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共享單車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共享單車作文1
如果有一種出行方式是只花五毛錢就可以騎行一小時,還有一種方式是擠地鐵追公交車,灰頭土臉的去上班。你會選擇哪一種?
自從20xx年共享的觀念一推出,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媒介的信息光速傳播出去。共享單車停在大街小巷。自行車道整潔平坦。我們也欣然地看到,在汕頭,大街小巷都有共享單車。選擇共享是個什么概念呢?當你急著外出但沒有交通工具,只需手機解鎖二維碼,花5毛錢就可以騎行單車一個小時。它獲得許多贊譽的原因大都賴于它方便又實惠,同時也開啟了一股全民騎行的新潮流。在全民創(chuàng)文的氛圍下,提倡綠色環(huán)保、健康生活方式的共享單車更是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但是,正所謂福禍相依。共享單車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令人憂慮的現(xiàn)象。
隨著共享的推廣,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比如“男子用私鎖綁定共享單車”這樣私人占有公共財物的新聞;更有十二歲小男孩騎共享單車撞上大貨車不幸身亡的事件,讓人唏噓不已。讓人不禁想問,到底是誰的錯?
對于共享單車而言,是否有些規(guī)定不夠完善?比如,未滿十五歲的青少年不允許騎自行車在機動車道,這是交通法所規(guī)定的,但在共享單車的App上卻沒有看到。這是一個疏忽還是一個漏洞?在全球信息化進程中,要求實名認證已經(jīng)不是什么難事。若交通工具的'App上能要求實名認證,不就能減少未成年騎行發(fā)生意外此類事故了嗎?況且,開啟實名認證對于防止偷盜、私人占用等問題也有一定幫助,何樂而不為呢?
而從社會新聞中我們也能看到,在21世紀飛速發(fā)展的如今,國民素質還有待提高,甚至是在原地踏步。男孩使用共享單車發(fā)生意外,全由共享單車背鍋嗎?
有的網(wǎng)民認為,應該是監(jiān)護人監(jiān)管不力。但我認為,這不正說明我國民眾法制意識的薄弱嗎?十二歲的少年應當具備一定的學識但對法律條規(guī)卻不知,甚至可能是知法犯法。法律是反應人民的意識的,是用來保護人民利益的,而我們老百姓卻大多不關心法律,“法盲”比比皆是。法治精神已是當今的主流,可是我們依舊要加大法治的推廣力度,讓它滲入到民眾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甚至要大力推行法制低齡化的措施,讓法制意識、法治精神進入到課堂中去。魯迅先生說:“救救我們的孩子們,才是救國!”
國民素質的缺乏并不只有法制意識的欠缺,還有的是思想道德品質的丟失。共產(chǎn)主義思想提倡天下大同,自然是一派天下富足,和諧安寧的景象。但是現(xiàn)實卻不是如此,有人用私鎖綁定共享單車,學生比賽扔共享單車,肆意毀壞公共財物的事件就在身邊。從中我們看到的是自私的、道德敗壞的。難道我們忘了孔夫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嗎?難道還活在原始社會嗎?不,我們摸著良心想想,道德還在心中嗎?教育與文化的缺失影響了社會風氣,讓我們忘記了中華禮儀之邦的美名。在提高國民素質的口號下,文化的下移才是至關重要的。
共享的初始是為了改變城市,為了加速現(xiàn)代化發(fā)展,但卻引來諸多禍端。這也就從側面反應了國民素質的低下,法律還不夠完善,共享單車的福禍相依,為我們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啟示,也告訴我們,城市的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創(chuàng)文行動應永不停歇。
共享單車作文2
共享單車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橙、黃等各色共享單車。與公交車、地鐵站等交通樞紐接駁,解決出行最后一公里,無論是緩解交通擁堵,還是保護環(huán)境,共享單車都很有用。然而,在單車數(shù)量飆升的同時,停車問題也日益突出。
在北京一些地鐵站周圍,共享單車“任性”停放現(xiàn)象明顯:有的橫亙在人行道上,妨礙行人走路;有的無序擺放,讓本來就狹窄的非機動車停車區(qū)域更顯緊張;有 的直接停在出入口臺階下,擋住進站通道;有人甚至將車塞進綠化帶里、鎖在欄桿上、靠在大樹邊。在南京,共享單車進駐才半個月,僅是鬧市區(qū)新街口一處就有近 600輛單車因違章亂放被管理部門拖走。在成都等地,共享單車也因“占道”等問題屢被城管部門扣押。
共享單車為什么停不好?這與租車者素質參 差不齊有關系,一些租車者只顧騎、不顧停,不愿意花時間認真擺放單車;這也與單車公司跑馬圈地、過量投放、管理粗放有關。有的街頭地方狹窄,一下子容不下 那么多單車,一些故障車長期擺放在街頭,而單車公司又顧不上管理,加劇了停車亂象。
