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節(jié)作文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時間:2022-06-07 10:47:34 節(jié)作文 我要投稿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通用22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通用22篇)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

  農歷五月初一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重五、端午節(jié),F在端午節(jié)的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都要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

  而北方則是初一要給家里的孩子系上五彩線,等下雨時把五彩線扔進水溝里,這樣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不被蛇咬,這是我聽媽媽說的,從我出生開始每一年媽媽都給我系五彩線,她希望我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另外家家還要在門上插上艾蒿和葫蘆、桃樹枝,老人們說這樣可以保佑家宅平安,老一輩的傳統(tǒng)習俗不能改,更重要的是吃粽子。

  當然,首先得包粽子那我就要說說我家包粽子的能手奶奶了,奶奶先買來粽子米泡上一整天,還要買粽子葉,和一種包粽子用的繩子叫馬蓮的植物,當然奶奶都要把這些泡上一整天,再用開水把粽子葉用開水煮一下,軟軟的才好用,媽媽不會包,只好跟奶奶學,我也在邊上湊熱鬧,奶奶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媽媽學著奶奶的樣子,拿了三片葉子想把它卷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卷來卷去還是一個直筒。奶奶見了就在旁指點:"左手捏住粽葉的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點下媽媽卷好了粽葉。

  接著,奶奶在空心圓錐形里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味勺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緊緊的。媽媽也在粽葉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蓳u動筷子的時候不是把粽葉刺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奶奶說;"搖動筷子的時候要輕一些,把粽葉捏緊一些。你看……"

  奶奶邊說邊示范,媽媽按奶奶說的做著,我也跟著邊聽邊學,哈哈!媽媽包的粽子像些樣子了。最后一道工序是捆粽子。只見奶奶兩手握緊粽葉,用馬蓮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馬蓮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字。隨之,第2個,第3個……媽媽一連包了好幾個。奶奶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我們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三十分鐘后,再泡在湯水里一個小時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這些粽子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

  我和爸爸這兩只小饞貓一聞到香味就圍著鍋子,問媽媽:"媽媽,媽媽,什么時候能吃呀?"媽媽總會笑著說;"你們這兩只‘小’饞貓!"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基本上和別處一樣,有吃粽子、懸艾、藥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節(jié),大人們就到山坡上采艾葉、菖蒲,把艾草懸于堂中,菖蒲插于門榻,可以散發(fā)芳香,驅趕飛蟲,清除污濁空氣。小孩子則喜歡把艾葉帶在身上,不時拿出來聞一聞香氣。晚上,大人就將花草和水煮開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體健康。另外,在端午節(jié)時,小孩要佩香囊。這是聽大人們講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帶過,F在,端午節(jié)前后,都有人在廣場上賣香囊,但香味泛泛,我不喜歡。

  我最喜歡吃粽子。每到端午節(jié),我都眼巴巴地盼著吃粽子。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外婆將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再撈干與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兒。然后準備好麻竹葉,將麻竹葉洗凈、晾干。麻竹葉包出來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葉的清香。我們學校在端午節(jié)前后賣的粽子也是竹葉包的粽子,個頭雖小但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們包粽子。因為麻竹葉薄,所以我們用兩片疊在一起來包。小小的竹葉在外公手里一晃就變成了一個個綠色的小粽子。我也學著外公的樣子包起粽子來。先拿兩片麻竹葉疊在一起,再把它們裹成一個倒立的錐型,然后我開始放陷兒。外婆看到了笑著說:“別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蔽乙豢,原來我把餡兒放得太多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餡兒,接著包起來,最后用繩子捆扎實,就這樣我的第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撲哧一下笑了出來,“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細地與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較,原來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樣了,別的粽子有棱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個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后,我仔細地包了一個又一個,結果包得很好的沒幾個,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來煮粽子了,等我們起來之后,外婆讓我們把芝麻弄碎,我們幾個小孩都搶著干,誰也不想在旁邊打下手,于是我們就輪流起來干。小表妹在旁邊看熱鬧,不知是誰提議放幾顆花生在芝麻里,于是我們把花生、瓜子和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們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們一手抓一個,顧不上精挑細選,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別人搶了,也不怕燙手,抓起來就解開繩子,把竹葉剝開,沾點芝麻就開吃。結果飯都不想吃了,每個人都拿著粽子在飯桌上啃。我們還在粽子里放上豬肉混著吃,味道真是好極了。外婆嘆了口氣,說:“真是服了你們了,連粽子都能吃出個新花樣!蔽覀兟犃硕夹α似饋怼J茄,如今生活好了,連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里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種,但吃起來終究沒有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3

  關于端午節(ji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jié)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jié)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jié)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我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宣言“粽子香,香櫥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叉在大門上……”。讀了這首兒歌,大家都知道寫的是端午節(jié)。

  “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娃娃節(jié)等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不僅和五緊密相連,就連來歷都有五條傳說呢?有屈原說、龍的節(jié)日、迎濤神說、惡日、夏至說。其中紀念屈原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鈞《續(xù)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汩羅江,死后被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年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汩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般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

  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間,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民間端午節(jié)的習俗也不少,有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掛菖蒲、艾葉……據說吃粽子原來是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喝雄黃酒是為了驅妖辟邪;賽龍舟原來是小舟打撈屈原的尸體,后因為人們像競賽一樣,所以演變成了今天賽龍舟的習俗?傊,都是為了寄托人們對屈原的哀思之情。每逢端午節(jié),我們家也不例外,都要一起吃粽子。每當媽媽包粽子時,我都會催促媽媽動作快點。當粽子一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肉粽吃起來,!真香。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4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佳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五、重午、午日、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佳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佳節(jié)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須水,插艾枝于門,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須水——因為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zhí)ь^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葉門——因為艾葉能僻邪,這一天插艾葉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為這一天是龍?zhí)ь^噴發(fā)龍須水于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采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食粽——本地有名俗諺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舊棉衣,這一天是五月初五,剛過了春寒,大地始暖,過了這天之后,進入夏天,氣溫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黃枝汁攪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過去溫暖的夏天就到來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種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邊甜一邊咸,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的包團子。它的由來是由中原傳來的。是中原水鄉(xiāng)百姓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種風俗食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xiāng)在端午佳節(jié)前后組織龍舟競賽。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里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粽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粽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佳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佳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5

  每年一次的端午節(jié)今年又快到啦。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家家戶戶都忙著開始包粽子。

  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見媽媽已經把香噴噴的粽子和熱乎乎的雞蛋擺在桌子上了。我趕緊隨便的洗了幾把臉,就叫爸爸一起來吃粽子。爸爸也很快的來到了桌子旁,我們一家邊吃邊談論粽子。我對爸爸說:“粽子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那是什么形狀呢?”爸爸沒有回答我的話,可他隨口就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爸爸說:“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寫過許許多多的詩篇,提出過許許多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楚王不采納。最后,楚國國土被侵占,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們?yōu)榱藨涯钏缇此,在每年的這一天,就把粽子和許多好吃的都投到江里,意思是不讓魚兒們去吃屈原的尸體!

