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展會接待禮儀常識都有哪些
在展會上,接待客人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耐心去完成,有哪些禮儀我們可以學習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展會接待禮儀常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展會接待禮儀常識
1、儀態(tài)——展示您的教養(yǎng)
儀態(tài),指人的姿態(tài)、舉止和風度,即一個人的表情、行為、動作,也包括人的體態(tài)語。它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心理、感情、素養(yǎng)和氣質(zhì)。個人的禮儀修養(yǎng)正是通過一舉一動表現(xiàn)出來的。一個人即使有出眾的姿色、時髦的衣著,但如果沒有相應的行為美,就破壞了自己的形象。我們的姿態(tài)舉止就應該體現(xiàn)秀雅合適的行為美。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行有行相。要率直而不魯莽,活潑而不輕佻,工作緊張而不失措,休息時輕松而不懶散,與賓客接觸時有禮而不自卑。一個人的氣質(zhì)、風度及其禮儀教養(yǎng)不能僅是靠高檔的服飾裝扮而成的,更不是靠人們擁捧而就的,而是在一言一行中自然體現(xiàn)出來的。
2、站姿——要有穩(wěn)定感
最容易表現(xiàn)體態(tài)特征的是人處于站立時的姿勢。社交場合中的站姿,要求做到“站有站相”,注意站姿的優(yōu)美和典雅。女性應是亭亭玉立,文靜優(yōu)雅;男性應是剛勁挺拔,穩(wěn)健大方。正確的站立姿勢應是:端正、莊重,具有穩(wěn)定性。站立時的人,從正面看去,應以鼻為點與地面作垂直狀,人體在垂直線的兩側(cè)對稱,表情自然明朗。
溫馨提示——注意防止不雅站姿,例如:
、 上身。歪著脖子、斜著肩或一肩高一肩低、弓背、挺著腹、撅臀或身體依靠其他物體等。
⑵ 手腳。兩腿彎曲、叉開很大以及在一般情境中雙手叉腰、雙臂抱在胸前、兩手插在口袋等。
⑶ 動作。搔頭抓癢,擺弄衣帶、發(fā)辮、咬指甲等。
3、坐姿——講究穩(wěn)重感
坐姿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人體姿態(tài),它反映的信息非常豐富。優(yōu)美的坐姿是端正、優(yōu)雅、自然、大方。入座時,要走到座位前面再轉(zhuǎn)身,然后右腳向后退半步,再輕穩(wěn)地坐下,收右腳。入座后,上體自然坐直,雙肩平正放松,立腰、挺胸,兩手放在雙膝上或兩手交叉半握拳放在腿上,亦可兩臂微屈,掌心向下,放在桌上。兩腿自然彎曲,雙腳平落地上,男士雙膝稍稍分開,女士雙膝必須靠緊,兩腳平行,臀部坐在椅子的中央(男士可坐滿椅子,背輕靠椅背)。雙目平視,嘴唇微閉,微收下頜,面帶笑容。起立時,右腳向后退半步,而后直立站起,收右腳。
溫馨提示——要堅決避免以下幾種不良坐姿:
、 就座時前傾后仰,或是歪歪扭扭,脊背彎曲,頭過于前傾,聳肩。
、 兩腿過于叉開或長長地伸出去,萎靡不振地癱坐在椅子上。
、 坐下后隨意挪動椅子,在正式場合蹺二郎腿時搖腿。
、 為了表示謙虛,故意坐在椅子邊上,身體萎縮前傾地與人交談。
、 大腿并攏,小腿分開,或雙手放在臀下,腿腳不停地抖動。
4、走姿——展精神風貌
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從一個人的走姿就可以看出其精神是奮發(fā)進取或失意懶散,以及是否受人歡迎等,它最能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在生活中有的人精心打扮穿著入時,如果走姿不美,就會遜色三分;而有的人盡管服裝樣式簡單,優(yōu)美的走姿卻使他氣度不凡。標準的走姿要求行走時上身挺直,雙肩平穩(wěn),目光平視,下頜微收,面帶微笑;手臂伸直放松,手指自然彎曲,擺動時,以肩關節(jié)為軸,上臂帶動前臂,向前、后自然擺動;身體稍向前傾,提髖屈大腿,帶動小腿向前邁。
