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范文(通用7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范文(通用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1
生活中有一種記憶方法,叫特色記憶。它能將人們被日光流年洗刷得模糊的日子進行“拋光”,使記憶變得十分清晰。比如說,在我們所經歷的浩如煙海的日子里,當突然有人問你:“1980年的2月16日你在做什么”,可能絕大多數人很難說出答案。但假如提醒你,那一天是進入八十年代的第一個春節(jié),而且我國西南地區(qū)出現了“日全食”現象,那么,曾在那個環(huán)境中生活過的人,也許就能回憶起那一天的情形。
的確,那一天對我來說是有“特色”的,當時我正在西雙版納密林深處的一座軍營里,除了經歷了有生以來所見到的“日全食”奇觀,還過了一個沒有吃到一丁點兒肉的“無葷年”。
春節(jié)無肉吃,其實原因說來并不復雜,我們在大年三十殺豬的那天,突然發(fā)現那頭豬的身上有許多“米點”。稍有防疫知識的人都清楚,按照規(guī)定,像這樣的豬肉是不能食用的。但是,那畢竟是一頭又肥又嫩的大白豬,何況豬肉是那么緊缺,扔掉它,誰不可惜?再加上當時大家對病豬肉的食用后果還沒有太多的認識,許多人覺得吃了也許不會出什么問題。就這樣,在吃和棄的問題上始終形不成統一的意見。其間指導員問了好幾個人,大多數人的觀點是“使勁煮煮不會有事吧?過年哪有不吃肉的!敝笇T又把目光移向了正在幫廚的我。其實,我何嘗不饞。但我知道,在生活中許多事情不能因為你有欲望就必須得到,你還要考慮真正的得失問題,尤其是那些明明知道不該去做的事情,是絕對不能失去理智的。望著指導員的目光,我說:“還是不拿健康冒險為好。春節(jié)吃不吃肉只是一種形式,過一個不吃肉的春節(jié),說不準今后回憶起來還更有意思。”
指導員好像就在等我的這句話,盡管我的意見是少數人的,但他還是果斷說道:“是不能拿健康冒險。埋掉它吧!”于是,這頭又肥又嫩的大白豬就送到地球肚子里去了。初一那天按部隊規(guī)定吃兩餐飯,本該下午會餐,但開飯時卻沒有丁點肉,于是大家的牢騷全來了。誰知,架式還沒有拉開,湛藍的天空突然像涂上墨一樣黑了下來。因新華社在此前發(fā)過消息,我們知道“日食”開始了。于是,紛紛跑出飯?zhí),只見烏黑的天幕上隱現著殷紅,一輪潔白的日頭被月亮活生生 “吞”下,然后又“吐”了出去。這個過程不過幾秒鐘的時間,然而,它已經讓很多人的注意力有了質的轉移,此后誰也沒再說肉的問題,而談論的全是天文地理之類的高雅話題。
盡管如此,指導員心中卻一直不太好受,不久,他給在團部開會的連長打了個電話,問能不能在縣城搞些肉來……誰也沒有想到,第二天連長回來的時候,竟然扛著30多公斤的半扇子豬肉。更讓戰(zhàn)友們感動的是,連長因為沒搭上汽車,硬是負重走了30多公里,累得他在進連隊大門時,就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如果說,這次過年因為沒有吃上肉而多多少少帶有些“悲劇”色彩,那么,在1979年的那個春節(jié),則熱鬧得令人捧腹。
過年誰不吃頓餃子,這是北方人的說法。然而在南方,確有許多地方過春節(jié)是不吃餃子的。我們連隊就是隨著當地的風俗,過春節(jié)從來不吃餃子。直到我們這批北方兵到來之后,大家感覺不吃餃子不像過年的樣子,于是便向連隊干部建議春節(jié)那天一定要包頓餃子。為了讓連隊干部同意,有幾個能侃的兵大談吃餃子的偉大意義,還臨時編上一條說餃子就是中國的“國食”,如果作為一個中國人連餃子都沒有吃過,那真是枉做一次“國人”,就更談不上愛國了。這些話說得連長指導員直樂:牛皮還有這種吹的,看來只有用餃子來堵他們的嘴了。
