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思路與方法
當前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公司要立于不敗之地。需要通過規(guī)范管理、提高工作質量來穩(wěn)定和提高產品質量,使產品質量、服務質量滿足顧客要求,力爭超出顧客期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分享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思路與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第一階段 導入階段
1.1 質量體系策劃
為確保工作順利開展,每項工作的開展均應參照PDCA模式在開始前進行策劃,質量管理體系建設也一樣。應成立由公司高層領導參與的質量體系推進小組,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編制體系建設計劃、制訂質量方針和目標、體系文件的編制和評審、確定體系的范圍以及是否需請咨詢公司等。
1.2 培訓
公司在計劃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時,需同步調查公司各階層員工對質量管理體系的了解及掌握程度,查看公司內審員資源能否達公司發(fā)展需求。一般在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時即包含對公司中高層領導及各部門重點業(yè)務人員進行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及內審員進行的培訓計劃,確保各部門在編制體系文件時不與標準條款相違背。必要時可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全面質量管理知識及質量意識普及。
為避免體系文件的系統性、整體性不強,以及脫離實際等,標準條款的培訓需在體系文件編制前進行。
第二階段 體系建立
2.1 體系文件編制
2.2.1過程識別
質量體系推進小組根據公司發(fā)展規(guī)劃、組織架構、各部門職責等以過程的方法識別質量管理體系,過程分為COP顧客導向過程、MOP管理過程、SOP支持過程。其中:管理導向的過程用來建立基本的管理平臺確保顧客導向過程的實施;支持導向過程是支持顧客導向過程,是實現和完成顧客導向過程的關鍵;管理導向過程和支持導向過程均服務于顧客導向過程,確保滿足顧客需求和期望。各過程之間的關系可用矩陣圖形式表述。
2.2.2體系文件編制
除質量手冊是統一編制外,其他文件均由過程歸口職責部門分別編制,先編制出初稿,再由業(yè)務相關部門共同評審,有利于文件的后期執(zhí)行。為確保質量體系文件的協調和統一,應形成“質量體系文件目錄”,避免文件的重復和缺失。
質量體系文件編制的關鍵是既要滿足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也要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文件編制順序為:質量手冊、程序文件、操作文件,四階表單則隨二、三階文件一并生效。
第三階段 實施階段
3.1 體系文件試運行
初版體系文件生效后先試運行,試運行時間一般2~3個月。
文件生效后文件編制負責人務必對相關人員進行內容宣貫,必要時進行宣貫效果測試。試運行期間,各部門主管要監(jiān)督指導部門員工按體系文件要求作業(yè),并收集試運行相關信息。在試運行1個月后總結試運行情況并形成報告,在體系運行匯報會時進行討論交流。
體系文件試運行期間質量部負責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文件與實際操作的一致性、實際使用表單與隨文件生效表單的一致性以及文件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等。并對發(fā)現的問題及時與責任部門溝通整改。
文件試運行結束后由質量部匯總各部門運行中的問題,統一規(guī)劃整改。
3.2 質量體系內部審核
為驗證公司建立體系文件與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識別改進的機會。在體系文件試運行期間進行一次內部審核,審核的依據是:ISO/TS16949標準、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及法律法規(guī)等。審核前由質量管理者代表任命審核組長,審核組長負責組建審核組、編制審核實施計劃及審核提問表等,審核提問表需提前發(fā)放至受審核部門。審核員不得審核自己的工作。
審核過程發(fā)現的問題由審核員發(fā)出不符合項報告,責任部門限期整改。對審核中發(fā)現文件與標準條款不一致或文件不可操作等問題則與文件試運行的問題一并整改。
3.3 管理評審
在第一階段質量管理體系策劃時應包括管理評審的策劃,管理評審的時機可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而定。但在第三方認證前須進行一次,另在企業(yè)組織架構、資源有重大變化時可適當增加管理評審次數。
管理評審策劃內容包括:管理評審的目的、依據、內容、評審方法、時間安排、與會人員及準備工作要求等。策劃結果應形成書面文件,以管理評審年度計劃和管理評審實施計劃的形式發(fā)至參加評審人員及相關部門。管理評審會議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第四階段 質量體系認證
