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隨筆 百文網手機站

送別的隨筆

時間:2020-12-14 17:08:23 隨筆 我要投稿

送別的隨筆

送別的隨筆1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歌聲猶如一把把鋒利的刀子,刺進了我的心里。

  今天下雪了,斷斷續(xù)續(xù)的下了一天一夜,好久沒有看到這么沒的畫面了。我和我的好朋友們,坐在老學校的仿草坪里敘舊,本來是件高興的事,可同學們卻給我唱起了“送別”,和鉉很美,聲音很輕,就這樣把歌唱給我聽,我忍不住潸然淚下,因為我要轉學了,大家不知道何時才能相見,可能是一年,可能是兩年,也可能是永遠。盡管在一個星期前大家就做好了思想準備,可一想到從小到大的玩伴就要分開,心里還是很難受,要有多堅強,我才能做到念念不忘......還記得那個天真的約定,說好每年下雪都要在一起,離約定的時間不到兩年,我就要食言了。去年下雪,各個班級之間展開了一上午的較量,在操場上,我們和老師們玩的不亦樂乎,盡管全身都被雪球砸濕,可那一次的經歷卻成了我最美好的回憶。翻開回憶的圖冊,尋覓記憶的源泉,如今,只剩下了照片。

  到了分別的時候,那句“再見”久久沒有說出口......

送別的隨筆2

  我喜歡的一首歌——送別。

  歌為何物,抒情而已。

  從泰西劇院中的連幕歌劇,到中士戲臺上的民樂雜曲,從大眾流行的R&B,到流行大眾的國歌進行曲,無脫情囿;蚩犊ぐ旱膼蹏鵁岢,或纏綿悱惻的刻骨銘心,或母子兄弟的血濃于水……

  本人樂壇見聞菲薄,惟覺歌詩一體,以詩化的空靈表述摯情的歌化,當為最佳。則這首《送別》應是化情為詩,以詩成歌的典范。

  “長亭外,古道邊……”的吟唱,早已隨著《城南舊事》而膾炙人口。唏噓中,破敗的石廊、磚縫石罅里叢生的荒草、凄涼著延向遠方的羊腸路、漫卷沙石的西風、故人瘦馬的蹄印一并浮現(xiàn)眼前。

  為什么會想到故人?這就觸及了李叔同的妙筆。

  長亭古道、晚風笛聲、芳草夕陽,似乎都是景物,不見人物。但細細品析;長亭是家居院莊的外沿末端,古道則是千里驛途的支路源頭;晚風吹醒了情酣酒醉后的歸心別意,笛聲傾訴著春風對玉門的依戀與無奈;萋萋芳草癡癡望著疊疊峰巒外的夕陽,仿佛捕捉著一位老友若隱若顯,將逝未逝的依稀背影。

  沒有老樹寒鴉的大眾化聯(lián)想依托,沒有臨行的相擁,叮嚀與噙淚,用最是淺顯的文字敘寫最明澈不過的風景,蘊含最難以言宣的情感,可不是借景抒情的詩詞華章嗎?與其說詩是歌詞,不如說歌詞是詩。

  歌畢竟不能只做景物的堆砌,“天涯海角”間,友情的主題終于浮出水面。“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道盡了人生數十載,天下四五洲,知已交心卻寥寥可數的苦澀。而知交偏又流落天涯,“若比鄰”的安慰只為那苦澀多加了份悲愴的自嘲罷了。為免獨對杯寒酒冷,人去樓空的長吁短嘆,不如在離別前以“一觚濁酒盡余歡”,笑問“今宵別夢寒”。

  送別不該是揮灑眼淚的比賽,不如換作快語豪情,美酒歡娛以及對未來的祝福吧。

  如果說歌曲的前部所述是人生的一支插曲,那么最后的歌詞“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則是人生交響的主旋律了。一句綱目框架式的總結性基調,道出了《送別》所作的意義,也隱約泛出日后晨鐘暮鼓,黃卷青燈的一絲端倪。

  寓知交摯情于三兩風景,寓人生玄機于片言只語,詩化的文筆下涌出幾掬清麗的文字,再匯作這首行云流水的歌。

  在今夜,濁酒一杯,將這首歌唱給所有離去和正在離去的人兒!霜寒露重,珍重添衣!