真到包餃子的時候了,很多來自云貴高原的少數民族戰(zhàn)士對其工序竟然一無所知。好在包餃子不是什么“高科技”,沒有文化也能學會。在幾個北方兵的傳授下,大家都覺得并不復雜,不就是將肉餡往面皮里塞嗎?使勁塞就是了!平時都說南方人比北方人秀氣,然而,在我們連隊包餃子的時候,南方戰(zhàn)士要比北方士兵“大氣”得多:北方兵都在循規(guī)蹈矩地精工細作,而南方兵很看不慣他們捏得這么小里小氣的餃子,說他們動作慢得像老婆娘,真給粗獷大氣的北方人丟臉。于是,圖省事的幾個南方兵便毫無顧忌地將餃子放大了尺寸,好幾個班的餃子包得就像半大小伙子的腳丫子!這年的春節(jié)雖然使許多沒有吃過餃子的南方兵都吃到了餃子,但他們吃過之后卻沒一個人說餃子好話的,有人還發(fā)牢騷說:“這么難吃的破玩意兒還定成‘國食’?真沒勁!”當然他們不知道這“國食”是北方兵的幽默。其實,要講幽默,還是南方兵幽默得徹底:在春節(jié)過完10天之后上級的工作組到來時,一個南方兵反映了連隊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不讓他吃飯的問題!
不讓吃飯就是體罰戰(zhàn)士,這還得了!于是工作組展開調查。結果很讓上級領導吃驚,那天沒有吃飯的人還不止一兩個,大約十幾個兵都說事情真實,絕不有假!其中一個兵說他三天都沒有吃上飯。工作組的同志問:“三天不吃飯你招架得住嗎?”那位士兵不屑地“嘁”了一聲:“餓?餓哪樣啊,那么大的餃子天天吃,都快把人撐死逑了!”
這種回答差一點把問話人弄得“背過氣去”:明明吃了餃子,還說沒有吃飯,這不是“逗你玩”嘛?但這幾個少數民族新戰(zhàn)士滿臉嚴肅一本正經,絕沒有“ 馬三立”那種捉弄人的意思。后來,工作組終于弄清楚了,這群出生于貴州大山里的士兵,在他們的家鄉(xiāng)說“吃飯”,指的就是“吃大米干飯”。只有大米干飯才能稱之為“飯”,而面條、饅頭包括餃子在內是統統不配叫作“飯”的。哪像北方人那么隨便,見了人總是問吃飯了嗎?吃了吃了,回答得多么不負責任!誰不知道很多北方人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可能沒有吃過一頓“飯”。從那兩個春節(jié)之后,我所經歷的春節(jié)似乎越來越好,吃得精致,玩得開心,親朋好友相互拜年聚會,還有春節(jié)文藝晚會及多種游藝活動,我們就是這樣在祥和平靜的氣氛中守候著許許多多的新春……也許這種氣氛過于千篇一律而失去了特色,因此,很多春節(jié)也就未能在我記憶的暗倉中保留下來。而印象最深的,還是在連隊和戰(zhàn)友們共同度過的那兩個春節(jié)。
今年,將是我在部隊度過的第25個春節(jié),我很難保證這個春節(jié)一定會深嵌在我的記憶中在未來久久不忘,但我清楚一點,每到這個時候,我的心總是無法平靜的:除了會想念戰(zhàn)友,想到親朋好友,更會想起那些曾經在我人生旅途上關愛過我的人。這其中當然包括我的老連長和老指導員,我的老連長因為那次為我們扛肉勞累過度,落下了腰肌勞損的毛病,而指導員則因那個春節(jié)沒讓戰(zhàn)士吃上肉尤其是誤買了“米肉”,受到上級處分……我深深明白,他們?yōu)槲覀兊慕】党砷L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這是我永遠都感激不盡的,在新春到來的時候,我在心中真誠地祝愿他們:新春快樂!健康如意!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2
春節(jié)馬上就要到了!
