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级免费看,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播放器,777毛片,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三级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人人澡人人草

數(shù)學小作文

時間:2024-08-20 07:45:18 夏杰 關(guān)于小的作文 我要投稿

【精選】數(shù)學小作文1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精選】數(shù)學小作文1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數(shù)學小作文15篇

  數(shù)學小作文 1

  今天,媽媽出門買了很多卷筒紙和抽紙。到了樓下,她一個人不能一次性拿這么多紙回家,因我家是老小區(qū)沒有電梯,媽媽就只好呼喚我這個好幫手下樓幫忙啦。我下樓一看,這么大的兩大包紙,那包最大的是卷筒紙,一共有40卷;一包稍微小一點的是抽紙,一共24包。媽媽讓我拿小包的,她拿大包的。我想我已經(jīng)是個小小男子漢了,可以和媽媽拿一樣多,要多替媽媽分擔一些。于是我就告訴媽媽,我想和她拿一樣多。媽媽問我,那怎樣分配才能讓兩人拿的差不多呢?

  難道是把卷筒紙的數(shù)量和抽紙的數(shù)量加起來之后再平均分成兩份嗎?我一聽就知道媽媽是給我挖了一個小的陷阱,我很自信地告訴媽媽這樣分是不對的,因為一包餐巾紙和一卷卷筒紙的重量是不一樣的,我們應每人拿20卷卷筒紙,12包餐巾紙。但是媽媽看了看說這樣分的話,你看裝小包的抽紙袋子剩下的空間不大,肯定裝不下20卷卷筒紙和12包餐巾紙呀!

  那怎么辦呢,還有什么辦法讓他們的重量差不多,但是又能裝得下呢?我讓媽媽先休息一下,等一下我再告訴媽媽怎么分。我先找了包裝袋上的一些有用信息,卷筒紙一共40卷,每卷140克;抽紙一共24包,每包120克。得到了這些信息我就開始告訴媽媽,應該先把所有紙的總重量算出來,也就是40*140+24*120=8480(克)。第二步應該是把總重量平均分,也就是8480/2=4240(克)。第三步,應該算出從卷筒紙的大包里拿出來多少就可以讓兩個包的重量差不多?先用平均的數(shù)量減去抽紙的重量,我們可以看出在抽紙中再加多少就可以了。4240-2882=1360(克),10包卷筒紙剛好是1400克,所以我們從卷筒紙中拿出10卷放進紙的袋子中就可以了,這樣兩個袋子里紙的重量就差不多一樣重了。

  說完這些,媽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我說:“你除了是媽媽的好幫手外,還是一個數(shù)學小達人。能將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棒了。”聽了媽媽的話,我開心地幫媽媽分好紙巾,一起拿上樓。

  通過這次分紙巾,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無處不在,也許同一個題在不同的情況下也能有多重答案呢。我在課堂上學的數(shù)學知識,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問題。我更喜歡數(shù)學了,也更加愛思考了,我想去尋找數(shù)學中更多的奧秘。只有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才能讓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

  數(shù)學小作文 2

  說起小能人,我們班那才叫多,有拉二胡的,有吹笛子的,有跑步跑得快的。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我們班數(shù)學能手小王了。小王有一張瓜子臉,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嵌在臉上,眼睛下還長著高高的鼻子和愛笑的`嘴。

  小王上課時很認真聽課,不管老師問什么問題他都能答得出來。如果問題很簡單,很多人舉手的時候,他就不舉手。如果問題很難,只有幾個人舉手的時候他就把手舉得高高的,嘴里還不停的說:“點我,點我!”

  在奧數(shù)課堂上,小王非常愛動腦筋,老師拿奧數(shù)題給同學們做時,他一會兒在紙上比劃,一會兒又望天花板,當我們把題讀懂時,他已經(jīng)把題做出來了。老師還夸他做得快又做得對。聽了這話,我非常敬佩他。

  小王真是我們班的數(shù)學能手呀!