送別的隨筆3

  時隔三十六年,站在身邊比我高出一頭的恒承襲著我的執(zhí)著,一路至此,追逐屬于他的夢想。

  我正心下暗思遙想,恍惚間已到了盡頭的紅綠燈處。跟在恒后面,車子多的時候拉一下他的手。而他不需要轉過身,就會知道并且體諒我在陌生路口處的局促,他的手掌在我的手指處稍稍握了一下,這是我們的默契。

  過了紅綠燈,沿街有很多的小飯館。我們邊走邊看,進了一家“土菜館”。點了西芹炒肉絲、冬瓜筒子肉,還有一份煮干絲。等到服務員將菜端上來一并擺開的時候,我倆都笑了。煮干絲里也有著若隱若現(xiàn)的瘦肉絲,也就是說,三份菜都是有肉的。

  “我們好像是很久沒有一起在外面吃飯了!蔽夷弥曜樱陲埻肜飺苤瓷先ビ行┯驳拿琢,看著對面的恒。

  “春節(jié)前一起在蘇果超市樓下吃的米線!焙氵叧赃呎f,抬起頭看了我一眼。

  “媽,你怎么不吃?”恒說著夾了一根筒子肉摁在我的飯碗里。

  “媽媽這幾天胃不舒服,你吃,多吃點!蔽覍⑼沧尤庥謯A給他,嗓子里哽著,不能再多說什么。

  我舀了些煮干絲的清湯泡了飯,卻還是咽不下。恒喜歡吃肉,一個勁兒地說好吃,吃了三小碗飯。我看著他吃,真希望時光可以停留,至少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雨停了。

  下午,帶著恒去與班主任朱老師見面。簡單的溝通以后,朱老師安排他明天幫著輔導員做大一迎新工作。眼看著一切都已經安頓好了,我準備乘車回家。

  去學校北門的路上,太陽已經微微西墜,一抹斜陽將校園內林木的影子拉得老長老長。行至圖書館,二分橋的堤邊楊柳依依,橋下的河水緩緩流淌,波光粼粼。一路無話,兩個人都走得很慢。

  到了北門,我們站在門口處告別。我關照他一定要好好學習,要好好吃飯,抬起手撫了撫他的頭發(fā)。他點頭應允,將手中原本幫我提著的包遞過來,用憨笑寬慰著我。我想再說些什么,卻再也說不出一個字來。一如當年母親看著我獨自走進風雨中通往五里小學的路上,卻說不出一個字來。

  37路公交車開過來了,我緊走幾步走出校門趕著投幣上車。車子緩緩啟動,我探身向著車窗外看去,恒依然站在北門,朝著公交車的方向。我想對他揮揮手,可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他便成了很小很小的黑影,然后就看不見了。眼淚,一涌而出。

  路牙邊的的夾竹桃,一路漸行漸遠,隱約著幾朵粉白色的小花。

送別的隨筆4

  人生在世,生死離別,悲喜交疊,這是每一個人必須經歷的痛,但,孰重孰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悟到。只是,母愛這種情感,一旦被牽引出來,就如同洪水猛獸一發(fā)不可收拾。

  快過年了,為了來年的吉祥,總會將家里底朝天的收拾一遍,而今年要搬新家,洗洗能洗的也就作罷了,也是少有的清閑。

  但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母親,母親在時總是把年張羅得紅紅火火的,看著就興旺也充滿了喜慶,也讓我感覺到實實在在的幸福。而現(xiàn)在沒有了母親的年,總是缺少的東西太多太多,關愛沒了,溫暖沒了,不覺中就會在心里寂寂地生出許多束手無策的感覺來。

