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賞析

寄校書七兄 / 送韓校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1-09-09 09:38:42 賞析 我要投稿

寄校書七兄 / 送韓校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寄校書七兄/送韓校書

  唐代:李冶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余。

  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

  因過大雷岸,莫忘幾行書。

  譯文: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余。

  我百無聊賴地居住在烏程,虛度光陰,轉(zhuǎn)眼又到了年終。

  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

  七兄啊,你在蕓閣那樣清冷的地方供職,不知你的寂寞該是怎樣的情形?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

  滔滔的江水裹挾著你的仙舟遠去,天上的寒星伴隨著你的使車前行。

  因過大雷岸,莫忘幾行書。

  你路過大雷岸時,不要忘記像鮑照一樣,給我寄幾個字,以告慰小妹的思念之情。

  注釋:

  無事烏程縣,蹉(cuō)跎(tuó)歲月余。

  校書:即校書郎,官名,掌管整理圖書工作的。七兄:名不詳,當(dāng)時任校書郎。烏程縣:在今浙江湖州吳興南。作者家鄉(xiāng)。磋跎:光陰虛度。歲月余:歲晚、年終。

  不知蕓(yún)閣(gé)吏,寂寞竟何如。

  蕓閣吏:即校書郎,此處代指七兄!笆|閣”即秘書省,系朝廷藏書館。因為蕓香可辟紙蠢,故藏書館稱“蕓臺”或“蕓閣”。何如:是“如何”的倒置。

  遠水浮仙棹(zhào),寒星伴使車。

  仙棹:仙人所乘之船。這里指七兄所乘之船。棹:本搖船工具,船槳。常用來代指船。寒星伴使車:過去傳說天上有使星,伴著地上的使者。

  因過大雷岸,莫忘幾行書。

  大雷岸:即《水經(jīng)》中所說的大雷口,也叫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南朝宋詩人鮑照受臨川王征召,由建業(yè)赴江州途經(jīng)此地。寫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與妹書》。

  賞析:

  此詩前兩句描繪出一幅詩人百無聊賴、歲晚遲暮的'心境,直逼出“寂寞”二字,為開啟后文相思之意作鋪墊。頷聯(lián)是寫七兄的寂寞無聊,詩人由自己的寂寞,推及到七兄,表現(xiàn)了對七兄的體貼和關(guān)懷。頸聯(lián)想象七兄出使路上的情景:水陸兼程,日夜趕路,凄寒孤獨。思慮七兄,慰問舟車之苦,正體現(xiàn)了詩人對七兄的深情。尾聯(lián)借鮑照的《登大雷岸與妹書》之典,寫出了對七兄的叮囑,表現(xiàn)了對七兄的無限關(guān)切之情,語淡而情深。這首詩作法不同于五律通常之例。它自不經(jīng)意寫來,初似散緩,中幅以后,忽入佳境,有愁思之意,而無危苦之詞;至曲終奏雅,韻味無窮,堪稱律詩中別具風(fēng)格的妙品。

  律詩起句尤難,“或?qū)芭d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題起。要突兀高遠,如狂風(fēng)卷浪,勢欲滔天。”(楊載《詩法家數(shù)·律詩要法》)但作者卻只從眼前心境說起,淡到幾乎漫不經(jīng)意:“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余!奔确桥d比,又非引事,甚至未點題,更談不上“突兀高遠”,發(fā)唱驚挺了。但“無事”加之“蹉跎”,自能寫出百無聊賴的心境,“歲月余”三字除寫時令(歲晚),還兼帶些遲暮之感。兩句直逼出“寂寞”二字,對開啟后文相思之意,也算得是很好的導(dǎo)入。

