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全國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有感
撇開繁忙的工作,帶著一份對與大師同一課堂的期盼,我和同事一起來到了杭州,走進了“千課萬人”的會場。整整兩天,雖然一直坐在聽課會場,沒有時間出去領(lǐng)略杭州這個現(xiàn)代城市光彩的一面,沒有時間去那為世代文人所稱頌的西子湖畔走上一圈,但并沒有留下遺憾。因為,在會場,我目睹了王崧舟、孫雙金、竇桂梅、薛法根、虞大明、孫雙金等著名特級教師的風采,我的收獲滿滿。
短短兩天的聽課學習,可以說是累并快樂著:每天坐在體育館硬凳上,一聽就是10節(jié)課,高密度的課堂讓人休息的時間很少,長時間的坐姿讓人感覺有些疲乏;但我覺得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那課堂教學堂堂精彩,那大師風采個個讓人折服。這樣精彩的課堂教學,讓我走近了大師,再次領(lǐng)略到了大師的風采!
短短兩天的聽課,卻是對我的一種歷練。領(lǐng)略名師風采,并從中汲取經(jīng)驗。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周一上午王崧舟老師的課。
像去年一樣,王崧舟老師還是進行同課異構(gòu)——《望月》。同樣一篇課文,同樣的一個人,卻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課堂設(shè)計,走了兩條完全不相同的路,卻達到了一個共同的目的地。這一點讓我很是佩服。
王崧舟老師的課堂向來以清新出名,如詩的感覺充溢著整個課堂。王老師的課,如一首清新的詩,一幅淡雅的畫,一股潺潺流淌的清泉,我們聆聽著,沉醉著,仿佛經(jīng)歷了一種心靈的洗禮。當王老師邁著不緊不慢的步伐從紅地毯上走入課堂時,全場的教師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
《望月》的第一課時,緊緊圍繞“讀月”而展開,把長的課文讀短,讀通!锻隆芬晃模742字,但在王老師的演繹下,已不僅僅局限于這幾個字了。在王老師引導下,學生們從這742個字中讀出了三個不同層次的月:“江中月”、“詩中月”、“心中月”,這既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也是文本解讀的過程。在“江中月”、“詩中月”、“心中月”的教學中,又聚集在“千江有水千江月”這一終極指向,讓學生在王老師的引導下品味著“千江有水千江月”這一美景。借著美妙的背景音樂,在王老師和學生互相配合的朗讀聲中,整個會場的老師們共同欣賞了“千江有水千江月”這一美景。通過學習“月下交談”這件事,王老師又帶著孩子們一道去找尋了一回那帶著童話般夢幻的“心中月”。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美景啊,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風景!
第二課時,王老師將課堂緊扣“寫月”來展開。王老師另辟蹊徑,向?qū)W生展示了各名家寫月的名句,讓學生進行欣賞,并讓學生自己動手寫月,在課堂上讓學生的寫作練習落到了實處。在這之后,師生共同總結(jié),課文寫景與寫事相交融,得出“望月還是月”。
兩個課時雖相對獨立,而又渾然天成,應(yīng)和著獨有磁性的語言,欣賞著文、韻、情一體的課件,體驗著王老師人如其課、課如其人的境界。
另外,在王老師的課堂中,我和同事發(fā)現(xiàn)了那久違了的練習聽寫,久違了的背誦品味。但王老師所運用的聽寫又和傳統(tǒng)有些區(qū)別,有所創(chuàng)新。比如在聽寫的時候,王老師采用老師讀“江中月”部分,讓生在聽得過程中把這部分的關(guān)鍵詞摳出來這樣的方法。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聽寫的目的也達到了,而且形式不像傳統(tǒng)的那樣死板。
總之,王老師的課堂讓我學到了很多,對語文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當然,除了王老師的課堂,其他名師的課堂也是讓人叫絕。名師的每一堂課都在體現(xiàn)“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這樣的教育理念,我想,這應(yīng)該是“生態(tài)課堂”的實踐吧!這次聽課活動,時間雖然短,但是收獲卻是滿滿的!
【參加全國小學語文生態(tài)課堂教學研討觀摩活動有感】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總結(jié)09-11
參加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學習心得體會08-07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總結(jié)范文07-29
小學語文習作評價改革觀摩研討活動小結(jié)范文08-02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聽課感悟04-24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研討觀摩總結(jié)11-14
教學研討觀摩活動的心得感想02-18
語文課堂教學研討的活動總結(jié)03-15
小學語文教學觀摩研討會聽課感想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