  這樣的時候,我一定要去母親的墓前,要讓她看看還好的我,每次去,我會帶上小零食,還有不能少的紙錢冥票,和母親絮叨絮叨心中的想念,只是,我怎樣的忍著,眼淚,早已成行成河地在心里流,是因為我所有的委屈,就只能在您這理直氣壯、無所顧忌的變成淚流。那從眼中涌出的亮晶晶的東西,掂在手里,溫潤如玉,擱在心里溫暖無比,也是您給予我幸福的反芻。

  母愛,是沒有初心的,如光在我的生命里閃爍,為靈魂而生長,所以女兒淚,才有著花開的美麗與疼痛,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讀懂的。

  母親,我知道您在世界上最遙遠的那方,可思念卻讓我的靈魂一次一次的找尋著您,每一次來到您的墓前,也是我靈魂的一次回歸。

  漫天飛舞的雪花啊,你如精靈般飄飛而來,一定是要告訴我,天上比人間快樂得多,是因為母親在天上,我就放心了。

  母親,漫天飛舞的雪花,就是我對您寫滿天空新年的祝福,祝福您新年快樂!天堂安好。

送別的隨筆5

  我的好朋友蘇良碧不說走,卻走啦。20xx年3月9日,農歷二月初九,星期日,連續(xù)陰雨冰冷天氣,那天可是難得的多云。

  中午,我正要午休,接到我哥的電話,說良碧突然昏迷過去,要我馬上過去他家?guī)兔λ歪t(yī)院急救。我氣喘吁吁趕到他家,套房底下停著兩部救護車,屋子里清靜得讓人心慌,卻早已經有好十幾個人,都是滿臉的凄涼,不說話,只是搖頭。進入他的臥室,兩個醫(yī)生正在他身上忙亂,卻是將醫(yī)療器具從他身上御下,嘴巴氣氣的,“太晚了,不是我們不盡力,你們可以報案,讓公安來解剖,什么事都明白了!彼麅鹤佑悬c呆若木雞,心里好象很自責,煮的飯說是燒糊了,還沒吃早飯,午飯也不吃了。他老婆正從廈門往家里趕的路上。他老婆上世紀九十年代下崗,工齡被政府賣斷,沒有職業(yè),他兒子還在讀大學,他是家里的頂梁柱。我看他的臉,很安靜的,平時常常見到的有點孩子氣的一絲笑意,還掛在臉上。明顯正在睡覺,這怎么會是走了呢?可他鼻孔沒有了呼息,心臟停止了跳動,醫(yī)生收走救治器具,走了,再也不回頭了,可他果真是走啦。

  他家角角落落都種著花草樹木,還有一叢青竹,很青翠地生長著,他的臥室置滿了書,書桌上零亂著一大堆稿紙,說是昨天耗夜,黎明才睡,他都是這種習慣,晚上寫稿,改稿,早上五六點才上床睡覺,臨近中午才起床吃早飯。我打電話給一些朋友,有說昨天才見到他,有說前天晚點下班,遇見了,還說了笑。他一生清潔,守信用,做事認真,做人隨和,朋友有事,他都盡力幫忙,這么好的人,大家都不相信,可他果真是走啦。

  可他果真是走啦。送葬的隊伍長長的,緩緩地經過塔雁,穿過三角街,經過中醫(yī)院,緩緩地,仿佛一條長龍,穿過東大路,進入寶美街。別了,種滿花草樹木可愛的家,別了,擺滿書籍的臥室,別了,熱鬧的街市,別了,很細心照顧你生活飲食的老婆,整天嘮叨你不要抽煙的老婆,別了,大學還沒有畢業(yè)很乖很老實的獨生子,別了,親愛的朋友,可愛的父老鄉(xiāng)親。隊伍在陽光新城前的橋頭停下,他躺上靈車,靈車緩緩地,別了,靜靜流淌著的產溪,別了,村前高大蒼老卻還很年青的橡樹,美麗的,德化的山山水水,別了,天空陰沉,雖是午后一點半,看著總象是黃昏。