目前國內知名的認證機構有SGS、TUV萊茵、BV必維、BSI英國標準協會等,可根據公司需求有選擇性的選擇認證機構。若公司有請咨詢機構,則可請咨詢機構協助選擇。認證公司一般要求TS16949認證需有12個月的質量體系運行記錄,但可就公司實際情況與認證公司討論,規(guī)避此問題。
確定認證公司后,向認證公司提交認證申請書,雙方簽訂認證合同。
認證公司初審,審核的糾正措施跟蹤。 確定正式審核時間,審核人員等。
實施正式審核。 審核問題整改。 獲得證書。
第五階段 體系維護
好多企業(yè)在獲得證書后出現松散現象,導致體系文件與實際執(zhí)行出現脫節(jié)。個人認為獲證后的維護更為重要。
體系日常維護方法如下:
A、定期核查:由質量部每季度或規(guī)定間隔時間對各部門體系文件運行情況稽查,通過反復檢查,督促各部門按文件執(zhí)行。通過檢查也可優(yōu)化文件,更加有利于操作;
B、營造全員參與的氛圍:通知各類質量活動(如質量月活動、QC小組、提案改善等)、質量宣傳看板等積集調動全員參與了解質量的重要性;
C、體系內審;
D、過程審核;
E、管理評審;
F、日常工藝紀律檢查等。
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知識
一、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目的
1、保證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與ISO9001或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相符合;
2、保證組織遵循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
3、決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運作的結果是否有效達成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
4、監(jiān)督糾正與預防措施的實施與有效性;
5、提出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改進的信息和機會;
6、決定組織質量管理體系是否是一系列過程,而不僅僅是獨立的要素的集合。
在ISO9000-2015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中“審核”的定義:
3.13.1審核 audit
為獲得客觀證據(3.8.3)并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準則(3.13.7)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并形成文件的過程。
注1:審核的基本要素包括由對被審核實體不承擔責任的人員,按照程序對實體是否合格的測定。
注2:審核可以是內部(第一方)審核,或外部(第二方或第三方)審核,也可以是多體系審核或聯合審核。
注3:內部審核,有時稱為第一方審核,由組織自己或以組織的名義進行,用于管理評審(3.11.2)和其他內部目的,可作為組織自我合格(3.6.11)聲明的基礎?梢杂膳c正在被審核的活動無責任關系的人員進行,以證實獨立性。
注4:通常,外部審核包括第二方和第三方審核。第二方審核由組織的相關方,如顧客或由其他人員以相關方的名義進行。第三方審核由外部獨立的審核組織進行,如提供合格認證/注冊的組織或政府機構。
二、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要求
在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中“內部審核”的要求:
9.2內部審核
9.2.1 組織應按照策劃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審核,以提供有關質量管理體系的下列信息:
a)是否符合:
1)組織自身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
2)本標準的要求。
b)是否得到有效的實施和保持。
9.2.2 組織應:
a)依據有關過程的重要性、對組織產生影響的變化和以往的審核結果,策劃、制定、實施和保持審核方案,審核方案包括頻次、方法、職責、策劃要求和報告;
b)規(guī)定每次審核的審核準則和范圍;
c)選擇審核員并實施審核,以確保審核過程客觀公正;
d)確保將審核結果報告給相關管理者;
e)及時采取適當的糾正和糾正措施;
f)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作為實施審核方案以及審核結果的證據。
注:相關指南參見 ISO19011。
在IATF16949-2016汽車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要求中“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要求:
9.2.2.2質量管理體系審核
組織應根據年度方案,每三個日歷年采用過程方法審核一次全部的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以驗證與本汽車QMS標準的符合性。結合這些審核,組織應對顧客特定的質量管理體系要求進行抽樣,檢查是否得到有效實施。
三、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依據