  爸爸說完了。我說:“屈原真是好樣的!可是媽媽,粽子是怎么包的?”媽媽說:“粽子是用翠綠,鮮嫩的蘆葦葉包著雪白的糯米和鮮紅的大棗,如果不包大棗,也可以用豆子代替。煮熟它,要一個晚上。煮熟以后,剝開變成墨綠色的蘆葦葉,就看見潔白的米團在里面,很好吃,并且吃不膩。它既是開胃美食,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滋補品。”

  !端午節(jié)不僅讓人忘不了,還有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的粽子。

  每年的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吃粽子、包粽子,看賽龍舟。

  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們一家也團聚在一起。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包粽子。爸爸和姨夫們在一起打麻將、斗地主。而媽媽和姨媽們則在一起聊天,而只有奶奶和我在廚房里心得不亦樂乎。

  不過,我們在廚房里也心得挺開心。我和奶奶在比賽包粽子,比誰包的粽子又好又快,又精致,只有做到這三好,才算是真的好,才能算是真正的贏者。我們先一起將粽葉清洗干凈,洗過了粽葉,然后再將糯米清洗,洗干凈了以后,再往糯米中倒入一些醬油,和少許的糖和黃酒,這樣要等上二小時。

  等醬油、糖和黃酒完全融入糯米里時,再拿來粽葉,先折成一個小船似的樣子,一頭有邊,一頭無邊。用糯米在“小船”有邊的地方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就是放肉了,我將一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然后再把糯米輔在肉上,最后再把“小船”無邊的地方蓋在上面,然后將多余的地方彎折一下用線扎緊。我和奶奶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地包著愛心粽。

  終于,我們包完了,我數了數我的,又數了數奶奶的,發(fā)現奶奶比我少一個,我頓時高興的一蹦三尺高。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說:“孩子,比賽的輸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參加了,如果你贏了也不能驕傲,只有沉著冷靜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奶奶的這番話語,深深地藏在了我的心底里,令我受益匪淺。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6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在端午節(jié)這天,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大家都會吃粽子。為了弘揚民族文化,激發(fā)我們的愛國熱情,給我們的童年留下的美好記憶,我們班特地開了一場熱鬧非凡的端午節(jié)粽子會,這也是我們小學階段在學校過的最后一個端午節(jié)了。

  那天,是一個星期六的下午,老師讓我們帶好自家包的粽子,一起來學校開聯歡會。等同學們都來齊了,我們的聯歡會也無聲無息的拉開了帷幕。首先,由小主持人王崇博和郝政宣布主持詞。我們中間也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哎,先吃了粽子才有力氣開聯歡呀!痹捯怀隹诰投旱梦覀內喙笮ζ饋怼V鞒秩俗x著開場白時,有些同學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一邊認真地聽著,一邊開始津津有味地偷吃起粽子來了,那粽香慢慢地飄灑在教室里。

  接著進行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唱贊頌祖國的詩歌,因為是我們的國家培育了我們,在我們過節(jié)時誰也不能忘記她。我們親愛的蝴蝶媽媽——賈老師把我們分成兩小組,要求每個小組各唱一首,最后全班同學再合唱《歌唱祖國》。就說我們這一小組吧,可謂是人才濟濟呀,就連我們的音樂課代表——李恒同學也被分在了我們這邊。也不知道是因為李恒在這邊的緣故,還是因為剛才有人偷吃了粽子的緣故,我們小組的歌聲顯得格外地響亮。而另一小組也毫不示弱,他們也奮力地高聲唱著。賽歌已經完了,但是歌聲卻還一直在教室里回蕩著。最后我們大家一起合唱《歌唱祖國》,那歌聲更是震耳欲聾!飄蕩在整個校園里。接著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全班同學肅立,高聲宣讀少年中國說里的著名句段。里面的一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讓我不能忘卻,這句話是這樣說的:少年強則中國強。

  等所有節(jié)目都進行完后,就該進行一項必不可少的項目了,那就是——吃粽子!就見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出準備好的粽子,你看,各式各樣的粽子擺滿了課桌,散發(fā)著誘人的香味。這香味飄進走廊,飄進校園里的每個角落。還沒等老師宣布開餐,大家早已耐不住性子了,爭先恐后地拿起粽子,也顧不得什么紳士、淑女的形象了,開始盡情的吃了起來。你吃一個,我吃一個,還互相交換著口味吃,嘗嘗別人的粽子怎么樣,相互評價著,談笑著吃著。就算有的同學忘帶粽子了,那也不會干看著別人吃,別的同學就會把自己的送給他嘗嘗……不管是帶了還是沒帶粽子的,所有的人都一起盡情的享用這美食。那歡快勁呀,甭提了,用語言是表達不出來的!

  粽子會該結束了,大家也都吃飽了,也到了該回家的時間了,可我們的興奮勁卻沒有減少,沒辦法大家只好念念不舍地告別。

  雖然我馬上就要畢業(yè)了,但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忘記這次端午節(jié)粽子會的!給我們的童年又增添了一筆美好的回憶。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7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記

  不知不覺,離開家鄉(xiāng)已近八年了。又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這讓我想起童年時在家鄉(xiāng)那個可與春節(jié)相比較的端午節(jié)。

  我的家坐落在福建一個美麗的小縣城,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早年到過那里,稱她是中國最美麗的兩個小山城之一(另一個是沈從文的老家湖南鳳凰)。

  家鄉(xiāng)的人十分看重端午節(jié),在節(jié)日即將來臨時,人們就上山去割艾草,也會把家里清掃一遍。五月初,這個小山城就到處彌漫著濃濃的艾草味了。

  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草,家里的角落也都要噴上雄黃酒。每當這時,我就跟在奶奶后面,看她端著一只漂著一層雄黃的海碗,嘴里嘬滿一口,然后一下一下地噴向老屋的每個角落。

  我很好奇,追著問:“奶奶,為什么要噴雄黃?”奶奶便會神秘地左顧右盼,然后悄悄地擺擺手,說:“小孩子家,莫問!”我又偷偷地跑去問媽媽,她說:“這是避邪的呀,奶奶怕‘邪’聽到,若是它聽見了,不就驅不了它了嗎?”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于是,我也偷偷地拿一小杯雄黃酒,學著奶奶的樣子,往床頭噴一噴。我想,以后我就再也不會做噩夢了。那雄黃酒的味道可真不好聞,不過一想到已經把“邪”給驅趕了,我就揚揚得意起來。

  端午節(jié),也同樣是孩子們期盼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一到,我從幼兒園回家,一進屋,就會看見廚房桌臺上擺著一大鍋煮好的艾草湯(其中還有許多我說不上來的草根、樹根),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

  在午飯后。媽媽就會用這艾草湯水給我洗澡,洗完后,我便可以穿上新衣服,那衣服里也透著艾草的氣息呢。接著,奶奶把布做成的“小公雞”掛在我的脖子上,“公雞”的尾巴上翹著幾根長長的染紅的雞毛,下面是用艾草織成的`裝紅蛋的袋子,我便歡歡喜喜地上幼兒園去了。

  這可是我揚眉吐氣的日子!平時在幼兒園,我是再普通不過的了,可這一天卻不一樣,我掛著“小公雞”把頭仰得高高地,兩只手背在后面,得意揚揚地在教室里走來走去,因為我家的“公雞”做得最好看了!

  下午放學回家后,我就可以去向長輩們討紅蛋了。我一邊唱著“雞公仔,啄尾巴,一路啄到婆婆家,婆婆出來看雞仔,雞仔出來拗桃花,桃花開,李花開,開到婆婆心里花花開……”,一邊向奶奶、外婆要紅蛋(紅蛋也是用艾草煮的),然后把紅蛋放到艾草袋里。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有兩個媽媽+一個生母,一個養(yǎng)母,自然我就比其他孩子多拿幾個紅蛋。掛在胸前得意地晃悠晃悠。那時候我就想:哈哈,家里親戚多,真是好!