溫馨提示——注意矯正不雅的走姿:
、 內(nèi)八字和外八字。
⑵ 彎腰駝背,歪肩晃膀。
、 走路時大甩手,扭腰擺臀,大搖大擺,左顧右盼。
、 雙腿過于彎曲或走曲線。
、 步子太大或太小;不要腳蹭地面、雙手插在褲兜或后腳拖在地面上行走。
、 男士的走姿像小腳女人走路一樣,一步一挪;或像閑人一樣八字步邁開,那會給人以萎靡不振的感覺。
5、蹲姿——別不顧優(yōu)雅
蹲姿一般以下列兩種為宜:
、 交叉式蹲姿。下蹲時,右腳在前,左腳在后,右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全腳著地,左腿在后與右腿交叉重疊,左膝由后面伸向右側(cè),左腳跟抬起,腳掌著地,兩腿前后靠緊,合力支撐身體。臀部向下,上身稍前傾。
⑵ 高低式蹲姿。下蹲時左腳在前,右腳稍后,兩腿靠緊往下蹲。左腳全腳著地,小腿基本垂直于地面,右腳腳跟提起,腳掌著地。右膝低于左膝,右膝內(nèi)側(cè)靠于左小腿內(nèi)側(cè),形成左膝高右膝低的姿勢,臀部向下,基本上靠一只腿支撐身體。
溫馨提示:
下蹲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有彎腰、臀部向后撅起的動作;切忌兩腿叉開,兩腿展開平衡下蹲,以及下蹲時,露出內(nèi)衣褲等不雅的動作,以免影響你的姿態(tài)美。因此,當要撿起落在地上的東西或拿取低處物品的時候,不可有只彎上身、翹臀部的動作,而是首先走到要撿或拿的東西旁邊,再使用正確的蹲姿,將東西拿起。
6、遞物——講究安全、便利、尊重
行為舉止要考慮到是否有禮貌,是否傷害他人。以日常生活常見的遞交物品為例,請把握遞交物品三原則:安全、便利、尊重。若遞刀遞筆給他人,就必須“授人以柄”,千萬不要把刀尖、筆尖對著他人遞過去,要令人有安全感并使對方很方便地接住,還要等對方接穩(wěn)后才能松手,這就是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端茶遞水最好雙手遞上,注意不要濺濕他人;要講究衛(wèi)生,捧茶杯的手不要觸及杯口上沿,避免客人喝水時嘴唇碰到你手指接觸過的地方。若遞交書本、文件,也要盡量雙手遞上,讓文字正向朝著對方,使對方一目了然,不能只顧自己方便而讓他人接過書本文件后再倒轉(zhuǎn)一下才看清文字。
溫馨提示:
遞交物品時一般要求和顏悅色,并說:“請接好”、“請用茶”、“請收好”之類的禮貌語,還要注意目光的交流,雙方最好處于“平視”狀態(tài),盡量避免“俯視”時的傲慢、施舍之意或“仰視”時的畏懼、討好之態(tài)。
7、行為——注意情境、角色、距離
行為舉止應恰到好處。舉止三要素:情境、角色、距離。
、 隨情境變化在辦公室與在運動場,在教室與在足球看臺上,出席婚禮與出席葬禮,朋友聚會與商務談判……所表現(xiàn)出來的舉止神態(tài)截然不同,才是正,F(xiàn)象。
、 有角色意識
如果主次不分,沒大沒小,反客為主,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貽笑大方。人是社會的一分子,行為舉止就不可能為所欲為。特別是官員、軍人、教師等類型人物的行動就顯然不大自由。特殊人物的舉止格外令人關注,其效果也與眾不同。
、 有距離概念
男女同學之間如果經(jīng)常靠得太近,未免有“相處過密”之嫌;情侶之間,如果離得太遠,就有鬧別扭之感。尤其是在社交活動中,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的遠近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距離75厘米左右是“個人界域”,意為“親切、友好、融洽”,適合于朋友、同志、同事談心;距離在45厘米以內(nèi)是“親密界域”,意為“親密無間、愛撫”,適合于戀人、夫妻、母女等最親近者的交流。