從出生到現在,我已經過了十一次春節(jié)。記憶中的春節(jié)就是不用干活、吃好的`、穿新衣、逛廟會、看春晚、得到壓歲錢和出去旅游,等等。 我九歲過春節(jié)時,在我們小區(qū)門口有廟會。我剛一進去人群就快被擠趴下了,那真是人挨人,人擠人,揮汗如雨,揮袖成蔭,揮手成風啊。但我買到了很多糖,吃到嘴里甜絲絲的。年,是甜味的。
前年春節(jié),我敢自己放很響的炮了,這樣,我放炮的花樣就全了。一到晚上,我就叫上朋友們去外邊放炮。
我們先拿出“躥天猴”,這種炮只要一點著,就會“唰”一下飛到天上,然后一個閃光,“啪”一聲炸開,分出好多飄落的星星。 我們找來一個啤酒瓶,把一根“躥天猴”放進去,小心翼翼地將打火機點著,然后就捂著耳朵,只聽“嗖”……“啪”,我們仰頭看著,心里也樂開了花。 隨后我又拿出“足球雷”,這種炮的威力十分強大,簡直就像一個小原子彈,“嗵”一聲炸開后,可以炸碎很多東西,我和爸爸就曾經找來一個陶瓷碗,被它輕松就炸碎了。我想換一種新的玩法。就去找來一個塑料盒,放在水面上,點著“足球雷”,急忙扔進盒子里,還沒有來得及捂耳朵,身后就“嗵”的一聲,水花四濺,弄了我一身。 最后,我又把“煙幕彈”亮了出來,它不會響,只會冒煙,還會把靠近的物體染上色。我點著一個,放到礦泉水瓶里,不一會就聽見“嘶…”,一縷紅色的煙霧就冒了出來,瓶子立即變成了紅色。在煙幕中穿來穿去,聞著那特別的氣味,心里特別高興。那或許就是年味兒吧,年是帶有響聲的。
過年不但能放炮,“小鋼炮”、“蝴蝶”、“萬子編”、“禮花彈”等,都給人們帶來了快樂--雖然也還有空氣污染,還能玩雪,這可是純自然無污染的快樂。
去年的春節(jié),鄭州就下雪了,下的大還不說,這一下就是好幾天。人們常說“瑞雪兆豐年”,也樂壞了包括我在內的小孩子們。有一天,我的兩個侄女來了,我的鄰居李垣辰的媽媽要上班,我們四個可以一起玩雪了。我們帶著滑雪的工具:兩個大塑料板、一個塑料袋、一個木板和兩條繩子。我們上到假山上,一起坐到“滑雪板”上,“嗖”地滑了下來,那感受簡直刺激透了,一個字形容就是“爽”。跑上去,滑下來,一會兒就饅頭大汗,個個頭上熱氣騰騰。有一次沒有控制好,我們一起滑到了樹叢里,弄得脖子里都是雪。
結束后,我還總結了一個規(guī)律:塑料袋滑得最快、最刺激,因為摩擦力小。其次就是滑板,最慢的就是木板,因為上面粗糙,摩擦力大。
紅紅的春聯,白色的雪。年,是有顏色的。
我的記憶中,年是甜的、帶著喜慶的聲音和顏色。年就是快樂的日子。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3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的時候,感覺一年的時間特別漫長,而現如今,已為人父,日子過得忙忙碌碌,不知不覺,一年的光景就從身邊悄悄溜過,中國傳統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琳瑯滿目的年貨已經堆滿各大商場、超市、集貿市場,大紅燙金的福字、春聯,大大小小的中國結,象征紅紅火火的串串紅辣椒,喜氣洋洋的大紅燈籠……新年的氣氛一天比一天濃烈!
