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物理的常見考點知識
在初中進行物理教學時,教師可以適時適度的把部分知識拓展延伸的。事實上,我在教學過程中就是這樣做的,結果表明這樣的做法還是值得提倡的。這樣的拓展延伸對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很有幫助的,同時也讓學生升入高中之后,真正的明白初、高中的知識是銜接的,而不是孤立的,進而讓學生更好更容易去學習高中的物理。
下面是一些我個人認為應該在初中教學中適時適度拓展延伸的知識(不作為教學大綱要求的):
1、在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時,讓學生了解還有勻、變速曲線運動;
2、在學習速度時,讓學生知道速度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3、在學習聲音時,要把教材中已經(jīng)刪掉的回聲現(xiàn)象重新補充講解,同時還要讓學生了解共振現(xiàn)象;在學習聲音的響度時,要補充我們所聽到聲音的響度的大小不僅與振幅有關,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
4、在學習光的知識時,要讓學生不僅知道光是一種波,還要讓他們了解光也是一種粒子,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5、在學習凸透鏡成像時,為了更好的去探究成像的性質(zhì)和解答一些習題,最好補充講解放大率,放大率就是像距與物距的比值,從而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像距大于物距時成放大像,像可實可虛;像距等于物距時成等大像,此時為實像;像距小于物距時成縮小像,一定為實像;
6、學習彈力時,在學生了解了彈力的大小與彈簧的材料和形變大小有關的基礎上,補充講解彈力的計算公式:f=kx(f——彈力,k——彈性系數(shù),x——形變的大。;
7、在學習重力時,補充講解牛頓的萬有引力;
8、學習摩擦力時,在學生明確了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的基礎上,補充講解計算摩擦力的公式:f=μn(f——摩擦力,μ——摩擦系數(shù)(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n——壓力);
9、在學習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即相互作用力)時,可以補充牛頓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10、在學習力的合成時,讓學生學習了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的合力之后,讓他們初步認識任何兩個力的合力都是可以計算的,只不過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的兩種情況正好是兩個力的合力的兩個極端值;
11、在學習機械時,補充講解功的原理,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各種機械的特點——省力的不省距離,省距離的不省力;
12、在學習動能時,更是要補充動能的計算公式ek=1/2mv2 ek——動能,m——質(zhì)量,v——速度),這樣的話就可以更正部分學生始終認為:當物體的質(zhì)量不變時,物體動能的大小是與速度成正比的謬誤;同時也幫助了學生正確理解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
13、在學習物體的重力勢能時,應補充重力勢能的計算公式mp=mgh(mp——重力勢能,m——質(zhì)量,h——高度,g——常量),這樣為幫助學生理解影響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
14、在學習氣體的壓強時,補充講解一定質(zhì)量氣體的壓強與溫度和體積是有關的,其中溫度對氣體的壓強的影響更大,此時可以舉例說明:被踩扁的乒乓球用開水燙過之后就可以立即恢復原狀,同時補充了這個知識之后也是可以為講解液體沸騰前后產(chǎn)生的氣泡為什么變化不一樣做鋪墊;
15、在學習電路的組成時,不僅要讓學生知道電路的連接方式有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還要讓學生了解電路的組成還有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同時存在的混連;本部分知識還要補充講解開關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這樣的話可以很好的解釋樓道內(nèi)的聲控—光控燈的工作原理;
16、在學習電流時,應及時補充新教材上已經(jīng)刪掉的電荷量和電流的定義是: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的多少叫電流,順便可以補充計算電流的定義式i=q/t(i——電流,q——電荷量,t——時間);
17、學習電壓時,要說明電壓的全稱叫電壓差,只是簡稱電壓;這可以為以后學習家庭電路,了解火線與零線的區(qū)別做鋪墊的;
18、學習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時,可以補充講解左手定則,從而引導學生去如何判斷受力的方向,這樣也正好與右手定則相對照的;
19、學習電熱知識時,把新教材上已經(jīng)刪掉的焦耳定律補充上,q=i2rt(q——電熱,i——電流,r——電阻,t——通電時間);
20、在學習信息高速公路時,由于電腦的普及,可以重點講解一下internet的發(fā)展史、作用和email的發(fā)送使用方法。
【物理的常見考點知識】相關文章:
《基金基礎知識》常見知識考點10-31
中考物理必備知識考點06-30
物理考點知識梳理06-29
壓強知識中考物理考點06-28
文獻收藏常見物理知識06-28
中考物理常見考點分析及復習策略11-28
中考物理知識考點選集02-26
物理知識點考點總結03-15
初中物理中常見錯誤知識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