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中考語文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

時間:2024-10-23 23:26:05 王娟 中考備考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中考語文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

  復(fù)習是一個漢語詞匯,指再一次復(fù)習所有科目,尤其是自己喜歡的科目,把以前遺忘的知識記起來,重復(fù)自己在腦海中學過的東西,使對其印象更加深刻,從而使在腦海中存留的時間更長一些,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考語文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語文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

  第一大類:讀寫漢字

  一.《語文課程標準》

  1.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重在考察學生認讀和拼讀的能力,以及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糾正地方音的情況。

  3.評價識字要考察學生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掌握漢字基本意義的情況,以及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漢字的能力。

  4.重視書寫的正確、端正、整潔

  二.《歷年浙江省學業(yè)考試說明》考試目標:

  1.正確書寫.

 。玻柚鷿h語拼音,認讀漢字。

 。常嫖鰸h字的字形。

 。矗芨恼R姷腻e別字。

  三、考點舉要:

  1.考正確識記字形,主要考“別字”,也就是考一個漢字在語境中的應(yīng)用。

  題型:其中有的放在詞中,有的放在成語中,有的放在句子里。如:

  (一)根據(jù)括號內(nèi)的注音在橫線上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

 。1) 目不(xiá)_____接(2)鱗次(zhì)______比

  (3)如愿以(chánɡ)_______

 。ǘ┳x下面這段文字,根據(jù)拼音寫出漢字。(4分)

  本想(zèng)___送你一座山、一片海,可我只有一滴水、一枝葉、一(lǚ)____ 陽光、一彎素月和在心中積聚了多年的一句殷殷的話語、一份濃濃的企盼---朋友,揣著一(kē) ____自信的心上路,目標就不再(yáo)____遠。

  2.能改正常見的錯別字,對字形的辨析涉及到易混字的方方面面。

  相關(guān)的題型:字形相近而誤;字音相近而誤;字義相近而誤;音、形、義全相近而誤。重點是常用漢字和易混淆誤寫的字。多放在成語中,要求找出并正確改正錯誤。

  如:下列詞語中有三個錯別宇,找出并加以改正(3分)

  欲擒固縱 通霄達旦 川流不息 志高氣揚

  四、 方法指導(dǎo):了解規(guī)則,把握重點:

  1、準確把握試題所提供的信息,揣摩命題者設(shè)計的意圖。

  2、弄清別字產(chǎn)生的原因。造成別字的幾種類型:

 。1) 同音相混。

  漢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個音能寫出許多不同的字,而這些字在意義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書寫時要避免張冠李戴的現(xiàn)象。

  如:反映--反應(yīng),融化--熔化--溶化。

 。2) 形似相混。

  第一種,音同形似而誤記。如:懲前毖后,完璧歸趙,惻隱之心。

  第二種,單純形似而誤記。如:錠、綻、淀,蒿、篙,等。

  第三種,偏旁相似而誤記。如:冽、咧、洌、趔。神、袖。等。

  第四種,增減筆畫而誤記。如:心、必。

 。3) 語義不明而混。如:舉一反三,莫名其妙。

 。4) 自造簡化字。

  3、善于將字形、字音乃至字意結(jié)合起來辨識。

  辨析易混字。

  (1) 追源法。漢字是表意字,書寫離不開字義!笆笔菚庾郑硎緲渲Ρ焕o,“木”表示樹枝、柴草,“口”表示繩圈。“刺”就是用刀把捆好的柴草割開來:“棘”表示木周圍有芒刺,“刺”表示木周圍的芒刺像刀,能扎人、刺人。這樣“刺”和“剌”就不會混淆了。由此派生出去的“啦”和“辣”也不會出錯了,由“束”派生出去的“棗”和“棘”也不會出錯了。再如;“炙”和“灸”;“盲”(指人的心臟與隔膜之間的位置)和“肓”(眼睛失明)。

 。2) 追意法。即追究這個字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思。如:禮尚往來、金碧輝煌、言簡意賅、仗義執(zhí)言等

 。3) 利用對應(yīng)關(guān)系掌握。漢語是對稱的學問,有許多成語相應(yīng)位置上的語素意義相同、相關(guān)、相反,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去掌握。如:名門望族、貌合神離、惹是生非、沽名釣譽、奴顏婢膝、山清水秀。等