  好朋友良碧,今天我們送你,接下去又要送誰?送你的人有一天也要讓別人送,就象你曾經送過別人一樣,將來,又會是誰前來送我呢?隨著年齡增加,偶爾,一二個很熟悉的臉孔似乎是消失了,我們一個個送走他們,想起來有點象戰(zhàn)爭年代,我們送別前往前線的戰(zhàn)士,更象遠古的閩南鄉(xiāng)親,送別前去海外創(chuàng)業(yè)謀生的游子。

  想象著我們都站在安平橋前面的碼頭上面,遠望著茫茫大海,海風刺骨的冰冷,洶涌的海浪讓人驚心,不斷用翅膀拍打浪花的海鳥,激昂的鳴叫在陰沉的天空中劃出一道道孤線,仿佛記憶中元宵佳節(jié)晚空中一朵朵盛開的爆竹煙花。

  你已坐上高大的海船,我們不停地揮手,我們知道,你將前去遠方,具體不知道遠方的那里。我們知道已經有許多親人朋友前去那里。他們去了,從此音訊全無,一定是沒有能夠通到我們這里的郵局、手機、電話,F(xiàn)在是將來的古代,就象古代是現(xiàn)在的古代,古代也沒有郵局、手機、電話啊。古代,我們好多閩南人去了海外,不是也常常地音訊全無?還不是后來航海業(yè)發(fā)達,再后來發(fā)明了郵局、手機、電話。我們知道,他們正在種植、開墾、經營,你前去跟他們相會,他們會在另一個碼頭接你的。

  你老婆、兒子滿臉的不忍,“良碧啊,你路上千萬要注意身體,天涼了要注意加衣,不要再耗夜了!。你老婆一直嘮叨個不休,好象不跟你一起去,她一百個不放心。“老蘇,你路上會想我們嗎?我們聚會,我們喝酒,我們采風,我們都會想你的,你不在,都不知道我們聚會時會是什么樣的情境?”。你老婆還在嘮叨,“你路上要注意按時吃藥啊,一日三餐都要按時吃哦,你喜歡的書、筆、茶具、茶、水果、干糧,還有你喜歡的那頂斗笠、一年四季的衣服,還有路費,都為你準備在行李上了!薄

  不一定就音訊全無,我們會夢見你,或許夢就是你那里的通訊工具,將來的古代,現(xiàn)在,我們不知道夢就是你那里的通訊工具,就象古代,古代人也不知道有郵局、手機、電話等通訊工具啊。我們知道你就在遠方,到了那里,與已經前去那里的人一道,好好奮斗,先建一座房子吧,你曾經是全縣最棒的拖拉機手,有機會就建一個大農場吧。你還建文學社,編輯報紙,寫文章,一定的,你文筆那么好,知識那么淵博。你只是比我們先走,去打前站吧,先去那里,先去打點打點,將來,我們陸續(xù)也要前去,那個不知道那里的遠方,相信的。

