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的教學反思
最近剛剛講授了九年級下冊的第15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我對這節(jié)課的理解是:圍繞著“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當今世界格局呈現怎樣的特點?”; “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fā)展的原因?”; “這種多極化趨勢發(fā)展過程怎么樣?”,給世界帶來什么影響?遇到了哪些問題?
經過近三年的歷史學習,初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歷史理解、比較、分析的能力,自我肯定意識增強、思維有一定的深度,但對于一些表面性的歷史現象,他們只追求表面的了解和知道,不能深入到事件實質中去分析,有時候有畏難情緒,因而懶于動腦思考,也有的學生比較內向,不能積極參與。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趣味性與學科嚴謹性、科學性相融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手段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技能。采取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在了解歷史現象的同時,認識到其本質反應的問題,并理解歷史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
本課的重點是兩極格局結束后世界形勢的多極化趨勢,同時對科索活戰(zhàn)爭要有正確 的認識。難點在于理解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評價“人道主義干涉”這一借口。針對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應向學生明確講述:一種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種力量經過不斷的消長變化和重新分化組合,從量變逐漸發(fā)展到質變,構成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均勢的結果,一種世界格局的解體,則是由于這種穩(wěn)定的均勢被打破,再也無法保持下去。通過講解使學生明確多極化趨勢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初見端倪。西歐和日本以及美國競爭激烈,資本主義世界出現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由于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爭,越來越取決于綜合國力的競爭,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根源在于經濟結構的多極化。
明確向學生指出,戰(zhàn)后美國稱霸世界的戰(zhàn)略目標從未改變。然后結合書中動腦筋題,通過學生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美國推行的霸權主義是不得人心的,美國也不可能獨霸世界。關于科索沃戰(zhàn)爭這一部分,通過放映有關科索沃戰(zhàn)爭的資料片,組織學生對戰(zhàn)爭進行評價,尤其要提到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得出結論:科索沃戰(zhàn)爭是美國霸權主義的表現,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zhàn) ,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通過討論,分析,歸納以及多媒體手段的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明確:世界多極化將是一個長期的。曲折的斗爭過程,美國為首的北約違背了聯合國的基本準則,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作用受到嚴重挑戰(zhàn)。這對世界的和平進程是極其不利的,教育青少年為維護和平與發(fā)展貢獻力量。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知識點05-27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教學設計05-19
初三歷史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知識點08-15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教案12-04
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教案11-09
高考世界政治經濟發(fā)展的基本趨勢的政治知識點09-01
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區(qū)地理教學教案04-30
住宅格局風水圖解07-05
《格局》讀后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