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究性學習課題組長會議的講稿
一、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研究性學習是國家規(guī)定的必修課程,是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方案(實驗)》中確定的八個學習領域之一,共占15個學分。是學生中畢業(yè)必須獲得的必修學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研究性學習的概念和特征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蛘哒f,就是通過“研究”來“學習”,豐富我們的生活體驗,養(yǎng)成運用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習慣,掌握初步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三、研究性學習的特征
(一)重過程
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習的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研究的結果,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設計一種產品、策劃一次活動。研究性學習比較注重掌握文獻、調查、觀察、實驗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關鍵是學習者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有所創(chuàng)造。換句話說,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二)重實用
研究性學習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識的量。目的是發(fā)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側重點在于問題解決,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是具體的、有社會意義的。研究性學習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即學習者面臨的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綜合性的,需要綜合運用多方面的知識才能予以解決;學習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學習內容可能是跨學科的。
(三)重體驗
研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理性認識,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即學習的體驗。創(chuàng)造能力、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經驗的參與,這與學習者的個人體驗有著密切的關系。
(四)重全員參與
研究性學習主張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首先,通過研究性學習,每一個學習者教可以體驗研究的過程,其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發(fā)展。其次,研究性學習的形式是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結合,而合作學習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研究性學習是問題解決的學習,學習者面臨著復雜的綜合性的問題,因此就需要依靠學習伙伴的集體智慧和分工協(xié)作。在這里,合作既是學習的手段,也是學習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也體現了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四、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ㄒ唬┭芯孔匀滑F象
。ǘ┭芯可鐣
。ㄈ┭芯孔陨戆l(fā)展
五、研究性學習的要求
(一)學會與他人合作
。ǘ⿲W會主動探究
。ㄈ┩卣股铙w驗
六、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ㄒ唬┪墨I研究法。通過查閱圖書或網絡資料來理解和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
。ǘ┯^察法。運用眼睛、耳朵等感官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如植物的生長過程、星體的運動變化等。
(三)實驗研究法。在實驗情況下,通過控制一些條件,以引發(fā)某些預期的現象、證明某種因果關系的存在與否的研究方法。理化生課中的實驗可作參考。
。ㄋ模┱{查研究法。采用問卷、訪談等方法收集相關資料,發(fā)現事實,解決問題的研究方法。
七、研究性學習的步驟
(一)形成課題并成立研究小組。
1、課題來源:
、沤處熖峁┑膮⒖歼x題。
、谱约焊信d趣的具有可行性的課題。
2、選題要求:
、刨N近生活,角度小而新,具有實踐意義。
、企w現正確和科學的價值取向。
、怯欣诮滩闹R拓展學習。
⑷具有多學科綜合性的特點。
3、研究小組:
、湃藬狄5-7人為宜。
、品止し绞街,按課題的研究內容分。把課題按研究內容中打算解決的幾個問題分為若干個子課題,每個子課題分別就自己的研究內容開展各種形式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收集相關資料,做好記錄、分析,最后匯總到組長處,由組長整合所有資料,擬定研究報告。
、欠止し绞街,按課題的研究方法分。
、僬n題組長負責組織安排本組的各項研究性學習活動。做好活動記錄,收集匯總各成員的學習過程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②負責文獻研究的成員,應利用百度等工具搜索下載相關資料,并加以整理分析,注明各條信息的網址;或利用各種書籍報刊查找相關資料,并加以摘錄、提要、綜述等,注明每條資料的出處,如書籍的書名、文題、作者、出版單位、出版時間,雜志的年號、期號、文題、作者,報紙的年、月、日、文題、作者。
、圬撠熣{查研究的成員,應編寫調查問卷或訪談計劃,實施調查,并做好調查后的數據分析或訪談筆記。
、茇撠熡^察研究的成員,應制定觀察計劃并實施觀察,撰寫觀察日記或數據分析。
、葚撠煂嶒炑芯康某蓡T,應制定實驗計劃并開展實驗,做好數據記錄與分析,撰寫實驗報告。
。ǘ┲贫ㄕn題研究方案
方案如果制定得成功,有時就意味著課題研究成功了一半。制定課題研究方案一般要考慮以下因素:提出課題的背景或原因;研究要實現的目標;研究的主要內容(問題);準備采用的研究方法;小組成員如何分工;活動進度安排;研究成果的呈現形式等。(參見課題研究方案表)
。ㄈ⿲嵤┭芯糠桨
1、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分工要均衡,發(fā)揮各人的長處,防止出現“一人干,幾人看”的現象。
2、安全第一,積極主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各種手段,采取各種方法,開展相關活動。
3、重結果,更重過程。要做好過程性資料的積累,閱讀要做摘錄,活動要做記錄,訪談要做筆記,有條件的話,還要積累相關的音像圖片資料。用日記的方式記下自己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心得感悟也很重要。
。ㄋ模┱矸治鲑Y料。
每個成員應對自己掌握的資料進行系統(tǒng)的整理并把它們集中存放在小組的檔案袋中,便于其他成員利用,也便于積累。
(五)形成研究成果。
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對所做的研究課題、過程和結果做集中的表述與展示。
研究報告要符合以下要求:
。1)能按研究報告格式逐項填寫完整。
。2)引用相關資料不超過總篇幅的三分之一,并能注明出處。
。3)書寫規(guī)范、端正、清楚,無錯別字。
。4)語言具有科學、準確、嚴謹的特點。
。5)研究結論是通過自主探究發(fā)現而獲得的。
。6)能得出引發(fā)思考或建設性建議(意見)的研究結果。
一、編寫格式:
二、論文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一)前署部分
1、論文封面:結合論文內容自己設計,應包括以下內容:
a.論文題目:簡明、確切、具體地概括論文的最主要內容和結論,一般不宜超過20字,必要時可加副題;
b.課題組所在班級、課題組組長姓名;
c.導師姓名;
d、論文提交日期: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2、摘要:300字左右,概括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和結論。
3、關鍵詞:3—5個詞作為關鍵詞。
(二)正文部分
、乓裕赫f明本課題研究工作的緣起、目的、范圍,扼要概括這一課題目前研究狀況,要解決的問題,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蒲芯窟^程:記錄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詳細說明各階段所做的主要工作。
、钦撐恼模菏钦撐牡暮诵暮椭黧w。一般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理論分析和設計方案:利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對所選課題進行科學的理論分析、數值計算以及系統(tǒng)、原理設計!駥嶒炘砼c設計方法:較為詳細闡述實驗原理、方法、裝置、步驟或設計方法,計算程序等。
●實驗或調查結果及數據處理:列出全部數據的圖表。
●結論與討論:著重闡明本人通過本課題科研工作,在理論分析、設計方案、計算方法、實驗方法、實驗設備、測試技術、數據處理、工藝方法等某一方面具有創(chuàng)造性或新見解的成果;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作出客觀的敘述;提出需要討論的問題和建議。
【研究性學習課題組長會議的講稿】相關文章:
課題開題組長代表發(fā)言03-08
研究性學習自我評價09-23
關于研究性學習的評價07-30
中學化學的研究性學習04-29
課題研究的方法03-13
課題申報書09-16
課題研究方法07-19
當組長作文09-01
陳情表的課題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