  哦,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此時,我在廣州,又想起艾草浴、艾草蛋、有艾草昧的新衣服了……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8

  “五月五是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那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媽媽一大早就去買包粽子的材料。超市里的人可真多呀!媽媽都買了2個小時才買到。材料買好了,我們把材料洗了洗,材料洗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了,連年紀很老的奶奶也來幫忙包粽子。粽子包好了,我們拿粽子去煮。過了一下粽子煮好了。我們全家人吃起了粽子。哇!那粽子真好吃。

  還有賽龍舟。一大早媽媽就煮起了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和媽媽要去參加龍舟大賽。我們吃完早飯,就去比賽場地了。比賽開始了,我和媽媽劃呀劃終于超過了1號。我們劃了差不多1個小時。終于到了終點,我和媽媽很高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贏了。獎品是大粽子。我們把大粽子抱回家給奶奶吃,奶奶說“我很喜歡”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民間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相傳過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大夫、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老家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家家都在門的兩旁掛上艾草和菖蒲,用來避邪,小孩子胸前還要掛上染紅的咸鴨蛋,戴上用彩色絲線縫制成各種形狀的香囊,以求吉祥。

  過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我國南方各地共有習俗,只不過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葉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葉包粽子,江浙這邊有些地方用蘆葦葉包粽子,而大多數地方都是用一種專門可以用來包粽子的竹葉,這種竹葉除用來包粽子,以前還用來做斗笠和漁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狀也有差異,有些地方做成長方形,像個小枕頭,大多數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說過,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靈,護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圓糯米,里面的餡也是不一樣的,有棗泥的、豆沙的、咸蛋黃的、肉餡的……我們家包粽子是用肉餡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節(jié),家家還要把屋子打掃干凈,灑上雄黃水,防止毒蟲茲生。我聽爺爺說,過端午節(jié)還要喝雄黃酒。因為爺爺曾經看到過一條資料,說喝雄黃酒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家不再喝雄黃酒了。

  過端午節(jié)那天,我國南方各地還要舉行賽龍舟活動。我們老家江西撫州的風俗是每年農歷五月初八,都要在撫河舉行一次臨近鄉(xiāng)村的龍舟大賽,冠、亞軍還要頒發(fā)獎狀和證書,同時還有一些物質獎勵呢。

  賽龍舟可有意思了,每條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槳手和一個舵手外,我們老家龍舟的船頭上還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鑼,用鑼鼓指揮槳手們行動一致,鼓聲,鑼聲“嘭”落槳。因此,劃龍舟比賽時,河面上鑼鼓喧天,加上兩岸觀眾的吶喊聲,真可稱得上熱鬧非凡。我們撫州市臨川區(qū)的河西鄉(xiāng)女子龍舟隊,還在國際比賽中得過冠軍呢!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9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每一個地方的慶祝方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節(jié)日,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多姿多彩的節(jié)日文化。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往江里投放入雞、鴨、粽子等食物,還舉辦龍舟賽,用來紀念抱石投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其中,包涼粽和舉辦龍舟賽是我們扶綏最具地方特色的。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經常看到小區(qū)里有人在燒樹葉。瞧,一巷的李奶奶在燒牛甘果樹葉、艾葉和番桃樹葉,二巷的吳大伯在燒小榕樹葉、苦楝樹葉和玉米桿,三巷的劉姆姆在燒苦楝樹葉、牛甘果葉和雞皮果樹葉……回到家里,我問了奶奶,原來,他們是要用樹葉燒成的灰來泡水,然后用這些灰水泡過的糯米來包涼粽。于是,我和奶奶也去小區(qū)旁邊的小樹林摘樹葉,奶奶邊摘邊說:“要用有清涼解暑功能的樹葉,而且是比較老的、適合修剪的,才能做出好吃的涼粽哦!蔽液湍棠桃蝗苏艘淮罄淙~,抱回家門前。等這些樹葉在門前晾曬了一天,奶奶用文火把樹葉燜燒成灰,把灰放到水里泡了兩天,然后濾掉渣,再用灰水把糯米泡上一個晚上,用洗凈晾干的粽葉和粽繩把泡過的糯米包成三角狀或小圓柱狀的涼粽。煮上四五個小時,氣味清香、半綠半黃、油亮可愛的涼粽就做成了。解開粽繩和粽葉,沾上蜂蜜或白糖,咬上一口,甘、甜、香、軟、糯……真好吃。》鼋椀娜藗兛倫墼诙宋绻(jié)的前幾天就做好涼粽,不但等著用來祭祀屈原和河神,還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互相表達祝福。因為用來燒成灰的樹葉不同,所以各家做的涼粽,口味還不一樣呢!

  吃了涼粽,扶綏的人們就愛在大街小巷里議論龍舟賽。有的人有空就往河邊跑,看水位水勢,看演練,看修扎龍船。我也津津有味地跟巷子里的小朋友們說起了去年的那場龍舟賽——那天,在左江龍頭村渡口,河岸上人頭攢動、彩旗飄揚,河里鑼鼓喧天、龍舟競渡。看!船上的鼓手們有節(jié)奏地打著鼓,船員們隨著鼓聲,整齊劃一地努力劃槳。先是二號船領先了!一號船不甘示弱,加快節(jié)奏趕上了二號船!快到終點了,比賽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岸上的人們喊著口號,給自己喜歡的船隊加油;鼓手打鼓越來越快、船員們劃槳也越來越快!一號船后來居上,勝利了!兩隊的支持者們或是歡呼或是嘆息,有人高興地跳躍起來,有人懊惱地跺起腳來。哎呀,有人摔跤了,大家又“哄”的一下一起笑開了。賽龍舟真有趣!聽大人們說,我們扶綏的龍頭鄉(xiāng)女子龍舟隊可是蜚聲海內外的,曾經拿下了澳門國際龍舟錦標賽的金獎呢!

  扶綏的端午節(jié)真有意思!我總是盼著過端午節(jié)。等我長大了,我希望我也會做可口的涼粽,還要做一名龍舟隊員,更希望能夠發(fā)揚屈原的愛國精神,為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0

  全世界有很多節(jié)日,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我的家鄉(xiāng)韶關也以其獨特的方式過著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原因不是因為屈原,不是因為什么。就因為我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出生的。

  端午節(jié)是個非常熱鬧的節(jié)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端午節(jié)必定的習俗,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形狀多多,在農村,我們還會包個書包形狀的送給弟弟妹妹們挎在腰邊帶回學校邊走邊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連苦的都有。不過好像因為地方不一樣,包出來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個地方的人基本上只習慣于自家包的,對于其他地方包出來的味道些許人都不太習慣的。比如說我就不習慣,因為餡料不一樣,我還是喜歡吃自家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不可缺的活動——劃龍舟。在寬廣的江面上,放下三四條龍舟,十幾個人奮力劃動船槳,一人坐龍首敲鑼,一人坐舟中打鼓,眾人齊喊“一、二”“一、二”,其陣勢可與驚濤駭浪相媲美。岸邊圍觀的群眾頂著熱辣的陽光,還依然不忘為自己喜愛的龍舟吶喊助威。再觀向江中,幾條龍舟猶如猛斧破江早已賽得你死我活。外國來的友人紛紛拿起相機快速地拍下這一幅幅壯觀的場面,生怕以后再也見不到如此的偉觀。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就是連肚子也是想家的,心里裝著親戚們,肚子用來想家里的美食。這不,肚子又呱呱叫了。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端午節(jié)”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xié),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發(fā),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粽葉包米的東西—粽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粽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習屈原,一定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1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有稱端陽節(jié)。每到這一天時,家家戶戶沒有一個不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還有看龍舟。

