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泊船瓜洲》的教學實錄
《泊船瓜洲》的教學實錄1
《泊船瓜洲》教學實錄。
教材說明
《泊船瓜洲》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到僅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離京口并不很遠的南京(家鄉(xiāng)),不禁勾起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學習古詩有了初步的基礎(chǔ),他們在五年級時已掌握了學習古詩的基本功方法。這次主要是讓學生在已掌握了學法的基礎(chǔ)上學習這首詩。但由于學生的基礎(chǔ)較差,學習興趣還是比較濃的,教學此首古詩是采取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基本教學法。
【教學理念】
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興趣,關(guān)注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摒棄以老師為中心的滿堂灌教學法,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的主人,讓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提高基本技能,在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領(lǐng)悟詩人的表達方法,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暉”,理解“間、數(shù)、綠、意恐、寸草”等字詞,理解詩的大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詩的意境,領(lǐng)悟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并掌握讀古詩的一般方法。品評詩中優(yōu)美的詞句,感受詩的節(jié)奏美。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對家園、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并運用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
1、讀課文幾遍,嘗試借助注釋了解詩句的意思。
2、回憶并背誦學過的描寫春天的古詩。
3、查閱資料,了解詩人王安石。
教師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寫有詩的小黑板,音樂《春江花月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舉行一次比賽,這個比賽是背誦關(guān)于春天的古詩或者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看看誰最厲害。(意圖: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生:以開火車形式背誦。
師:作適當?shù)闹笇В粲袑W生背誦了《泊船瓜洲》,應該作及時的肯定與鼓勵。(意圖: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點,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學習《泊船瓜洲》
1、知詩人,解詩題。
師: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一首寫關(guān)于春天的以及表達詩人思鄉(xiāng)的古詩《泊船瓜洲》,這首詩的作者是……(引導學生對詩人、詩題作介紹。)
生:……
生:……
讓學生之間作已知的介紹,補充。
師:總結(jié)性介紹詩人,解釋題目:王安石是宋朝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還是一位著名詩人。這首詩是他有一次坐著船,在沿著長江向西行駛的旅途中寫的。我們可以從題目看出來,是他在旅途中的哪里寫的呢?
生:瓜洲
師:瓜洲在江蘇省,就在長江的北岸,離南京不遠。
師:那么“泊”是什么意思,“泊船瓜洲”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泊是把船停放在岸邊的意思,而“泊船瓜洲”是船?吭诠现。(意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習知識,增強學生對學習詩的學法之一的記憶。)
2、抓字眼,明詩意。
師:詩人王安石泊船瓜洲時寫下了一首怎樣的詩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分好節(jié)奏。(小黑板出示古詩《泊船瓜洲》,配上輕音樂。)
生:自由讀。(意圖: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并帶著任務讀書,是為了讓學生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自覺地讀書,由被動變?yōu)橹鲃拥剡_到讀書的目的。)
師:肯定同學們都讀得很好了,我想分享一下你們讀書的樂趣,請一個同學起來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我們將對讀得好的進行鼓勵,有錯誤的要為他們糾正,達到共同進步。
生:個別讀。
師:(如果學生讀對了“間jiàn”和“還huán”就給予肯定,如果讀錯了就要趁機糾正)注意“間”的讀音,在古詩中讀“jiàn”。(指圖)京口就在瓜洲的對面,(做標記寫上“京口”),在江南,是現(xiàn)在的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京口和瓜洲分別在長江南、北岸,被一條長江隔開了,所以這兒應該讀“jiàn”,就是間隔、隔開的意思。而“還”是回家的意思,所以應該讀“huán”。
我們知道京口和瓜洲了,那鐘山在哪兒呢?請一個同學根據(jù)詩的意思上黑板來指出來。(在學生無法指明時作適當?shù)囊龑В?/p>
生:鐘山就在京口的西邊(畫“鐘山”),在南京,王安石的家當時就在鐘山南面的半山園。(意圖:師生共同完成此項任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避免教師包辦代替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印象。)
師:請同學們默讀全詩,借住注釋或理解詩意,把不懂的字詞劃出來。并與同桌交流自己所獲得的知識,再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
生:自由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
師:(課件顯示:數(shù)重山、綠、還、何時)相機地在圖上畫出幾重山。
生:在老師的提示下理解這些詞語。
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生:京口口和瓜洲只被一道江水隔開,鐘山也只隔著幾重山。春風又把長江南岸吹綠了,明月什么時候才照著我回家園?(意圖:讓學生自己理解詩意,增加他們對詩的理解、記憶。)
。场⑾胍饩常蛟娗。
師:學習古詩,要了解詩的大意,但更重要的還要能體會詩人的感情。剛才同學們讀得很好,我也想把我的讀書技巧展示一下,歡迎我的就為我鼓掌,如果讀得好,再為我鼓掌,好嗎?
