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愁的作文精華1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鄉(xiāng)愁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1
逢佳節(jié),倍思親。離多久,都離不開淡淡的鄉(xiāng)愁;走多遠,都走不出親人的思念。故鄉(xiāng)與親人是每個游子午夜夢回時,借以慰藉漂泊心靈的溫床。
我想起了我家巷子盡頭那盞昏黃的白熾燈和路口等我回家的身影,是他們照亮了我無數(shù)個貪玩晚歸的夜晚,也照亮了我的整個童年。
我想起了小學校園里的皂角樹和桂花樹,每當夏秋交替之際,都會有很多成熟的皂角被大風吹落,同學們撿回去洗衣服,我仿佛回到了那年的操場上,同學們聚集在那棵兩層樓高的`桂花樹下游戲,十月的桂花如細雨柔絲般紛紛灑落在大家頭上。
我想起了初中那個停電的晚自習,同學們每人點個小蠟燭,在微弱的光線里,大家興致勃勃的寫著作業(yè),單純而美好的憧憬著未來。
我想起了那個夏天在小山頂上,迎著習習涼風和小伙伴們在夕陽下奔跑,山底下的小城蜿蜒成一個巨大的“S”形,一條崎嶇的公路一直伸向盡頭。
我還想起了那個“黑色”的高三,每天早上準時被夢想叫醒,一邊啃著包子一邊迷迷糊糊往教室跑,想起了每天晚上熬夜時媽媽沖的熱牛奶,直到金色的六月過去,換來一張深藍色的錄取通知書,為我插上了夢想的翅膀,帶著我走出了小城,走向未來。
中秋已近,從孤身一人到上海求學,再輾轉(zhuǎn)到蕪湖工作,已經(jīng)整整八年,恰逢一同來蕪湖工作的校友結(jié)婚,有感于歲月如白駒過隙,往事歷歷在目,埋沒在紅塵中的我們,哪怕此刻無法踏上征途,那么至少將我們的初心好好的珍藏在心中,不讓它因歲月的沖刷而斑駁失色;靜靜地等到時機到來的那一刻,用一種溫暖睿智的氣質(zhì),對自己進行一種期望,撫慰自己看似堅硬的心。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敝星锛压(jié),闔家歡慶之日,爸爸卻捻著酒杯,舉頭望月,喃喃自語道。天上有兩顆星,我們看來不過是幾十米遠的距離,實際上卻可能有幾百萬光年,爸爸的眼角也有兩顆星,星里倒映的是故鄉(xiāng)。
父親長得有點黑,但他故鄉(xiāng)的人少有白皮膚的,在他們中間,我父親也算是較白的了。他的眼睛深邃而又明亮,我總是能從中挖出他的思想,感受他的心情。
他本是青海人,和江蘇有大半個中國的距離,但他來了,還在這兒扎下了根。
他在南京上的大學,當初他一個人抱著被子,提著小凳,在火車上搖搖晃晃了三天半才到達大學,用他的話來說“簡直坐的都不知道方向在哪兒了”。但在大學中,他認識了我母親,后來在江蘇——母親的家鄉(xiāng)安了家。
逢年過節(jié),即使青海和江蘇的.時間差異大,他也堅持要和奶奶他們問好聊天。在這中間,手機充了又拔,拔了又充,滾燙的手機外殼如同父親那顆思鄉(xiāng)的心。外婆悄悄對我說:“你爸爸簡直瘋了,還不睡覺?”我在心底暗自嘆息:你們都不懂他,我懂!那不過是一個游子,對于故鄉(xiāng)家人的愧疚罷了。
后來,青海的西寧也開放建設起來,但速度很慢,收效甚微,爸爸在江蘇看著著急,頗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惋惜:“怎么會這樣呢?怎么會這樣呢?”他們都不解于父親的焦急源于哪里,我知道,那不過是一個游子對于故鄉(xiāng)發(fā)達的期盼和渴望罷了。