  我從外面高興地跑回來,看見奶奶正在包粽子,我問:“奶奶,為什么偏偏要包粽子呢?”奶奶回答道:“是為了紀念屈原,那時他在楚國為官,昏君楚王聽了奸臣話,把他削職流放,在流放中聽說楚國的都城被占領,被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淚江邊縱身跳入江中,百姓們很傷心,用糯米,棗子等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喂飽蝦,魚,希望不要傷害到屈原的身體”。

  奶奶講完了,我開始也學著包粽子,見奶奶拿起兩三片粽葉,握成一個近似三角,把糯米放進去,安一個棗子,包得很嚴實。再在外圍纏上繩子一系,便好了。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去做,把米,棗子放進去,系上繩子。經過我的一番操作,也花了不少的心思。終于,粽子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給奶奶看,不由得讓奶奶看到我的“杰作”哈哈大笑起來!吧岛⒆印蹦棠陶f道。

  看見那包好的一個個粽子,讓我感嘆那中華傳統(tǒng)悠久的文化,讓我驚嘆屈原使我更加敬佩他。吃完了粽子,大人們便去忙著去灑,雄黃酒,據說是可以把這一年的晦氣都去掉,還可以驅鬼辟邪,以保平安。走在熱鬧的端午節(jié)街上,都彌漫著酒味,還有一些大人會用雄黃酒在孩子的額頭上寫大大的“王”字,都說象征著生龍活虎,虎虎生威。

  讓我激動也是端午節(jié)的焦點賽龍舟比賽開始了,我急忙連同我的伙伴們跑到淚羅河何邊,看賽龍舟,那擠的是人山人海呀!只聽“嘭”發(fā)令搶開了,每一條船都像箭一樣飛出去,在一旁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嚨也沒有關系,我見他們的青筋若隱若現,真像自己在比賽。船上的人也非常團結,動作一致,每個船員都竭盡全力地劃著,他們手上的肌肉也越來越大,非常的清晰。再船中打鼓的人也非常努力的敲打著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聲越來越大,觀看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人們的心情都隨著船只而改變著。

  第一只領頭羊出現了,是綠隊,隊員的臉都變成了西紅柿一樣紅,不用多久已經把他們甩得遠遠的,一馬當先的他們并沒有驕傲,經過了很久,紅隊趕上了,他們兩隊都各不相讓,讓我想到了兩條龍在打架的場面。究竟鹿死誰手呢?這還不知道,觀看的人們的心都快要蹦出來了,這兩隊很難分出高低,速度忽快忽慢,變幻莫測。

  激動人心的時刻要到了,紅隊綠隊誰會奪冠呢?綠隊快馬加鞭,紅隊也不甘示弱。終于,冠軍還是綠隊獲得,他們開心的又蹦又跳,還抱在一起了,嘗到了勝利的滋味,我也將為他們感到驕傲。

  端午節(jié),過去了。我仍是期盼著下一個端午節(jié),不過我仍懷著激動的心情期待下一個端午節(jié)的焦點。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2

  中國的端午節(jié)最先是屈原出現之前成了祭祀河神、乞求收成的節(jié)日。因為古人認為洪水是河神發(fā)怒的結果,為防止端午大水把秧苗沖走,舉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希望河神高興,保佑大家五谷豐登。加上這時候一般是農耕犁田、插秧的季節(jié),農民經常要在水里泡著犁田插秧,而喝黃酒能有效地去除風濕。于是端午節(jié)這個時候慢慢地就形成了喝黃酒的習慣。這些并不是紀念屈原才形成的,在屈原投江前中國早就有了端午節(jié)這一說法,而屈原投江更加讓人們記住了這一天,也增加了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莆艾蒿等慶祝方式。

  雖然由古至今中國都在過這個節(jié)日,但意義卻頗有些不同了。特別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別有一番風味。我的家鄉(xiāng)在貴州省凱里市龍場鎮(zhèn),那里有“煤炭之鄉(xiāng)”的美稱。家鄉(xiāng)的民風淳樸,端午節(jié)過得也很淳樸。

  和許多地方一樣,端午節(jié)的頭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房前屋后。因為春夏交替是蛇蟲鼠蟻大量繁殖的時節(jié),人們就把雄黃、大蒜、淘洗糯米的水摻在一起混合而成一種底層黑表層黃,還帶有些泡沫的液體,并把它灑在房前屋后蛇蟲鼠蟻出沒的地方或角落里,使得這些蟲子不敢靠近半步。這些事做完之后,孩子們跟著大人上山采集粽葉、菖莆和艾葉。粽葉自然是拿來包粽子用的。我們的祖宗認為五是不吉利的數字,端午節(jié)又恰是雙五重疊,在家門上垂掛菖莆和艾葉可以驅邪避魔。

  剛采來的粽葉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把粽葉洗凈晾干后,準備好晶瑩透亮的上好糯米,淘洗干凈,天擦黑的時候就可以包粽子了。家鄉(xiāng)包的粽子形狀各一,有枕頭粽、三四六個角的粽子、背崽粽、五彩粽等等。小孩子最喜歡是背崽粽,一個大粽子下面吊了三四個小尖角粽,像趕場天拖兒帶崽的婦女。所包的粽子因為放的東西不同,味道也不同。有純香的白米粽子,堿水味的灰粽、透著植物香氣的五彩粽,還有豆粽、肉粽。真是讓人一想起就垂涎欲滴。

  初四的整個晚上都是煮粽子的時間。還記得小時候一家人都會圍著煮粽子的鍋灶,伴著閃爍的火光,一股股暖意涌上心頭,一家人合樂的樣子最讓我難忘。當夜?jié)u漸深了,家人也陸續(xù)上床睡覺,而我卻像小狗一樣守在媽媽和灶臺邊,什么時候睡著也不知道。第二天醒來,剛煮熟的粽子青綠青綠的,溢出來的一些白糯米胖嘟嘟的,很可愛?吹綊煸趬ι系聂兆樱覞M心歡喜。這時候媽媽就拿煮粽子的水給我們小孩子洗臉洗身子,據說這會讓皮膚會變得更光滑潔凈,不生瘡。

  匆匆洗完臉,我就迫不及待吃粽子。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粘粘的,滿屋是糯米和粽葉的清香。端午節(jié)就在這個香氣彌漫的早晨又來了。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3

  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每當節(jié)日來臨,就少不了歡歌笑語。熱熱鬧鬧的大街上,“瘋狂”中的人們,花花綠綠的粽子和五彩繽紛[注:五彩:各種顏色;繽紛:繁多交錯的樣子。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的物品融為一體,成了一個巨大的游樂園,耀眼而不失色彩……

  天未吐白,大家都已經早早的起床了,他們可不是著急著去布置屋子,而是匆匆地去超市、菜市場買粽葉以及各種包粽子的材料。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認為用新鮮的粽葉包起來的粽子才好吃,要是去晚了,大家都會嘲笑那家人懶惰。