 。4)通過組詞辨別。如:帶--戴、沾--玷、籍--藉、貸--貨,等。

  4、理解具體的語境。

  總攬內(nèi)容,在對具體語境的理解中作出正確辨別與書寫。還要調(diào)動所學,全面思考。只要平時積累多了,胸中自有丘壑。

  第二大類.詞語應(yīng)用

  一、考點解讀

  詞語考查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①正確理解與運用課內(nèi)外常見的詞語;②了解詞語的基本義、引申義和比喻義,辨析常見的同義詞、多義詞、反義詞在不同語言環(huán)境中的不同意義;③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及表達效果;④聯(lián)系生活和自己的積累,推想文章中有關(guān)生詞和新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辨析詞語的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考查的內(nèi)容主要是在學生所學教材中出現(xiàn)的常用詞語和新詞,試題材料不限于學生所學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把所學詞語移用于生活和時事中的鮮活材料。

  二、題型分析

  詞語的考查主要有三種題型:①選擇題:從所提供的選項中按要求作出選擇,②填空題:把提供的詞語按要求添入相應(yīng)的空處,③運用題:運用指定的詞語造句或?qū)懻Z段。材料多來自課外和課本。

  三、試題探究

  1、關(guān)聯(lián)詞的辨析選用

  關(guān)聯(lián)詞有兩種:一種是單獨的關(guān)聯(lián)詞,如“那么”、“因而”等;另一種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而形式的關(guān)聯(lián)詞,如“因為……所以……”、“即使……也……”等。使用最多的是第二種形式即成對出現(xiàn)的關(guān)聯(lián)詞。成對使用的關(guān)聯(lián)詞,每一對都表示特定的語法關(guān)系,它們的搭配是固定的,不能隨意調(diào)換。不管是哪一種形式,要正確選用,均需借助對句意的把握。

  例1(2009·瀘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

  瀘州油紙傘作為一項民間工藝, 太追求時尚, 失去了油紙傘本身的文化韻味, 在保留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chǔ)上,融入現(xiàn)代文化元素, 會擁有更多的消費者,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A. 因為 所以 即便 也 B. 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C. 如果 就 只有 才 D. 因為 所以 不但 而且

  2、結(jié)合語境辨析選用詞語

  解答這類題,首先要辨析選項中詞語的含義和用法,然后讀懂語段或語句的意思,二者結(jié)合,綜合考量,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例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

  (1)香港今日的______歸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創(chuàng)造的,也是同祖國內(nèi)地的發(fā)展和支持分不開的。

  (2)秋天像一個穿著金色裙的仙女,她用輕飄的衣袖______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______給大地。

  A.繁榮 掃 拋 B.繁榮 拂 撒 C.繁華 拂 拋 D.繁華 掃 撒

  三、解釋詞語的語境義

  把握好詞語的語境義,要本著“詞不離句”的原則加以分析推敲,才能準確地理解。語境義的類型有:①比喻生成的語境義。詞語的比喻義在特定語境中生成了新的含義。 ②感情色彩轉(zhuǎn)換后的語境義。選擇不同感情色彩的詞,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但有時貶義的可以褒用,褒義的也可以貶用。③反語表達的語境義。反語是作者含蓄曲折地表達本意的一種修辭方法。它實際要表達的意思與字面的意思完全相反。④舊詞新用的語境義。一些舊的詞語,作者賦予它新的含義。⑤對比形成的語境義。在同一語段中,同一詞語表達的意義有時也不盡相同。

  例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站在羅布泊邊緣遠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表示地表荒涼,無植被)

  B.魏明倫認為,“喜新厭舊”是他戲劇創(chuàng)作成功的秘訣之一。(指創(chuàng)作追求創(chuàng)新,不守舊)

  C.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不少股票市值縮水蒸發(fā)。(表示減少和消失)

  D.北京奧運會上,“冷面殺手”張怡寧蟬聯(lián)乒乓球女單冠軍。(指神色冷峻,不茍言笑)

  四、一詞多義的解釋

  多義詞是具有幾個彼此不同而又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的詞。在使用時,多義詞常與比擬、比喻、借代等修辭結(jié)合,表示其中的一個意義。所以解釋多義詞一定要緊扣語境。

  例4 下邊是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頻道的一則財富廣告,用字巧妙,頗有意味。請你分別說說兩個加點“理”字的不同含義。

  你不理 ①( )財,財不理 ②( ) 你。

  五、近義詞的辨析

  要辨析近義詞,必須結(jié)合實際語境,根據(jù)詞語的具體功能,做到“求同”、“辨異”,也就是找出近義詞的“共性”和“個性”來,使“個性”與語境相配。

  例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

  六、根據(jù)語境填寫詞語

  這種題型,所要填寫的詞語多是動詞、形容詞、名詞或關(guān)聯(lián)詞,考查的是用詞的準確性或語意的連貫性。需在閱讀理解的基礎(chǔ)上作出恰當?shù)倪x擇。