  數(shù)學小作文 3

  我還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數(shù)學老師帶我們一起學習了《身體上的“尺”》。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每個人身體上都有幾把尺子呢。當我們身邊沒有尺子的時候,就可以用身體上的“尺”來進行測量估算。

  把手張開,你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距離叫做“一柞”。如果你“一柞”的距離為8厘米,量一下你的課桌為幾柞,就可以知道你的課桌長多少!耙徊健币彩且话殉咦。如果你知道你每步長多少厘米,在學校里,從東到西、從南到北數(shù)數(shù)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知道我們的學校的面積大約有多大。身高同樣也是一把尺子,如果你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樹,兩手正好合攏,這棵樹的周長就大約是150厘米。因為每個人兩臂平伸,兩手指尖之間的`長度和身高大約是一樣的。要是你想量樹的身高,影子也可以幫助你。你只要量一量樹的影子和自己的影子長度就可以了。因為樹的高度=樹影長*身高÷人影長。根據(jù)這個原理,我曾經(jīng)就解決了很多難題。

  如果你去游玩爬山的時候,你是不是會想知道對面的山離你有多遠呢?這時聲音就幫上忙了。聲音每秒能走331米,只要你對著山喊一聲,看看幾秒可以聽到回聲,用331乘聽到回聲的時間,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這座山離你有多遠了。你看,多神奇。

  如果你學會怎樣使用身上的尺子,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好處,我們要時刻想著它并學會使用身體上的“尺子”哦。

  數(shù)學小作文 4

  數(shù)學是一門知識,數(shù)學是一種方法,數(shù)學是一種思想。掌握了它的脈絡(luò),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啦!

  我原是一個貪玩、調(diào)皮、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孩子,可現(xiàn)在我卻對學習十分感興趣,其中數(shù)學還成了我的'強項,這是怎么回事呢?

  上小學前,從沒學過數(shù)學的我,對數(shù)學一無所知,但學了一年以后,我不但學會了看時間,還學會了在購物時要給多少錢,要找回多少錢等等。讓我覺得數(shù)學在生活中用處實在是太大了,就這樣,上課坐不住的我,在上數(shù)學課時總能做到專心地聽課,積極地舉手發(fā)言。從此,我的數(shù)學成績越來越好,拿回的一百分也越來越多。

  后來,學校開辦數(shù)奧興趣班,老師推薦我參加。數(shù)奧班的數(shù)學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數(shù)奧里的典型題目“雞兔同籠”可有意思了,老師讓我們將雞當成兔,給雞裝上兩只假腿,或者讓兔將兩只前腿支起來,經(jīng)過這樣游戲般的過程,題目解出來了。

  更有意思的是,數(shù)奧中還有一種題型叫“牛吃草”,第一次聽到這個題目,還真覺得有點奇怪,數(shù)學也有“牛吃草”?老師讓我們做農(nóng)場主,安排幾頭牛吃原來的草,安排幾頭牛吃新長的草。雖然數(shù)奧有點難,但是每當做出時,總有一種成就感,心里喜滋滋的。

  數(shù)學多么偉大。∠嘈胚@無聲的數(shù)學會給我?guī)砥孥E般的快樂與自豪。

  數(shù)學小作文 5

  想必大家都認識數(shù)學,接觸過數(shù)學吧?數(shù)學處處都可以用。不覺得數(shù)學很有趣嗎?

  數(shù)學,在買菜的時候可以用,買衣服時候可以用,買東西時候可以用。就連魔方也可以用到數(shù)學,因為,轉(zhuǎn)魔方要用數(shù)學公式呀!還有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也要用到數(shù)學……

  說說我與數(shù)學的故事:小的時候,爸爸經(jīng)常教我數(shù)學,都是學數(shù)字,比如,1—10,如果有人問我十一,我就問:“十一是什么?十月一日嗎?”爸爸在紙上寫,口頭上問我:三大,還是四大?我看著紙上的.兩個數(shù)字,當然,我是看筆畫的,認為哪個大就哪個大。我說是三,爸爸捧腹大笑,笑完之后說:“傻孩子,是四大呀!”爸爸又教我減法和加法,當然,是不進位的,也是十以內(nèi)的。那以后,我就分辨得出哪個比較大,哪個比較小。有一次,媽媽給爸爸3個蘋果,卻給我2個蘋果,我生氣地說:“不公平!我比爸爸少!睙o奈,媽媽只好再給我一個蘋果。