  當然,第二件大事兒就是包粽子了,人們會把剛買來的粽葉洗凈,再把豬肉、棗子、花生等剁碎,也只是剁成紅豆般大小的樣子就可以了,接著,再將紅豆、糯米和剁碎物仔細地攪拌均勻,算好定量的餡,就用粽葉把它們包裹起來,拿繩子把它們扎結實后就可以下鍋了。在這一件大事中,不論男女老幼,大家都參與到了這個游戲之中,直弄得滿身滿手都是糯米粒,也不肯停手。瞧!鄰居家的“小公主”也相當積極,一連包了好幾個粽子,弄得到處都是餡渣子兒,人們見了,不禁哈哈大笑,可“小公主”卻不肯停手,只是狠狠地瞪了那幾個起哄的人一眼,就撅起嘴不理他們了。而大伙兒都喜歡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的,因為這樣的粽子看起來又玲瓏又精巧。

  包完粽子,人們差不多該去看賽龍舟了,大伙兒不約而同[注:約:相約。事先沒有約定而相互一致。]的趕到江邊,性急地向河中央望去。只見河中央早已準備好了幾條龍舟,龍舟上坐了十多個人,個個都是精神抖擻[注:抖擻:振動,引伸為振作。形容精神振奮。]的小伙子,他們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槳,目不轉睛[注: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集中。]的盯著終點,他們都在焦急的等待著,等槍聲一響,他們必定要大顯身手[注:顯:表露,表現;身手:指本領。充分顯示出本領和才能。],誓要奪得冠軍才肯罷休似的。到了吉時,只聽“啪”的一聲槍響,小伙子們立刻奮力劃起龍舟,龍舟就像只脫了弦的箭,“嗖”的一聲直向終點射去。人們見了,也在興奮地大喊:“加油!加油!”吶喊聲、助威聲簡直是鑼鼓喧天[注: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zhàn)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后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響徹云霄[注:徹:貫通;云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云層,直達高空。]!

  比賽結束后,人們紛紛散去,他們都等著粽子出鍋呢!這時,

  家家戶戶[注: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的廚房里都散發(fā)出粽子的香味,整個城市都融入了香味彌漫的空氣之中。

  這就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同樣,在這一天中,人們可要鬧到二更才會睡呢!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4

  “五月五,是端午……”這句民謠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吧!端午節(jié)這天華夏很多地方會包粽子、賽龍舟、戴香囊,我的家鄉(xiāng)也是如此。

  我曾在書上看到過關于端午節(jié)由來的故事:有一位名叫屈原的楚國愛國詩人,由于國家破敗,無奈之下投江自殺。屈原自殺的那條江邊上的村民就包了粽子,扔到江里,想讓魚兒不吃屈原的尸體……去年端午,我就在外婆家學會了包粽子。

  剛到外婆家時,外婆正在包粽子。粽葉浸在一個裝滿水的大盆里,糯米浸在一個裝滿水的小盆里。她要包的是小腳粽,顧名思義,小腳粽形狀如三寸金蓮,頂兒尖尖,腳跟兒圓圓。她先用手指將粽葉窩出一個凹槽來,裹成一個漏斗狀,裹緊一點,把米倒進去,封頂,再取了另外一片粽葉對著雛形一裹,最后用繩子包扎。外婆嫻熟的手法,行云流水一般,令我目瞪口呆。

  看見外婆做出了一個粽子,我便也興致勃勃地想要上前試一試,我學著外婆的樣子,窩出一個槽,把糯米倒進去。就在這時,“嘩啦”粽葉里的糯米全都撒了出來,下面的口子開了,糯米就順著這個口子灑了下來。再看外婆,她已經又包好兩個了。盡管心急但也不是辦法,只得虛心請教。

  外婆手把手地教我,并告訴我:“你捏的太松了,所以才會散!甭牭酵馄诺闹笇,我不甘示弱,重拾信心,又試了一次。這一次終于如愿以償,沒有再漏了,第二片粽葉也順利地包了上去。一個小粽子就這么誕生在我的手里,盡管有點小,但它畢竟是粽子嘛。而最后扎線的任務就交給媽媽了。有了之前的經驗,包的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好。外婆和媽媽看見了,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快,晚飯時間快到了。外婆端著一大盆粽子,喜滋滋地進了廚房。過了一段時間,廚房里傳來一陣“噗嚕!钡穆曇,我想掀開鍋看看,卻被外婆攔住了:“還沒燒好呢,現在開了鍋它燒出來就不好吃了!蔽矣悬c掃興,只得腦補鍋中的畫面:包住粽子的那本來碧綠的粽葉,現在應該已經成墨綠色的了吧?包扎粽子的原本雪白的毛線,現在也應該變得松散了吧?被粽葉包裹著的糯米,應該變得又軟又粘了吧?

  “吃飯了,吃飯了!庇质前职謥砗俺燥埩耍绎w也似地沖進廚房,鍋邊兩個大盤子里已經裝了冷在那的粽子。粽葉和毛線,都是如我所了料的那樣。粽葉里包裹的糯米膨脹,變軟變粘,甚至有一些糯米,已經從粽葉縫隙之間迫不及待地鉆了出來。廚房里的外婆看到了我,朝我招招手,并把手上一個剝好的“小腳”插上筷子,遞到了我手里。我拿起粽子一大口咬下去,一團被粽葉清香環(huán)繞著的糯米入到我口中,明明什么東西都沒放,卻無比的清香甜美。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這是蘇軾的一句關于端午的詩句。端午節(jié)當中包粽子這個習俗,不就是一種中國古代文化素質的體現嗎?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5

  端午節(jié),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傳說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而形成的習俗,以防止汨羅江里的魚蝦去咬屈原的遺體。在許多地方,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際,便會吃粽子,賽龍舟,插菖蒲、蒿草、艾葉。還有的地方會薰蒼術、白芷,而大多數地方都會去喝雄黃酒。我的家鄉(xiāng)雖然習俗不多,而出名的就只有包粽子,不過,這卻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

  好不容易,今年的端午節(jié)到了,我和表弟、表妹都不約而同,心有靈犀,直往外婆家“奔”去,因為外婆早已準備好了粽葉來包粽子。

  來到外婆家,看見外婆正坐在火爐旁,小心翼翼地包著粽子。我立刻找了一根板凳,不聲不響地坐到外婆身旁,看著外婆是怎樣包粽子的。不一會兒,驕傲的我就自以為學會了,迫不及待地拿起幾張粽葉,學著外婆的樣子,將粽葉卷成“枕頭”,在盆中抓起一把糯米放進“枕頭”里,也“象模象樣”地用一根筷子在“枕頭”間劃來劃去(說是以防糯米沒有填實),然后又放入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排骨、紅豆、綠豆、巴山豆之類的,我圖多,抓排骨抓了一大把進去,再拿幾張粽葉封口,最后用線五花大綁,把“枕頭”從頭到尾、密密麻麻綁了個結實,就大功告成。哈,原來包粽子就這么簡單!我洋洋得意,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

  一會兒功夫,我就包了五、六個大大小小的“枕頭”和“圓錐”,想到即將就要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口水忍不住“咕咕咕”地直往外竄。我迫不及待,將自己包的粽子集中捆在一起,并暗地里打上記號,一股腦兒地同外婆包的粽子一起放到鍋里……幾個小時后,粽子煮好了,我急不可耐地打開鍋蓋,暗暗地翻找我包的粽子——天哪,這哪里是粽子,明明就是“粽葉煮糯米飯”呀!我不敢往下看,怕被外婆看見,心里不住地責怪自己:真該死,怎么包時就不檢查一下是松是緊呢?終究,紙是包不住火的。在外面休息的外婆哼著小曲走了進來,我連忙站到一旁,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看著外婆小心翼翼地打開鍋蓋……,外婆看到這壯觀的一幕,既好氣又好笑地問我怎么回事。正在我不知所措,不知怎樣自圓其說時,干了一天農活的外公走進來了,看到眼前這一幕,先是一愣,繼而哈哈大笑,幫我打圓場,對外婆說:“別怪玲玲了,第一次包粽子嘛,看這樣子,哈哈,一定蠻好吃的嘛!”說著用筷子挑了一些既像稀飯又不像稀飯的“兩不像”送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嚼起來。早已跑進來看“熱鬧”的表弟和表妹,也拿起筷子,學著外公的樣子品嘗著我的杰作,做起了鬼臉……

  到了晚上,我們全家人圍著火爐一起吃粽子,有說有笑,享受著歡樂,享受著幸福,溫馨極了……

  在我的家鄉(xiāng),人們還有將自家包的粽子送給鄉(xiāng)親和親朋好友分享的習俗,寓意傳遞歡樂!傳遞平安!傳遞幸福!