(意圖:表面上看是教師為了取得學生的同意,其實是調(diào)動學生聽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師生平等交流的氛圍。)
生:鼓掌。
師:(有感情地朗讀。)你們從老師讀的過程中聽出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是怎樣體會到的?這就是進入了詩人寫詩的意境。
生:把自己體會到的說出來。
師:(只要學生說的稍有道理,都應及時肯定。)那么在這明月之夜,詩人站在船頭眺望江南,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讓我們來想想看。(輕聲播放《春江花月夜》)隨著音樂提示:在這明月之夜,晚風徐徐,詩人站在船頭眺望京口,詩人想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現(xiàn)在又是春天了,自己家鄉(xiāng)又是多么的美麗,有青山、綠水、田野、江岸……看到了這一切,詩人又想到了什么呢?他會不由得說些什么呢?(請學生上臺表演,教師相機鼓勵、指導。)(意圖: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因素,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師:當我們根據(jù)詩句,想象詩人作詩的情景,好像自己也成了詩人,從而使我們?nèi)珪搅嗽娙松钋兴寄罴亦l(xiāng)的思想感情。
三、深入學習三、四句,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
師:詩人用哪句詩來概括家鄉(xiāng)的春天美景?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你覺得這一句中哪個字用得特別好呢?(相機引導出“綠”字)據(jù)說,王安石用這“綠”字之前,曾換了許多字,想想詩人可能用過哪些字,為什么最后用“綠”字?
生:互相討論,交流對“綠”字的看法。詩人可能用過的字有:到、過、入、滿……(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及互相幫助的好習慣。)
師:(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都可給予肯定。)最后總結(jié):詩人用“綠”字不光寫出了春天已到,而且寫出春天來到心肝后景物的變化,寫出了鮮明的色彩,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盡情地表達了作者對江南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對家鄉(xiāng)美景的思念。
師:古人們寫詩對于用詞是多么講究,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這種精神,寫出來的詩才會有質(zhì)量。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師:這么好的詩應該背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背背,注意讀出詩中押韻的語氣來。(意圖:抓住詩的一大特點——押韻進行教學。)
五、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主要懂得了學習古詩的三步曲:一、知詩人,解詩題;二、抓字眼,明詩意;三、抓字眼,明詩意。你還學到什么?
生:(自由表達,可講理解了詩意,領(lǐng)悟了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可講其它的。)(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后的收獲。)
六、拓展練習。
請用上剛才學習古詩的方法學習〈〈游子吟〉〉,也可自己選擇詩歌來學。讓學生對知識學學以致用。)
【板書設(shè)計】
泊船瓜洲
【教學反思】:
這堂課主要以學生為中心,采取以讀為本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學習過程中理解詩意,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
由于學生在前五年的學習中,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因此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大膽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課上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看注釋、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詩的內(nèi)容,同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互相幫助的良好行為習慣,倡導學生學會詢難問疑。其中想意境,悟詩情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讓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感知之后,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效果來得快些。
對于詩人用詞的精妙之處,我認為?拷處煹恼f教,學生不會有很大的收獲,所以只有讓學生在充分的討論、用心體會的過程中才能有所感悟。我用在這方面的時間比較充足,目的也是讓學生深切地去體會,收效也比較滿意。
《泊船瓜洲》的教學實錄2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
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01
導入新課,明確任務
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宋代著名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古詩《泊船瓜洲》。大家結(jié)合以前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想一想,我們?nèi)绾螌W習這首古詩?要完成哪些任務?
