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聊齋志異之酒友》原文及譯文
引導語:《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集。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聊齋志異之酒友》原文及譯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原文:
車生者,家不中資[1], 而耽飲,夜非浮三白不能寢也[2],以故床頭樽常不空[3]。一夜睡醒,轉(zhuǎn)側(cè)間,似有人共臥者,意是覆裳墮耳。摸之,則茸茸有物,似貓而巨;燭之,狐也,酣醉而犬臥[4]。視其瓶,則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辈蝗腆@,覆衣加臂,與之共寢。留燭以觀其變,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啟覆視之,儒冠之俊人也[5]。起拜榻前,謝不殺之恩。生曰:“我癖于曲蘗[6],而人以為癡;卿,我鮑叔也[7]。如不見疑,當為糟丘之良友[8]!币返撬,復寢。且言:“卿可常臨,無相猜。”狐諾之。生既醒,則狐已去。乃治旨酒一盛[9],專伺狐。
抵夕,果至,促膝歡飲。狐量豪,善諧,于是恨相得晚。狐曰:“屢叨良醞[10],何以報德?”生曰:“斗酒之歡,何置齒頰[11]!”狐曰:“雖然,君貧士,杖頭錢大不易。當為君少謀酒資!泵飨,來告曰:“去此東南七里,道側(cè)有遺金,可早取之!痹懙┒,果得二金,乃市佳肴,以佐夜飲,狐又告曰:“院后有窖藏,宜發(fā)之!比缙溲,果得錢百余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13]!焙唬骸安蝗弧^H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謀之。”異日,謂生曰:“市上養(yǎng)價廉[14],此奇貨可居[15]。”從之,收蕎四十余石。人咸非笑之。未幾,大旱,禾豆盡枯,惟蕎可種;售種,息十倍[16]。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畝。但問狐,多種麥則麥收,多種黍則黍收,一切種植之早晚,皆取決于狐。日稔密[17],呼生妻以嫂,視子猶子焉。后生卒,狐遂不復來。
注釋:
[1]家不中資:語出《史記·游俠列傳》。此謂家產(chǎn)并不豐厚。
[2]浮三白:飲三懷酒!墩f苑·善說》:“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而)不酹者,浮以大白!备“,原指罰酒,后滿飲一大懷酒,也稱浮一大白。浮,舊時行酒令罰酒之稱,引申為滿飲。白,酒杯的一種,供罰酒用。
[3]樽:本字作“尊”,酒杯。
[4]犬臥:像犬一樣俯身盤曲睡臥。犬,此據(jù)二十四卷抄本,原作
“大”。
[5]儒冠:儒生戴的帽子。此謂戴著儒生帽子。
[6]癖于曲蘗 (niè 聶):意即嗜酒成癖。癖,嗜好成疾。曲蘗,酒母。《尚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曲蘗。”后因指酒。
[7]我鮑叔也:意謂是我的知已。鮑叔,春秋時齊國人,與管仲是好朋友。不論管仲處境如何,他對其都十分信賴。二人經(jīng)商,管仲多取,他知其家貧,恬不為怪。齊國發(fā)生內(nèi)亂,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奪君位,他與管仲處于敵對地位;結(jié)果鮑叔支持的小白(即齊桓公)取得勝利。這時,鮑叔又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自己甘居其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及管仲。因此,管仲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見《史記·管晏列傳》。[8]糟丘:酒糟堆成的小丘。《新序·節(jié)土》:“桀為酒池,足以運舟;糟丘足以望七里!贝酥妇啤
[9]旨酒一盛(chéng成):美酒一杯。盛,杯盂之類的盛器;一盛,猶一杯。語出《左傳·哀公十三年》。[10]叨(tāo濤):叨擾,辱承。表示承受的謙辭。
[11]何置齒頰:此據(jù)二十四卷抄本,原無“齒”字。
[12]杖頭錢:買酒錢!妒勒f新說·任誕》:“阮宣子(修)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暢!
[13]莫漫愁沽:不要徒然為酒錢犯愁。賀知章《題袁氏別業(yè)》:“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14]養(yǎng) (qiáo橋):蕎麥,子?晒┦秤谩
[15]奇貨可居:此處意為囤積稀有貨物,待價高時賣出以車取暴利。語出《史記·呂不韋列傳》。
[16]息十倍:此從二十四卷抄本,“息”原作“忽”。
[17]稔 (rěn荏)密:熟悉親密。稔,熟悉。
譯文:
車生這個人,小有財產(chǎn),次于小康之家?墒撬乇硐矚g喝酒,每天夜里不喝三大海杯酒,就睡不著覺。因此,床頭的酒瓶子里經(jīng)常是滿滿的。
一天夜里,車生一覺醒來,一轉(zhuǎn)身,覺得好像有一個熱睡在自己的被窩里,他還以為是自己身上蓋的衣裳滑下來了呢。用手一摸,是毛茸茸的一個東西,比貓大一些。點上燈一照,是只抓貍,喝得醉醺醺的,大模大樣地躺在那里?纯创差^的灑瓶子,卻空空的了。車生于足笑著說:“這是我的酒友啊!