  好朋友蘇良碧,明天是你的頭七,相信你已經到了那個不知道那里的遠方,我寫這篇文章以寄哀思。

送別的隨筆6

  今天的氣溫比昨天低很多,想起昨天這時,是那樣的燥熱。

  中午,因為還沒能辦理校園一卡通,所以我和恒去校外吃飯。大學城路牙邊的夾竹桃,間或一些說不上名字的樹木,很是高大繁密,在陽光下默然相偎。

  隔著林蔭道的內側圍欄,可以看到校園,這里將是恒未來幾年生活與學習的地方。我看了又看,想要牢牢記住它們的模樣,哪怕是一棵樹,哪怕是一朵花。

  我們在樹蔭下走著,我的個頭而今只是夠到恒的肩而已。時不時地轉過頭去看恒,看他這段時間臉頰的青春痘似乎多了起來,而那些祛痘的洗面奶什么的,他又是不肯用的。

  太陽還在當頭照著,突然間就飄來了幾絲小雨。

  “媽,是太陽雨。”恒笑著對我說。

  “嗯,是太陽雨。”我抬起頭看看天,被太陽光刺地瞇起了眼。

  不遠處,有一個修自行車的攤位。一只臟兮兮的打氣筒,兩輛山地車斜靠在打氣筒旁邊的樹干上。山地車是彩色的,很漂亮,看上去是男孩子的車。修車的師傅閑著沒事干,坐在樹蔭底下打盹,眼睛不甚嚴實地閉著。可能是被雨絲驚醒,也可能是因為聽到了我們的腳步聲,他的眼皮抬了一下,隨即又更加悠然地耷拉下去。

  這條林蔭小道,契合著我想像中的靜謐,當下心安。

送別的隨筆7

  “等我送送你”,正急忙穿鞋的外婆喊到?蛇@時,我已經拖著行李箱,背著書包出門了。

  我站在十字路口那兒等車,當時的天還是灰蒙蒙的,雖不是伸手不見五指,但周圍的一切看得也是模模糊糊的,加之我又有點近視。

  很冷,哈出的氣都是白霧。我把手揣在包里盯著汽車駛來的方向,腳不停的在地上跺。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腳步聲,光聽聲音,我就知道定是不放心我的外婆。

  我轉過身去,看著年老的外婆正踉蹌的走來,我的鼻子酸了一下,外婆替我戴上一塊兒圍巾,說:“天冷,小心著涼”!

  “不是不讓你送嗎”!

  外婆沒說話,又拿了個皺皺巴巴的袋子塞進了我的書包。也不知道是什么,正想問問,眼睛里那不識趣兒的眼淚在打轉,就快掉下來了,不想被外婆看見,就強忍著,抬頭望向天空,眨巴幾下眼睛。不是有句這樣的話嗎?想哭的時候抬頭看看天空,眼淚便不會掉下來?磥磉挺管用的?粗炜,月亮還沒走,泛著淡然的白光,突然,我竟分不清究竟是月亮還是太陽。

  “你干嘛”?我這才回過神兒來。“哦,沒事兒”。眼淚早已被風吹干!斑@車怎么還不來啊,是在哪兒堵上了嗎?應該不會呀,還這么早”。外婆自言自語道。

  “嘟~嘟~”。沒過一會兒,便聽見了汽車鳴笛的聲音。

  “來了”。外婆提著我的行李箱走到車跟前幫我放進儲藏箱里,我踏上了車,右腳剛上去的時候,我停了一下,回過頭來,“外婆,我走了,您快回去吧,外邊兒冷”!說完便上了車,只剩最后一排有空位了,坐下后,我透過窗戶看去,向外婆招手,外婆也回應了我。

  車子開遠了,離外婆也遠了。外婆變的很小很小,小到塵埃里。漸漸地,外婆已經消失在我的視線里,望著窗外,越看自己越想哭。

  忽然想起,剛才外婆塞了一袋東西給我,打開書包一看,原來是一袋蘋果,是我喜歡的,蘋果底下還有幾百塊錢。這時,再也阻擋不住淚水。

  汽車開了一會兒,我的電話響了,是外婆。

  “喂,外婆”!

  “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外婆沒受過什么教育,手機根本不會使,我從前把她手機的快捷撥號“1”設置成了我的號碼,并教她如何使用。

  大概,外婆就是這樣給我打的電話吧。

送別的隨筆8

  想起遙遠記憶中同樣靜謐的一條土路。三十六年前,我每日背著書包細數著五里村土路河畔垂柳的柔蔓,不倦不怠。

  五里,是一個村莊的名字。與化肥廠一水之隔。

  化肥廠的臨時工大部分來自五里,我心下猜想,這或許是早前就訂下的協(xié)議吧。廠子征用了五里的土地,就得照顧五里的農民到廠里來打工掙錢。

  兩千多名的合同工與臨時工,星布在廠子的各個崗位,雖無親如一家的黏膩,卻也是融洽的。畢竟追本溯源,哪一個不是農民的后代呢?

