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生物 百文網(wǎng)手機站

高中生物易錯知識點之細胞中無機物知識點

時間:2021-06-22 13:51:07 生物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易錯知識點之細胞中無機物知識點匯總

  生物是正確了解身體,學習人和環(huán)境(植物,動物,自然界)之間關系的科目。對于生物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知識點的積累,為此,小編準備了這篇最新精編高中生物易錯知識點之細胞中無機物知識點總結,歡迎瀏覽!

高中生物易錯知識點之細胞中無機物知識點匯總

  知識點概述

  細胞中的糖類 、 細胞中的脂質 、 細胞中的水和無機鹽

  知識點總結

  本節(jié)包括細胞中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以及水和無機鹽的作用幾個知識點。知識的特點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記住這些知識是學好本節(jié)的關鍵。

  糖類又稱為碳水化合物,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分為單糖、二糖、多糖;單糖中的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質,核糖和脫氧核糖分別是RNA和DNA的組成成分;二糖中的蔗糖和麥芽糖是植物細胞特有的,乳糖是動物細胞特有的,且蔗糖不屬于還原糖;多糖中的淀粉和纖維素是植物特有的,糖原是動物特有的,淀粉和糖原分別是植物和動物的儲能物質,纖維素是構成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且多糖都不具有還原性。

  脂質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脂質組成元素和功能不同。脂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這點和糖類一樣),是生物體主要的儲能物質等作用;磷脂組成元素為C、H、O、N、P,是構成細胞膜和各種細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種類很多,大部分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如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中還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能促進人和動物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和生殖細胞的形成等功能。

  水是細胞和生物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大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少數(shù)以結合水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相互轉化;在代謝旺盛的細胞中,自由水占的比例更大;干燥的種子中幾乎沒有自由水,因此代謝很弱。

  無機鹽在細胞中大多數(shù)以離子形式存在,少數(shù)和其他化合物結合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的無機鹽是細胞和生物體重要的組成成分,離子態(tài)形式存在的無機鹽對于維持和調節(jié)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

  常見考點考法

  在平時考試以及高考中,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考查糖類和脂質的元素組成和功能等,自由水和結合水與細胞代謝的關系,無機鹽的功能等。

  常見誤區(qū)提醒

  對于糖類來說,單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麥芽糖都是還原糖,可以用菲林試劑鑒定,二糖中的蔗糖沒有還原性,多糖沒有還原性;并非所有的糖類都是能源物質,如核糖、脫氧核糖、纖維素等不參與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脂質的組成元素和脂肪的組成元素是不能同時來闡述的,對于脂質來說,組成元素是這樣說,主要有C、H、O三種元素組成,有些脂質還含有N和P。膽固醇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但細胞器膜上不含膽固醇。

  【典型例題】

  例1. 種子萌發(fā)時的需氧量與種子所貯藏有機物的元素組成和元素比例有關,在相同條件下,消耗相同質量的有機物,油料作物種子(如花生)萌發(fā)時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種子(如水稻)萌發(fā)時的需氧量( )

  A. 少 B. 多 C. 相等 D. 無規(guī)律

  解析:油料作物種子含脂肪較多,水稻等谷類種子含淀粉較多.脂肪和淀粉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它們氧化分解都產(chǎn)生CO2和H2O.由于脂肪中H的含量比淀粉中高得多,所以氧化時需氧量就大.因此,油料作物種子(如花生)萌發(fā)時的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種子(如水稻)萌發(fā)時的需氧量多.

  答案:B

  【總結升華】

  本階段學生只需要記憶脂肪分解需氧多,放能多.深入理解,需要聯(lián)系后面章節(jié)中細胞呼吸的內容 高中政治.此處安排習題,希望就此加深學生對于脂肪是主要儲能物質的理解.

  小結:糖類和脂質,前者是能源物質,后者包含的種類較多,考查較多的是其中的儲能物質脂肪——只含C、H、O,細胞膜的成分——磷脂,膽固醇.較大的難點是理解脂肪含有H多,氧化分解放能多,耗氧多.