車生不忍心驚醒狐貍,用衣服蓋上,把它摟在懷里,一起睡大覺。沒有熄燈。好看它有什么變化。
半夜時候,狐貍伸了伸身子,車生笑著說:“睡得真美啊!”
車生揭開衣服一看,是一個戴書生帽子的漂亮小伙子。這小伙予下地就給車生叩頭。感謝他沒有殺害自己。車生說: “我有灑癮,而人們都認為我傻。你對我,簡直就像古代鮑叔對 管仲那樣地了解、信任。如果你不懷疑我,咱們結(jié)為酒友!
邊說邊把小伙子拉到床上,繼續(xù)睡覺。還說:“你可以經(jīng) 常來,不要介意。”
狐貍答應了。
車生一覺醒來,狐貍已經(jīng)走了。于是準備下好酒一壇,專門等待狐貍來喝。
傍晚。護理果然來了。車生和它對面坐下,痛快地喝酒。狐貍酒量大,還會說笑話。兩人相見恨晚。狐貍說:“屢次打擾,喝你的酒,怎么報答你的盛情呢?”
車生說:“區(qū)區(qū)一杯酒,何必掛在嘴邊上。”
狐貍說:“雖然如此,但你是個窮書生,手頭的錢,來得太不容易啊。應當給你想法弄點酒錢!
第二天晚上,狐貍來告訴車生:“由此往東南走七里地,路邊有丟的金子,可以早點去取回來!
天亮后,車生去取,果然得到了兩塊金子。于是買了好菜,準備晚間下酒。狐理又告訴車生:“后院地下埋著東西,應該挖出來!
車生照它的話做了,果然得到十多萬錢。高興地說道:“腰包中已經(jīng)有了錢,不愁打酒嘍!”
狐貍說:“不對,車道淘里的水,怎么可長期舀個沒完?應該再想想辦法!
第二天,狐貍對車生說:“市場上錦葵草便宜,這可是奇貨可居!
車生聽狐貍的話,買了40多石錦葵。人們都笑話他。不久,天大旱,莊稼都枯死了,只有種錦葵能活。于是,車生出售錦葵種籽,獲了十倍利息。從此,更有錢了。買了二百畝好地。只要問狐貍,它說多種麥子,麥了就豐收;說多種谷子,谷子就豐收。種什么,什么時候種,一切都取決于狐貍。
兩人交往越來越密切,狐貍管車生的妻子叫嫂子,對待車生的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后來,車生死了。狐貍于是不再來車家了。
拓展:
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采薇譯文及注釋
譯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剛剛冒出地面。說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實現(xiàn)。沒有妻室沒有家,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沒有時間安居休息,都是為了和獫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樣子。說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憂悶。憂心如焚,饑渴交加實在難忍。駐防的地點不能固定,無法使人帶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莖葉變老了。說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陽春。征役沒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開著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駛過的是什么人的車?當然是將帥們的從乘。兵車已經(jīng)駕起,四匹雄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為一個月多次交戰(zhàn)!
駕起四匹雄馬,四匹馬高大而又強壯。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兵們也靠它隱蔽遮擋。四匹馬訓練得已經(jīng)嫻熟,還有象骨裝飾的弓和鯊魚皮箭囊(指精良的裝備)。怎么能不每天戒備呢?獫狁之難很緊急啊。
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難行走,又饑又渴真勞累。滿腔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體會!