在去年除夕夜里,爸爸和他的親朋們在手機上用視頻喝酒聊天。他好高興啊,整張臉漲得通紅,眼里是藏不住的笑意。但其實手機的攝像頭搖晃的連手都沒拍到。媽媽把這發(fā)到朋友圈取樂,但我卻知道,這其中深藏的,更是一個游子對于故鄉(xiāng)的深情的懷念。
曾經(jīng)有人說過“回不去的才叫故鄉(xiāng)”,父親對此深有體會,想回去看看,又顧及許多,只得了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謹以此句,獻給我的父親。這里,將會是你的第二個故鄉(xiāng),我們,是你永遠的故鄉(xiāng)人。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3
冬天,在那遙遠的家鄉(xiāng),飄灑著潔白的雪花,一切都被冰冷的空氣凝結(jié)了。一棟棟紅色的小瓦房掛著紅彤彤的燈籠,在裊裊炊煙的籠罩下,有著朦朧的美感,好像那仙境一般。一輪皎潔的明月仿佛是一滴水滴,凝固在這寒冷的冬季。
第二天當太陽的光芒灑在潔白的雪地上時,忙碌的一天開始了。“哎,來看看這水果,多新鮮呀!來瞧一瞧,看一看啊!”“油菜,快來看一看呀!看這色兒多正!”在熱鬧的早市上,叫賣聲一陣高過一陣,一聲大過一聲。來買菜的人很多,稍不注意,就會把你從東擠到西,從南擠到北。喧鬧的氣氛感染了寒冷的小鎮(zhèn),熱翔洋溢在人們幸福的臉上。漸漸地,從遠處傳來了歡快的秧歌聲、鐵匠那鏗鏘有力的敲打聲。這就是家鄉(xiāng)的冬天,像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
家鄉(xiāng)的夏季更有特點,像一幅色彩濃烈的油畫。中午,熾熱的太陽烤著大地農(nóng)民們坐在苞米桿上,抽著地道的旱煙,隨手抓起一個大餅子就往嘴里送,嚼著大蔥,不亦樂乎。
市場上,新鮮的蔬菜整齊的擺在攤上,泥土的芬芳還沒有散盡,一個婦女叫賣著。茄子那紫色的外衣上了一層亮,亮極了;小辣椒披著火紅而有嬌艷的衣裳,扭動著纖細的'腰肢;翠綠的油菜掛著露珠搖搖擺擺;生姜皺著眉頭……那邊,飯菜的香味兒掩蓋了一切。嫩黃的煎雞蛋像個小太陽,靜靜地躺在飯盒里;白米飯好似一朵云彩,飄蕩在“太陽”周圍;香菜軟綿棉的躺在那里,咬一口,濃香四溢。在看看攤主們:有的在品嘗地道的農(nóng)家菜,有的在于令居聊家常,有的在整理蔬菜的順序,也有的臂彎里拎著大籃子收拾攤前腐爛的菜葉。
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一個小小的城鎮(zhèn),熱鬧、親切的家鄉(xiāng)遠遠望去,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空中靜靜地傾聽著從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傳出的歡聲笑語。此時,我無比的羨慕那輪圓月,可以掛在家鄉(xiāng)的天空上看著這一切。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4
什么是鄉(xiāng)愁?鄉(xiāng)愁是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鄉(xiāng)愁是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與我而言,鄉(xiāng)愁是我在這火花之中觸發(fā)的思鄉(xiāng)之情。
我的家鄉(xiāng),可要從我的祖輩說起了。我的太爺爺?shù)募以诤幽,那是一個美麗的鄉(xiāng)村——確山縣。直到我的祖輩時,才離開了那里,來到了淄博。確山,也算我的家鄉(xiāng)了,說到它,可能沒幾個人知道這個小城的,但是,在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全國聞名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打鐵花。
