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植物媽媽有辦法聽課反思
本次聆聽謝靜老師的《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詩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科學知識用韻文的形式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語言瑯瑯上口,是一篇百讀不厭的科普作品。謝靜在執(zhí)教這一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脈絡清晰,流暢,有層次地引導學生記住生字。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很扎實,運用了簡筆畫來表現植物傳播的方式,非常新穎,直觀,符合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
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講述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位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很適合小朋友閱讀。全詩語言生動形象,把自然知識蘊含文字當中,語言朗朗上口,內容淺顯易懂。本課的教學設計謝靜老師從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出發(fā),通過課件和,努力創(chuàng)設與課文相符合的教學情趣,力求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以樂學為主要形式,圖文結合,聲情并茂,從而達到了“了解各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背誦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教學目標。
總結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認為以下做法較為成功:
一、以興趣為切入點開展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謝靜老師利用課文內容導入新課“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墒侵参锏暮⒆記]有腳也沒有翅膀,怎樣才能去旅行呢?今天,我們就來解開這個秘密!敝参锿鯂钠媸率钟腥,從課題的“植物媽媽有辦法”中,她引領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帶到了文本中。
二、分散識字,降低難度。
謝老師讓學生自讀自悟幾位植物媽媽是靠什么傳播種子的。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答案,接著隨機出示了詞語“蒲公英”、“蒼耳”、“豌豆”及相應的植物圖片。帶拼音認讀,再去掉拼音認讀。本課的識字量大,有好多的生字學生極容易讀錯。生字的教學有的放在課始,有的放在詞語檢查,有的放在課文的教學,這樣,降低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尤其在區(qū)分“已”和“己”、“娃”和“蛙”、“粉”和“紛”這三組形近字采用不同的區(qū)別方法,首先在教授“已”和“己”的區(qū)分時然同學們識記繞口令“已(yi)半巳(si)滿不出己(ji)”;在教授“娃”和“蛙”時用意義區(qū)別的方法,“蛙”是動物,“娃”是指人;區(qū)分“粉”和“紛”時用偏旁部首區(qū)分二字。
三、用讀、悟的方法自主探究。
在學習課文時,謝靜老師重點帶領學生一起學習了蒲公英媽媽的這一段。她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教學“四海為家”。再組織學生通過自由讀、賽讀、齊讀讀等形式反復朗讀體會,為下節(jié)課第3、4小節(jié)的學生自學作好鋪墊。這樣的讀、悟結合的方法,孩子們易于接受,而且自主地交流的練習也讓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
【植物媽媽有辦法聽課反思】相關文章:
植物媽媽有辦法反思03-13
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后反思06-18
植物媽媽有辦法反思范文03-12
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堂反思03-13
植物媽媽有辦法反思經典【10篇】06-11
【實用】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后反思06-23
植物媽媽有辦法02-17
植物媽媽有辦法課后反思9篇【經典】06-28
植物媽媽有辦法反思范文優(yōu)選4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