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研組期中質(zhì)量檢測分析和期中總結(jié)與反思
對期中質(zhì)量檢測狀況的分析(試卷簡要分析、學生檢測狀況分析)
這份期中試卷整體上比較簡單,沒有出現(xiàn)特別靈活或沒有見過的題型,而且原本難度較大的句子排列順序,因為有了明顯的時間順序而顯得簡單了,短文閱讀題同樣不是特別深奧的文章,而使理解方便了許多。因此大部分同學考到了自己理想的成績。試卷中主要的失分點有這樣幾個:修改病句,部分學生對“聽到呼喚聲和笑臉”存在的語病看不出來,只能亂改了;古文閱讀中,對3個“之”的.理解非常模糊,尤其是第一句中“惟弈秋之為聽”中的之很多學生不理解;短文閱讀中第4題“大樹究竟給了男孩什么呢?”不少學生仍停留在表面,沒有看清“究竟”一詞的存在,或者也無法理解其中包含的真正深意。
對前一階段教學狀況、學生學習狀況的總結(jié)
回顧半個學期的學習、作業(yè)、檢測情況,大部分學生意識到了臨近畢業(yè),思想上較以前更重視了,學習態(tài)度也有了明顯的變化:更認真,更細心,更盡力。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學生有松懈思想,好成績也想要,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卻不愿付出,對待學習似乎有半開玩笑的樣子,課堂上他們把注意力放在看“白戲”上,只要有同學說錯了,或者有不好表現(xiàn),他們就幸災樂禍。面對自己的作業(yè)卻馬虎了事,因此,成績就可想而知了。也有極少部分的學生,由于基礎不扎實,隨著學業(yè)的加深,難度的增加,他們面對的困難就更大,尤其是短文的閱讀、習作這兩大題,困難就尤為突出。
對后階段教學的思考:
首先還是一如既往地注重課堂的教學效率,課前的準備應更充分,更細致,更到位。第二是抓住語文教學的主旨——語言的習得,注重語言的理解與運用,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與素養(yǎng)。第三把握學生心理,注重激勵,培養(yǎng)學習的成功感。第四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習程度,采用靈活的方法,使每位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小學語文教研組期中質(zhì)量檢測分析和期中總結(jié)與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小學期中檢測質(zhì)量分析07-05
語文教研組期中測試質(zhì)量分析07-05
高一物理期中檢測質(zhì)量分析的總結(jié)07-06
初二語文上冊期中檢測質(zhì)量試題07-05
語文下冊期中試題質(zhì)量檢測題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