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古詩詞
《青玉案元夕》古詩詞1
《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翻譯:
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嘩。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jīng)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fā)現(xiàn)了她。
《青玉案·元夕》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jié)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青玉案元夕》古詩詞2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①,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②,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③處。
注釋:①花千樹:形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②蛾兒、雪柳、黃金縷:婦女的頭飾。③闌珊:黯淡、零落。
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是指陰歷正月十五日的元宵節(jié),是夜稱元夕或元夜。從唐代起,在元宵夜就有_________的'風俗,也稱_________節(jié)。(2分)
2. 清代作家________的作品《_________》里的元宵節(jié),比春節(jié)更隆重,小到英蓮走失,大到元春省親,平民灶火也好,貴族家慶也罷,讓我們品出了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許多習俗的文化內(nèi)涵。(2分)
3.元宵節(jié)是正月里一個重要節(jié)日,當天往往舉行鬧花燈、猜燈謎活動,猜中燈謎,既彰顯了自己的智慧,又平添了節(jié)日的快樂。請你猜猜以下燈謎,把答案寫在橫線上。(3分)
謎題:赤兔馬,走千里。(打一元代劇作家) 謎底:______________
謎題: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ù蛏鐣髁x核心價值觀中的一個詞語) 謎底:______________
謎題:十五的月亮懸庭前。(打一北京歷史文化遺跡) 謎底:______________
4.下列描寫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中,描寫元宵節(jié)的一項是(3分)
A.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B.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C.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D.他鄉(xiāng)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5.《青玉案元夕》上片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具體描述。(4分)
6.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請你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談談如何達到第三境界。(5分)
參考答案:
1.賞燈(觀燈、掛燈、放燈、猜燈謎等) 燈
2.曹雪芹 《紅樓夢》
3.馬致遠 公正 圓明園
4.C
5.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盡情狂歡的景象。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然后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jié)日狂歡之中。
寶馬雕車香滿路: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下句的魚龍舞構(gòu)成萬民同歡的景象。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這里泛指音樂;玉壺指明月;魚龍是燈籠的形狀。這句是說,在月華下,燈火輝煌,沉浸在節(jié)日里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
6.①確立學習目標(2分)②持之以恒,執(zhí)著追求(2分)③達成學習目標(1分)。
【《青玉案元夕》古詩詞】相關(guān)文章:
《青玉案·元夕》古詩詞鑒賞04-03
《青玉案 元夕》賞析04-04
《青玉案·元夕》賞析03-03
青玉案·元夕原文及賞析08-19
青玉案元夕原文賞析05-17
青玉案元夕翻譯及賞析07-14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的賞析07-11
《青玉案元夕》譯文及賞析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