  這就是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它雖然很樸素,但卻樸素得迷人,樸素得可愛,樸素得溫馨……

  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6

  時間像流水一樣,過得飛快,轉眼間端午節(jié)就要來到了,說到端午節(jié),我不禁想起了家鄉(xiāng)的端午。

  那天早晨,我還在做著夢呢,媽媽把我推醒,把一條用紅、黃、藍、黑、黃五色絲線編成的繩子戴在我的脖子上,在它的中心位置,還用絲線做了一個網,里面不知裝著什么東西,呀,太漂亮了,我一骨碌坐起來,問:“媽媽,這是什么呀?”媽媽說:“這是五彩縷,今天是端午節(jié),小孩子要戴五彩縷,這里面裝的是大蒜,可以殺蟲,去邪,讓你健康成長!痹瓉硎沁@么回事呀!

  我起床一看,家里人都起來了,外公在忙著打掃衛(wèi)生,還在門上插上了艾葉,而外婆正忙著包粽子呢。包粽子用的粽葉和糯米幾天前就泡好了,只見外婆先拿起一張粽葉,靈巧地把粽葉一旋,粽葉就變成了一個圓錐形,接下來,她把糯米倒進粽葉里,放上肉和板栗,再用細繩把粽葉包好,一個粽子就完工了。小小的我和哥哥姐姐們也學著外婆的樣子,去包粽子,可我們不是這個掉了米,就是那個繩子系松了,沒有一個人能包好的,外婆就很耐心地教我們,一邊教,還一邊唱著:“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我想像著粽子的香味,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粽子包好了,外婆把粽子四個四個的結成一串,就好像四只可愛的小豬頭碰頭地靠在一起,真可愛!

  接著,外婆把所有的粽子都放到大鍋里去煮,沒過多久,就聞到了粽子的清香。我們一堆孩子趴在鍋邊看著,還時不時地問外婆:“好了沒有啊,外婆?”外婆慈祥地說:“還沒有呢,等著吧!”我們只好眼巴巴地看著粽子流口水。終于煮熟了,我們高興得兩眼放光,外婆拍拍我們的頭說:“饞壞了吧,我拿幾個給你們嘗嘗!蔽覀兡玫綗岷鹾醯聂兆,趕緊把粽葉剝下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味道又軟又糯,實在是太香了!我一連吃了好幾個,而我的肚子也像皮球一樣鼓了起來。

  吃飽了,媽媽又給了我和哥哥姐姐們每人一個紅蛋,我說:“媽媽,我已經吃得夠飽了,我可吃不下去了!”媽媽說:“端午節(jié)吃紅蛋也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風俗。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個妖怪,每到端午節(jié)都要溜到下界害小孩。讓小孩子發(fā)燒厭食,有的還臥床不起。母親們紛紛到廟里燒香磕頭,祈求消災降福。神仙就找到這個妖怪說:‘今后不許你傷害我的孩子!种雷约翰皇巧裣傻膶κ,便問道:‘不知您下界有幾個孩子?’神仙說:‘這樣吧,每年端午節(jié),我讓我的孩子拿著紅蛋,不許你胡來!瘡拇耍宋绻(jié)就有了吃紅蛋的習俗。其實就是祝福孩子‘逢兇化吉,平安無事’。”哦,端午節(jié)還有這樣的傳說呢!媽媽又說:“我們還經常拿自己的蛋去和別人的碰,誰的蛋最硬,誰今年就會交好運!庇谑俏覀円餐嫫鹆伺龅暗挠螒,玩得可真高興啊!

  上小學后,我已經好久沒有回到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了。但是,每當端午節(jié)到來的時候,我就會想起外婆慈祥的笑臉,想起粽子的香味,想起和哥哥姐姐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棒兆酉悖銖N房。艾葉香,香滿堂!蔽逸p輕地念了起來,啊,我真想再回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7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個粽香飄蕩的時節(jié),又到端午節(jié)了嗎?往事似乎還很清晰,思緒飄了好遠,飄到了故鄉(xiāng),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農歷五月,青草漫遍了家鄉(xiāng)的山野,淺淺的清香撲鼻而來,石板橋,苔痕斑駁的青石下,墨綠的水色,緩緩流動,宛若溫潤的雙眸,在那淅瀝的小雨中,端午節(jié)悄悄走來…端午節(jié)淅瀝的小雨一下,鳳仙花那些桃紅的,細碎的小花朵就開得一片爛漫。每當這時,鳳仙花顫著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時,穿著花布衫女孩們把花瓣細心地采下來,放進一個細白的碎碗片里,再放上粗鹽和白礬,又操起一根圓木搗得碎碎的,碗里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狀。女孩們眨著明亮的眼,不時有幾綹黑發(fā)飄到額前,她們一邊搗著,一邊輕輕念叨著:“端午到,指甲紅,染了指甲過端午,紅紅火火過一年!彼齻冋聨灼r嫩的梅豆葉,先把花瓣泥涂在指甲上,再用梅豆葉靈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只只綠粽子,最后纏上紅絲線,把葉子扎緊。女孩們終于甜蜜地笑起來,明天那鳳仙花的桃紅就跑到她們指甲上去了!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在那桃紅鮮艷了女孩的指甲時,行走……“哦,摘艾蒿嘍!”頑皮的孩童們坐在遙遙晃晃的自行車后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聲音響遍了清晨的山野。

  是的,是該摘艾篙去了!扒迕鞑辶,端午插艾!泵苊艿陌镱潉又К摰穆端辣榱松狡拢┲躺赖男『⒆觽兊沧驳嘏郎闲∩狡,白嫩的手輕輕撫摸著艾篙,閉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氣,咯咯地笑起來,他們使勁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濺上點點青綠,歡笑充滿了山野。婦女們輕聲說笑著,信手摘下幾片艾葉,戴在耳邊濃密的黑發(fā)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車后座上在鄉(xiāng)間土路上顛簸著帶回家,歡聲笑語灑落一路。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在那艾篙遍綠了山野時,行走……青翠的蘆葉在家鄉(xiāng)老人們的手中輕輕旋轉,光滑的蘆葉被捏成錐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幾個干巴巴的大紅棗。幾轉,幾捏,粗糙的大手靈巧地轉動,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便跳蕩而出,再倒入冒著熱氣的大鍋里煮,粽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變成深綠,順著白熱的水汽,飄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粽子被撈出來,冒著熱氣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順著深綠的粽皮滑下來,裊裊的熱氣讓人心里驟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點綴著幾顆蜜棗,鮮香潤滑,還帶著蘆葉特有的清新,一并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滿嘴的清甜,滿心的溫暖。彌漫了雙眼的,不止那白熱的水汽,還有家鄉(xiāng)人分享著粽子,滿臉滿足的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在那粽香飄蕩時,漸行漸遠……思緒在濕漉漉的水汽中漸漸模糊了,那粽子的清香似乎縈繞齒間。端午節(jié),悠久的傳統(tǒng),美好的風俗,人們在這年年的端午節(jié)中,虔誠,莊嚴,心中懷有的不僅是對節(jié)日的期待,更是對美好生活得祈愿。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啊,我愿在夢中,將你深深思念。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8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佳節(jié)。雖然端午佳節(jié)是我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我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佳節(jié)的習俗。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qū),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佳節(jié),但由于我們這里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xiāng)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佳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采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佳節(jié)了!起床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傻姑沟氖,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著幫忙裹粽子了。一開始我還不愿意的,可是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粽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著草繩綁呀綁,終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條粽子。吃完飯后,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劃龍舟。