  上了一年級,我們學了進位,也學會了買東西應該學的東西。有一次,我去買雪糕吃,我給了老板五十元,雪糕8元,老板卻找我四十四元,我用減法算了算,是四十二元,我馬上跑回去,說:“老板,是四十二元,不四十四元!”老板算算說:“對啊。謝謝你!蔽倚α诵。

  我學了很多知識,都關(guān)于數(shù)學,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我感覺數(shù)學很有用,你不覺得嗎?

  數(shù)學小作文 6

  “哪道題又不會了?”我們班的小張在數(shù)學方面可謂是“天下無敵,”誰的數(shù)學題如果不會,問一下他,他準能給你講得頭頭是道,讓你茅塞頓開。

  記得有一次,老師說:“大家快準備數(shù)學用具,馬上在班里考試!”大家立刻忙起來了,有的把用具放在桌子上,有的還在翻數(shù)學書呢!真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呀!可小張把用具準備好后,就坐在那里閉目養(yǎng)神。

  開始考試了,卷子前面的題倒是不難,三下五除二就把題“殺得”一干二凈了。可最后的兩道方程題可把我們急壞了,有的同學皺緊眉頭,冥思苦想;有的同學在草稿紙上算來算去,還有的`干脆不寫了,就在那里玩尺子?尚埲匀环讣矔瑫r而托腮凝神,時而揮筆書寫……,沒多大一會兒,他好像沒事人兒一樣,優(yōu)哉游哉的樣子,仔細地檢查卷子。看樣子,他已經(jīng)把題寫完了。我想:小張難道拿到了什么“數(shù)學寶典”?竟然可以把題做得這么快?

  收卷子了,我把最后一題寫完了,倒數(shù)第二題怎么也想不出來,再看小張,他拿著卷子長吁一口氣,暗暗地笑了一下,看來他肯定把“敵人”都消滅了,可我們的堡壘卻被“敵人”拆散了。

  下午,老師說:“這次只有小張全對,最后的兩道題只有小張全寫對了!焙髞聿胖,原來是因為他平時練題練多了,才這么厲害的。我們都很羨慕他。

  小張真是我們班的“數(shù)學小天才”,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數(shù)學小作文 7

  爸爸媽媽經(jīng)常帶我去看望外公外婆,以前,我們都坐長途汽車去,后來,家里有了汽車,就經(jīng)常自己開車去。

  有一次,我坐在車上,對媽媽說:“我們現(xiàn)在自己開車去外婆家,不用再買長途汽車票了,是不是可以省下不少錢?”媽媽笑著說:“車票是不用買了,但卻要花錢加汽油,還不知道是省錢還是費錢呢!卑职纸又f:“我們來算一算吧,看看到底省錢還是費錢!薄白蛙嚾,大人票價每人14元,兒童票半價,自己開車的話,汽車每100公里耗油8升,油價大約每升7元,從我們家出發(fā)開到外婆家大約50公里,你們算算看吧。”我在心里飛快地算著,開車的話,需要8×7÷2=28元,坐客車的'話,兩個大人和一個兒童需要14×2+14÷2=35元,28<35,開車省錢。我把答案告訴爸爸媽媽,以后我們就開車吧,又省錢又舒服,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有時候我一個人去,就不劃算了吧?一個人車票只要14元,比開車要省一點!眿寢屨f!澳阍偎闼銉蓚大人或一大一小兩個人去,哪種方式更便宜,這樣以后我們就知道什么情況該開車,什么情況該坐客車了!卑职謱ξ艺f。