生:要讀懂古詩。
師:你說的是理解古詩意思,對吧。這的確是學習古詩的一個重要任務。(板書:理解)還有哪些?
生:要讀懂詩人表達的情感。
師:對,學習古詩要懂得詩人表達的情感。不過這也是理解的一項重要任務。還有嗎?
(生思考)
師:要理解詩意,需要……
生:(頓悟,連忙道)要熟讀古詩。
師:對!要理解古詩必須熟讀古詩不可。(板書:熟讀)還有嗎?
生:了解作者。
師:對,了解作者能幫助理解古詩,這也屬于理解詩意的。大家想想,平時我們學完古詩都要……
生:要背誦下來!
師:真是聰明的孩子,一點就通。(板書:背誦)
師:好,下面我們就圍繞三個學習任務(指板書)來學習。
02
自主學習,理解詩意
師:首先,我們完成第一個學習任務:熟讀。同桌每人讀一遍,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如果有幫助糾正。讀書聲音不要太大,同桌聽清即可。開始。
生:(讀書,師巡視)
師:剛才,同桌互讀時,得到同桌幫助了嗎?告訴老師。
生:我把“間”讀成了第一聲,同桌告訴我應該讀第四聲。
師:這是個多音字,很多同學讀錯了。拿起筆在這個字上注個音,以免以后再讀錯。還有嗎?
師:這首古詩我們很熟悉,相信大家一定讀熟了,誰來讀給大家聽?
生:(紛紛舉起手)
師:(指三生朗讀)
師:大家評價一下讀的好嗎?
生:(評價)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想朗讀。(師讀)
師:大家覺得好嗎?好在哪兒?
生:老師讀得有感情。
生:老師讀得有輕有重,有急有緩。
生:還有節(jié)奏。
師:同學們很了不起,聽出了“門道”。熟讀古詩就包括讀正確、讀出節(jié)奏。第一個任務我們完成的很好。下面,我們挑戰(zhàn)一下自己,來完成第二個任務:理解詩意。這個難度有點大,大家有信心完成嗎?
生:(齊聲)有!
師:很好!請大家讀讀古詩,看看注釋,認真想一想,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再連起來想這首詩的意思。如果有不會的,畫個問號。等會兒大家交流中也許能解決你的疑問。
(生自學,師巡查了解學情)
師:誰敢第一個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生:第一二句講,京口和瓜洲只相隔著一條長江,瓜洲到中山也只隔著幾座山而已。
師:是“瓜洲”到中山隔著幾座山嗎?
生:(齊聲)不是,是“京口”到中山隔幾座山。
師:好,我們一起弄懂了第一二句的詩意,誰來說說三四兩句的意思?
生:一年又一次春風吹綠了江南,明亮的月光什么時候照我回到家鄉(xiāng)啊!
師:是啊,王安石在這春天里離開家鄉(xiāng),想到何時才能回到家鄉(xiāng),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生:思念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師:對!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地朗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誰能把整首詩的詩意連起來說。
(生串講)
師:冬去春又來,詩人王安石格外思念家鄉(xiāng),我們一起再讀這首詩。
03
自主探究,體會感情
師:我們再次讀了詩,有沒有產(chǎn)生一些新的問題呢?
生:為什么離得那么近,詩人不回家呢?
師:你是說京口和瓜洲相距那么近,離王安石的家鄉(xiāng)也只隔著幾座山,為什么他不會去呢?這是個很好的問題。
師:請大家讀資料,看完后也許能回答剛才的問題。(出示王安石相關(guān)資料)
(生看資料)
師:看完老師的補充的資料,知道了什么?
生: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這首詩是作者在去上任的路上寫的。
生:原來王安石并不想上任,是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才去的。
生:他不愿去,是因為他的改革措施得不到實施,還受到打擊和迫害,他不知道這次去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
師:很好!現(xiàn)在大家知道為什么王安石離家這么近卻不能回去的原因了嗎?