  例6 從文后括號中選擇恰當詞語填入空白處的橫線上。

  (嘹亮 宛轉(zhuǎn) 清脆 應(yīng)和)

  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 的喉嚨,唱出 的曲子,跟清風流水 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 地響著。

  第三大類句子的表達和運用

  一、句子排序

  句子排序就是對句子與句子之間內(nèi)在邏輯性的考查,此種題型對考生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的要求較高,有利于考查學生思維的縝密性,因而備受命題者的青睞。句子排序,主要涉及兩個知識點:一是段落的結(jié)構(gòu),二是句子的連貫與呼應(yīng)。排序的基本步驟:第一步,明確各句的重點,即每一句寫了什么。第二步,找信息,即找出每句中表示總分、先后、因果等關(guān)系的詞語。第三步,依據(jù)關(guān)系,組織語言,準確、連貫地表達,從而確定選項。第四步,依據(jù)選項,檢查語段是否通順,是否符合題目的各項要求。

  例7 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 )

 、倏梢哉f,想象力應(yīng)用多少是評價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之一。

  ②人的大腦具有四個功能部位:感受區(qū)、貯存區(qū)、判斷區(qū)和想象區(qū)。

 、巯胂罅κ侨祟惇氂械牟拍,是人類智慧的生命線。

 、苋祟愡\用想象區(qū)功能的機會少,一般人僅僅運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輧(yōu)秀的想象力對于一個杰出的人才來說是必需的。

 。粒冖堍邰佗 B.⑤③②④①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例8 將下列選項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處,正確的選項是( )

  你的話語應(yīng)該是一縷飽含早春氣息的柔風, ;你的表白應(yīng)該是田野爆裂的豆莢, ;你的辯答應(yīng)該是憑借原則的盾牌, ;你的吶喊應(yīng)該是仰仗正義的力量, 。

 、儆姓勁凶郎系拇綐屔鄤 ②構(gòu)思并闡述金色的成熟

 、蹚浐吓笥阎g人為的小隙 ④澎湃青春的熱忱和血液

  A.③④①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③②

  二、改寫

  這種試題,一是考查考生運用不同句型和表達方式表達同一意思的能力,即在意思相同的情況下,對不同句型的表達方式的掌握;二是根據(jù)強調(diào)點的不同進行改寫。(被動句,反問句、祈使句等)特殊句式。

  三、補寫

  補寫句子,既能考查對語段(語句)的整體把握能力,又能考查語言的駕馭能力。正確補寫應(yīng)注意:對上下文的理解要到位,所補寫的句子與上下文必須連貫;對文段的概括要全面、準確,所補句子能與文段相對應(yīng);語言形式要恰當,根據(jù)上句或下句修辭與結(jié)構(gòu)去寫,語句通順、簡明。

  例9 (2009·婁底)把下面歌頌教師的對聯(lián)補充完整。

  上聯(lián):三尺講臺 下聯(lián):一支粉筆

  四 、擴寫

  擴句是給一個簡單的句子加上必要的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生動具體,清楚明白。但是擴句應(yīng)掌握以下原則:

  1.不能改變原句的主要成分,不能改變原句結(jié)構(gòu)和意思

  2.所擴充的附加成分必須合理。

  3.如果有例句就必須按例句擴充,如果沒有例句又沒有具體要求,擴充哪些部分,不受限制。

  擴寫句子應(yīng)掌握擴句的方法:

  1.找出句子的主干詞語(或句子的主干成分)。

  2.在主干成語(成分)前面添上合適的修飾詞語,修飾詞語可以添加一處,也可添加幾處,根據(jù)需要確定。

  3.把擴充好的句子通讀一遍,看是否通順、內(nèi)容是否比原來明白具體。

  中考語文復(fù)習基礎(chǔ)知識:名詞解釋

 。ㄒ唬┪氖返浼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史記》、《尚書》、《禮記》、《易記》、《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jīng)、史、子、集

  《詩經(jīng)》六義:鳳、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jīng),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

  (二)朝代傳說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

  “五帝”:據(jù)《史記》載為: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ㄈ┑乩

  “三山”:相傳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萊、方丈、瀛洲。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行政區(qū)劃,后成為中國的別稱。

  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

  海內(nèi):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huán)海,故稱國境之內(nèi)為海內(nèi)。