  例2. 人的紅細胞必須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鈉的溶液中,醫(yī)生常給脫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鹽水.因為紅細胞在蒸餾水中會因吸水過多而漲破;在濃鹽水中會因失水過多而皺縮,因而失去輸送氧氣的功能.這說明 ( )

  A. 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

  B. 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出細胞

  C. 紅細胞的特性造成的

  D. 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解析:紅細胞的生活環(huán)境為濃度相當于0.9%的氯化鈉的溶液,當外界環(huán)境溶液的濃度發(fā)生變化時,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都將隨之發(fā)生變化.這說明紅細胞的形態(tài)和生理功能都與氯化鈉有關,即與無機鹽有關.

  答案:D

  以上就是關于最新精編高中生物易錯知識點之細胞中無機物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對正處于高中階段的你有所幫助!

  高一生物教案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降低反應活化能的酶》是人教版教材必修本第五章第 1 節(jié)第一課時內容。上一章,們已經(jīng)的是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這節(jié)開始我們細胞的能量流動,而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整章的基礎,生命活動離不開酶。因此,本節(jié)內容在 整章 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后面還將學習到酶的特性,所以學好本節(jié)的內容可以為學好以后的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本內容包含的一些 單一變量控制科學 ,是以后生物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的必考內容。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高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識記:細胞代謝概念、活化能概念、酶在細胞中的作用

  理解

  2、 目標:學會控制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變化,以及設置對照實驗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本著高一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酶在細胞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難點的依據(jù):單一變量控制方法較抽象;學生沒有這方面的基礎知識。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說教法

  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xiàn)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一年級學生的現(xiàn)狀,我主要采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chǎn)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將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fā)生在身邊的現(xiàn)象,發(fā)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并且要培養(yǎng)學生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xiàn)了課改的精神。

  基于本節(jié)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教材中活化能概念的文字敘述很抽象,雖然加入了卡通式插圖和圖解,但仍然是平面的、靜止的,很難實現(xiàn)知識遷移。而Flash動畫是立體的、直觀的、動靜結合的,并且能夠展示不同條件下的反應情況,有利于在比較和歸納中得到正確的知識。

  2、實驗探究教學法——從反應物、反應條件、實驗原理、實驗步驟、現(xiàn)象記錄和分析、歸納得出結論等方面,引導學生理解實驗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并嘗試改良實驗設計,從具體到抽象、從實踐到理論來深化科學探究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協(xié)作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

  3、啟發(fā)式教學法——以設問和疑問層層引導,激發(fā)學生動機,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逐步從常識走向科學,將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認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抽象

  由于本節(jié)內容與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比較密切,學生已經(jīng)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并思考,并例舉生產(chǎn)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 酶的作用 (佳美洗衣粉) 現(xiàn)象,在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高中生物。

  五、說學法

  生具有的認知發(fā)展水平以及生物和化學基礎,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學習方法指導:

  1、跟隨老師的問題,積極思考,將原有的知識應用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完成知識的遷移。

  2、小組內合理分工,協(xié)調實驗操作、記錄和匯報,培養(yǎng)觀察、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培養(yǎng)科學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結合書本的文字敘述、圖片和老師展示的動畫,提高分析、歸納能力。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3—5分鐘)

  聯(lián)系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開動思考,活躍課堂

  斯帕蘭札尼研究鷹的消化作用實驗 激發(fā)學生好奇心

  導語設計的依據(jù):一是概括了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溫故而知新,使學生能夠知道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二是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生物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2、講授新課:(30分鐘)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景

  導入新課 針對“斯帕蘭札尼研究鷹的消化作用的實驗”提出問題:

 、胚@個實驗要解決什么問題?

 、茷槭裁匆獙⑷鈮K放入金屬籠內?

 、侨鈮K為什么會消失?