  頷聯(lián)點出“寂寞”,卻又不是在說自家了。“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不道自家寂寞清苦,反從七兄方面作想,為他的寂寞而耽憂,是何等體貼,何等多情呢。其實,自己的寂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這里寫法又是推己及人,情味雋永。對于前一聯(lián),承接自然,同時仍是漫不經(jīng)意,連對仗都不講求,可謂不事雕琢,“不求深遠”。詩寫至此,很象一篇五古的開頭,其徐緩的節(jié)奏,固然有助于渲染寂寞無聊的氣氛,以傳相思深情。但對律詩來說,畢竟篇幅及半,進一步發(fā)展詩情的余地不多。

  頸聯(lián)一出,上述擔(dān)心似乎是完全不必要的。高仲武贊云:“如‘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蓋五言之佳境也。”這兩句想象七兄行程,上句寫水程,水“遠”舟“浮”,亦即“孤帆遠影碧空盡”也,當(dāng)是作者回憶或想象中目送七兄征帆的情景。漢代曾以“蓬萊”(神山,傳說仙府秘籍多藏于此)譬“蕓閣”,故此稱七兄所乘舟為“仙棹”,這樣寫來,景中又含一層向往之情。下句寫陸程,寫“星”曰“寒”,則兼有披星戴月、旅途苦辛等意;“使車”惟“寒星”相伴,更形其寂寞,惹人思念。以“寒星”、“遠水”來概述旅途風(fēng)光,寫景簡淡而意象高遠。由于前四句全是情語,難免會有空疏之感,此聯(lián)則入景,恰好補救。其對仗天然工致,既能與前文協(xié)調(diào),又能以格律相約制,使全篇給人散而不散的感覺。所以二句之妙,又不止境佳而已。

  從烏程出發(fā),沿江溯行,須經(jīng)過雷池(在今安徽望江縣)。雷池一稱大雷。劉宋文帝元嘉十六年秋,詩人鮑照受臨川王征召,由建業(yè)赴江州途經(jīng)此地,寫下了著名的《登大雷岸與妹書》。照妹鮑令暉是女詩人,兄妹有共同的文學(xué)愛好,所以他特將旅途所經(jīng)所見山川風(fēng)物精心描繪給她,兼有告慰遠思之意。

  此詩結(jié)尾幾乎是信手拈來這個典故,而使詩意大大豐富!耙蜻^大雷岸,莫忘幾行書”,由于這樣的“提示”,便使讀者從蹉跎歲余、遠水仙棹、寒星使車的吟詠聯(lián)想到那名篇中關(guān)于歲暮旅途的描寫:“渡泝無邊,險徑游歷,棧石星飯,結(jié)荷水宿,旅客貧辛,波路壯闊,始以今日食時,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嚴霜慘節(jié),悲風(fēng)斷肌。去親為客,如何如何!”(《登大雷岸與妹書》)從而,更能具體深切地體會到“不知蕓閣吏,寂寞竟何如”的淡語中,原來包含深厚的骨肉關(guān)切之情。女詩人以令暉自況,借大雷岸作書事,寄兄妹相思之情,用典既精切又自然。

  “莫忘寄書”的告語,形出己之不能忘情;盼寄書言“幾行”,意重而言輕。凡此種種,都使這個結(jié)尾既富于含蘊,又保持開篇就有的不刻意求深、“于有意無意得之”的風(fēng)韻。

  這首詩作法不同于五律通常之例。它自不經(jīng)意寫來,初似散緩,中幅以后,忽入佳境,有愁思之意,而無?嘀~;至曲終奏雅,韻味無窮,堪稱律詩中別具風(fēng)格的妙品

【寄校書七兄 / 送韓校書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寄校書七兄(一作送韓校書)原文及賞析10-15

懷澠池寄子瞻兄原文及賞析10-15

韓碑原文,注釋,賞析10-15

寄人原文,注釋,賞析10-15

初發(fā)揚子寄元大校書原文,注釋,賞析10-15

丹陽送韋參軍原文、注釋及賞析11-19

同題仙游觀原文、翻譯及賞析_韓翃10-18

送楊少尹序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憑闌人·寄征衣》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

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注釋,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