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做錯事不認錯怎么辦
原因一:“你說什么,我聽不懂!”
我們知道,學齡前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是有限的。有的時候他們也會因為想得到卻說不出而變得很焦急,而在成人要求孩子認錯時更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
當爸爸媽媽看見孩子做的“好事”,變得很生氣,但對于那些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其實并沒有聽懂爸爸媽媽說的話,也不知道爸爸媽媽生氣是因為自己做錯了 事,當然他們就不會認錯了。例如,寶寶把爸爸的設計圖紙當作自己的圖畫紙,畫得一團糟,爸爸就會告訴寶寶不能在設計圖紙上畫畫。可是寶寶并不理解設計圖紙 和圖畫紙的差別,自然就不會明白在設計圖紙上畫畫是不對的。
原因二:“我沒錯!”
大多數(shù)孩子都天生好動,喜歡探索身邊的各種事物,常常把家中的東西當作玩具。如果這些東西是爸爸媽媽的錢包或是別的重要事物,那么惹大人生氣就在所難免了。
一旦等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是孩子把東西藏起來了或弄壞了,害得自己著急萬分時,就會要孩子認錯?墒,孩子并不明白自己哪里錯了。成人平時沒有和孩子說清 楚,什么可以玩什么不可以玩,或者成人沒有把那些孩子不該玩的東西放在孩子看不見或碰不到的地方(可能這些東西并不會對寶寶的安全造成威脅)。這些都是造 成孩子“犯錯”的因素。
這樣的話,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可爸爸媽媽還要他承認自己錯了,孩子怎么做得到呢?
原因三:“不全是我的錯!”
由于成人并沒有看見寶寶的行為過程,所以寶寶犯錯的原因有時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樣。比如說,兩個孩子打起來了,父母看見的話會立刻制止?赡芨改笗笞约旱暮⒆酉騽e的孩子道歉?墒,有時先動手打人的正是對方那個孩子。那么,要孩子先認錯,他就會很不服氣,不肯認錯;即使孩子知道打架是錯的,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先動手的人先道歉才對。
因此,有時孩子犯了錯,我們要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等了解了整個事情發(fā)生的前因后果,讓孩子認識到錯在哪里時,再讓他認錯也不遲。
原因四:“你那么兇,好嚇人!”
孩子犯了錯,如打壞了很貴的東西或是弄傷了別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會很生氣。在生氣時,成人一般會抓著孩子的手,很嚴厲地責問他,要孩子承認自己錯了,說對不起。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都會害怕大人,甚至覺得爸爸媽媽都不愛自己了。
試想,在孩子覺得“你好兇,好嚇人”的情況下,還要他承認自己錯了,是不是有些勉為其難?
原因五:“爸爸媽媽認錯了嗎?”
父母和老師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們會通過模仿身邊親密且重要的人來學會一些行為。父母的榜樣作用,不僅表現(xiàn)在好的行為上,在不好的行為方面,也是孩子模仿的對象。
由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權威,因此往往會為了自己的面子,不向孩子認錯,特別是在自己犯錯的時候,如弄壞了孩子喜歡的玩具等,他們可能會進行彌補,但卻不樂意認錯,由此導致了孩子也學會了不認錯。
原因六:“爸爸媽媽會罰我嗎?”
家長雖然答應不會懲罰孩子,但是在孩子承認了錯誤之后,卻因為做的事很不好,還是遭到了爸爸媽媽的批評,有時甚至會打孩子。家長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讓他記住了,以后就不會犯同樣的錯了。
其實,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失去對父母的信任,覺得爸爸媽媽說得到做不到。而且由于孩子上過一次當,以后再要他認錯,就變得難上加難了。
小貼士:
耐心告訴寶寶,做哪些事是對的,做哪些事是錯的。
和寶寶訂立家庭行為規(guī)則,讓寶寶知道做錯了事,要認錯。
了解寶寶犯錯的原因,讓寶寶承認自己所犯的錯。
寶寶犯錯時,和寶寶說話的態(tài)度應當是嚴厲,而不是兇。
以身作則,讓寶寶學習如何認錯。
答應不打?qū)殞毜脑,一定要做到?/p>
【孩子做錯事不認錯怎么辦】相關文章:
孩子和媽媽不親怎么辦05-14
孩子無肉不歡應該怎么辦09-03
孩子做錯事闖禍的溝通方法08-28
孩子們不參加戶外活動怎么辦08-12
孩子不聰明的原因12-12
孩子不愿認錯的原因有哪些10-09
寶寶不喝水怎么辦03-10
不尊重孩子是家教通病08-23
孩子不聰明與ADHD有關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