 、葟倪@個實驗中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思考回答問題

 、寮毎x 回顧在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等細胞器中發(fā)生不同的化學反應,引導學生理解細胞內每時每刻都發(fā)生著很多化學反應,統(tǒng)稱為細胞代謝。

  細胞代謝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 運用已有知識,集體回答問題,體會細胞代謝這一概念的含義。

 、婷冈诩毎x中的作用

  1.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介紹過氧化氫和肝臟研磨液,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

  講述:細胞代謝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過氧化氫,這是一種對細胞有害的物質,幸而細胞內含有生物催化劑----過氧化氫酶,能將過氧化氫分解。但它們之間的一樣嗎?

  組織學生分組實驗,提醒實驗安全和注意事項。 思考回答問題

  分組完成實驗,匯報實驗現(xiàn)象。

  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步驟表格,以問題串形式帶領學生從本實驗實例中總結出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 分析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體會什么是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以及對照實驗。

  3.酶的作用原理 通過分析對照實驗,詳細比較四種條件下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引導學生思考產(chǎn)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引出活化能的概念,并總結出各條件使反應加快的本質。 積極思考,討論,分析歸納出加熱、無機催化劑、酶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本質。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解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于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一、酶的作用和本質

  ㈠細胞代謝:細胞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許多化學反應,統(tǒng)稱為細胞代謝

 、婷冈诩毎x中的作用

  1.實驗: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

  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自變量

  變量 因變量 單一變量原則

  無關變量

  對照組

  對照實驗 對照原則

  實驗組

  3、酶的作用原理:顯著地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提高化學反應速率

  5、布置作業(yè)。

  針對高一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課堂作業(yè):完成師范課堂練習

  結束:

  各位領導、老師們,本節(jié)課我根據(jù)高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guī)律,采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高中生物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知識點歸納

  名詞:

  1、遺傳病是指因遺傳物質不正常引起的先天性疾病,通常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類。

  2、單基因遺傳。河梢粚Φ任换蚩刂,屬于單基因遺傳病。

  3、多基因遺傳。河啥鄬Φ任换蚩刂。常表現(xiàn)出家族性聚集現(xiàn)象,且比較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

  4、染色體異常遺傳。豪邕z傳病是由染色體異常引起的。

  5、優(yōu)生學:運用遺傳學原理改善人類的遺傳素質。讓每個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

  6、直系血親”指由父母子女關系形成的親屬。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等。

  7、“旁系血親”指由兄弟姐妹關系形成的親屬 高中歷史。

  8、“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有共同父母的親兄弟姐妹、有共同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有共同外祖父母的表兄弟姐妹。

  語句:

  1、單基因遺傳。

  a、常染色體隱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癥。

  b、伴X隱性遺傳: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白眼、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

  c、常染色體顯性:多指、并指、短指、多指、軟骨發(fā)育不全

  d、伴X顯性遺傳:抗VD性佝僂病、

  2、多基因遺傳。呵嗌倌晷吞悄虿、原發(fā)性高血壓、唇裂、無腦兒。

  3、染色體異常遺傳。籥、常染色體病:21三體綜合征(發(fā)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體細胞內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b、性染色體遺傳病。

  4、優(yōu)生及優(yōu)生措施:a、禁止近親結婚:我國婚姻法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b、遺傳咨詢:遺傳咨詢是預防遺傳病發(fā)生最簡便有效的方法。C、提倡“適齡生育”:女子生育的最適年齡為24到29歲。d、產(chǎn)前診斷。

  5、禁止近親結婚的理論依據(jù)是:使 隱性致病基因純合的幾率增大。

  6、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遺傳。ㄏ忍煨孕呐K。,遺傳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

  如何打好高中生物的基礎

  一、落實說明要求正確處理好說明與課本之間的關系

  考試說明(下稱“說明”)是命題的基本依據(jù),也是指導的綱領性文件。每年的“說明”都清楚地闡明了當年考試性質、內容、形式及結構和題型示例。因此,考生必須認真,深入研究。以說明中要求的層次為依據(jù),以考試說明所列出的點條目為線索,對照課本中的有關點和內容逐條,以明確考試目的、要求和考查內容。根據(jù)近幾年高考的特點,命題的思路是:“遵綱不循本”,即點的考查一般遵循說明不超越課本,但要求不一定是課本涉及的,可能會超越課本。也就是要求考生在時對知識點的處理應源于課本,但對能力的要求應高于課本。