8、握手——友好情感的傳遞
握手次序應把握尊者優(yōu)先和女士優(yōu)先的原則,其次序是:上級、長輩、女士。具體說,在上下級之間,一般由上級先伸手,下級再相握;長輩與晚輩之間,應是長輩主動先伸手,晚輩立即反應;在男性與女性之間,應由女士先大方地伸手,男士有禮貌地響應。在表示祝賀、慰問的特殊場合,下級、晚輩、男士也可先伸手。主客之間:迎客時,主人先伸手,以示歡迎;告別時,客人應先伸手,表示感謝。告別時,若由主人先伸手,就有逐客之意。
溫馨提示:
⑴ 伸手時右手掌要與地面垂直,以示友好、平等。如果伸出的手,掌心向上是順從性的握手姿勢,以示謙恭、服從,乃至乞求、巴結(jié);如果伸出的手,掌心向下是控制性的握手姿勢,表達的是居高臨下、傲慢,支配控制對方之意。
、 握手時,必須注意目光交流,適當寒暄。切忌與對方握手時目光游移、左顧右盼,與第三人談話。
、 通常,握手只能一對一,注意不能幾個人交叉握手,要等別人握完后再握。
、 不能戴手套與人握手,女士戴的禮服手套除外。
⑸ 與一般女性握手只要握手指部分。
⑹ 不要用濕手、臟手或有疾病的手與人握手,如果對方已伸手,你應該亮出雙手,簡單說明情況表示歉意,以求得諒解,才不至于失禮。
、 跨門檻時不可握手。賓主告別時,要注意跨門檻(一只腳在門檻邊,一只腳在門檻外面)時,不可握手。
9、行禮——多姿多彩、靈活運用
、 鞠躬
鞠躬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禮節(jié)之一,至今仍是人們見面表示恭敬、友好的一種人體語言。和握手相比,鞠躬表達的敬意更深一些,常用于婚喪節(jié)慶、演員謝幕、講演、領獎等場面以及下級對上級、服務員對客人、初次與朋友見面。特別是在大眾場合個體與群體的交往時,個人不可能和許多人逐一握手,則以鞠躬代之,既恭敬,又節(jié)約時間,值得大大提倡。
、 拱手(抱拳)
拱手禮是一種極具民族特色的禮節(jié),而且它既可以避免人數(shù)眾多時握手的不便,又可以不受距離的限制,特別適用于春節(jié)拜年、單位團拜、親朋好友聚會或向別人祝賀時。
、 起立
這是向尊長、來賓表示敬意的禮貌舉止。常用于上課前學生對老師,開會時對重要領導、來賓、報告人到場時的致敬。平時,坐著的位低者看到剛進屋的位尊者,坐著的男子看到站立著的女子,或者在送他們離去時,也都要用起立以表示自己的敬意。
展會禮儀行為準則
1、會展禮儀接待的要求
(1)安排有序,每個工作人員在活動過程中承擔什么角色,要做什么樣的工作都已事先確定,不能出現(xiàn)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現(xiàn)象。
(2)行為規(guī)范。所有參加禮儀接待服務的工作人員應按標準的商業(yè)行為規(guī)范來引導和服務客人,統(tǒng)一的服飾、統(tǒng)一的禮貌用語、統(tǒng)一的行走站立姿勢、統(tǒng)一一的商業(yè)禮儀訓練,使客人感受到所有的人員都訓練有素,是一支專業(yè)的服務隊伍。
(3)態(tài)度真誠?扇说奈⑿ΓH切的問候,細聲的叮嚀,耐心的解說……這些都是禮儀接待人員良好素質(zhì)的表現(xiàn),也是人們對禮儀接待服務的基本要求。同時禮儀接待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和解說能力,能靈活應對客人提出的各種問題。
(4)富有個性。根據(jù)展會活動的形式和內(nèi)容,禮儀接待服務的形式也可以設計得富有個性和特色,通過禮儀接待服務來凸現(xiàn)展會活動的特色和主題。
2、會展活動中禮儀接待的策劃安排
(1) 明確會展活動的內(nèi)容主題以及特色。
不同性質(zhì)的會展活動在表現(xiàn)形式上是不同的,因此在接待服務的表現(xiàn)形式上也就有所差異。如會議活動和展覽活動.展覽活動和大型節(jié)慶活動的禮儀接待服務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有些活動需要熱鬧,有些需要安靜;同樣是展覽活動,不同的主題和內(nèi)容,其禮儀接待服務的要求也不同。例如汽車展的禮儀接待服務可以比較活潑歡快,具有現(xiàn)代感;化妝品展的禮儀接待服務則可以時尚前衛(wèi)。
