
最后,多練習就萬無一失。
面試不同于筆試,是動“嘴皮子“,不是筆桿子,所以練習很重要。但是不是多練習就萬無一失呢?當然不是。如果大家題目練習了一千遍,但是答題過程中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那么這種問題就會帶到考場中。另外,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練習,實際上是在我們比較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行訓練,要知道,面試當天,大家還是很緊張的,而且環(huán)境很陌生,給我們評價的考官也很陌生。所以建議大家答題的時候,自己錄音,聽聽自己答得有沒有問題,除此之外,還是要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練習,找一些陌生人練習,嘗試著給他們答題,進行脫敏訓練。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應對這場面試。
言語表達類題目作答的四個細節(jié):
一、稱呼。
先根據(jù)對方的身份特點對對方有一個合適的稱呼,有的題目有特指模擬對象的名字,如“小李”,那就直接稱呼為“小李”即可。對待群眾可稱呼為“各位大哥大姐,大爺大媽”,“各位鄉(xiāng)親們”等都可以,對待同事稱呼“主任”“科長”“小李”等,如在上題中,我們可以稱對方為“林女士”,之后可以簡單的問好。問好了之后可以自然切入話題,如要勸說小攤販不要當街擺攤,就可以這樣開頭,“各位大哥大姐,下午好!天氣這么熱,大家都辛苦了。……”切入話題可以自己假設(shè)一定的情境,符合人物設(shè)定即可。
二、拉近距離。
在接下來的溝通中,為了能夠更好的跟溝通對象展開交流,就需要拉近跟溝通對象之間的距離,而拉近距離的有效方法就是先放下分歧,對對方的心情表示足夠的尊重和理解。比如對小攤販說話,就可以站在攤販的角度,對他們擺攤掙錢表示理解。再比如在與上題中這位女性專家的溝通中,對方現(xiàn)在的心情很糟糕,對我們的會務工作非常不滿意,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表明身份,然后道歉,說明情況,讓專家的情緒先緩和下來。所以在溝通中,當對對方有了稱呼問好之后,具體可以這樣展開,“我是這次會務組的負責人,我剛剛了解到由于我們會務人員的疏忽,沒能為您安排好房間,給您造成麻煩,我感到非常抱歉,這次為您安排房間的人員是我們會務組新來的同事,可能剛到單位接手工作,還不是特別熟練,希望能得到您的諒解。”
三、化解分歧。
所謂化解分歧,指的是結(jié)合實際情況,對對方的訴求予以回應,并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對方接受,達到溝通效果。例如在上題中,再與這位專家道歉說明情況后,緊接著可以給出解決的方案。具體可以這樣展開,“我們已經(jīng)為您重新安排了一間房間,您方便的話我可以帶您過去看一下,如果您滿意我們就幫您將行李搬過去,您看怎么樣?還有,這是我個人的聯(lián)系方式,在與會的這幾天,您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有什么需要都可以隨時通過電話與我聯(lián)系。”
四、自然收尾。
答題的最后,我們可以自然的結(jié)束對話。例如在上題中,結(jié)尾處就可以表述為“再次向您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