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青奧暢想作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力青奧暢想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去年初申辦青奧催生凝聚而成的全民一心的熱忱與激情,在短短一年里,怎么非但沒有在基礎(chǔ)上加溫燃燒,反而任由它急速冷卻?
坦白說我也有點慚愧,一年前的“沸騰情緒”直至上周六才再度被喚醒。報章報道,自北京奧運圣火全球傳遞活動高度政治化后,國際奧委會原本決定從此取消奧運火炬跨洲跨國傳遞活動,只準主辦國在境內(nèi)接力傳圣火。但基于首屆青奧意義深重,因此同意新加坡展開最后一次奧運火炬全球傳遞活動。
國際奧委會的思考提醒了我們,新加坡辦青奧,遠不止于辦好一場國際大會或青少年體育賽會那么簡單。無論對奧運史或新加坡,首屆青奧都具有開創(chuàng)性歷史意義。既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卻也因此更能脫然于任何包袱,開拓更大的想象空間。新加坡的這“第一次”,不只將為“青奧”確立定義、啟迪今后另一個百年的發(fā)展方向,也將為新加坡在經(jīng)濟商業(yè)領(lǐng)域之外,重新確立某些我們一直忽略的社會價值。
但怎么這重意義,我們還得由國際奧委會來提醒?上官方網(wǎng)站查看,其實青奧活動在校園里一直不曾間斷。然而宣傳活動至今多局限在校園,對象也以青少年為主,又因為希望利用青少年最熟悉的新媒體作為載體,結(jié)果成功吸引了青少年的關(guān)注,卻忽略了更廣泛的其他群體,使全民參與的`氛圍始終烘托不起來,甚至形成了“小朋友的青奧,關(guān)我咩事?”的群眾觀感。
青奧的推動,有必要先回歸本質(zhì),確立方向與格局。以青少年為核心,輻射到全國各階層各年齡;從體育領(lǐng)域出發(fā),擴大到文化、藝術(shù)、商企各個層面。
青奧運組委可考慮成立一支創(chuàng)意委員會招攬各界專才:藝文界、廣告界、媒體界、企業(yè)界、以及社會團體,從各自的專業(yè)思維提供點子,以多元創(chuàng)意手法合力推動青奧,既可爭取財務(wù)資助也鞏固人文價值,并可借此讓社會各個不同領(lǐng)域都為青奧動起來。
而在新媒體全力貼近青少年之際,傳統(tǒng)媒體更不能忽略了自己固有的功效,更應積極主動地發(fā)揮滲透力。電視與報章不妨從現(xiàn)在起就制作一系列青奧知識特輯、青少年運動員特寫、球賽報道/轉(zhuǎn)播,提高能見度,也帶動全民關(guān)注。最近新傳媒轉(zhuǎn)播中學校際賽事,當屬罕見的突破。
再有個遐想:青奧圣火國內(nèi)傳遞火炬手名單,不妨留幾個“民選”名額,讓全民來投票,選出心目中的火炬手。當下腦海中馬上閃過一串名字:洪秉祥、孫寶玲、陳浩亮、井浚泓、范迪阿末,甚至孫燕姿、林俊杰……
張思樂曾說,新加坡不會把青奧當成國慶慶典來辦,因為重點不在形式。青奧在形式規(guī)格上確實無需也不應當成國慶慶典來辦,但在視野與格局面上,不只不能亞于國慶,更須超越國慶。唯有成功催出全民的集體投入,才能讓2010年新加坡青奧不只是一場“小朋友的青奧”。
【活力青奧暢想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青奧暢想作文01-27
暢想青奧作文01-21
暢想青奧會作文02-01
暢想青奧_750字01-27
青奧暢想_550字01-27
暢想青奧_650字01-21
青奧暢想作文(6篇)02-05
青奧暢想作文6篇02-05
青奧暢想作文(8篇)02-02
青奧暢想作文8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