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武術八極拳跺腳技術方法
由于習練者不求甚解,簡單模仿,不明其理,在理解上產(chǎn)生偏差而造成的,他們總覺得高抬腳才能使上勁,結果與整體發(fā)力脫節(ji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武術八極拳跺腳技術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一、跺腳技術的作用。
跺腳技術的作用主要有四:一可助拳勢,二可固根基,三可增功力,四可攻下盤。
所謂助拳勢。一是通過跺腳技術的練習,使全身勁力協(xié)調和順,從而有助于上肢、軀干等部位的整體發(fā)力,增加打擊力度和打擊效果。二是由跺腳產(chǎn)生的山崩地裂的氣勢,可產(chǎn)生威懾敵膽的作用,在心理上給對方施加壓力,使之產(chǎn)生畏懼感,起到先聲奪人之功效。
所謂固根基。是指發(fā)力所產(chǎn)生的沉墜勁,通過跺腳直透地表,扎向地下,使人腳下生根,下盤穩(wěn)固,也就是在瞬間迅速增加了腳與地面的摩擦力而產(chǎn)生的效果。
所謂增功力。就是經(jīng)過長期的跺腳練習,可增加下肢的勁力,且可產(chǎn)生透力,武林中練功有蹬踹石滾之法,我們是蹬踹地球之法。
所謂攻下盤。意為跺腳是比較隱蔽的腿法,即可以踩踏對方之腳,踩中則可碎其腳趾腳骨,踩不中也可占據(jù)中門,亂對方之步法,所謂“腳踏中門奪地位,就是神仙也難防”既是此理。同時又可吃住對方下盤,施展三盤連擊的技法,使對方防不勝防,極具實效性。
二、練習跺腳技術易犯的錯誤。
練習跺腳技術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主要有四:一是抬腳過高,二是落腳不實,三是力點不明,四是勁力不合。八極拳的跺腳與其它拳種的震腳不同,特別是與長拳的震腳有很大區(qū)別,它是整體發(fā)力的一部分,其技法也非常細膩。
抬腳過高
是由于習練者不求甚解,簡單模仿,不明其理,在理解上產(chǎn)生偏差而造成的,他們總覺得高抬腳才能使上勁,結果與整體發(fā)力脫節(jié)。拳諺云:“八極八極,腳不離地。”八極拳的腿法要求高不過膝,步法則要求貼近地面而行,以保證下盤的穩(wěn)固。
落腳不實
也就是通常八極拳師所講的放腳片,是由于單純腿腳局部發(fā)力造成的,聽起來啪啪直響,聲音清脆,雖然有很好的表演效果,但由于勁力只停留在地表面,沒有實用價值。正確的跺腳是整體發(fā)力一部分,因此落地后,整體勁力通過跺腳直透地面,深入地下,聲音沉悶、渾厚,聽起來聲音是從地下發(fā)出來的,在室內練習時你會感到地面、墻壁都在顫動。
力點不明
主要是指腳趾、腳掌、腳跟、腳掌外側等部位用力不清,或產(chǎn)生錯誤的局部用力,從而造成腳跟、踝等部位損傷,影響練功效果及對正確方法的掌握。在練習跺腳時,應根據(jù)不同的動作需求和用途,而使著力點有所變化,但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證十趾抓地,決不允許腳跟先著地。
勁力不合
是產(chǎn)生各種錯誤的根源,主要表現(xiàn)是單純?yōu)榱硕迥_而跺腳,形成腿腳用力與整體勁力、擤氣不協(xié)調,致使內氣不能下貫,勁力無法下沉。有的人為了增加跺腳的勁力,身體先向上起再向下沉,反而弄巧成拙,把勁打散了。還有的人在練習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跺腳上,使得跺腳的力量比上肢發(fā)力重,也形成整體不合。練習跺腳不得要領,既影響整體拳技水平的提高,還會造成損傷,輕者容易使足部受傷,嚴重者會震動大腦,引發(fā)腦血管病變。
三、怎樣正確練習跺腳技術。