打鐵花,顧名思義,就是將鐵水向天空中灑去。雖看著簡單,但也是一種技術(shù)活。要說由來,那可要追溯到春秋時期了。這在當時,是一種兵器,但經(jīng)過時間的'歷練,它已成為了一種藝術(shù),一種讓你為之震撼的藝術(shù)。
我在之前也回過一次河南,也看過一次打鐵花。那是在元宵節(jié)時。只見兩人抬著一大缸鐵水,其中一個人腰上還掛著一把柳木勺。聽老鄉(xiāng)說,這把柳木勺是經(jīng)過火燒的,只有經(jīng)得住火燒的柳木,才能再經(jīng)過七七四十九天的浸泡,制成勺。在打鐵花時,場面極其宏觀:一堆人被止在一根線后,橋上也擠滿了人。表演者將木勺往1600℃的鐵水中撈去,灑向天空。一瞬間,天花亂墜,猶如天女散花,鐵花漫天飛舞,從天空中凝成一粒極小的鐵粒,有的甚至被蒸發(fā)。這種現(xiàn)象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加了某種化學物質(zhì)吧。一次又一次,鐵花在飛舞,人們在歡呼,鄉(xiāng)愁也油然而生。
不知是什么力量,使這表演者忍受得住這鐵水的炙熱和對皮膚的灼燒。他們何嘗不痛?他們怎能忍受?他們?yōu)楹芜@樣拼命?他們是為了游子心中的鄉(xiāng)愁!他們滿足了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幫助一位少年圓了一個回鄉(xiāng)的夢。
打鐵花是一場感官的盛宴,一場震撼的表演。而我,卻只識得它是一味鄉(xiāng)愁的解藥。我每每想起這場表演,一股暖流便蕩漾在心田。
也許,這火花中的鄉(xiāng)愁便停留在那一剎那,在這一瞬間。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5
冬天的齊齊哈爾和秦皇島不同。盡管兩者同樣冰冷,但冬季的齊齊哈爾更勝一籌,滴水成冰,呵氣成霜。剛降過一場大雪,北風一刮,馬路上的雪早已變成了厚厚的沙冰,人走在上面,發(fā)出清脆的“咯吱咯吱”聲。
小時候一到了過年時,媽媽總會帶我回東北,回到那個比秦皇島寒冷無數(shù)倍的齊齊哈爾。那個時候小,還不懂事,對于東北的記憶就是厚厚的雪、藍藍的天空和冰冰的空氣。還有就是那春節(jié)夜晚,綻放的五顏六色的煙花。那時候身上總是要套上許多層厚厚的衣服才敢出門,不然準保會凍壞,可為了看煙花,也就不覺得了。
幾年過去了,我也長大了不少!敖衲赀^年又不能回去了,唉,你下次和姥姥視頻一定讓姥姥多穿點衣服。聽說那里現(xiàn)在就開始下雪了呢,這才剛十月的天兒……”媽媽一邊嘆著氣一邊跟我念叨著。其實我雖然失落,但也有一些歡喜的,因為不用去到那么寒冷的地方了?蓮膫(cè)面看媽媽,她的眼睛,在燈光的照映下有一種淡淡的憂愁。“姥姥一天天老了,我們也不能陪在她身邊,真是不放心,想回去看看啊……”媽媽又輕輕的說。這就是鄉(xiāng)愁吧,我想,讓身處遙遠地方的媽媽掛念著姥姥,掛念著齊齊哈爾。
又是一年冬季來,我們終于踏上了回家的'道路。好久沒有回去,其實我也想念那兒了。踩在齊齊哈爾的土地上,呼吸著齊齊哈爾的空氣,我的身體里,似乎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我想這就是家鄉(xiāng)的魅力。我想著,卻看到窗外竟出現(xiàn)了一幅奇景:那青松的針葉上凝著厚厚的白霜,像是一樹樹潔白的秋菊;那落葉喬木的枝條上裹著雪,宛如一株株白玉琢的樹;垂柳銀絲飄灑,灌木叢都變成了潔白的珊瑚叢,千姿百態(tài),令人撲朔迷離,恍惚置身于童話世界中。