除此之外,也要看到,共享單車停車亂,與城市規(guī)劃、設計、 建設的不合理很有關系——拋開老城區(qū)不講,很多城市的新城區(qū)在最初交通規(guī)劃時,壓根兒就沒給自行車、步行等慢行交通系統(tǒng)預留足夠的通行與停放空間。前期規(guī) 劃缺位,后期管理失位,讓停車問題“雪上加霜”:君不見,多少自行車停車棚被摩托車、燃油助力車占據(jù),多少城市主干道兩側的人行道與自行車道停滿了小汽 車,城管、物業(yè)、保安等各種管理主體,對這些問題已經(jīng)“習以為!绷。
打造優(yōu)質城市慢行交通系統(tǒng),共享單車是一個創(chuàng)新。想要共享單車用得好,前提是“停”得好。政府完善配套服務是治本之策。當好“服務員”,政府大有文章可做。
停好車的前提是有地方停,這就要做好加減法。機動車占道,要做“減法”:交通、城管等工作人員加強巡邏頻次,加大處罰力度,定時定點“清障”;自行車停 放區(qū)不夠的問題,要做“加法”:規(guī)劃、城建、交通等部門,做好頂層設計,編制車道規(guī)劃,完善停放導則,從總量上增加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停放區(qū)的供給數(shù)量。
共享單車流行,主要得益于無樁,隨借隨還。但自由泛濫成亂停亂放,原先引以為傲的方便,反而成為新的出行梗阻。不妨退回一步,借鑒傳統(tǒng)公共自行車“空間 劃定性”的.特點,在一些有條件的樞紐和地鐵站周邊,政企聯(lián)手,共建一些自行車推薦停放區(qū)。依托運營企業(yè)的大數(shù)據(jù),推動各物業(yè)按需求設置非機動車停放區(qū)域。
想要停得好,還要管得好。維護好共享單車的停車秩序,離不開有效的管理。對行業(yè)內惡性競爭、暴力破壞行為,對某些人公共意識缺乏、任意折騰單車的行為, 有關部門要做好“善后”服務,追究相關肇事者的法律責任;推動征信機構和單車運營商合力共建租車人信用管理系統(tǒng),獎罰分明。鼓勵用戶對違規(guī)停車者拍照舉 報,核實后獎勵信用積分;對惡意亂停、濫用、損毀、盜竊單車等行為,將租車人納入失信黑名單。
共享單車是新事物,政府部門應該以服務思維引領,多呵護,多扶持。配套服務好了,單車停放有序了,人們愉悅、方便出行的生活小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
共享單車作文3
共享單車遭破壞?治安跟進不就得了!沒那么簡單:其一,破壞公共設施被抓,輕則有行政處罰,重則有刑法介入,但共享單車不是公共設施,所有權明確,沒有報案就沒有立案,更不可能處罰;其二,運營商可以選擇報案,但共享單車價值低,要構成盜竊罪等不夠標準,報案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其三,人為破壞的原因極其復雜,單車使用者不一定就是破壞者,活捉責任人無異于大海撈針,要做到精確打擊,規(guī)制成本太大了。
如果治理層面都頗感為難,那么寄望于對單車的愛惜使用,則基本上更無可能。雖然行為最后都表現(xiàn)為破壞,但心理誘因可以說千奇百怪:有黑車覺得單車搶生意,也有人就是純粹看不慣,有的人可能是圖個樂,還有人就是拿它撒氣。舉例說,上海有個人連把三輛摩拜扔進黃浦江,當事人的理由是覺得車里有芯片,不安全;廣州有扔車進珠江的`例子,理由是喝酒之后圖個好玩;還有人想把單車占為己有,竟然在座位上放針凡此種種,要規(guī)制更無從下手。
對此,素質論是常用總結,但素質太抽象,沒有抓住實質問題。關鍵在哪里?共享單車的模式問題。雖然名曰共享,但它確切來說是租賃經(jīng)濟,特點是使用者和所有者分離。來區(qū)分幾種情況:1。如果你就是車主,你很難對愛車拳打腳踢;2。假如你坐一輛專車,司機作為車主盯住你,你恐怕難起破壞之心;3。但如果你僅僅在租賃和使用一輛單車,車主完全沒有在盯你,你有什么理由要特別愛惜它?可見,共享單車產(chǎn)權和責任分離的狀態(tài),導致了很多人對它不懷好意。
既然如此,對癥下藥就是了,藥方就是在研發(fā)和設計上多下功夫。摩拜的例子有代表性,要把產(chǎn)品設計成防止所有意外情況,二維碼特別設計,你就刮不花;輪胎實心,你就無法扎帶;極簡化設計,你一個零件都拆不下;車子極其笨重,你想拿去賣都搬不走。再說價值性,一代摩拜單車的成本到了6000元,你敢破壞這樣的車子夠不夠立案標準,當然夠!上海就有判例,某市民覺得摩拜高大上就搬回家,結果被判了三個月。
同樣,共享單車還存在違規(guī)駕駛和停放的問題,很多人覺得停哪就停哪,想沖紅燈就沖紅燈,原因太清楚不過不必為這些行為負責嘛!因此,解決違停和駕駛的問題,也需要針對性施策,大體原則是要把責任明確給租賃人。怎么明確?關鍵還是在平臺這里,通過設計信用分規(guī)則、舉報機制等,記錄租賃人的信用狀況,對不守規(guī)則的人給予懲戒。如此,抓住單車研發(fā)、規(guī)則設計這個主體框架,單車破壞率將有效縮減。
由上觀之,單車破壞行為至少涉及三個層面:在使用層面上,多數(shù)人不夠精細化;在治理層面上,具有較大規(guī)制成本;在設計層面上,給了破壞者可乘之機。因此,需要三位一體來應對亂象:在使用問題上,把責任明確給使用人,引導使用規(guī)范化;在治理問題上,對一些代表性破壞行為報案,以儆效尤;更重要的是在研發(fā)和設計上發(fā)力,把潛在問題消滅于無形之中。
【共享單車作文】相關文章:
共享時代,共享單車作文08-30
共享單車作文(經(jīng)典)10-12
“共享”單車作文02-18
共享單車08-18
共享單車作文04-05
共享單車的作文10-12
(推薦)共享單車作文10-08
有關共享單車的作文10-12
共享單車作文(合集)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