  所有化肥廠子弟的童年,無一例外地都會因著父母的關系而與五里有著絲絲縷縷的關聯(lián)。至于日后的懷想,那更是會時時侵入到綿綿鄉(xiāng)愁中來的。

  除去那些不曾記事時的親近,真正踏上五里的土地,是在我七歲那年。

  七歲,母親覺得讓我去城里上學尚為時太早。

  我的生日小、靦腆、不愛說話,種種原因讓母親決定依然把我留在身邊。然而河西的幼兒園是不會再去的了,一架秋千,幾匹木馬,又如何能滿足七歲孩子對外界日漸蓬勃的向往呢?我要上學,我堅持著要去上學。

  五里有一所小學,于是母親將我送進五里小學讀一年級。

  我已經記不清五里小學大門的朝向。所有啟蒙的數字與拼音,也一直在模糊的記憶里跳躍著,無法細辨。

  從河西到五里小學,蜿蜒著一條清澈的小河。我一個人背著書包,沿著河畔去上學。

  小哥去城里上小學,父親與母親在廠里三班倒,他們都無暇顧及到我。我不介意自己是一個人,我踢踏著小石子,自由地一路行走。心的自由,不應該有喧囂。

  一個暮秋的早晨,父親上大夜班,還沒有下班。母親趕著做一家人的中午飯,然后去上白班,小哥已經乘廠車去了文林小學。

  “這個天氣,你可怎么去上學?”母親扭頭看著門框外的雨簾,聲音飄過來,和著淅淅瀝瀝的雨聲。

  我沒說話,背上書包掂腳夠著身子去拿掛在墻上的黑色長柄傘。我在用身體的極盡所能來告訴母親,我才不在乎。

  “你這丫頭,就是犟!”母親轉身過來幫我拿了傘,不再說什么。

  我打著傘,穿上紅色高筒套鞋,那是母親托廠里的采購員從外地買回來的。有了漂亮的套鞋,下雨未必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怎奈出門后風大雨急,地面上滿目枯黃的斷枝殘葉,我兩只手緊緊握住傘柄也是吃力。

  過了河西馬路,我突然間有些怯了。高壘于河面通往五里小學的窄小土路,經過雨水的浸泡沖刷,很是黑亮滑溜,歪歪扭扭烙著一些或深或淺、或大或小的腳印。

  若是沒有長柄雨傘與河畔柔蔓的垂柳,這一個突如其來卻又似乎是早有定論的跟頭,一定會要了我的命。我已經滑下河畔,手里緊握著的傘柄勾住了一棵柳樹的叉枝,救了我。幸而瘦弱身輕,我在雨中掙扎著爬上了土路,路上沒有一個行人。我渾身是泥,驚怵得一時忘記了哭泣。愣了好半天的時間,才想起往河西家中走去,一路嗚咽,不能自已。回到家中看見下夜班的父親,終于放聲慟哭。

  淋了雨,加之受了驚嚇,我病了。

  三天后,高燒退去。我更是臉色蒼白,瘦了一圈。

  “小薇,咱以后就不去五里上學了?”母親說,眼里似有淚花。

  “不,我要上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河畔依然是垂柳柔蔓,我依然是一個人背著書包,行走在通往五里小學靜謐的土路上。

送別的隨筆9

  離開家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思念卻越來越近了,車快要到站的剎那,思緒竟飄回了故鄉(xiāng),飄向了離家返程前那個漫天飄雪的晨,對媽媽的想念變得越發(fā)濃烈起來,此刻的我多么再想多聽聽媽媽的幾聲嘮叨,多想再和她聊一會兒天,可是我已經離開了家的'港灣,掙脫了母親的懷抱。