又離開家鄉(xiāng)好長一段時間了,想,想念故鄉(xiāng)的藍天、空氣,最想念的是那特別的冷,卻能溫暖我的心。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6
一塊黢黑如墨塊的墨子糕,一把藤椅,足以讓爺爺在如霧的煙霧中,消磨個把鐘頭。
記憶中墨子糕的味道,淡甜,淡苦。黢黑而光滑的表面,像是那江南煙雨后磚瓦的顏色。沉穩(wěn),恬淡,也無端地帶了幾絲墨塊的香味。每當家中購置了那些花花綠綠甜得發(fā)膩的糕點時,爺爺總是一語不發(fā),沉郁地靜默著。只有當家鄉(xiāng)的親戚寄來墨子糕時,爺爺才會勉強吃幾塊,消磨一段悠長的.時光。
在我八歲那年,隨爺爺回家鄉(xiāng)安徽。漫步于一條古街中。青瓦白墻,極優(yōu)雅的徽式建筑,青灰色的檐角向上翹起,在一碧如洗的天空上勾住了兩縷白云。爺爺頗興奮地邊走邊講,兒時那鮮活恍如昨日的記憶。他瘦削的面龐上散發(fā)著孩童般的歡悅。
忽地,爺爺止住了話語,徑直向一家老糕點鋪走去。不久,他拎著一包紅紙所包的糕點緩緩走了出來,笑得像一個孩子。三個金色大字恣意鋪展在艷麗的軟紙上,筆力剛勁,瀟灑如騰龍——墨子糕。
爺爺小心翼翼地剝著紅紙,一層層,好像在剝著一層層童年的記憶。他輕輕捏起一塊,極快地送入口中。靜靜地含著糕點,像在期待,又像是回憶,緊接著,他開始咀嚼,低聲咕噥著:“嗯……味道怎么變了……”
爺爺眼中極快地閃過一絲失望,脊背似乎也駝了下去。他開始變得沉默,凝視著那塊糕點。
那一次,我忽地明白了,爺爺對于墨子糕的鐘愛,并不完全是因為它獨特的味道。他只是渴望從這兒時的味道中重返這個溫和的南方小城。這么多年,這么多次在淡苦淡甜中度過的悠長時光,正是爺爺對家鄉(xiāng)無數(shù)的思念與追憶。
不知何時,爺爺?shù)难劢菕炝艘活w渾濁的淚珠。他仰起臉,瞳仁中映滿古城的剪影。他點著了一支煙,在煙霧繚繞中繼續(xù)品嘗著墨子糕。我也吃了一塊,又是與記憶所不同的味道。醇厚的苦中帶著甜味,悠長的香味融于舌尖,久久不散。
就在那一次,我讀懂了鄉(xiāng)愁。帶著墨子糕香味的濃濃鄉(xiāng)愁。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7
鄉(xiāng)愁,一份淡淡的憂愁,一份濃烈的情感,一份溫馨的親情。
——題記
思鄉(xiāng)的情結(jié),或許就如張繼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孤寂;或許就如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急切;又或許就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思念。
有時或許只有離開了故鄉(xiāng),才會明白思鄉(xiāng)是如此的牽腸掛肚。有時或許只有離開了故鄉(xiāng)這個溫暖的口岸,才會明白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中的無限愁思。中秋佳節(jié),本是團圓美滿的節(jié)日,我卻因為學業(yè)而有了王維那“遙知兄弟登高處,便插茱萸少一人”的感嘆。望著天空中那輪高掛的明月,明月中仿佛有著故鄉(xiāng)的輪廓,在那故鄉(xiāng)的輪廓中有一座小小的房子,而那房子里有著我最思念的人。
只愿明月能將我的憂愁遙寄于鄉(xiāng)。