注釋(1)薇:豆科野豌豆屬的一種,學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種子、莖、葉均可食用!妒酚浘砹徊牧袀鳌酚涊d:“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闭f的是伯夷、叔齊隱居山野,義不仕周的故事!妒酚浿鼙炯o第四》記載:懿王之時,王室遂衰,詩人作刺。刺就是指《采薇》!稘h書·匈奴傳》記載:至穆王之孫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日戒,獫狁孔棘’。”
。2)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止:句末助詞,無實意。
(4)曰:句首、句中助詞,無實意。
。5)莫:通“暮”,也讀作“暮”。本文指年末。
。6)靡(mǐ)室靡家:沒有正常的家庭生活。靡,無。室,與“家”義同。
。7)不遑(huáng):不暇。遑,閑暇。
。8)啟居:跪、坐,指休息、休整。啟,跪、跪坐。居,安坐、安居。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席,危坐時腰部伸直,臀部與足離開;安坐時臀部貼在足跟上。
。9)獫(xiǎn)狁(yǔn):中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名。
(10)柔:柔嫩!叭帷北取白鳌备M一步生長。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
。11)烈烈:熾烈,形容憂心如焚。
。12)載(zài)饑載渴:則饑則渴、又饑又渴。載……載……,即又……又……。
(13)戍(shù):防守,這里指防守的地點。
。14)聘(pìn):問候的音信。
。15)剛:堅硬。
(16)陽:農(nóng)歷十月,小陽春季節(jié)。今猶言“十月小陽春”。
。17)靡:無。
。18)盬(gǔ):止息,了結(jié)。
。19)啟處:休整,休息。
(20)孔:甚,很。
(21)疚:病,苦痛。
。22)我行不來:意思是:我不能回家。來,回家。(一說,我從軍出發(fā)后,還沒有人來慰問過)
(23)常:常棣(棠棣),既芣苡,植物名。
(24)路:高大的戰(zhàn)車。斯何,猶言維何。斯,語氣助詞,無實義。
。25)君子:指將帥。
。26)小人:指士兵。
(27)戎(róng):車,兵車。
。28)牡(mǔ):雄馬。
(29)業(yè)業(yè):高大的樣子。
。30)定居:猶言安居。
。31)捷:勝利。謂接戰(zhàn)、交戰(zhàn)。一說,捷,邪出,指改道行軍。此句意謂,一月多次行軍。
。32)骙(kuí):雄強,威武。這里的骙骙是指馬強壯的意思。
。33)腓(féi):庇護,掩護。
(34)翼翼:整齊的樣子。謂馬訓練有素。
。35)弭(mǐ):弓的一種,其兩端飾以骨角。一說弓兩頭的彎曲處。象弭,以象牙裝飾弓端的弭。魚服,鯊魚魚皮制的箭袋。
。36)日戒:日日警惕戒備。
。37)棘(jí):急?准,很緊急。
。38)昔:從前,文中指出征時。
。39)依依:形容柳絲輕柔、隨風搖曳的樣子。
。40)思:用在句末,沒有實在意義雨:音同玉,為“下”的意思。
。41)霏(fēi)霏:雪花紛落的樣子。
(42)遲遲:遲緩的樣子。
。43)往:當初從軍。
采薇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這樣的一個情景:寒冬,陰雨霏霏,雪花紛紛,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鄉(xiāng)途中踽踽獨行。道路崎嶇,又饑又渴;但邊關漸遠,鄉(xiāng)關漸近。此刻,他遙望家鄉(xiāng),撫今追昔,不禁思緒紛繁,百感交集。艱苦的軍旅生活,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無數(shù)次的登高望歸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xiàn)。此詩就是三千年前這樣的一位久戍之卒,在歸途中的追憶唱嘆之作。其類歸《小雅》,卻頗似《國風》。
全詩六章,可分三層。既是歸途中的追憶,故用倒敘手法寫起。前三章為一層,追憶思歸之情,敘述難歸原因。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疊詞申意并循序漸進的方式,抒發(fā)思家盼歸之情;而隨著時間的一推再推,這種心情越發(fā)急切難忍。首句以采薇起興,但興中兼賦。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饑。所以這隨手拈來的起興之句,是口頭語眼前景,反映了戍邊士卒的生活苦況。邊關士卒的“采薇”,與家鄉(xiāng)女子的“采蘩”、“采!笔遣豢赏鞯。戍役不僅艱苦,而且漫長!稗币嘧髦埂薄ⅰ叭嶂埂、“剛止”,循序漸進,形象地刻畫了薇菜從破土發(fā)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莖葉老硬的生長過程,它同“歲亦莫止”和“歲亦陽止”一起,喻示了時間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長。歲初而暮,物換星移,“曰歸曰歸”,卻久戍不歸;這對時時有生命之虞的戍卒來說,不能不“憂心烈烈”。后四句為什么戍役難歸的問題作了層層說明:遠離家園,是因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為戰(zhàn)事頻頻;無暇休整,是因為王差無窮。其根本原因,則是“玁狁之故”!稘h書·匈奴傳》說:“(周)懿王時,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國。中國被其苦,詩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云云。”這可視為《采薇》之作的時代背景。對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責。這樣,一方面是懷鄉(xiāng)情結(jié),另一方面是戰(zhàn)斗意識。前三章的前后兩層,同時交織著戀家思親的個人情和為國赴難的責任感,這是兩種互相矛盾又同樣真實的思想感情。其實,這也構成了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只是思歸的個人情和戰(zhàn)斗的責任感,在不同的章節(jié)有不同的表現(xiàn)。
