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審題解題技巧分析
一.解所有的題(客觀與主觀題)都應遵循的審題思路:
原則:細心、審慎,高考政治審題解題總結_政治試題。
過程:
1.看設問,一次性將所有的問題看完(主觀題需要把幾個問題綜合起來考慮)。注意限制性提問:“政治或經濟常識”,“民主制度、國際社會、政黨知識、宏觀調控 等”
2.抓材料中關鍵詞:審好敘述語,概括主旨,即“主體做了些什么”
如:主語---人大、市委、政協、聯合國、東盟;房價、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企業(yè)、人均GDP等
敘述語的內容---
3.領悟出題者的意圖——考什么原理
4.想二個政治術語即:書本術語和時政術語(準確、完整地想)
5.扣題目的材料想 :引用材料后說明材料體現了哪一原理。
二.解具體題型應注意的問題:
(一)單項選擇題
1.應對客觀性試題(單選)強調6個環(huán)節(jié):
審題干:⑴審好敘述語,概括主旨,即主體做了些什么;⑵審指導語,找出指導語中的限制詞;
審題肢:⑶還原出教材中的相關理論,怎么表述,位置在哪里,這是解題的依據;⑷.排除表述錯誤的題肢;
、桑容^正確選項的區(qū)別;
審題干與題肢的關系:⑹.帶著區(qū)別對照題干主旨,挑出最佳選項。
2.五種排除法
、倥胖嚪ǎㄅ佩e法)
、谂女惙ǎ河^點正確,但與題干無關
、叟胖胤ǎ号c題干意思相同,重復的題肢 ;
、芘诺狗ǎ阂蚬P系顛倒的題肢; 做因果型選擇題時,記住套用“因為…………….(選項內容),所以……………(題目材料內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時具有先行后續(xù)和引起與被引起的關系。
、菖糯笥诨蛐∮陧。題肢的知識內容大于或小于題干規(guī)定性的要求 ,這樣的選項也應排除。注意保持題干與題肢之間概念內涵與外延的統一,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注意:感覺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都符合題目要求怎么辦?
首先,一定要領會題干的中心意思或總體的邏輯關系,然后比較各選項,只有與題干的中心意思聯系最直接、最貼近的才能選,不能作無限延伸。特別提醒,這是最佳選擇。不是所有符合題意的都可以選。如果僅僅與題干中的某一部分、某一層次的意思吻合,則不能入選。
(二)不定項選擇題
在解答不定項選擇題時。如何判斷備選項是否入選?
在正向選擇的情況下,該選項說法錯誤的不選;觀點正確,但與題意無關的不選;與題意有關,但不符合題目設問具體要求的不選。注意,在不定選中即使僅與題干中某層意思吻合。也可能入選。特別要關注題干最后的設問性表述。通過上述思考仍不能排除的,應該選入。
注意:
。1)在解答選擇題時,遇到生疏的或未接觸過的觀點、說法怎么辦?將正向選擇和反向排除相結合,將學科知識和生活常識相結合,不難作出正確選擇。
。2)在碰到“只要……就……”和“只有……才……”這類題時,其主體如果不是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黨時就要小心了,其表述一般是錯的。如:只要加入WTO,就能解決我國國企的深層次矛盾;
(3)在做“作用”與“反作用”;“決定”時,認真看清題肢有沒有“于”這個詞,有與沒有意義可是完全相反的。
。4)相信第一次做的答案。檢查是主要看有沒有抄錯。不要在最后幾分鐘改選答案。改錯的機率比改對的機率要大的多(除非是開始做時就明顯沒有把握,做了標志待定的題目)
(三)政治主觀題:大凡要具備兩個能力:一個是將材料中的外在“信息”轉化為內在的術語的能力;另一個就是按一定邏輯順序全面組織答案的能力。
高考政治主觀題以情景材料為依托,著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對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在應用中有所創(chuàng)新,是對考生能力的最高要求。因此,解答高考政治主觀題,必然要求考生根據情景材料和提問指向,對所學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形成一個新的知識結構體系,而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再現。
根據分析問題的需要,自如地選取相關知識,靈活地分析解決問題,方法和技巧主要體現在三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步:先審提問,搞清楚問題的指向和所需要運用的相關知識。試題是先給情景材料,再提出問題。如果先閱讀材料,再看提問,就可能造成閱讀材料時所思考的問題與提問的要求不一致,出現答非所問的情況,并且會根據提問再閱讀材料,也浪費了時間,政治試題《高考政治審題解題總結_政治試題》。
1先審提問,定位試題限制的知識范圍并明確答題方向。明確知識范圍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提問直接明確加以限制,如“體現的經濟常識道理”、“反映了什么政治現象” 、“反映了國際社會的哪些知識”等,這些限制只要稍加留心,就能準確把握;二是提問沒有直接明確限制,要根據材料或提問來進行判斷,這就要看材料介紹的是經濟現象、政治現象根據材料的特性來確定相應的知識;三是提問本身所涉及的知識(如如何進行鼓勵支持發(fā)展非公經濟屬于經濟常識中基本經濟制度有關知識)。
2審提問還必須明確總指向,需要回答的是什么問題。
總指向一般包括這樣三個層次: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或怎么辦。