華燈初上,元宵佳節(jié)來臨。聽著教室窗外那一聲聲“歡天喜地”的禮炮聲,那一聲聲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的心已然飄到了熱鬧非凡的故鄉(xiāng),不知正在游燈的父親是否早已大汗淋漓;不知家中的親人是否已然吃了元宵湯圓;不知信佛的奶奶是否正在為她的后代誠心誠意地祈禱著……
但愿明月能將我的思念寄給遠方我那日日思念的親人。
“血濃于水”這是很早之前便流傳的對于親情的說法,但沒想到這句話會有日竟會在我的身上應驗。當我考砸的時候,我思念奶奶的嘮叨,至少她的嘮叨能使我明白,世上還有人惦念我;當我被誤解的時候,我思念老妹們的打鬧,至少她們的.打鬧能使我明白,世上還有人理解我;當我被欺負的時候,我思念父母的陪伴,至少他們的陪伴能使我明白,世上還有人能使我依靠。
但愿明月能將我對親人的思念寄予他們,讓他們也明白世上還有一個人在思念著他們。
掬一捧流水望明月,游子何處惹鄉(xiāng)愁。思念的情感,讓我的心中感慨萬千,心中仿佛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如何訴說,只有那誠實的眼淚早已將我的心緒流露出來,兩滴滾燙的淚水劃過臉頰。
但愿明月懂我心!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8
受臺風海馬的影響,淅淅瀝瀝的秋雨一連下了十幾天,綿綿不絕,下的人心都是潮濕的。南方的雨是“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感覺。北方的雨則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边@種意境。它就像一位冷若冰霜的麗人,高傲冷艷又孤獨。
快要進入冬季的樹木在冷風的蹂躪下瑟瑟發(fā)抖。行跡匆匆的路人撐著傘,裹著衣服為了各自的生計在雨中奔波。
不知道是心老了還是人老了,以前處理事情總是游刃有余,一個人可以當幾個人用,精力十足。現(xiàn)在的我很滄桑,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睡不著覺,夜里兩三點就醒,想白天該干什么,越想越睡不著,事亂如麻,心亂如麻。
拋開這些瑣事,且把心情放逐吧!
家里的石榴樹上結(jié)了兩個石榴,又大又甜,剝開時,一壓都是水,吃起來甜到心窩。
屋山西墻邊用網(wǎng)圍起來養(yǎng)了幾只公雞,每天早晨都用沙啞的嗓音高亢一曲。母親說等過年的時候?qū)O子放假回來了再吃。
院子里一大叢的月季,雖秋霜冷雨,卻依然旺盛地開著大紅的花朵,在雨水的滋潤下愈發(fā)嬌艷。
前天兒子打電話說想吃家鄉(xiāng)的格拉條、拉面了,說重慶的面不好吃。這就是家鄉(xiāng)的記憶吧,離家的游子都有淡淡的鄉(xiāng)愁。界首的格拉條確實是很有特色的,不像阜陽的格拉條,冷水淖出來后,拌上芝麻醬,黃瓜絲,黃豆芽,雖好吃但有點寡淡。界首格拉條是用鹵澆的.,里面有熬的爛熟的豬肉,黃豆,辣椒等,很好吃。再配一碗雞蛋茶,讓人回味悠長……
恍惚間有桂花的幽香自庭院飄來,氤氳了潮濕的天氣,迷離了過往。
打開音響,播放的是汪峰的歌“當灰燼查封了凝霜的屋檐,當車菊草化作了深秋的露水,我用固執(zhí)的枯藤做成行囊,走向了布滿荊棘的他鄉(xiāng)……”。音樂如流水般潺潺流出,遠處迷蒙的雨線被風吹成雨霧,將蒼涼吹成美麗,將寂寞舞成春秋。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9
故鄉(xiāng),可以說我很少聽到這個詞,也許是一直處在其中的緣故吧!我不知道該怎么去形容,卻又好像怎么形容都不合適。它一直淺淺地被留在記憶的表層,就這樣,淺淺地......留著!