盡管如此,已過而立之年的我對新年的期盼遠遠沒有兒時的那份熱乎勁呢!現在倒非常懷念兒時過年的情景,覺得小時候過年真有意思!進了臘月,我就開始天天扳著手指頭數天數。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祭灶”后,吵年鑼鼓就在村莊敲響了。接著,家家掃舍,殺年豬、蒸年饃、辦年貨。大年三十,貼對聯、掛紅燈、全家團聚、包餃子、抄盤子。大年初一,穿新衣、放鞭炮、朝祖、給長輩拜年、討壓歲錢;初二至初八走親戚;初十以后,村中“社火”就開始了。正月十五還有挑燈籠,放焰火,放天燈?傊瑥呐D八到新年的正月十六,是非常熱鬧的。 我就這樣在眼巴巴的盼望中,迎來大年。
三十多年前的臘月二十七我出生在陜西關中一個貧寒的農家。我的降生,給父母親帶來新年的喜氣。打我記事起,母親就對我說,你真有福啊,過生日也趕上過新年,啥好吃的都有呢!其實母親所謂好吃的對今天而言再平常不過了,但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一年能吃一次瓜籽花生都是奢侈的事,更別提能吃一頓肉了!按照我們關中農村的習俗,過了臘八大人們就開始備辦年貨,花生瓜籽水果糖茶葉一應俱全,這些都是用來在正月里招待親戚,但我這個饞嘴貓還沒等到過新年就開始偷吃,父親怕我偷吃光沒法招待親戚,就悄悄的藏了起來,讓我悻悻然。然后我就等著臘月二十八母親蒸包子,什么糖包、菜包、肉包樣樣都有,母親蒸的包子讓我吃出了天下最美的味道!直到現在我每逢歲末,就期待著早日回家美美吃一頓母親親自包的香噴噴的包子!臘月二十九母親又忙著給我們做肉臊子,到現在想起來都讓我饞得流口水。
而現在每逢過年母親又手把手地把她大半輩子的絕活傳授給妻子。她說做臊子必須用上好的豬肉,以五花肉為佳,必須帶皮的豬肉。然后將其切塊,然后用文火爛,不能炒,更不能煮。母親常說“緊鍋饃,慢鍋肉”,意思是蒸饃時要用緊火燒,爛肉卻是用溫火,還要慢慢翻攪,性急不得。這樣才能使肉“出油”,達到去腥生香吃起來不膩的效果。等肉爛到八九成時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陳醋,這樣一鍋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母親做肉臊子很拿手,臊子還沒做熟,就已經香味撲鼻,香飄四舍,記得那時母親每次都把骨頭肉給我吃!那個香啊,今天我想起來仍會直流口水。其實母親最拿手的還是陜西傳統特色面食——臊子面(臊子面是陜西關中地區(qū)的一種傳統特色面食,有其悠久的歷史,尤以岐山臊子面最為著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它的特點是:面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臊子面在關中地區(qū)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婚宴、逢年過節(jié)、孩子滿月、老人過壽、迎接親朋等重要場合都離不開。),母親做的臊子面味道正宗鮮美。吃起來親切,解饞!現在我在城市的大飯店里根本吃不到地地道道的臊子面,大多都摻進了商業(yè)味!現在,不管我什么時候回家,母親都會為我做一頓我最愛吃的臊子面。臊子面里我吃出了母親對常年漂泊在外的兒子一份濃濃的疼愛!
其實小時候過年還有一件讓我期盼的事,那就是穿新衣。小孩子過年不穿新衣服就等于沒過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過年夜飯,父親給我一元錢的壓歲錢,母親就拿出她親手縫制的新衣裳,我會高興的一夜睡不著覺!為了省錢,一字不識的母親學會了裁縫,每年春節(jié)都為我縫制新衣服。但在平時,我只穿哥哥穿過的舊衣服。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是那個年代最真實的寫照。記得在我五六歲那年,我跟母親去縣城趕年集,在一家童裝店里,我鬼使神差的看上了一件皮夾克,死纏硬磨著讓母親非買不可,那件皮夾克要20元(相當于今天的200元左右),不懂事的我不知道那可要母親在生產隊好幾月的工分才能掙回來的!母親見我抱著她的腿不回家,只好硬著頭皮向同去的嬸嬸、大媽湊了20元給我買了下來,那個新年我在小朋友當中可神氣的炫耀了一回。這件事我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每每想起來就很自責!也許是我那時已經有了虛榮心,開始嫌棄母親手工縫制的衣服土氣!才做出了一件讓我現在內疚的事 。
現如今我們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安居樂業(yè)奔小康,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正因此使現在的新年越來越沒有了年味,過年和平時的生活飲食、文化娛樂沒有了區(qū)別!如今,隨著年齡的增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不那么盼過年了,和大多數人一樣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了。好像已經沒有什么讓我們興奮的事值得去期待,隨著社會的快速、多元化發(fā)展,年夜飯不只是大年三十才能吃得到,新衣裳不只是在新年才能穿一回,晚會也不只是除夕夜才能欣賞得到!一切都是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真不知現在的小孩是否能和我小時候盼過年的心境一樣!