  四海:指天下、全國。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

  三國:指東漢后分裂成魏、蜀、吳。

  三秦:指潼關(guān)以西的關(guān)中地區(qū)。

  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陽。

  古代別稱:南京(建康、金陵、江寧、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對糧食作物的統(tǒng)稱。(即稷、黍、麥、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5.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6.文人四友:琴、棋、書、畫

  7.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

  8.歲寒三友:松、竹、梅

  9.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事、轉(zhuǎn)注、假借

  10.連中“三元”:凡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的即連中解元、會元、狀元。

  11.五聲:五個音級。也稱“五音”,即我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征(zhi)、羽。

  12.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蛇傳》、《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鄉(xiāng)官。

  14.及第:指科舉考試中選,應(yīng)試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試:也叫“童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yīng)試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舉試:正式的科舉考試分三級:鄉(xiāng)試、會試、殿試。

  鄉(xiāng)試:(稱秋闈或大比)每三年在省舉行一次,秀才才有資格參加考中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稱春闈或禮闈)參加者必須是舉人,考中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由皇帝主持,貢士有資格參加,考中稱進士。第一是狀元,第二名是稱榜眼,第三名是稱探花。合稱三甲鼎。

  光緒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被廢止。

  17.《爾雅》:我國最早的釋詞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詞典。

  18.“風雅”,指《詩經(jīng)》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代指文學才華。

  19.《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按音樂性質(zhì)分“鳳、雅、頌”三大類

  20.頓首:古代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

  21.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大禮。

  22.跪:古代兩膝著地,聳身挺腰、臀不沾腳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在為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也稱“五鼓”或稱五夜。一更19—21點,二更21—23點,三更23—1點,四更1點—3點,五更3點—5點。

  25.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26.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稱為星宿。

  27.玉常金馬:指翰林院。

  28.《說文解字》:東漢許慎編的最有影響的一部古代辭書。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舊指宗教或?qū)W術(shù)界的各種流派,也指社會上各行各噗的人!叭叹帕鳌倍嗪H義。

  30.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話。即沒有重要的事不敢來麻煩的意思!叭龑殹,佛教名詞,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習慣把社稷作為國家的象征。?

  32.謚號: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跡行為給他評定一個稱號,以示褒貶善惡。如范仲淹謚號為文正公。

  33.“岳陽樓”四絕:滕子京修岳陽樓,范仲淹作記,蘇舜欽書寫,邵(su)篆額(用篆字書寫的匾額)一時傳為四絕。

 。ㄎ澹┕糯鷦e稱

  1.桑梓:家鄉(xiāng)2.巾幗:婦女3.須眉:男子4.鴻雁:書信

  5.社稷:國家6.汗青:史冊7.軒轅:祖國8.“三尺”:法律

  9.謙稱:①自稱:愚、鄙、敞、卑、竊、臣、仆②帝王自稱:孤、寡、不谷③讀書人自稱:小生、晚生、晚學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納等。

  10.敬稱:①稱帝王:萬歲、圣上、圣駕、天子、陛下等②稱天子:殿下③稱將軍:麾hui下④稱對方或?qū)Ψ接H屬:有令、尊、賢、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的父親),令堂(對方的母親),令閫(kǔn)(對方的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對方有關(guān)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的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見);賢,用于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yīng)用范圍較廣。如稱用輩友人中長于自己的人為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為仁公等。⑤稱年老的為:丈、丈人(后來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泰水”。⑥稱謂前加“先”,表示已死。⑦對尊長者和同于朋輩間的稱謂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11.年齡稱謂:(代稱)①垂髫(tiao)指三四歲~八九歲兒童。②總角指八九歲~十三四歲少年。③豆蔻指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少年。④束發(fā):男子十五歲。⑤弱冠:男子20歲,表示已成年。⑥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之志)⑦不惑:是男子四十歲。⑧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即知“天命”)⑨花甲:是六十歲。⑩古稀:是七十歲。(11)耄耋:指八九十歲。(12)期頤:是一百歲。

【中考語文字詞句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字詞句段基礎(chǔ)知識積累復(fù)習04-28

中考語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題及答案07-03

中考語文如何復(fù)習06-07

中考政治基礎(chǔ)知識《自信》鞏固復(fù)習筆記09-04

中考語文復(fù)習方案01-03

中考語文復(fù)習計劃09-09

中考語文復(fù)習方法06-17

初三語文基礎(chǔ)知識復(fù)習方法與復(fù)習內(nèi)容09-03

中考語文有哪些復(fù)習策略05-17

中考語文備考復(fù)習計劃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