直到那一刻,任嘉輝提到他小時候的場景,我剎然頓悟。原來故鄉(xiāng)并不需要用多么華麗的辭藻去形容,它只是內(nèi)心深處那片最柔軟的淺灘,我的記憶此刻搖搖晃晃在上面擱淺。
秋日的暖陽慢悠悠攜走了最后一絲光,溫暖猶且在空氣中蠢蠢欲動。奶奶提進了曬了一下午的桶,水在里面重心不穩(wěn),無奈被擠到桶壁上。
“洗澡了。”伴隨著一聲吆喝,我“通通”地跑過去,乖乖地將小小的衣裳脫下。農(nóng)村里的人淳樸,每家每戶都這么做,也不覺奇怪。紅色的浴盆,我坐在里面,暖和的水一瓢一瓢被舀上又澆下,還記得自己“PiaDa,PiaDa”的擊打,看著被濺起來的水花,“咯咯咯”笑著!
“等會奶奶和爺爺要去地里,你自己坐在門口挑青螄。”
確是這樣的,奶奶會給我在洗澡后,在門口放上小桌子和小椅子,然后我就一個人很賣力的'在那挑。有時候蜻蜓會飛過來跟我玩,但我一般都大喊著跑開了,企圖躲開它....
啊,不說了吧!這些話,說得出,卻再也道不盡韻味。
白駒過隙,物是人非,寫的人又兀自潸然淚下,百感交集,聽的人呢?會是何種感想。我從小是個很感性的人,淚腺特別發(fā)達,這或許跟我生活的地方有關(guān)。山清水秀,溪水潺潺,連一花一草都帶上了細膩之情。我不知道這種情感還能維持多久。
我親眼看著老房子一點點被拆,以前的玩伴一個個離開,10年后的故鄉(xiāng)還會跟以前有重影嗎?我從沒想變成一個異鄉(xiāng)人,我從不敢想這個熟悉的地方是否有一天也會變的陌生,我會不再清楚那條巷道離這個地方最近,哪戶家的棗子又成熟了!
我們都是從山村里出來的啊!我只希望,時間再留點情,給我最后的念想!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10
隨風飄動的麥穗,在樹蔭下打盹的狗,互相嬉戲追逐的孩子,這一幅美麗寧靜的鄉(xiāng)村風景圖,這就是我一直以來最難以忘懷的畫面,每當想起這個畫面,我就想到了鄉(xiāng)下的表姐。
去年夏天我跟隨媽媽來到鄉(xiāng)下看望外婆,到了外婆家,只見太陽熱辣辣地照著大地,風一吹就能聞見一股濃濃的稻香,狗的狂吠和鳥兒的清脆美妙的歌喉,變成了一首活力四射的小曲兒;我往山腳下一望看見正在辛勤勞動的茶農(nóng),他們的背上背著一個個竹籃,原來他們在采茶葉呢。
我和外婆打完招呼后便馬不停蹄地直奔后院旁的一個小樹屋。那樹屋是紅白相間的,門上掛滿了五彩斑斕的鮮花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草。我打開了門,看見了許久未見的表姐,我們興奮的抱在了一起。我們倆感情很好,打從出生就在一起,可是后來我跟媽媽到城里讀書以后我們便失去了聯(lián)系。
表姐消瘦的臉上鑲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個高高的鼻梁,下巴上方還長著一張小巧的嘴,只是唇色有些蒼白。她的身材很瘦,看上去像一個火柴人似的,感覺一推就可以推倒似的.,看著她的單薄的的身軀,我非常的心疼。我正上下打量著她的時候,她充滿朝氣的對我說:“你過來了,我?guī)闳ヒ粋地方。”我剛反應過來她已經(jīng)走得很遠了,我便飛奔過去跟著她。
表姐把我?guī)У搅艘粋小山洞里,我仔細一看,哇,墻上有美麗的涂鴉,芳香四溢的花兒,還有滿滿童年味的零食與玩具,我有往里走了走,看見一塊刻著“歡迎我最親愛的表妹”的石頭醒目的擺在了一張桌子上。我這不爭氣的眼淚從眼中流了下來,我緊緊的抱住了表姐,表姐也抱住了我,這是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表姐其實比我想象中還瘦,幾乎摸不著了肉。