生:知道了,因為他不知道上任后的結(jié)果如何,所以盡管離家很近,也沒有心思回家。
師:說得好!當一個人對前途無望時,心里一定很憂愁,自然就會思念家鄉(xiāng),F(xiàn)在,讓我們帶著憂傷一起讀。
(生齊讀)
師:剛才我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詩人的背景,幫助讀懂詩人表達的情感,這是學習古詩的好方法。
師:最后,讓我們帶著傷感背誦這首詩。
(生齊背)
師:很好!在你們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學習任務。這節(jié)課就學到這里,下課。
《泊船瓜洲》的教學實錄3
一、利用經(jīng)驗、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走進第二單元“月是故鄉(xiāng)明”的學習,請同學們讀一讀本組課文的導語,讀完后說說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生:通過讀本組課文的導語,我知道了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表達漂泊在處的游子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的。
生:我還知道了學習本組課文不僅要用心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還要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師:詩人,作者在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時,通常都會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來表現(xiàn)呢?
生:我想起了小時候讀過的《靜夜思》,詩中主要通過對月亮的描寫來表達詩人李白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的。
生:我們以前學過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通過傳統(tǒng)節(jié)日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師:月亮總是讓人情不自禁地思念家鄉(xiāng),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詩中也有月亮,宋朝詩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ǔ鍪菊n題)讀一讀說說課題的意思。
生:把船停泊在瓜洲。
二、整體感知、直奔重點
師:請同學們自由誦讀全詩,注意詩中的幾個多音字。
生:我來給大家讀一遍,我覺得第一行詩中的“間”應該讀“
jiàn”,因為間的意思是間隔。
生:這是一首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詩,所以我認為最后一句的“還”應該讀。
師:請同學們自讀詩句,結(jié)合課文注釋,想想詩句的意思,并從中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
生:(讀悟,同桌交流)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你最欣賞詩中哪一句?
生:我最喜歡“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這句詩寫出了幾個城市之間的距離雖然不遠,但卻不能回去,表達了詩人的無奈。
生:我喜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幾時照我還”,這句詩寫出了詩人在瓜洲看到的江南兩岸的景色,更增添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生:我也喜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幾時照我還”,讀了這句,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春天美景。
生:…………
三、賞析詩句.感悟詩境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讀這句,讀的時候,你的腦海里又會浮現(xiàn)出什么畫面呢?
生:讀這兩句的時候,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了一幅綠草叢中蝴蝶飛舞,鳥語花香的畫面,讓我陶醉不已。(她的想象不僅陶醉了自己,也感染了同學和老師)
生:讀了這兩句詩,我仿佛看到了一陣春風拂過,小草就冒出新芽,“噌噌”地往上長。讓我感受到一種動的美。從這兒可以看出學生已經(jīng)初步體會到詩人用那個“綠”字的精妙了。
生:讀著這句詩,我就在腦海里想象,春姑娘悄然來到我們身邊,把冬爺爺送走了。她所到之處小草發(fā)芽了,花兒盛開了,鳥兒唱起了歡樂的歌,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一切更增添了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師:同學們通過閱讀想象出了這么多的畫面,現(xiàn)在請大家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再結(jié)合詩句,看看你有什么更深的理解。
生:我看到插圖的近處有兩只白鷺在振翅飛翔,它們迎著和熙的春風飛回自己的巢穴,詩人看到這一幕感嘆道:鳥兒都回家了,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呢?
生:看到圖上江南兩岸的景色,讀著詩中“明月何時照我還“這一句,我想到昨天間餐時我們吃的月餅,老師告訴我們快到中秋了,中秋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我就想起了我的貴州老家,想起了我和爸爸、媽媽、外婆一起吃月餅的情景。
師:同學們在讀著這首詩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讀一讀這首詩吧!
生:深情誦讀。
四、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師:詩人這么想念自己的家鄉(xiāng),那他的家鄉(xiāng)究竟在哪里呢?(引導學生從那三個地名去探究詩人的家鄉(xiāng),并從中感受到詩人剛離開家鄉(xiāng)就想回家的情緒,體會思鄉(xiāng)情意之濃)
【《泊船瓜洲》的教學實錄】相關(guān)文章:
泊船瓜洲作文12-26
村居教學實錄03-09
《檢閱》教學實錄03-09
論語教學實錄03-13
《風箏》教學實錄03-13
《紙船》教學實錄03-13
趕海的教學實錄03-10
《藏戲》教學實錄03-08
《稱贊》教學實錄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