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抒情散文隨筆 推薦度:
- 水的詩句 推薦度:
- 珍惜水的名言 推薦度:
- 水的勵志名言 推薦度:
- 抗旱送水簡報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最美的水》的散文隨筆
古人稱謂“故鄉(xiāng)”為“桑梓”應(yīng)該是有原由和出處的,《詩經(jīng)·小雅·小弁》中“維桑與梓,必恭敬止”,是說家鄉(xiāng)的桑樹和梓樹是父母種的,對它要表示敬意。后來用“桑梓”比喻“故鄉(xiāng)”大概是文人的一相情愿吧。梓樹,我從來沒有見過,不知道是怎樣的樹種,什么季節(jié)會開出什么樣的花,結(jié)出什么樣的果子,但桑樹于我而言并不陌生。鄉(xiāng)村人沒有種桑養(yǎng)蠶的習(xí)慣,喜歡在院前屋后栽種幾棵桑樹,并非是留待漂泊他鄉(xiāng)的后人戀想遣懷之用,大多是緣于桑樹的木質(zhì)細密、韌性足,成材的桑木可以做成上好的扁擔(dān),擔(dān)在肩上不傷皮肉筋骨,有些實用罷了。而孩子們喜歡桑樹,卻更是與上有著大不同的實在內(nèi)容,捕捉天牛的樂趣與享受桑棗的美味,恐怕算是記憶中最甜蜜的部分。
初夏的桑樹枝繁葉茂,一樹桑棗卻不見紅紫,讓路過的小伙伴們多少有點失望。但他們的目光始終不肯罷休,在茂密的桑葉背后,總能發(fā)現(xiàn)一兩只貪婪啃噬的天牛。桑樹上的天牛與楝樹上的不同,渾身土黃色,和桑樹皮的顏色沒有多大差別,一點兒也不漂亮。但它個大、體壯、生性兇猛。與之相比,生活在楝樹上的天牛顯得小巧伶俐多了。黑色的硬翅上綴著白色的.斑點,一對細長而柔軟的觸角,常常讓人聯(lián)想起戲劇舞臺上穆桂英的形象。一身花哨的戎裝,頭插羽翎,雖也英姿勃發(fā),但言行舉止間,時時還是流露出女人的儀態(tài)。
欣喜之余,一個調(diào)皮的男生早就三下兩下,竄上了桑樹,捉住了天牛,當(dāng)玩具逗弄著。有時故意地丟在哪個小女生的頭發(fā)上,嚇得她雙手亂拂,沒命地大聲尖叫,于是一路上不再無聊無趣,也早忘了沒有吃到桑棗的不快……
暑假一天天臨近了,仿佛一夜之間,桑棗紅遍了枝頭,紫得發(fā)黑。
上學(xué)途中,小伙伴們便不再走正道,只揀生僻的小路,或者冷落的人家屋后穿行。這樣的時候,已顧不得地上瓦礫擱腳,也顧不得天上陽光眩目,透過濃陰,盡管一味地仰頭搜尋著桑棗的蹤影。偶然間,見一片紅云籠罩了頭頂,腳下已踩著熟透的一粒粒黑色的桑棗了。小伙伴們來不及流露一點喜悅之色,便爭先恐后地爬上了桑樹,坐在細嫩的枝椏上享受起來。樹下往往有膽小的女生,爬不上樹,只好仰著頭,干咽著口水,裝著無所謂的樣子。
樹上的同伴如一群貪食的斑鳩,直等吃漲了肚皮,涂紫了臉,弄花了衣服,再也夠不著遠處的桑棗的時候,便一起吆喝著,使勁搖晃著樹枝,熟透的桑棗如暴雨一般鋪天蓋地砸下來,桑樹四周頓時黑了一層。樹下的小女生們一陣驚呼之后,不顧平時的斯文了,挑揀些沒摔爛的放在嘴邊吹兩下,毫不留情地丟進了嘴里,一會兒也已花了衣服紫了臉……
桑棗的滋味自然比不得桃、李、杏、梨……但在孩子們的眼里桑棗卻是最美的水果。也許是因為那時候桃、李等樹,農(nóng)家并不常栽,即使誰家載種也只是“養(yǎng)在深閨”靠近不得,偷桃摘李之事一般的孩子沒有那份膽量。不像桑樹,田頭路邊,院前屋后隨意地生長著。免費飽餐時,只要不弄折了樹枝,傷了樹神,別人家的孩子爬上自家桑樹,吃些桑棗,誰也沒有理由可以怪罪。
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吃香蕉的事情,說起來有些好笑,十七歲那年第一次見過了香蕉的模樣,捏著香蕉站在人頭攢動的街頭,心滿意足之余,竟尷尬得不知如何下手享用。比之貪食桑棗時,少了被欲望撩起的沖動,以及攀枝登高的激情,似乎丟失了一種生命中固有的儀式,一下子沒有了享受美味的從容與自在。
而今,故鄉(xiāng)的桑樹應(yīng)該早歸于了寂寞,孩子們再也無心留意那點綴綠葉間的點點鮮紅或墨黑的色彩,縱然有一時的心動,看看高聳的樹冠、粗糙的樹皮,喪失的恐怕不僅僅是爬樹的本領(lǐng)和勇氣。
【《最美的水》的散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水散文隨筆07-13
散文隨筆《洱海的水》05-04
水的聲音散文隨筆07-01
水美的作文02-06
細水思古的散文隨筆07-07
云水禪心-散文隨筆04-08
送水女工散文隨筆07-12
散文隨筆靈寶的辣子水05-04
水之使者散文隨筆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