(2)事先做好整個會展活動的程序安排以及具體的人員安排。
了解會展活動的程序安排是進行禮儀接待人員配備的重要信息輸入。如果會展活動的開幕式有重要嘉賓參加.還伴隨有不同規(guī)模和場次的會議或講座,會展活動參與人員的數(shù)量較多,這時就需要場館管理者確定在什么時候、在哪些地方、安排多少名禮儀服務人員,他們的主要工作任務是什么,在完成開幕式后,他們還須安排到哪里去服務。在安排禮儀接待服務時要注意考慮如何提高服務效率。
(3)要嚴格規(guī)范禮儀接待人員的素質(zhì)和個性要求。
策劃禮儀接待服務時要考慮到服務的客人的類型和特點。如有較多國外嘉賓參加的展會活動,則安排的禮儀接待人員應有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和外語水平。如果是專業(yè)性較強的學術會議,還可以考慮安排該專業(yè)的大學生負責禮儀接待工作,既便于與會議代表溝通,又能使該專業(yè)的學生獲得學習的機會。如果展會活動正式莊重,則需要安排莊重典雅的禮儀接待人員。
(4)事先列出活動過程中需要的禮儀用品。禮儀接待服務過程中不能忘記準備展會活動中所需的禮儀用品,如剪彩活動時所需的金色剪刀、綢布球、托盤、禮花等;簽字活動中的文件及文件簿、簽字筆、葡萄酒等;舞獅表演時所需的點睛毛筆和墨水;頒獎儀式時所需的獎狀、獎杯、獎牌、證書、錦旗、獎金信封、鮮花、吉祥物等;捐贈儀式所需的支票模型、捐獻證書、鮮花等。這些禮儀用品什么時候使用,使用的順序如何,都要事先與禮儀接待人員交代清楚,以防出錯。
(5)挑選禮儀接待人員服裝類型。在人們的腦海中,禮儀接待人員就是身材高挑,穿著紅色長旗袍的禮儀小姐和迎賓小姐。其實,
禮儀接待人員的著裝形式可以是多樣的,通過著裝應反映出會展活動的特色。
如汽車嘉年華的禮儀小姐可以穿具有現(xiàn)代感的和運動感的運動裝;啤酒節(jié)的禮儀小姐則可以穿戴時髦、前衛(wèi)、性感的超短裙,以彰顯個性;
商務談判會議的禮儀小姐可以穿較為傳統(tǒng)的職業(yè)套裝,以顯示莊重和謹慎。在服裝的色澤上.也要考慮活動的主題色調(diào),盡可能與現(xiàn)場的色調(diào)相協(xié)調(diào)。
展會接待禮儀注意事項
一、 迎接禮儀:
迎來送往,是社會交往接待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表達主人情 誼、體現(xiàn)禮貌素養(yǎng)的重要方面。尤其是迎接,是給客人良好第一印象的最重要工 作。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就為下一步深入接觸打下了基礎。迎接客人要有 周密的布署,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 對前來訪問、洽談業(yè)務、參加會議的外國、外地客人,應首先了解對 方到達的車次、航班,安排與客人身份、職務相當?shù)娜藛T前去迎接。若因某種 原因,相應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應向客人作出禮貌的解釋。
(二) 主人到車站、機場去迎接客人,應提前到達,恭候客人的到來,決不 能遲到讓客人久等?腿丝吹接腥藖碛樱瑑(nèi)心必定感到非常高興,若迎接來遲, 必定會給客人心里留下陰影,事后無論怎樣解釋,都無法消除這種失職和不守信 譽的印象。
(三) 接到客人后,應首先問候“一路辛苦了”、“歡迎您來到我們這個美 麗的城市”、“歡迎您來到我們公司”等等。然后向?qū)Ψ阶髯晕医榻B,如果有名 片,可送予對方。
注意送名片的禮儀:
1、當你與長者、尊者交換名片時,雙手遞上,身體可微微前傾,說一句 “請多關照”。你想得到對方名片時,可以用請求的口吻說:“如果您方便的話, 能否留張名片給我?”