回答第一個層次的問題,只要根據材料,指出其現象和本質就可以了。
回答第二個層次的問題,應該先回答是什么,再回答為什么(可以回答地位、作用、意義、必要性、原因等。
回答第三個層次的問題,應該先簡要回答是什么,再分析為什么,才能夠回答出怎么樣或應該怎么辦(有些題可以不回答為什么,直接回答怎么樣或怎么辦就可以了,應該根據需要而定)。
注意:問題是“如何認識”、“分析上述現象”等具體指向不明的通常需要回答 (l)“是什么”(內容);(2)“為什么”(原因、結果、意義、作用、影響);(3) “怎么辦”(對策、措施、方法、建議等)。
第二步:帶著知識和問題讀材料,從材料中抽象出相應的經濟或政治知識和觀點。
1. 材料中的一切有效信息點(主體-主語做了什么)
2.找出相應的基本理論點或當前政治熱點和黨的重大方針政策等相關知識。
第三步:按照材料和知識的邏輯順序,精心組織答案。
認識和思考問題,先要確定這個事物是什么,給它定性,明確其性質和狀況;然后聯系周圍的事物,分析其產生、發(fā)展、變化的原因;再把握它的發(fā)展趨勢,思考我們應該采取的對策或辦法,限制它的消極作用,充分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答題也要依照上述的思路,要有嚴格的邏輯關系,這是能否得高分的關鍵。
注意:
主觀題審題,千萬不要吝嗇時間,考生往往在審題過程當中,粗略一看,馬上下面就落筆了,審題 題目的要求,有效信息 你答案如何做,幾乎在題目的材料里面都內含著,你只要認真審題,你就有可能從題目當中去把握出答案來,這是首先第一點,把握住核心性的東西來,然后把核心性的東西拿出來,再想想它指向是什么,每一個問題有背景材料,然后下面都有一個設問,這個設問的指向無非就是,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
答題要規(guī)范
、俅鸢付温浠。答案不能一逗到底,能分段就分段,能分點就分點,(強調思維的邏輯性、層次性)
②段落要點化。答案要簡明概括,抓住要害。(觀點、論點亮在本題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不要讓閱卷老師去一點點地尋找答案)
③要點條理化。運用知識點要有條理,一個主觀題往往需要多個知識點,知識點按照教材順序或內在邏輯順序羅列。正式答題前,可利用草稿紙,先列出提綱,以增強答題的邏輯性和規(guī)范化。
、苷Z言術語化。語言要嚴密,使用經濟或政治術語。
⑤最后:每個角度應扣緊材料分析,不要觀點和材料兩張皮,相互脫節(jié)。
塑造完美的`答卷—— “外在美”和“內在美”
“外在美”?表述清晰整潔,段落分明,格式規(guī)范,美觀大方。
“內在美”?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思路清楚---符合邏輯,做到知識性與邏輯性、思想性的統一。
解答圖表題時應注意“三看”、“兩比較”、“五忌”
1.“三看”:
一看圖表標題,表格名稱中的相同、相近或相關聯的中心詞,往往就是本題所要分析的主要問題
二看圖表內容,看時要有“兩比較”,即“橫向比較”(通常比差距)、“縱向比較”(通常比變化);不同表格之間的關系。是因果關系?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等等。這可能也會是后面的設問要求回答的問題;
三看圖表的圖例、注釋。
2.五忌:
一忌離開圖表標題和設問談圖表,不知圖表所云,二忌離開對圖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與圖表無關的書本知識,三忌審題不嚴,答題要點不全,觀點不準。四忌詞多意少,言語羅嗦。五忌字跡潦草,概念出錯。
圖表題答題時要注意:
、賹τ凇安牧(圖表)說明了什么現象?”這類問題,要扣住指定的材料或圖表(含注)作答;答案不僅寫出圖表表明的現象(即將圖表語言轉換成文字語言),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本質性問題。當然,如果下面的設問單獨考查“本質”此處可不答。
②對于“表格(材料)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類問題,要注意不能僅僅在顯性信息的層面上揭示其關系,還應進行概括,上升到本質、制度或理論的高度。此外,我們平時所涉及到的此類問題,基本上是一種因果關系,但也不能教條化、定式化,要因題而異。
、蹖τ凇罢務剬δ骋滑F象的認識”這類問題,要從這一現象“是什么”(包括揭示出其本質)、“為什么”會出現(或要解決)這一現象(或問題)、“怎么辦”(怎樣處理或對待這一現象.即措施)。視問題不同,回答的側重點可能有所不同。
分析說明題
1. 找出材料中的一切有效信息點 2.找出相應的基本理論點。
主要分為集中思維和發(fā)散思維兩種:
。保畬τ诩兴季S(收斂式)的考題,對給出的材料以分析為主,歸納為輔,挖掘材料中的一切有效信息點,找出相對應的基本理論點。
。玻畬τ诎l(fā)散性思維(擴展式)的考題答案就在材料中。(確定主旨----回想教材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有選擇地回答相關知識)
【高考政治審題解題技巧分析】相關文章:
高考政治備考的審題技巧06-20
高考政治的解題技巧07-23
高考政治復習的審題方法和技巧總結07-31
政治材料分析題解題技巧08-19
高考政治復習戰(zhàn)略分析03-02
高考政治主觀題解題技巧07-23
高考政治試題解題技巧11-24
高考政治分析題高分技巧分析03-02
政治解題技巧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