  力求抓住五點:①知識點,②考試點,③能力點,④應用點(聯(lián)系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國防科技、日常生活、環(huán)保知識的實際),⑤結合點(各章節(jié)的結合),要正確處理好“說明”與“課本”的關系。

  二、重視課本,夯實雙基、突出主干知識,抓好學科內綜合

  夯實“雙基”,立足點首先放在課本上,課本是生物知識的載體,是學習生物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的“藍本”,應該重視課本的基礎作用和示范作用。如課本中生物術語、概念、定律都具有規(guī)范性、權威性,抓住課本的知識點,把握好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按照高考的能力要求,對相關知識進行橫向拓寬、縱向加深。

  縱向著重在“理解”,應有層次、有序,橫向著重的是“滲透”,應有意識、有機。對課本中的知識點要進行提煉、梳理、歸類、對比,將隱藏在紛繁內容中的最重要的要領、規(guī)律、原理、知識間的聯(lián)系整理出來,使知識系統(tǒng)化,構建知識網(wǎng)絡體系;同時對以往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或未掌握的知識進行補缺強化。

  立足課本,可以用專題形式進行復習,抓好學科內綜合,構建知識網(wǎng)絡體系,特別是那些反映生物學科主干知識內容、反映學科思想的內容和能夠與高等相銜接的內容,要穩(wěn)扎穩(wěn)打、腳踏實地。要理清知識的發(fā)生和本原,在幫助及自己的努力下通過分類、整理、綜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有了牢固的基礎,就可以從容應對高考,以不變應萬變。

  三、掌握,提升能力

  ①復習時要突出主干知識、重點內容

  主干知識內容不僅包括學習的重點,同時是高考試題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考點內容。如細胞的結構與功能、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細胞內的物質代謝、動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遺傳的基本定律、伴性遺傳、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遺傳育種、生態(tài)系統(tǒng)、免疫、克隆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態(tài)工程等等。對這些主干知識內容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才能以此去分析和解決新情景的問題。要力求做到知識點、能力點、薄弱點、應用點和考查點心中有數(shù) 高中生物,那種不分主次泛泛復習以及題海戰(zhàn)術,無疑都是有害的。

 、谥匾晫嶒災芰ε囵B(yǎng)

  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其培養(yǎng)目標與學生學習方式、能力、技能和態(tài)度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與研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習方式是相輔相成、交互作用的。因此,我們在復習時要重視實驗知識的產(chǎn)生過程,重視科學方法的訓練,掌握好與生物實驗有關的知識和技能。

 、垡v究科學的方法

  思維方法指導著,是思維方法在學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F(xiàn)階段是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關鍵性復習階段,講究科學的思維方法很有必要。正確的思維方法,對于知識的掌握和知識的運用,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分類、系統(tǒng)化、具體化、歸納、演繹推理等基本思維方法,一定要掌握好,并且牢牢抓住。

 、軓娀柧殹⒍嗨忌茊

  能力考查是近年來高考的“主旋律”,現(xiàn)階段能力提高可以通過強化訓練,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實現(xiàn)知識向能力的轉化,達到及時檢查復習的,F(xiàn)階段強化能力的訓練,認為應該以做中等難度題為主,在保證準確的情況下,力求提高解題速度。應當檢查自己是否具備適應高考的題型和題量,還有適應高考的審題、題意分析等各種能力。

  考生應當接觸新情景的習題,加強識讀圖表能力的訓練,善于從圖、表提供數(shù)據(jù)的處理過程中理解試題,作出正確結論,以提高解題質量。善于歸納總結,想一想該題運用了哪些概念、原理?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屬于哪一類,彼此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經(jīng)過比較,以少勝多,抓住了代表性,就可以以一當十。這就要求考生找出題目原型,摸索解題規(guī)律,以后再做類似習題就可以運用規(guī)律性方法解題。