首先要選擇適宜的練習場地。跺腳的練習最好選擇在土質地面上進行,水泥地太硬易受傷,地板有彈性不易產(chǎn)生透勁、實勁,地毯太軟總有使不上勁的感覺,久之也會影響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是要循序漸進,由輕漸重,以輕為主。輕跺腳也就是所說的用暗勁,特別是初學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輕易發(fā)力,要通過多練暗勁,使勁力和順,周身協(xié)調,經(jīng)過一段時間以后再嘗試發(fā)力,也就是老拳師們所說的“用暗勁把明勁逗出來”。即使已經(jīng)具有一定功力以后,也要少打明勁,更要少放足勁(即十分勁),以免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甚至受傷。錯誤的東西一旦形成并養(yǎng)成習慣,以后改起來就難了,即所謂“學拳容易改拳難”就是這個道理。
三是跺腳要與擤氣相合。拳術的內外是否相合,主要是看氣與力是否相合,氣與力合是拳術六合的關鍵,跺腳本身也是一種發(fā)力,因此跺腳與擤氣相合,也是完成跺腳技術的必備因素。跺腳與擤氣相合的主要標志就是兩者同時產(chǎn)生,同時完成,不能有超前和滯后的現(xiàn)象,更不能在跺腳時沒有擤氣。擤氣的程度要與用力的輕重相一致,以便用內氣的下貫來防止地面的反作用力損傷身體。
四是姿勢要正確。跺腳時抬腳不可過高,下跺發(fā)力前腳應該盡量降低高度。腿的彎曲要適度,過直不利緩解地面的反作用力,過曲則易使跺腳與整體勁力脫節(jié),從而產(chǎn)生局部用力、整體不合的現(xiàn)象,因而初練時拳架應略高一些為妥。
五是練習跺腳要與其它動作配合。練習時要遵循由簡到繁的原則,可結合步法先練無上肢運動的跺腳動作,然后增加簡單的上肢動作,逐漸應用到較復雜的動作中去,但不能操之過急,造成因上肢動作而影響跺腳的質量。
六是跺腳要與整體勁力相合。跺腳是整體發(fā)力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是十字勁中向下沉墜勁的一種反映,它不應該是腿腳局部用力的動作,而是整體發(fā)力時把腿腳催下去的,所以凡是有發(fā)力的動作必須有跺腳,跺腳勁力的大小直接受整體勁力的支配。
跺腳技術雖為八極拳的基本技術,但對整個拳術技藝的作用至關重要,其原理及作用絕非一篇文字所能概括,其深奧之處更非文字所能揭示,但習練者如能將此文內容理解透徹,在練習時細細體悟,并假以時日,跺腳技術自會日趨精純,整體拳技水平更會有很大的提高。
拓展:
八極拳的十大技擊法要求
1)姿勢舒展(十字勁)
2)手腳相隨(眼隨手轉,拳腳齊發(fā))
3)下盤穩(wěn)固(腿不過襠,腳不離地,無躥蹦、跳躍步法)
4)勁力短快
5)變化突然
6)擁搓代緩(纏絲勁和“擁搓”步法)
7)以氣吹力(吐氣發(fā)聲,以聲助勢,以氣催力)
8)剛柔相兼(以“四六”為主,用“擁搓”步法)
9)陰陽頓挫
10)神形兼?zhèn)?/p>
學習要領
拳歌
頭要頂,頸要挺,身要直,胯要坐
動作干脆,發(fā)力剛猛
挨、幫、擠、靠無處不到
拳訣
拳似流星眼似電,腰如蛇形腳如鉆;
閭尾中正神貫頂,剛柔圓活上下連;
體松內固神內斂,滿身輕俐頂頭懸;
陰陽虛實急變化,命意源泉在腰間。
練功要領
一練拙力如瘋魔,二練軟綿封、閉、撥,
三練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練自由架式懶龍臥,
五練心肝膽脾腎,六練筋骨皮肉合。
步法歌訣
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
兩膝微下蹲,松胯易擰腰,
兩肘配兩膝,八方任逍遙。
發(fā)力要求
始于尾閭,發(fā)于項梗。
源泉于腰,發(fā)力于腰。
身法要求
意正身直,松肩氣下,外方內圓,含胸拔頂,
抖胯合腰,手腳相合,氣力貫通,三盤連進。
技擊歌訣
上打云掠點提,中打挨戳擠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門,腳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處。
貼身近發(fā),三盤連擊。
實戰(zhàn)步型要求
弓不弓,馬不馬,丁不丁,八不八。
【武術八極拳跺腳技術方法】相關文章:
武術套路的練習方法02-19
武術抱拳禮的正確方法07-18
鷹抓武術練習方法10-23
定向越野基本技術方法03-16
武術禮儀05-13
最新防水施工技術方法09-19
非洲鯽魚的人工養(yǎng)殖技術與方法03-30
舞蹈技術技巧和訓練方法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