  順著思緒的方向,眼睛開始飄向了故鄉(xiāng)的那幾間磚瓦房,游蕩在了那靈魂寄宿的地方。在那遙遠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離家返程前,媽媽那雙緊皺的雙眸里閃爍的淚花,里面布滿了難離和不舍,我看著看著眼睛也開始濕潤了,不是陽光太刺眼,而是母子心相連。

  今年春節(jié),是我上班以來在家過的第二個新年。大年過后沒幾天,轉眼間又到了外出離別的時刻了。離家前的那天,我還沒動身,媽媽就已經開始為我準備行裝了,吃的、用的早早地就給我裝好在了旅行包里,穿的行頭也整理了出來。晚上的時候,我因為要出門的緣故,就極早地去睡覺去了。正在我半夢半醒的時候,看完電視的媽媽過來問我說:“明天早上給你做點什么吃?”

  我不想太多的勞累她,就說道:“我不吃了,路也不是很遠。再說了大清早的我也吃不下去!

  “家里還有一些餃子餡,我給你包幾個餃子吃吧!”媽媽說道。

  “媽,真的不用了,我明天自己走就行了,不用你操心。”我又一次勸媽媽說道。

  說完后媽媽就走了,我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凌晨五點多的時候,我就被媽媽做飯的聲音驚醒了。在朦朧的睡眼中,我看到媽媽正在燒水,準備煮餃子。她轉身看到我盯著她看時,就對我說道:“現(xiàn)在還早,你再睡一會,等煮好了我叫你!彼f完后,我極想再睡一會,但卻怎么也睡不著了。于是,就起身穿好衣服準備去幫她煮餃子,可還是被她給阻止了。我被媽媽阻止后,沒什么事兒可做,就和她聊起天來。可說來奇怪,我待在家里沒走前,媽媽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等著我來回答,總是在我跟前問東問西,想方設法地想在我跟前,問一些諸如我對未來的打算、結婚處對象一類的問題。但這會我要離開家了,她的問題反而少了許多,兩個人四目相對,半天竟說不出一句話。她只是默默地干著自己手中的活,我也只是靜靜地看著她張被歲月濁蝕,而飽經風霜的臉。額頭上那一道道被時光刻了很深的皺紋,在昏暗的燈光下,竟越發(fā)凸顯起來。再看看媽媽那雙粗糙的雙手,似乎沒有多少光澤,那褶皺的皮膚如同起伏的山脈一般,沒有一塊平整的地方,忽然間我的心里就像被什么堵了一樣,一股莫名的沉重感壓上了心頭。

  飯做好了,我卻沒有食欲了,也許是那份心底的沉重感,也許是早上不想吃飯的緣故。我用筷子搗了幾下那些美味的餃子,媽媽看到后問道:“餃子不好吃嗎?你怎么不吃?”

  我忙說道:“不是的,餃子挺好吃的,我現(xiàn)在就吃。”

  她看到我開始吃起餃子來了,就再沒盯著我看,出去到門外面幫我等車去了。我吃著餃子,突然感覺身上有一股寒氣,心想在外幫我等車的媽媽,一定感覺身上很冷。于是,我就強忍那厚厚的沉重感,快速地吃完了餃子。準備去外面換她進來烤烤火,等我出去的時候,天空中不知什么時候起,已開始飄起雪花了。我看到在寒風中,獨自站在家門口等車的媽媽,身上已經飄落了許多雪花,雪花染白了她那黑色的頭發(fā),耳朵和鼻尖也已凍得有些發(fā)紫了,只見寒風中她在不停地揉搓著雙手,時不時地把那凍的發(fā)紅的雙手,拿到嘴邊哈一股熱氣,以此來取暖。我看著寒風中為我等車送別的母親,忽然雙眼有些濕潤了,但嘴里卻說不出一句話來,似乎連張嘴都覺得很費力,瞬間感覺走起路來都有些吃力了,如有千斤巨石綁在腿上一般。

  看著那天空中飄下的雪花越聚越多,路面也開始鋪滿了積雪,我走到媽媽跟前對她說:“媽,你回去吧!我估計今天是走不了了,不會有進城的公交車了!