第四、五章追述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生活。寫出了軍容之壯,戒備之嚴,全篇氣勢為之一振。其情調(diào),也由憂傷的思歸之情轉(zhuǎn)而為激昂的戰(zhàn)斗之情。這兩章同樣四句一意,可分四層讀。四章前四句,詩人自問自答,以“維常之華”,興起“君子之車”,流露出軍人特有的自豪之情。接著圍繞戰(zhàn)車描寫了兩個戰(zhàn)斗場面:“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边@概括地描寫了威武的軍容、高昂的士氣和頻繁的戰(zhàn)斗;“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边@又進而具體描寫了在戰(zhàn)車的掩護和將帥的指揮下,士卒們緊隨戰(zhàn)車沖鋒陷陣的場面。最后,由戰(zhàn)斗場面又寫到將士的裝備:“四牡翼翼,象弭魚服!睉(zhàn)馬強壯而訓練有素,武器精良而戰(zhàn)無不勝。將士們天天嚴陣以待,只因為玁狁實在猖狂,“豈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當時邊關的形勢,又再次說明了久戍難歸的原因!睹颉犯鶕(jù)這兩章對軍旅生活的描寫,認為《采薇》是“遣戍役”、勸將士之詩。這與詩意不符。從全詩表現(xiàn)的矛盾情感看,這位戍卒既戀家也識大局,似乎不乏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因此,在漫長的歸途上追憶起昨日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生活,是極自然的。
籠罩全篇的情感主調(diào)是悲傷的家園之思;蛟S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驚醒了戍卒,他從追憶中回到現(xiàn)實,隨之陷入更深的悲傷之中。追昔撫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傷悲”!拔粑彝樱瑮盍酪。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边@是寫景記事,更是抒情傷懷。個體生命在時間中存在,而在“今”與“昔”、“來”與“往”、“雨雪霏霏”與“楊柳依依”的情境變化中,戍卒深切體驗到了生活的虛耗、生命的流逝及戰(zhàn)爭對生活價值的否定。絕世文情,千古常新。現(xiàn)代人讀此四句仍不禁棖觸于懷,黯然神傷,也主要是體會到了詩境深層的生命流逝感。“行道遲遲,載渴載饑”,加之歸路漫漫,道途險阻,行囊匱乏,又饑又渴,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加深了他的憂傷!靶械肋t遲”,似乎還包含了戍卒對父母妻孥的擔憂。一別經(jīng)年,“靡使歸聘”,生死存亡,兩不可知,當此回歸之際,必然會生發(fā)“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的憂懼心理。然而,上述種種憂傷在這雨雪霏霏的曠野中,無人知道更無人安慰;“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全詩在這孤獨無助的悲嘆中結(jié)束。綜觀全詩,《采薇》主導情致的典型意義,不是抒發(fā)遣戍役勸將士的戰(zhàn)斗之情,而是將王朝與蠻族的戰(zhàn)爭沖突退隱為背景,將從屬于國家軍事行動的個人從戰(zhàn)場上分離出來,通過歸途的追述集中表現(xiàn)戍卒們久戍難歸、憂心如焚的內(nèi)心世界,從而表現(xiàn)周人對戰(zhàn)爭的厭惡和反感!恫赊薄,似可稱為千古厭戰(zhàn)詩之祖。
在藝術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自南朝謝玄以來,對它的評析已綿延成一部一千五百多年的闡釋史。王夫之《姜齋詩話》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和劉熙載《藝概》的“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已成為詩家口頭禪。而“昔往”、“今來”對舉的句式,則屢為詩人追摹,如曹植的“始出嚴霜結(jié),今來自露晞”(《情詩》),顏延之的“昔辭秋未素,今也歲載華”(《秋胡詩》之五),等等。
【《聊齋志異之酒友》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聊齋志異之連鎖》原文及譯文02-05
《聊齋志異之俠女》原文及譯文05-17
《聊齋志異之菱角》原文及譯文07-12
《聊齋志異之畫皮》原文及譯文01-13
《聊齋志異之鳳陽人士》原文及譯文08-17
《聊齋志異之黑獸》原文及譯文06-07
《聊齋志異之蕭七》原文及譯文07-13
《聊齋志異之金陵乙》原文及譯文09-09
《聊齋志異之詩讞》原文及譯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