  于是,我便去河邊看賽龍舟。我拿著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著去。端午佳節(jié)前幾天,他們就擺開了陣勢。龍泉湖兩岸,紅旗飄飄,彩旗獵獵。比賽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龍泉湖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江邊泊著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起,蓄勢待發(fā)。隨著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著同一的目標進發(fā)。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著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河岸上,觀戰(zhàn)的人群高聲吶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河對岸疾馳。一條百十米寬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就橫渡過江。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yǎng)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xiāng)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xiāng)的端午佳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宋玺诊h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佳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xiāng)的端午佳節(jié),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19

  作品描述的是端午節(jié)的清晨五月六月一家人按照傳統(tǒng)習俗采集“吉祥如意”的過程,小主人公五月和弟弟六月被母親煮在瓦罐里發(fā)酵的甜醅子“香”醒以后,“就呼地一下子從被筒里翻出來”,便開始了一早晨短暫而充實愉快地節(jié)日之旅。于是,插楊柳、上供、吃花饃、綁花繩、戴香包、上山采艾(其實還應當有抹雄黃和點高高山)等民俗活動便被抽絲剝繭般地徐徐綻開。童年的端午節(jié)便在《吉祥如意》里徜徉。

  《吉祥如意》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心靈美升華為語言美,語言美構建了意境美,意境美揭示了生活美、人性美。

  由于“美在心里”,所以滿目皆是春風,皆是祥和!疤瘐l(fā)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樣”,“不用吃,光聞著就能讓人醉”;“長長的巷道里,散發(fā)著柳枝的清香味”;巷道里和山上的霧也是香的,就連跪在雨后“濕漉漉的”地下上供、磕頭,“膝蓋和額頭挨到上面涼津津的,有種讓人骨頭過電的爽”。戴香包,綁花繩,吃花饃饃,采艾,作者都用了濃墨重彩,描繪出了一幅鄉(xiāng)村節(jié)日風情畫,讓人在寧靜恬淡中感受熱烈狂歡,在清涼肅穆中體會溫馨祥和,在純樸含蓄中領略雋永莊重﹍﹍而這些感悟,集中表現在以下幾組情節(jié)中。

  戴香包香包(我們家鄉(xiāng)叫荷包)本來是未過門的準媳婦繡好送給婆家人的,五月還小,沒有訂親,就由娘代替。但為了及早培養(yǎng)“女靠一個巧”,娘就讓還是幼女的五月戴了她的大頂針學做香包,以致因不熟練針扎破了她的小手。香包里裝了棉花,棉花上撒了香料,這樣的香包“既是鼓的,又是香的”,六月為了品味香氣,竟搶奪了姐姐五月的香包盡情地吸息,“鼻孔一下一下張得更大了,窯洞一樣!彼娓杏X到“能把鼻子香炸”。香包對于節(jié)日里農村的孩子來說顯得太重要了,六月因為看到姐姐的香包而想起自己忘了放在家里的香包,“一下子就崩潰了”,他不顧姐姐的感受,搶奪了她的香包,后來想象到爹給娘往口里吹香氣可能用的是自己的香包時,斷然要放棄采艾這樣重要的事情回家去取。然而,他隨后卻大大方方地把姐姐的香包送給了女孩子白云。白云接到香包就“有點擔當不起的樣子”。而姐姐五月“胸前沒有了香包一下子暗淡下來,就像是一個被摘掉了花的花桿兒,看上去可憐兮兮的。”

  綁花繩端午節(jié)孩子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綁了花繩,就“像是布下了百萬雄兵”,蛇蝎就會繞道而行,所以姐弟倆選購花花繩就格外地用心,“每人手里攥著兩角錢,蜜蜂一樣在這兒嗅嗅,那兒聞聞”。他們認為“街的新媳婦最漂亮”,因為它的“一個大胳膊上就戴了那么多的花繩兒”。當他們“手里各拿著五根花繩兒”的時候,“那個美啊,簡直能把人美死!苯壛嘶ɑɡK的胳膊是神圣的,就是在上山采艾的路上,他們也“不停地把手腕上的花繩亮出來看。”當他們真正遇到蛇時,盡管心里發(fā)虛,以致分別在手心和褲管上留下了緊張恐懼的體液,但在整個過程中還是以腕上綁的花繩作為心理防線為自己壯膽。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0

  又到了一年粽葉飄香的時節(jié),背井離鄉(xiāng)數十年的游子印象深刻的還是小時候的端午節(jié)。

  一、粽葉采摘

  端午前好幾天母親就吩咐我們去河邊采摘粽葉,采摘那種又長又大的葉子,適合在包扎粽子時有充分施展武藝的空間,同時小伙伴也希望自家的粽子又大又漂亮。當然有的比較懶的人使用陳年的舊粽葉,雖然沒有新粽葉這么清新但也另有一般舊時的風情。

  二、糯米谷物

  端午節(jié)前一天母親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糯米、紅豆、花生等,經過篩子精挑細選后清洗干凈。然后在屋前的曬坪上拿出稻草燒起熊熊大火,留下大火后的草木灰,使用草木灰來浸水來泡糯米,這樣做出來的糯米才又香又黃。大家都知道現在超市買來的粽子,或者是白的或者添加了各種色素添加劑,這樣吃了對身體不好,同時也缺乏自然美感。

  三、包煮粽子

  黃昏時節(jié)糯米已經浸泡的發(fā)白,用拇指一捏米尖容易折斷,說明已經可以用來包粽子了。包粽子對我這個五大三粗的男人來說比較難,但母親手法嫻熟。使用一片粽葉首先做成一個斗形,然后往里灌米,同時往米中摻進紅豆、花生或者臘肉、紅燒肉等,然后進行封頂工程,最后使用一根藤狀的草來纏繞一下,這樣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就出來了。我在全國很多地方呆過,家鄉(xiāng)特有一種粽子俗名叫“棉花屈屈”,形狀憨態(tài)可掬,里邊扎實豐富。可以說是敗絮其外,金玉其中。具體做法是外層使用平常大家見到的稻草、里邊使用粽葉包裹成半斤或八兩左右的手榴彈式的大粽子。我想可能是過去大家很早要出去干活,帶一個“棉花屈屈”去地頭或山上,可以作為一頓簡單的午餐,同時經過草木灰浸泡的糯米飯也不容易變壞變味,便于攜帶。粽子包好以后還需要放在大鍋里煮,煮的時候需要使用柴火來煮上一兩個小時才行。到這個時候我們小孩已經困得不行,但父母親還在為明天節(jié)日的美食操勞。