很快到了要回城里的時候了,我的淚水如同洪水般的從我的眼中流出來,我和她依依不舍的道別后便離開了。這件事總是時不時的從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每當我想起時嘴角總是不自主的往上揚。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11
簡陋的木屋,古老的小橋,潺潺的流水,輕輕翻開相片,緩緩推開童年的記憶。
每每聽到同學們談論著自己的家鄉(xiāng),都會想起她那質(zhì)樸的容顏,那早已消失的面孔。
牙牙學語之時,我與她朝夕相處。三年歲月,讓我對她早已熟悉。她那黑白的木屋,是我信賴的依靠;她那陳舊的小橋,是我奔跑的妙處;她那涓涓的流水,便是讓我盡享水的樂趣……我童年的哭泣,她見過;我兒時的歡笑,她聽過;我成長的足跡,她見證。
就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驀然回首,卻發(fā)現(xiàn),離開她十年了。木屋前,小橋上,流水旁,我與她告別。童年的爛漫被搓進繩子里,一頭拉著她,一頭牽著我。
如今,我在繁華的大都市被喧囂包圍,而她依舊在那里。但不是十年前的那個她了。木屋,變?yōu)榱巳龑痈叩泥l(xiāng)村別墅;小橋,早已被刷上了耀眼的油漆;流水,不再是清澈見底。她變了,但我依舊愛著她。
她不繁華,不富有,她默默無聞。她,那座美麗的小城——諸暨,我的家鄉(xiāng)。
離開她時,我還 只是媽媽懷中那無知的寶貝,時光如白駒過隙,十年后的今天,我漸漸懂了,明白了。其實我們不曾離別,因為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無論怎樣的我,怎樣的`世界,怎樣的來來往往,世事滄桑,我依舊是那個在小橋上奔跑著的我,因為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無論我再次與你相遇時已不再有著無邪的笑容,亦或是滿載著歡喜與悲傷,你,終將是我記憶里的模樣,因為有那一段最好的時光。
木屋、小橋、流水,搖曳著我記憶中最好的時光。陽光下,美好在那閃耀;記憶中,鄉(xiāng)愁伴我成長……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12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小時候的我不知怎么回事,就被父母帶向遠離家鄉(xiāng)的遠方。
我站著,凝望著……
陽春三月,綠意爬上了枝頭,它們才剛剛睡醒,卻來得那么濃烈。沒有遠離家鄉(xiāng)的人,是難以體會到一個人在異地的心境的——在風和日麗的`早春,當我沉醉在花香鳥語之中,就會情不自禁的想到,此時家鄉(xiāng)也該柳絮飛揚了吧;在赤日炎炎的夏季,當我在驕陽下奔波時,就會渴望家鄉(xiāng)那甘露般清甜的井水滋潤我干渴的心田……
家鄉(xiāng)那里有我畫不完的畫——
家鄉(xiāng)的月光,總是出現(xiàn)的很早,晚霞還未走遠,月亮就在東方露出了它彎彎的臉,總有些醉意。月光滿天灑下來,像流動的薄霧。那河岸的垂柳,潺潺的流水,連那小蟲唧唧的聲音都在搖曳著……忽然發(fā)現(xiàn),每一家的院子里都有人在月光下納涼,那既陌生又熟悉的臉孔,那既熟悉又陌生的鄉(xiāng)音,在我的心里交融,成為我心中的月光,是我動力的源泉。驀然,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那些景,在我心里構(gòu)成一卷畫,卻怎么也找不到畫卷的另一端。