  另外,現(xiàn)階段的訓練試題涉及的知識面廣,有時要用到整本書,甚至跨課本。解這類試題,必須站在知識的全局和整體的高度來思考問題。對一些一時想不通的問題,一定要問,問老師、問同學,千萬不要輕易放過。

  四、分析失誤、查漏補缺

  現(xiàn)階段還應該把復習重點放在分析失誤、查漏補缺上。查漏補缺的目的是找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及時補救。方法是,對照自己平時練習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自己在知識、思維、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練習,進行查漏補缺。特別要重視在“雙基”知識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識的覆蓋面。

  還應該把自己做過的各類試卷中錯誤的部分裝訂成差錯本,復習時仔細看看,邊看邊思考,找出易錯知識和易錯原因;檢查是否能夠活用知識,有無臨場應變的能力。檢查自己對前期所犯的錯誤有沒有真正弄懂,錯誤有沒有重犯。只有這樣做,才能提高復習效率

  生物材料分析題解題要點

  這種題目要求在閱讀一段材料之后,分析解答相關問題。解這類題要做到以下兩點:

  (1)認真閱讀材料,充分聯(lián)系教材:所給材料大多是第一次見到,因此應認真加以閱讀,并分析其中的關鍵語句,中心思想,然后得出一個總體概念;緊接著必須盡量與教材內容掛鉤,所謂“題在書外,意在書中”,所供必定要運用教材理論去解釋,理解,因此,一定要找到與教材的銜接點。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解題方向和思路。

  (2)給合各題要求,規(guī)范答題要求:各個題目所做要求不同,在分析了所供材料并找到教材銜接點后,就可以根據(jù)各題的要求來解答了。在解答時不要就題論題,而應認真分析,挖掘其延伸義,并盡可能用教材語言,規(guī)范答題 高考。對于聯(lián)系教材的有關原理、概念等,一般要求在答題時復述作為論點或論據(jù)。

  題型千變萬化,各類題目的解法自有各自的特點,但也不能死搬硬套而應該結合具體題目展開分析,逐步總結各種題型的解題規(guī)律。

  第6章 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 能力拓展

  一、選擇題

  1.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中,最主要最有效的保護層次是保護( )。

  A.基因多樣性 B.物種多樣性

  C.生物群落多樣性 D.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

  2.埃及的阿斯旺大壩建成后,盡管改善了電力和灌溉條件,取得了明顯的經(jīng)濟效益,但巨大的水庫沿岸水草叢生,使血吸蟲發(fā)病率高達80%~100%,尼羅河下游農(nóng)田失去了肥源。這說明該工程( )。

  A.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良好

  B.維持原來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C.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

  D.使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變得復雜

  3.我國西部因歷史和氣候的原因,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差。在西部大開發(fā)過程中,為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首先應考慮( )。

  A.發(fā)展水土保持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以保護和改善西部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B.控制人口的過快增長,以減輕人類對環(huán)境的壓力

  C.治理嚴重的水污染,從而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

  D.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增加收入,以解決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必然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4. 據(jù)統(tǒng)計,截至1994年,僅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的湖泊被圍墾的面積就達到1 132.2 km2 。到1997年,我國某地退化草原的面積占可利用面積的50%左右。這些事實說明( )。

  A.我國物種的多樣性面臨威脅 B.我國物種滅絕的速度加快了

  C.我國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 D.我國物種的遺傳多樣性面臨威脅

  5.酸雨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通常所說的酸雨是指( )。

  A.酸性降水 B.pH在6~7之間的降水

  C.含有一定量硫酸成分的降水 D.pH小于5.6的降水

  6.下圖表示隨生活污水的流入,對流向湖泊的某一河流的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無機物(富含N、P)的濃度變化進行調查的結果。下列有關該圖的說明中,正確的是( )。