  “那你今天怎么走,走不了耽誤明天的上班怎么辦?”媽媽說道。

  我安慰媽媽說:“再等一會沒公車,我就打電話請假吧!”

  “那好吧!我們回家去屋子里烤烤火暖和一陣,你一會打個電話請假,過一兩天天氣好了再走吧!”

  我也再沒說什么,就陪著媽媽走進了房子里。進去坐了一會后,天色也開始逐漸亮了起來,黑色逐漸褪了,但迎來的卻不是湛藍的天。天空中陰沉沉的,朵朵雪花從天空中灑落下來。媽媽看著窗外的雪花,坐立不安地在地上走來走去,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沒過多久她就開始催促我打請假電話了,我告訴她現(xiàn)在還早,人家還沒上班呢!她聽了后就安坐了一會,可是還沒過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她又開始催促起來了。我只能按照她的要求去做,打了一個請假電話才算完事,事情辦妥后,她才安下心來。雖然,暫時她的心安寧了,但眼睛還是不停地瞥向窗外,在心里祈禱這滿天飛舞的雪花能夠停落下來,天空中可以出現(xiàn)奇跡,希望雪停了,太陽可以出來融化飄飛的雪,給她的兒子照亮一條可以出行的路。

  我凝視著把目光不時投向窗外的母親,回憶把我拉向了初中求學的三個冬天。13歲那年,自己走進了中學的大門,學校在距家十幾里山路外的鄉(xiāng)上。由于離家遠,加上冬天學校休息時間短,我們離家遠的同學,好多每天都吃不到午飯的,只能靠一些餅子來充饑。媽媽知道我不喜歡吃餅子,她就把我的午飯挪在早上上學前去吃。每天早上她總是很早就起床了,起來做好早飯后就叫我起床吃飯。那時,冬天天亮的比較遲,自己怕黑總是不敢一個人去學校。母親總是看著我吃完飯后,陪著我去學校,直到路上碰到同學后,她才會返回家中再瞇一會。而那時的我覺得這一切是那么的理所應當,很少對她說過感謝的話,直到后來從同學口里得知,他們最羨慕我的就是,媽媽每天送我上學前做的那碗飯,那是他們可望而不可求的,因為他們的媽媽從來沒有給他們做過那頓早飯。后來,我才明白并不是所有的關愛,都不是不用感謝的。三年初中生活,每個冬天都是伴著媽媽的送別去上學的,從來沒有間斷過。三年如一日的送走了再盼回來,這是一份堅守,如同一條愛的溪流,涓涓而從心田淌過,留下的不僅僅是感動。

  每當我看到送別二字時,眼前總會浮現(xiàn)出一幅幅讓我感動的畫面。送別,那是母親陪伴上學的三個冬天;送別,那是離家遠行前的一盤餃子;送別,那是寒風中那個披雪的背影。又是一個離別的日子,又是一個難舍的新春,也許這一別,恐怕還要一年的光景,來再與媽媽相見,訴說這一年的思念。

【送別的隨筆】相關文章:

送別的散文隨筆09-02

離別的心情散文隨筆02-13

為有好水送北京隨筆散文11-03

別的傷感美文09-14

愛在轉角隨筆-隨筆作文03-28

足球教學隨筆-隨筆作文03-28

初中優(yōu)秀隨筆-隨筆作文03-12

隨筆錄散文隨筆09-01

表達傷感離別的話08-07

傷感憂愁離別的話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