  四、吃粽子

  粽子好吃,但老家吃粽子有講究。五月初五這天每家每戶窗戶上都要掛艾葉和篙草,女孩子頭發(fā)上和男孩子耳朵上要別上艾葉,象征著平平安安。同時南方潮濕多蛇,使用艾草能薰走蛇。我家的規(guī)矩是初五這天早上只能吃粽子,父親炒上幾個臘菜小灼幾杯。我們這些小孩兒早已對粽子垂涎三尺,顧不得蘸上白糖細細品嘗粽中滋味。

  五、親友團聚

  高平的習俗是端午節(jié)一般女兒、女婿回娘家過節(jié),女婿是半個兒子,在我家更是如此。父親一般在前幾天就準備好了好酒好菜,等著姐夫、姐姐回家過節(jié),讓我這個做兒子的謝幕嫉妒恨,可惜我娶得的媳婦不是高平人,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等福利,充滿深深的遺憾。端午時節(jié)一般是吃仔鴨的時候,長了三個月左右,肥瘦嫩硬正合適,伴上紅椒、嫩姜真是美味無窮。伴上陳年的水酒,父親、姐夫、本家的幾個叔叔一般喝上幾個小時,聊聊家長里短,憧憬著夏收秋種的美好。

  夢里依稀幾度回高平過端午,每次都因瑣事未能成行,今年同樣如此。今天以這篇短文來回憶我們舊時的端午節(jié)。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1

  每當農歷五月初五,外婆家門前,原本賣松糕的小攤上就擺滿了粽子,來光顧的人好多,生意自然特別好。那時,外婆家門前的大街上人流如潮,都爭著搶著買賣粽子和茶葉,孩子們也紛紛跑到文具店,精挑細選,挑選自己喜愛的風箏,再約上幾個好伙伴,一邊嬉笑,一邊頭也不回地朝綠草地奔去。孩子們臉上掛著笑,像極了一面面小太陽。

  每當到了端午節(jié),從貪玩的孩子,到拄著拐仗的老人,誰不是一想到那軟軟的糯米,香香的餡兒,就不由自主地舔舔嘴露出幸福的笑容呢?粽子,就像是披著綠衣裳的娃娃,腰間還系著“細腰帶”,十分可愛。讓人感到回味無窮的,還有那個煮熟時散發(fā)出來的沁人心脾的香味。粽子,實在誘人。

  還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我都會像個跟屁蟲那樣跟著外婆,總是喜歡拉著扯著外婆的圍裙,嘟囔著嘴巴跟外婆撒嬌:“外婆,外婆,我想吃粽子了,快要好了嗎?”外婆總是回答:“別急嘛,快了,快了!薄澳俏夷芎湍黄鹱鰡幔苦拧@樣可能會快一些。”我懇求到。外婆笑了,說:“別急呀,你現在還太小啦,等長大以后,外婆一定教你做。”我聽了,只好眼巴巴看著外婆包起一個接一個小三角,心中默默記下,盼望快快長大。

  感覺白天好漫長。過了好一會兒,中午到了,我們一家子坐在圓桌旁,大人們坐在一起聊天,孩子們總是邊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邊把腦袋湊在一塊兒講悄悄話。我輕輕剝開粽子外邊的粽葉,大口咬下軟軟的糯米,一瞬間粽子的溫暖流入心田。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來,貪婪地享受著粽子的美味。

  現在因為繁忙,在端午節(jié)假期間,我們一家基本就不回老家過節(jié)了。不過雖然不在家鄉(xiāng),但是端午節(jié)的快樂與溫暖是無處不在的。看,外婆的一大箱粽子已經“端坐”在客廳里了。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拆開了快遞,取出一串串粽子,急忙遞給媽媽,說:“媽媽,您看外婆的粽子又來了,快點兒,快把它煮了,我們一起吃吧。”媽媽接過粽子,慈愛地說:“好,好,別急,粽子又不會長腳跑了!边^了許久,我和妹妹的肚兒再次不爭氣地叫了,粽子那濃濃的香味便早已透過了廚房的門,混合著板栗的味兒,在客廳亂竄。那可好,讓我的口水不停在嘴里打著轉。

  “來嘍,來嘍!久等啦!”媽媽端著一盤又大又香的粽子來到客廳。我見了,急不可耐地說了一聲“謝謝媽媽”,就毫不客氣地抓起一只,剝下綠綠的粽葉,迫不及待地咬了來,放在嘴中細細地,慢慢地咀嚼。我望著大個兒大個兒的粽子,突然明白過來,這粽子,不僅因糯米,肉,栗子而飽滿,而且包含了家鄉(xiāng)的親情,外婆的愛。不僅是紀念屈原,更是家人歡聚一堂的快樂,這就是端午節(jié)。我想即使不能回家,吃上一口熱乎的粽子,也會想到親情的溫暖吧。

  待到大家一起坐下,兒時的回憶,再次浮現在眼前,端午節(jié)的溫暖,也再次圍繞在我們的身旁。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 篇22

  又到了端午節(jié),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粽子。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是在龍舟競渡中拉開序幕的。端午節(jié)前幾天,他們就擺開了陣勢。贛江兩岸,紅旗飄飄,彩旗獵獵。比賽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千里贛江,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江邊泊著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一起,蓄勢待發(fā)。隨著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著同一的目標進發(fā)。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著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一握劃板,一鼓作氣。

  河岸上,觀戰(zhàn)的人群高聲吶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河對岸疾馳。一條百十米寬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就橫渡過江。

  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至于那些村姑、村婦們,幾天前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粽子的箬葉、糯米,等到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一濕,洗干凈,然后把一張桌子搬到院子里包粽子。

  她們拿起一片箬葉,疊成一個錐形,隨后抓起一把糯米,放進疊好的箬葉里,壓緊,按平,折疊,最后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粽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粽子包完后,她們就提著粽子放進鍋里,加上適量的水,燒起文火,讓它蒸煮。

  大約煮到一個時辰,廚房里就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從鍋里抓起一個粽子,不管它是否煮熟,也不管它炙熱一燙手,就解一開線一團一,送進嘴里,用牙齒咬一口,滾一燙的粽子在嘴巴里跳起了芭蕾舞劇,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盡管這樣我們還是不肯吐出來,直到它冷卻后就咕嚕一聲吞盡了肚子里。那種饞勁常常被大人們拿來當作笑料的話題。至今想來還忍俊不禁呢!家鄉(xiāng)的粽子品名多,式樣也不相同,三角形的,圓形的,尖嘴形的,五花八門,有肉餡的,蜜棗的,青豆的,比較常見的是清純的粽子,什么作料也沒有,盡是糯米煮的,隨你吃哪一種,味道都是很好。

  吃一個不夠癮,你還會想吃,直到你肚子裝不下了,方才罷休。端午節(jié)這天,一家人坐在桌前,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聽著老人們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相傳戰(zhàn)國時,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回天,憤然之下,抱巨石投汩羅江而去。

  這一日正是-陰-歷五月初五日。后來,每逢這一天,人們就在江河上賽龍舟,意在懷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jié)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文化。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粽子啊,你時時勾起我兒時的回憶。

【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00字(通用22篇)】相關文章:

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通用12篇)05-29

我的家鄉(xiāng)作文(通用14篇)05-31

我的家鄉(xiāng)作文通用15篇05-11

我的家鄉(xiāng)作文(通用15篇)05-10

我的家鄉(xiāng)作文(通用14篇)03-26

我的家鄉(xiāng)作文05-07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03-24

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12篇)05-29

【實用】我的家鄉(xiāng)英語作文(通用16篇)05-30

我的家鄉(xiāng)英語作文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