 、買地和II地的有機物濃度相似 ②生活污水對無機物(N、P)的濃度變化沒有影響 ③湖水中將有很多藻類等浮游植物 ④在I地和III地間,若除去水生植物,則水質可能變得更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環(huán)境污染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從生物圈的功能上分析,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 )。

  A.人類排放廢物的增加 B.物質循環(huán)回路被阻斷

  C.自凈化能力被阻斷 D.物質循環(huán)回路一定程度上被阻斷

  8.在一個冬季以燃煤供暖為主的城市周圍沒有地衣生長,原因是該地( )。

  A.雨水稀少,高溫干旱 B.常年低溫,雨雪過多

  C.空氣中含有SO2過多,形成酸雨 D.鹽堿地,地衣無法生長

  9.人類對環(huán)境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 )。

  A.最大限度地擴大自然保護區(qū)

  B.停止或減緩人類的發(fā)展,使環(huán)境恢復原始面貌

  C.減少對環(huán)境物質和能量的索取

  D.協(xié)調人類自身發(fā)展、生產(chǎn)發(fā)展與環(huán)境發(fā)展的關系

  10.自然保護區(qū)具有的功能是( )。

  A.保護自然和自然資源 B.保護代表不同自然地帶的自然環(huán)境

  C.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 D.上述三項的總和

  11.在某個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因污染導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池塘中首先減少的物質是( )。

  A.CO2 B.O2 C.硝酸鹽 D.磷酸鹽

  12.造成野生動植物瀕危和滅絕的主要原因是( 高二 )。

  A.自然選擇

  B.人類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C.物種退化

  D.人類對野生動植物的過度狩獵或采伐,對棲息環(huán)境的破壞和改變

  13.為除去有害于農(nóng)作物的某種害蟲I而引進蜘蛛后,對兩個種群進行調查,得出如下圖所示的結果。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蜘蛛引入前,害蟲I沒有危害農(nóng)作物

  B.在A期間后期,蜘蛛數(shù)量將增加得更快

  C.在B期間,蜘蛛數(shù)量減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D.在C期間的平衡狀態(tài)與A期間和B期間中發(fā)生的兩個種群間的相互作用沒有關系

  14.1970年,美國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種葉菌病的危害而嚴重減產(chǎn)。后來在墨西哥發(fā)現(xiàn)了對這種病菌有抗性的植株,從而為改良玉米品種找到了必要的基因。這一事實說明了野生生物基因庫所表現(xiàn)的( )越來越顯著。

  A.經(jīng)濟效益 B.生態(tài)效益

  C.社會效益 D.資源效益

  15.輪作就是在同一塊田地里,按預定的計劃,輪換種植不同作物,這樣做可以提高作物產(chǎn)量。下列各項中,對其解釋不夠恰當?shù)氖牵?)。

  A.可以充分利用光能

  B.能夠改變原有的食物鏈,防治病蟲害

  C.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礦質元素

  D.能防止土壤肥力的枯竭

  二、非選擇題

  16.1982年6月18日,重慶市下了一場酸雨,市郊2萬畝(畝為非法定計量單位。1畝=666.66平方米。)水稻葉片突然枯黃,好像火烤過一樣,幾天后局部水稻枯死。為此,xxxxxx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防止酸雨。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酸雨導致水稻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2)請?zhí)岢鰞蓷l防治酸雨的措施:

 、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請回答下列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

  (1)環(huán)境污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個方面對生物造成的危害。

  (2)富集作用是指______________的化合物被生物體吸收以后,會在生物體內不斷_____________,致使這類物質在的_____________含量遠遠超過在______________的含量的現(xiàn)象。

  (3)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種。

  (4)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丟棄的固體物質,如__________。固體廢棄物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方面利用____________等方法,除去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中個體比較大的固體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_______________,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的、含磷的無機鹽等,使污水得到凈化。

  18.某一河流中生活著多種生物,但自從其上游地段中開辦了一個采礦場后,將采礦中的混濁黏土水排放到河流中,使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下圖是有關人員根據(jù)采礦場下游河流中多個不同距離的氧濃度以及pH繪制而成(均在中午取樣統(tǒng)計)的。

