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教科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猴栽樹》的個人教學反思
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有層次的讀,引導學生理解“大吹大擂”的意思,春天到了,小猴子在做什么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誰來說一說,小猴子在做什么呢?出示這句話。自由練習讀這段話。指導朗讀。說一說小猴子栽上樹以后是怎么想的?剛栽上樹,他就說要結(jié)大梨了,可能嗎?那什么是“大吹大擂”呢?我們應該怎么讀小猴子說的話呢?通過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讀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感悟小猴的'急于求成。
在課的結(jié)尾我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幾年后,滿山遍野的果樹豐收了!種梨的得梨,種杏的得杏,種桃的得桃,只有小猴子兩手空空,一無所得。小猴子他錯在哪兒了呢?假如你是小猴子你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找到學生和文本語言的“撞擊點”,充分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學生的答案會是多角度的,這既撞開了孩子們的情感之海,又加強了他們的語言訓練,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這一“撞”之中得到了升華。
【教科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小猴栽樹》的個人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小猴栽樹》 語文教案教學設計11-25
《小猴栽樹》教案12-12
語文二年級上冊《小猴過生日》教學反思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