  “這還不簡單,兩個大人車票需要14×2=28元,與開車費用相等,一大一小車票需要14+7=21元,比開車省錢!蔽衣约铀伎迹f出了答案。

  “所以,可以得出結(jié)論,如果爸爸媽媽兩人或者一家三人去外婆家,就開車去,其他情況還是坐客車更節(jié)約。”老媽作出了總結(jié)。

  數(shù)學小作文 8

  一天,數(shù)學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1+2+3+4+5+6……一直加到100的得數(shù)是多少?那么,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呢?用簡便方法計算。

  算式:1+2+3+4+5+6+7……+100=5050 5050×10=50500 50500×10=505000

  答:1一直加到100的得數(shù)是5050,一直加到1000和10000各是50500和505000。

  簡便算法:或許有些同學會覺得這個算是太長,需要計算器!no,那就錯了。只要仔細看看就可以發(fā)現(xiàn)1和99可以湊成100,2和98可以湊成100,3和97也可以湊成100,4和96,5和95,6和94 ,7和93,8和92,9和91,10和90,11和89……一直這樣湊成100,結(jié)果可以得到能湊成50個100,就是5000,但是還剩下一個50單獨一個數(shù)字,就可以拿5000 + 50 =5050,得出1一直加到100的得數(shù)。但有人會問了,1一直加到1000和10000為什么不著要算呢?因為100和1000的進率是10倍,1000和10000的進率也是10倍,所以可以拿1一直加到100的得數(shù)5050乘10倍等于50500,再拿50500乘10倍等于5050000。行對應的`,1一直加到100000、1000000、10000000……以此類推,都可以這樣算,當然,你也可以更深的理解這道題的規(guī)律哦!

  數(shù)學小作文 9

  爸爸是一個的十足的數(shù)學迷,平時最愛出些數(shù)學題來考我了。這不,今天閑來無事又向我出題了,我問道“:爸爸今兒要出啥題?我奉陪到底:”爸爸看我自信滿滿,滿臉笑意說:“輸了可別哭鼻子,請聽題:有一師徒二人共同加工26個零件,徒弟先到車間,就先拿了一些零件放在自己的.機床邊。師傅”來了,一看徒弟要拿去加工的零件太多了,他除了拿了留給他的零件外,又從徒弟那里拿了一半零件。徒弟覺得自己應該多干一點,又從師傅那里拿來一半。師傅不肯,徒弟只好再給師傅5個零件,最后還是師傅比徒弟多加工2個零件。請問,徒弟最初準備加工零件是多少個?“我不禁想:可以先求出徒弟最后加工零件(26÷2)÷2=12個。徒弟沒給師傅5個零件時,徒弟有零件12+5=17個,徒弟沒從師傅那里拿走一半之前,師傅有9×2=18個,而這時徒弟只有零件26——18=8個,因此師傅沒拿走徒弟手中零件的一半之前徒弟有零件8×2=16個。這時,爸爸拍了我的肩,說:”想出來了沒!拔疫@才恍過神來,答道:”徒弟最初準備加工零件16個!

  爸爸故弄玄虛地問:”你確定嗎,還要改嗎?“我胸有成竹的搖了搖腦袋,說:”不用改了 !肮材恪饘α!“

  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心里樂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樣甜。

  數(shù)學小作文 10

  小時候我就對數(shù)學很感興趣,那些彎彎曲曲的數(shù)字總是深深吸引著我。上小學后,我從書本上知道了許多有趣的數(shù)學故事,這讓我對數(shù)學更加神往,有時我會自己鉆研解決一些數(shù)學難題。在平常生活中,我和數(shù)學也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有一次,我和媽媽去菜場買菜,媽媽打算買幾斤白菜。菜場里有兩個攤子白菜賣得比較便宜。A攤1斤白菜賣2元,買3斤送1斤;B攤1斤白菜賣1.9元,買4斤送1斤。媽媽問我:“這兩個攤子賣得都很便宜,要買7斤白菜,你說說看怎樣買才便宜?”我不假思索地說:“A攤4斤只要3斤的價錢,也就是2×3=6﹙元﹚,那么平均每斤的價錢也就是6÷4=1.5﹙元﹚。而B攤5斤只要4斤的錢,也就是1.9×4=7.6﹙元﹚,那么平均每斤的價錢就是7.6÷5=1.52﹙元﹚。較為便宜的兩種買法是:

  (1)買3斤A攤的送1斤,再買3斤B攤的,也就是2×3﹢1.9×3=11.7﹙元﹚。

 。2)買6斤B攤的送1斤,也就是1.9×6=11.4(元)。

  顯然,第二種買法最便宜。”媽媽連夸我聰明,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我對數(shù)學的興趣愈發(fā)濃厚。爸爸為我買了很多數(shù)學書籍,讓我在家里閱讀、研習。因此,我的數(shù)學成績一直很好,每次考試都能取得好成績,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表揚。

  數(shù)學小作文 11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shù)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

  比如,在我爸爸給我買的一本數(shù)學拓展題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后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 這時,我就在數(shù)學草稿紙上這樣寫: 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答:東西兩城相距261千米。

  但我又看了看,發(fā)現(xiàn)有點不對勁。原來,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其中的”離“,這到底是沒到中點呢?還是過了中點呢?如果是還沒到中點,離中點還差18千米的話,就是我剛剛這么寫。但如果是到了中點多了18千米,那就應該這么寫: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

  那到底是怎么寫呢?我便向爸爸求助,我跟爸爸講了這件事后,又給爸爸看了看式子,結(jié)果,爸爸卻說:”嗯……你寫的.這兩個式子都對。都可以寫!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shù)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

  數(shù)學小作文 12

  我的數(shù)學成績一向很好,素有“數(shù)學小神童”之稱,我也常常引以為豪。

  這天,我要去看電影,爸爸不同意,兩人爭執(zhí)很久,最后爸爸說:?好,如果解決了我的問題,我就同意你去看電影!我想:為了看電影,花費點腦細胞,值!何況我的成績很好,隨爸爸什么問題,我解決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于是,我信心十足地說:請出題!

  題目是這樣的`,一輛貨車去山里運礦石,晴天每天可運20次,雨天每天可運12次,它一共運了112次,平均每天運14次。這幾天中有幾天晴天,幾天雨天?

  我思索片刻,根據(jù)平均每天運14次,運了112次,可以列式112÷14=8(天),算出運了8天,假如這8天全是晴天,就能運20×8=160(次),比原來112次多運了160-112=48(次),晴天多一天,就多運20-12=8(次),一共多運了48次,就有48÷8=6(天)雨天被當成了晴天,實際晴天就有8-6=2(天)。我又驗證了一下:20×2+12×6=112(次)。

  于是,我把思路講給爸爸聽,爸爸聽了直點頭。

  我得意地說:?假如全是雨天我也會做:[112-12×(112÷4)]÷(20-12)=2(天),這是晴天天數(shù),雨天用112÷4-2=6(天)?。

  爸爸看到我的思路如此清晰,臉上掛滿了笑容,我見此情景撒腿就向電影院跑去。

  數(shù)學小作文 13

  雙休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正在裝修的新房。裝修師傅對爸爸說:“老板,我們的前期工程完成的差不多了,要準備鋪地磚了,請您購買好”!澳愀嬖V我面積多大?我去準備好”;聽著爸爸和裝修師傅的對話,我興高采烈地要求:“爸爸,我已經(jīng)會算面積了,我來幫你們算。”

  我用尺子測量了客廳地面的長是6米,寬是4.5米,它的.面積應該是6X4.5=27(平方米)。我自豪地告訴爸爸買27平方米的地磚就夠了。爸爸笑著問我:“我買的是邊長是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你能告訴媽媽大約要買多少塊嗎?”