  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該河流與礦場最近的1000 m范圍內,溶解氧量突然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在1 000~4 000 m的范圍內溶解氧的含量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

  (3)從對不同河段河水測定的pH所得的β曲線來看,由礦場開始的1 000 m范圍內pH升高正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在1 000~4 000 m的范圍內pH出現(xiàn)下降并趨于穩(wěn)定,同樣表示了水生植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所有測量為何都要在中午進行讀?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C 3.A 4.C 5.D 6.D 7.D 8.C 9.D 10.D 11.B 12.D 13.C 14.D 15.A

  二、非選擇題

  16.(1)工業(yè)生產(chǎn)、民用生活中燃燒煤和汽油等產(chǎn)生了大量的SO2和氮氧化物,它們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并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生成硫酸(和硝酸),最終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

 。2)①控制SO2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②植樹造林,凈化空氣

  17.(1)酸雨 有害化學藥品 重金屬 水體富營養(yǎng)化 (2)不易分解 積累 生物體內 外界環(huán)境 (3)慢性中毒 急性中毒 致癌作用 (4)垃圾 “放在錯誤地點的原料” (5)過濾、沉淀 污水中的多種需氧微生物

  18.(1)渾濁的河水妨礙了河流里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氧氣的釋放量減少。

 。2)隨著河水礦物質顆粒的沉淀,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又逐漸恢復原有水平,氧氣釋放量增加。

 。3)河水被污染,使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量減少,導致pH升高光合作用又逐漸恢復到原有水平。

 。4)便于對比,減少因環(huán)境條件和時間不統(tǒng)一引起的測量誤差;對水生植物而言,中午光照強度較強,光合作用較強,取值容易且明顯。

  高考生物知識點全解:遺傳定律

  一、基本概念

  1.交配類:自交、雜交、測交、正交、反交、自花或異花傳粉、閉花受粉

  雜交:指基因型不同的生物個體間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

  自交:指基因型相同的生物個體間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自交是獲得純種系的有效方法,也是鑒別純合子與雜合子的常用方法之一 高中數(shù)學,尤其是植物。

  自由交配:群體中的個體隨機地進行交配,包含自交和雜交。

  測交:讓需要確定基因型的個體與隱性個體交配。用于遺傳規(guī)律理論假設的驗證實驗,也用于純合子與雜合子的鑒定。

  特別提醒:自交和測交都可用來鑒別一個個體是否是純合子,自交較簡便,測交較科學。

  正交與反交:正交與反交是相對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本與母本恰好是反交中的母本和父本。常用來檢驗某一性狀的遺傳是細胞核遺傳還是細胞質遺傳,是常染色體遺傳還是伴X染色體遺傳。

  自花傳粉:兩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頭上的過程,交配方式為自交。

  異花傳粉:指不同花朵之間的傳粉過程,分同株自花傳粉(屬自交)和異株異花傳粉(屬雜交)。

  閉花受粉:某些植物在花未開時已經(jīng)完成了受粉,這樣的受粉方式為閉花受粉。

  2.性狀類:性狀、相對性狀、完全顯性、不完全顯性、共顯性、顯性性狀、隱性性狀、性狀分離

  性狀是生物體所表現(xiàn)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豌豆的一些性狀:種子形狀、子葉顏色、莖的高度、種皮的顏色(有些種皮顏色為子葉透過種皮的表現(xiàn))。

  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如豌豆的高莖與矮莖,狗的直毛與卷毛。1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高中生物易錯知識點之細胞中無機物知識點】相關文章:

科目四易錯的知識點11-23

雅思詞匯易錯知識點04-25

科目四考試易錯知識點09-12

2016中考物理易錯知識點總結10-30

2017高考歷史備考易錯易混知識點04-07

2017高考數(shù)學易錯易混知識點整合10-29

2017高考政治易錯易混知識點匯總08-06

2017高考歷史易錯易混知識點匯總08-07

2017中考物理易錯知識點126個10-25

2017中考物理易錯知識點50個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