2、作為接名片的人,雙手接過名片后,應仔細地看一遍,千萬不要看也不 看就放入口袋,也不要順手往桌上扔。
(四) 迎接客人應提前為客人準備好交通工具,不要等到客人到了才匆匆忙 忙準備交通工具,那樣會因讓客人久等而誤事。
(五) 主人應提前為客人準備好住宿,幫客人辦理好一切手續(xù)并將客人領進 房間,同時向客人介紹住處的服務、設施,將活動的計劃、日程安排交給客人, 并把準備好的地圖或旅游圖、名勝古跡等介紹材料送給客人。
(六) 將客人送到住地后,主人不要立即離去,應陪客人稍作停留,熱情交 談,談話內(nèi)容要讓客人感到滿意,比如客人參與活動的背景材料、當?shù)仫L土人情、 有特點的自然景觀、特產(chǎn)、物價等?紤]到客人一路旅途勞累,主人不宜久留, 讓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時將下次聯(lián)系的時間、地點、方式等告訴客人。
二、 接待禮儀 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客人要找的負責人不在時,要明確告訴對方負責人到何處去了,以及 何時回本單位。請客人留下電話、地址,明確是由客人再次來單位,還是我方負 責人到對方單位去。
(二) 客人到來時,我方負責人由于種種原因不能馬上接見,要向客人說明 等待理由與等待時間,若客人愿意等待,應該向客人提供飲料、雜志,如果可能, 應該時常為客人換飲料。
(三) 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1、 在走廊的引導方法。接待人員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diào),讓客人走 在內(nèi)側(cè)。
2、 在樓梯的引導方法。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 員走在后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樓梯時, 接待人員應該注意客人的安全。
3、 在電梯的引導方法。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 人進入后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
4、 客廳里的引導方法。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 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點頭禮后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 (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為下座)。
(四) 誠心誠意的奉茶。我國人民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貴客人時, 茶具要特別講究,倒茶有許多規(guī)矩,遞茶也有許多講究。
三、 乘車禮儀
(一) 小轎車。
1、 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后排右側(cè)為首位,左側(cè)次之,中間 座位再次之,前坐右側(cè)殿后,前排中間為末席。
2、 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cè)為首位,后排右側(cè)次之,左側(cè)再次 之,而后排中間座為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3、 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后座,男士要服務于 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后自己再上車。
4、 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后座, 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5、 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 前座的客人下車后,在后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jié)最易疏忽。
6、 女士登車不要一只先踏入車內(nèi),也不要爬進車里。需先站在座位邊上, 把身體降低,讓臀部坐到位子上,再將雙腿一起收進車里,雙膝一定保持合并的 姿勢。
(二)吉普車 吉普車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后排右側(cè)次之, 后排左側(cè)為末席。上車時,后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后上。下車時前排客人 先下,后排客人再下車。
(二) 旅行車
我們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采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后第一排 即前排為尊,后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cè)往左側(cè)遞減。
四、饋贈禮儀 在經(jīng)濟日益發(fā)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接觸面越來越廣,一 些迎來送往及喜慶宴賀的活動越來越多,彼此送禮的機會也隨之增加。但如何挑 選適宜的禮品,對每一個人都是費解的問題。懂得送禮技巧,不僅能達到大方得 體的效果,還可增進彼此感情。
(一) 送禮忌諱
1、 選擇的禮物,你自己要喜歡,你自己都不喜歡,別人怎么會喜歡呢?
2、 為避免幾年選同樣的禮物給同一個人的尷尬情況發(fā)生,最好每年送禮時 做一下記錄為好。
3、 千萬不要把以前接收的禮物轉(zhuǎn)送出去,或丟掉它,不要以為人家不知道,送禮物給你的人會留意你有沒有用他所送的物品。
4、 切勿直接去問對方喜歡什么禮物,一方面可能他要求的會導致你超出預 算,另一方面你即使照著他的意思去買,可能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就是:“呀, 我曾經(jīng)見過更大一點的,大一點不是更好嗎?”