1、組織選用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9001或IATF16949);
2、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質量計劃、作業(yè)指導書及表單/記錄;
3、合同/訂單;
4、顧客特殊要求;
5、與組織產品有關的國際/國家、政府/區(qū)域之法律法規(guī)、標準。
四、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方式
審核方式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1、文件審核:評審組織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yè)指導書、表單/記錄和其它要求的支持性文件是否涵蓋ISO9001或IATF16949質量管理體系標準。
2、現場審核:審核組織質量管理體系執(zhí)行的程度及有效性。每次現場審核,包括初次審核(第一次正式審核)和每年的監(jiān)督審核,必須包括以下方面和內容的審核:
a)、從上一次審核后的新顧客。
b)、顧客抱怨和組織反應的情況。
c)、組織內部審核和管理評審的結果和措施。
d)、朝持續(xù)改進目標的進展情況。
e)、從上一次審核后,糾正措施的有效性和驗證。
五、質量管理體系審核的內容
1、審核的啟動
(1)指定審核組長
(2)確定審核目的、范圍和準則
(3)確定審核的可行性
確定審核的可行性,在確定審核的可行性時考慮諸如下列因素的可獲得性:
、俨邉潓徍怂璧某浞趾瓦m當的信息;
②受審核方的充分合作;
、鄢浞值臅r間和資源。
審核不可行時,應在與受審核方協商后向審核委托方提出替代建議。
(4)選擇審核組
(5)與受審核方建立初步聯系
與受審核方就審核的事宜建立初步聯系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但應由負責管理審核方案的人員或審核組長進行。初步聯系的目的是:
①與受審核方的代表建立溝通渠道;
、诖_認實施審核的權限;
、厶峁┯嘘P建議的時間安排和審核組組成的信息;
④要求接觸相關文件,包括記錄;
、荽_定適用的現場安全規(guī)則;
⑥對審核做出安排;
、呔陀^察員的參與和審核組向導的需求達成一致意見。
2、文件評審的實施
在現場審核活動前應評審受審核方的文件,以確定文件所述的體系與審核準則的符合性。在有些情況下,如果不影響審核實施的有效性,文件評審可以推遲,直到現場活動開始時。在其他情況下,為取得對可獲得信息的適當了解,可以進行現場初訪。
如果發(fā)現文件不適宜、不充分,審核組長應通知審核委托方和負責管理審核方案的人員以及受審核方。應決定審核是否繼續(xù)進行或暫停,直到有關文件的問題得到解決。
3、現場審核的準備
(1)編制審核計劃
審核組長應編制一份審核計劃。
審核計劃應包括:
①審核目的;
、趯徍藴蕜t和引用文件;
③審核范圍,包括確定受審核的組織單元和職能單元及過程;
④現場審核活動的日期和地點;
、莠F場審核活動預期的時間和期限,包括與受審核方管理層的會議及審核組會議;
、迣徍私M成員和陪同人員的作用和職責;
、邽閷徍说年P鍵區(qū)域配置適當的資源。
現場審核活動開始前,審核計劃應經審核委托方評審和接受,并提交給受審核方。
審核方的任何異議應在審核組長、受審核方和審核委托方之間予以解決。任何經修改的審核計劃應在繼續(xù)審核前征得有關各方的同意。
(2)審核組工作分配
審核組長應與審核組協商,將具體的過程、職能、場所、區(qū)域或活動的審核職責分配給審核每位成員。審核組工作的分配應考慮審核員的獨立性和能力的需要、資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審核員、實習審核員和技術專家的不同作用和職責。為確保實現審核目的,可隨著審核的進展調整所分配的工作。
(3)準備工作文件
審核成員應評審與其所承擔的審核工作有關的信息,并準備必要的工作文件,用于審核過程的參考和記錄。可以包括:
、贆z查表和審核抽樣計劃;
②記錄信息(例如:支持性證據,審核發(fā)現和會議記錄)的表格。
檢查表和表格的使用不應限制審核活動的內容,審核活動的內容可隨著審核中收集信息的結果而發(fā)生變化。
工作文件,包括其使用后形成的記錄,應至少保存到審核結束。審核組成員在任何時候都應妥善保管涉及保密或知識產權信息的工作文件。
4、現場審核的實施
(1)舉行首次會議
與受審核方管理層,或者(適當時)與受審核的職能或過程的負責人召開首次會議。首次會議應由審核組長主持,首次會議的目的是
、俅_認審核計劃:
②簡要介紹審核活動如何實施
、鄞_認溝通渠道;
、芟蚴軐彿教峁┰儐柕臋C會。
許多情況下,如在小型組織的內部審核中,首次會議可簡單地包括對即將實施的審核的溝通和對審核性質的解釋。
對于其他審核情況,會議應是正式的并保持記錄,包括出席人員的記錄。
【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思路與方法】相關文章:
華為質量管理體系分析06-24
如何建設企業(y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03-18
提高護理質量的方法07-12
提高服務質量的方法11-27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04-08
建設工程造價的計價方法02-15
提升客服服務質量的方法02-01
鑒別黃山毛峰的好壞與質量的方法05-31
CCAA質量管理體系審核員筆試模擬試題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