過一年就長一歲。歲月催人老,現在多么希望自己永遠年輕,多么希望歲月的年輪刻劃得慢一些。因此,也越來越不期盼過年,也就稀里糊涂地過了一年又一年。
現在的過年對我來說,不再是兒時對穿新衣吃年夜飯的企盼,而是更多賦予了生命的意義。過年,意味著過去歲月的平安走過,意味著生命腳步的穩(wěn)健前行,意味著上天對一個人的莫大眷顧。
愿意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的大年之中慢慢變老,直到老得白發(fā)蒼蒼哪兒也去不了......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4
紅紅的燈籠掛起來,吉祥的春聯貼起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起來,好一派祥和興盛的節(jié)日氣氛。家家戶戶都沉浸在迎新春的喜慶中。
除夕夜的那頓團圓飯,比往年的更有趣味、更令人揮之不去、回味無窮。年夜飯的餐桌上擺的不僅是美味佳肴,還是一句句美好的祝福,更是一聲聲語重心長的囑咐。爺爺把一道道騰著熱氣的佳肴小心翼翼地捧上餐桌,吆喝著我們來吃飯,我這只“小饞貓”早已垂涎三尺按捺不住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奔向餐桌,一把抓起筷子,狼吞虎咽、大塊朵頤、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直到心滿意足才離開了我的“一線”,退居“二線”。平常我們在餐桌上并無太多的交流,但在年夜飯上,家人便談天說地,快樂地說起各種趣聞,而爺爺卻給我講述了年的傳說,讓我對年這個節(jié)日也有了新的認識:
在很久很久以前,年并不是個節(jié)日,而是個可怕的吃人怪物。每到冬季都要出來吃人、搗亂。冬天來臨時人們就得躲到別的地方。一天,一個外村聰明的孩子知道了年的弱點并想出了一個制服的辦法,那就是:大家在自己門前巾上紅紙并往怪物身上扔爆竹,人們嚇走了年,從此再也沒現過,人們也因此傳下了過年的習俗。聽完后,我恍然大悟地點點頭。以前我一直認為是英雄人物的紀念日呢,F在想想真是無知。想著想著,眼前就像幻燈片一樣浮現出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場景,家家戶戶都在門上巾紅條,放爆竹的熱鬧場面。年,原來還有這么個獨特的涵義。
晚飯后,我們全家一起圍著電視觀看精彩絕倫的春節(jié)晚會,一起談論國家巨變,一起聊國泰民生,客廳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望著窗外五彩斑斕的煙火,我欣喜若狂。我心急火燎地等待倒計時鐘聲敲響,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春節(jié)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演繹了一幕幕與時俱進美輪美奐的節(jié)日色彩。記憶中的春節(jié),使我難以忘懷。
老師點評:文章用詞準確,描寫細致,回憶了年三十家人團聚圍坐吃團圓飯的場景以及節(jié)日的習俗,共同分享了傳統佳節(jié)帶來的快樂以及濃濃的年味。展示了一個普通人家和諧美滿的家庭氛圍。文章中心明確,主旨突出,字里行間滲透著“家和萬事興,國泰民安”的這一美好中國夢。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5
現在過春節(jié),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jié)留在記憶里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jié)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里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xiāng)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jié)日和走親戚的時候才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fā)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系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間里,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里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為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xiāng)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面做的,只是在里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卜什么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窩頭和玉米面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著玉米面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zhèn)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里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回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里對玉米面特別的抵觸,這種抵觸持續(xù)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jié)晚會了,只是等著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里