家鄉(xiāng)那里有我訴不完的情——
還記得童年時那一個個天真無邪的臉蛋,我們曾經(jīng)一起奔跑,一起玩耍,一起嬉戲,我們曾經(jīng)信誓旦旦地說永遠不要忘記大家。還記得出門前父母的再三叮囑,一邊還趕緊給我塞上一點吃的,忽然發(fā)現(xiàn)父母變老了,多年的辛勞讓他們疲憊不堪。
千言萬語也道不完家鄉(xiāng)那千絲萬縷的情,千絲萬縷的情又編制在一起,構(gòu)成了我無盡的思念。
漸漸地,家鄉(xiāng)在我眼中氤氳開來。眼前依舊是那濃得無法讓人忘記的綠,心中依舊是那濃得無法讓人丟下的牽掛。
鄉(xiāng)愁的作文 篇13
這幾天的天氣總陰沉沉的,天氣預報上說這幾天好像一直有雨,陰沉沉的天氣媽媽的心情也好像這天氣似的有點陰陰的不太高興的樣子。問了媽媽是怎么了,媽媽說這幾天就要收麥子了,天氣總是這樣,怎么收莊稼啊。我說我們家又沒有要收麥子擔什么心啊。媽媽卻抱起了我,說起了她們小時候的事情。
媽媽小時候是在農(nóng)村長大的,那時候家家都在種地,大多時候收麥子都是人工的,媽媽說那時她們是用鐮刀一把一把的把麥子從地里割掉的,然后又從地里一小車一小車拉出來的,而這還不是單純的麥粒,而是還長在麥稈上帶有麥穗的樣子,然后大人們會去攆麥子,把麥粒從麥穗上分離出來。分離出來過之后還不算完呢,大人們還需要把麥子楊干凈,還需要把麥子裝起來。還有麥稈什么的,也需要人工把它們都剁起來,放在不占地的一邊,那時麥子都是放在家里,不像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里大機器收一下直接就讓收麥子的拉走了。我光聽媽媽說就感到很麻煩了,我說為什么不用機器收啊人工那多累啊,媽媽卻說那時候沒有啊,那時候不像現(xiàn)在什么機器都有,那時候的勞動大多數(shù)都是人工完成的。不過雖然很累但是大家都很快樂,干活的時候也很熱鬧,一家一家的'有的好幾家在一起互相幫忙著干活,大家都是有有說有笑的。
現(xiàn)在雖然收麥子什么的都有大機器了,種地也沒有以前那樣累了越來越輕松了,可是卻沒有以前的那種樂趣了。
媽媽說今年她想回農(nóng)村去看看,不為了什么別的只為了那里是她出生成長的地方,雖然與以前不一樣了,雖然那里現(xiàn)在比較慢慢的接近城市的生活了,可那里也是她的根,她想回去看看,我想不明白本來就是簡簡單單的收麥子農(nóng)忙時間到了而已為什么到了媽媽這里就好像是什么大事似得。
媽媽說我現(xiàn)在還不懂,等我長大的時候就懂她現(xiàn)在的心情了。
看著媽媽說起農(nóng)村時那發(fā)光的眼眼,我突然想起在一本書上看到的兩個字:鄉(xiāng)愁。
也許等我長大了離開了家也會在某個地方某個時間像媽媽一樣想著那個在我心中不一樣的地方吧。
【鄉(xiāng)愁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鄉(xiāng)愁的作文07-19
關(guān)于鄉(xiāng)愁作文09-17
鄉(xiāng)愁味道作文08-09
我的鄉(xiāng)愁作文05-11
有關(guān)鄉(xiāng)愁的作文07-17
品味鄉(xiāng)愁作文10-06
【熱門】鄉(xiāng)愁的作文05-10
關(guān)于鄉(xiāng)愁的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