5、 切忌送一些將會刺激別人感受的東西。
6、 不要打算以你的禮物來改變別人的品味和習慣。
7、 必須考慮接受禮物人的職位、年齡、性別等。
8、即使你比較富裕,送禮物給一般朋友也不宜太過,而送一些有紀念的禮 物較好。 如你送給朋友兒子的禮物貴過他父母送他的禮物,這自然會引起他父母的不 快,同時也會令兩份禮物失去意義。
接受一份你知道你的朋友難以負擔的精美禮品,內(nèi)心會很過意不去,因此, 送禮的人最好在自己能力負擔范圍內(nèi)較為人樂于接受。
9、 謹記除去價錢牌及商店的袋裝,無論禮物本身是如何不名貴,最好用包 裝紙包裝,有時細微的地方更能顯出送禮人的心意。
10、考慮接受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否應用你送的禮物。
(二) 鮮花贈友人
愛花是人類的天性。一束花,幾枝玲瓏剔透的枝葉,配上色彩調(diào)和的花器, 忽地眼前一亮,就能把陰沉、煩悶、憂郁一掃而光,而帶來了滿眼的光輝和整室 的生氣,使人們在賞心悅目之余,陶醉在安靜祥和之中。這時的一盆花,不僅會 帶給你心靈的舒適,更是精神的寄托。這就是插花的功效。在節(jié)日期間,送給對 方一束花,對增進彼此的感情大有好處。因此,什么節(jié)日、什么季節(jié)送什么樣的 插花,很有講究。 圣誕節(jié):在嚴寒的冬天,百花凋零,只有細長的圣誕紅隨風搖曳。因此12月 份的花,最好以菊花、玫瑰和圣誕紅為主。 春節(jié):這是合家團聚,一家大小互道新年快樂的好時節(jié),以水仙花、天堂鳥、 佛手、百合、松枝為主。 母親節(jié):這是感謝母親恩情的節(jié)日,應用插花來表達孝心,可以康乃馨為主。 仲夏插花:夏天陽光高照,炙熱難當,我們需要的是清涼舒適,插花亦以蓮 花、康乃馨、玫瑰為主,花材不宜多,以清淡感為佳。 秋季插花:秋天楓葉紅滿山,金風送爽,寧靜飄逸,是詩人的季節(jié)。插花以 百合、黃菊為主,具有秋天特有的風情。
吃飯接待禮儀常識
1.邀請客人
邀請吃飯的前提是你確實想請對方,而不是為了說幾句客氣話?梢詤⒖枷旅鎺追N方法:
(1)把交談的時間安排到離吃飯較近的時間段。如果想中午請吃飯,可以十點半、十一點開始面談。這樣,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到了吃飯時間,這時再提出邀請,對方在幾番禮節(jié)性地推辭后,也往往樂于順水推舟。
(2)在與對方順利達成合作時,就勢邀請客人一起吃飯,這個時候通?腿艘彩欠浅芬赓p臉的。
(3)工作完成以后,為了表達對對方的謝意,可以邀請。對于這樣的邀請,對方一般會欣然接受。
(4)在工作時間之外,以人際交往中的私人交往名義請對方吃飯。可以說:聽說他們附近有家餐館挺不錯,以你個人名義請他一起來坐坐。
2.選擇用餐地點
如果對方有一定身份,或者你們之間將有重要的合作,可以選擇稍高檔些的飯店。如果只是一般應酬,選擇檔次中檔、有特色菜或招牌菜的飯店。無論如何,夜市、大排檔、快餐店都不是請客的地方。最好選擇在包間宴請,特別是重要的客人,即使人數(shù)再少,也要選擇不易受干擾的地方就餐。選擇飯店必須考慮環(huán)境。因為吃飯并不僅僅是為了“吃東西”,更是“吃文化”。如果是幽雅的環(huán)境,不僅能增加食欲,放松心情,還為彼此的溝通和交流創(chuàng)造了一個良好的外在氛圍。
3.點菜
如果時間允許,應該等大多數(shù)客人到齊之后,將菜單供客人傳閱,并請他們來點菜。當然,作為公務宴請,你會擔心預算的問題,因此要多做飯前功課,選擇檔次合適的請客地點,這樣客人也能大大領會你的預算。況且,如果是你來買單,客人會不太好意思點菜,都會讓你來作主。如果你的老板也在酒席上,千萬不要因為尊重他,或認為他應酬經(jīng)驗豐富,而讓他來點菜,除非他主動要求,否則他會覺得不夠體面。
如果你是赴宴者,不該在點菜時太過主動,而是要讓主人來點菜。如果對方盛情要求,可以點一個不太貴、又不是大家忌口的菜。記得征詢一下別人的意見,特別是問一下“有沒有哪些是不吃的”或是“比較喜歡吃什么”,讓大家感覺被照顧到了。點菜后,可以請示“我點了菜,不知道是否合幾位的口味”, “要不要再來點其他的什么”等等。
點菜時,可根據(jù)以下三個規(guī)則:
1)是看人員組成,一般來說,人均一菜是比較通用的規(guī)則。如果是男士較多的餐會可適當加量。二看菜肴組合。一般來說,一桌菜最好有葷有素,有冷有熱,盡量做到全面。如果桌上男士多,可多點些葷食;如果女士較多,則多點幾道清淡的蔬菜。三是看宴請的重要程度。若是普通的商務宴請,平均一道菜在50~ 80元左右可以接受。如果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的人物,則要點上幾個夠份量的菜,如龍蝦、刀魚、鰣魚、鮑魚、翅粉等。
2)點菜時不應該問服務員菜肴的價格,或是討價還價,這樣會顯得有點小家子氣,而且客戶也會覺得不自在。
3)點完菜要詢問客人用什么酒水。如果客人不想喝酒,可以考慮來點啤酒或者紅酒。如果完全不用酒,可以點一些果汁、飲料。
一般來說,白酒的價格最好單瓶不要超過預算的1/3~1/2。如果喝葡萄酒就要注意和菜的搭配,原則上是“白肉配白酒,紅肉配紅酒”。白葡萄酒適合于開胃菜等小菜或者蝦、螃蟹、貝類、魚等。燉牛肉等味濃的肉食菜,配紅葡萄酒。
4、用餐
入席后,不要立即動手取食,而應等主人打招呼,由主人舉杯示意開始,客人才能開始。夾菜要文明,應等菜肴轉(zhuǎn)到自己面前再動筷子,不要搶在鄰座前面,一次夾菜也不宜過多。吃時要細嚼慢咽,絕不能大塊大塊往嘴里塞,狼吞虎咽,這樣會給人留下貪婪的印象。不要挑食,不要只吃自己喜歡的菜,或者急忙把喜歡吃的菜堆在自己的盤子里。用餐的動作要文雅,夾菜時不要碰到鄰座,不要把盤里的菜撥到桌上,不要把湯潑翻。不要發(fā)出不必要的聲音,如喝湯時“咕嚕咕!,吃菜時嘴里“叭叭”作響,這都是粗俗的表現(xiàn)。不要一邊吃東西,一邊和人聊天。嘴里的骨頭和魚刺不要吐在桌子上,可用餐巾掩口,用筷子取出來放在碟子里。不要用手在嘴里亂摳。用牙簽剔牙時,應用手或餐巾掩住嘴。
用餐時,對外賓不要反復勸菜,可向?qū)Ψ浇榻B中國菜的特點,吃不吃由他。有人喜歡向他人勸菜,甚至為對方夾菜。外賓沒這個習慣,你要是一再客氣,沒準人家會反感: “說過不吃了,你非逼我干什么?”
用餐結(jié)束后,可以用餐巾、餐巾紙或服務員送來的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頭頸或胸脯;餐后不要不加控制地打飽嗝或噯氣。
5、離席
常見一場宴會進行得正熱烈,因為有人想離開,而引起眾人一哄而散的結(jié)果,使主辦人急得直跳腳。欲避免這種煞風景的后果,當你要中途離開時,千萬別和談話圈里的人一一告別,只要悄悄和身邊的兩三個人打聲招呼,然后離去便可。
中途離開, 一定要向邀請你來的主人說明、致歉,不可一溜煙便不見了。
和主人打過招呼,應該馬上就走,不要拉著主人在大門口聊個沒完。因為當天主人要做的事很多,現(xiàn)場還有許多客人等待他去招呼,你占了主人太多時間,會使他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禮。
吃飯原則
1.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訂讓大家都方便的餐廳,考慮點的菜是否適合大家的口味,安排舒服的座次。
一位禮儀師曾經(jīng)說過,她的母親曾經(jīng)教導她,當她請人赴宴時要細心配合賓客的吃飯速度,在賓客盡興吃完之前不可以放下筷子,因為一旦主人停筷,客人也不好意思繼續(xù)吃下去。體貼和周到,藏在每個細節(jié)里。
2.善待陌生的服務員
你怎么對待服務員,反映的不僅是禮貌和教養(yǎng),還有情商。
一位心理專家曾在文章中寫道,對服務員一味地指責和威脅可能會讓上菜速度變得更慢。鼓勵和贊美對任何人都有效。這時你展現(xiàn)給他人的,是輕松化解事情的能力。
【展會接待禮儀常識都有哪些】相關文章:
保安接待禮儀常識有哪些02-16
職場前臺接待禮儀常識有哪些08-22
接待禮儀常識02-28
接待注意事項都有哪些11-23
酒店接待客人的禮儀常識07-27
關于會議接待禮儀的基本常識08-16
政務接待的基本禮儀有哪些08-11
前臺接待禮儀要求有哪些10-27
酒店前臺接待禮儀知識有哪些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