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著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該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后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為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在媽媽每年還在重復著這樣的活動,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里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著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起來了,穿著媽媽換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時候拜年我們叫磕頭,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頭的,大人有時候故意逗我們,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的,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顆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特別的禮物了。農村拜年很講究的,先給自己最近的親屬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親屬,最后的外姓的鄰居,但是不給輩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時候對鄰居的輩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經常和同伴們去比自己輩分低的鄰居家拜年,惹得大人們笑話。初一這一天孩子們都是解放的,幾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經常是和同伴們去做我們之間的游戲了。
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離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帶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無拘無束的一天,一直到過了初五,大人們該上班了,我們也快開學了,年才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6
今天是什么日子?對是過年。
今天早上,我很早就起來了,迎接著春節(jié)的來臨,我換上了我最喜歡的那件衣服,開始度過新的一年,
這時,我的早餐鈴響了,我走進了廚房,媽媽知道我醒后,連瞅也不瞅我一眼地對我說:“今天要去你楠楠小哥家!蔽蚁耄禾昧。雖然我有點不想去,但是今天是春節(jié),大姑和大舅奶他們一定會給我壓歲錢,到時候小金庫又得賺回不少錢,哈哈!
等我們吃完了早飯,就去楠楠小哥家,剛進屋沒多久,大姑又讓我吃瓜子,又讓我吃糖果,仿佛這些都得出國才能買到似的。沒多久,大舅奶又對我摟摟抱抱,好像有好幾年沒見到我一樣,其實才幾個月而已。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又吃了中午飯。等會兒讓我數數1、2、3、4、5……11、12、13、14,14個菜全部都是我愛吃的。不一會兒,這些吃的就被我們這些“餓狼”吃光了。
吃完了中午飯,我們要回家了,大姑這時拿出了要給我的紅包兒,我口水直下三千尺。“我的紅包兒!”大姑看見我這副模樣,便把紅包兒給了我。接著,大舅奶、老舅爺、老舅奶都給了我紅包兒,我心里美滋滋的。
這次春節(jié),我不但收到了許多紅包兒,而且還收到了許多的快樂。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7
我盼望的春節(jié)終于來了,我們一家高高興興聚在了一起,歡度春節(jié)!
爺爺和爸爸是軍人出身,一直向往革命根據地---延安,爺爺講現在的生活多么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用生命換來的。我們全家一致同意初三來個自駕游,路線是壺口瀑布---延安——西安,然后初五返回。
我們幾個小時后來到了壺口瀑布,用幾個詞來形容:萬馬奔騰、千軍萬馬、震憾!我們沒有多停留,直接驅車往延安,我們先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這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里面有各種歷史文物,我看到了他們先輩們穿過的草鞋和毛主席用過的槍,還有一些書信照片等資料。媽媽和爺爺奶奶一直在擦眼淚,一直給我講他們知道的英雄很少,沒想到這么多無名英雄年紀很輕就獻出了生命,要我好好學習珍惜現在幸福的生活!
我們又參觀了棗園和楊家坪,是毛主席等領導人生活和戰(zhàn)斗地方,他們住著簡陋的窯洞,為了打跑小日本和新中國的成立,他們不怕危險和艱難在這開展和指揮革命活動!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我們又參觀了西安兵馬俑,我和爺爺奶奶不用買票,爸媽去過了沒再進去,讓我照顧爺爺奶奶并拍照,我一一照做了,他們直夸我,去過延安受教育了懂事了,我真高興呀!
我過了一個有意義的春節(jié),很值得回憶!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范文(通用7篇)】相關文章:
春節(jié)習俗優(yōu)秀作文600字(通用40篇)02-09
盼春節(jié)小學優(yōu)秀作文01-18
我愛春節(jié)優(yōu)秀作文01-21
春節(jié)的優(yōu)秀作文【熱】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