  我一下子愣住了,思考了一會兒,我想到:要先算出每塊地磚的面積,再用客廳面積除以地磚的面積。于是我用小石塊在地面上先算出每塊邊長6分米的正方形地磚面積是:6x6=36(平方分米)=0.36(平方米);再用27平方米除以0.36平方米約等于75,應該買75塊就夠了。于是我大聲地告訴爸爸“爸,75塊就可以了”。

  爸爸夸獎我知道把學到的知識用到生活中了。隨后,爸爸帶著我在店里買了80塊地磚。我奇怪地問:“不是75塊嗎?為什么要多買5塊?”爸爸告訴我,在施工的過程中存在耗損,如果不小心在切割時尺寸不合適,那就需要重切,所以購買時要比實際數(shù)量多一些。

  哦,我明白了,在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時,多想想生活中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讓數(shù)學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

  數(shù)學小作文 14

  今天,我們?nèi)胰コ匈徫铩?/p>

  我們來到超市,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花了。突然,我看見貨架上擺著我最愛吃的奧利奧小餅干。其中,一種是用塑料袋子裝的,一種是用小紙桶裝的。我看了看,發(fā)現(xiàn)每袋只要1.8元,而小桶裝的一桶卻要4.5元。于是,我毫不猶豫,隨手拿了兩袋1.8元的'那種,放進了購物車。我推著小車,邊走邊美滋滋地想著:這兩袋小餅干才3.6元,而那一桶就4.5元,這種袋裝奧利奧小餅干實在太便宜了!

  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我迫不及待地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她。媽媽一聽,笑了,她提醒我說:“萌萌,你再算一算,看看到底是哪種便宜?”我不解地問:“袋裝的只要1.8元,桶裝的要4.5元,買一桶的價格可以買兩袋還多呢,難道不是袋裝的便宜嗎?”媽媽耐心地說:“便宜不便宜可不能光看價錢,還要看重量的呀!你們不是學過小數(shù)嗎?應該會算的!你算算吧!”于是我看了看兩種餅干的重量,喃喃自語了起來:“袋裝的,凈重20克,用1.8元除以20,那一克就是0.09元。桶裝的,凈含量55克,用4.5元除以55,那一克就是0.08多元!薄拔抑懒!我知道了!”我興奮得大叫起來,急忙對媽媽說:“應該是桶裝的便宜!”接著我把算的過程講給了媽媽聽,媽媽聽了直夸我聰明,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數(shù)學小作文 15

  放假第一天,媽媽就從商場給全家買來了一大堆新衣服,看著全家人試穿衣服的高興勁,媽媽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好,太短太小了!”我一個勁地喊著,原來媽媽給我買的那條打底褲太小了。“沒關(guān)系,明天去換一條得了!”媽媽安慰我。

  第二天我和媽媽去商場換貨。來到童裝區(qū),媽媽向服務員說明原因。服務員阿姨感慨地說:“哎呀,太可惜了,這種褲子很暢銷,昨天已經(jīng)賣完了。要不你換別的.衣服吧!”“好吧!”媽媽回答。于是,我挑起衣服來,過了一會兒,我的目光停留在一件粉色的羽絨內(nèi)衣上,越看越喜歡。媽媽也明白了我的用意,讓我試穿一下,剛好合適。媽媽一看標價要286元,就問到底要付多少錢,服務員阿姨回答:“打7折,讓我用計算機算一算吧!”還沒等服務員算完,我就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付100。2元就夠了”。服務員驚訝地問:“小朋友,你怎么算得那么快?”我告訴服務員:“我是這樣算的,打7折,先把286×7=2002,再把2002÷10=200·2,然后減去原來那條打底褲的價錢是100元,還需付100·2元!蔽乙娺有小數(shù),忙對阿姨說:“阿姨,能不能再便宜一點,把小數(shù)點后面的數(shù)給去掉啊?”“當然可以啦,像你這么乖巧聰明的孩子,誰不會答應你的要求呢!”于是,就給我減掉了0·2元。

  我捧著袋子愛不釋手,滿心歡喜地回家了。從中我知道了怎么算折扣,學會了一樣不小的本領(lǐng)。

【數(shù)學小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數(shù)學小作文01-14

數(shù)學小能人作文01-17

數(shù)學小達人作文05-31

《數(shù)學小能手》作文03-27

數(shù)學小作文[熱]03-04

數(shù)學小能手作文03-22

數(shù)學小能人作文04-27

數(shù)學小故事作文02-21

數(shù)學小達人作文06-02

數(shù)學小作文(優(yōu)秀)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