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演講稿(集合15篇)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jié)構(gòu)清楚,層次簡明。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接觸并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孔子的《論語》語言深奧,我作為一名小學生,只知《論語》是一部描述孔子與他的學生們的語錄,其他的便一概不知了。就在五年級時,學校編寫了各年級適用的《論語》,我才慢慢對它產(chǎn)生了興趣。
讀過了《論語》后,我了解了孔子是中國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論語》中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借鑒的言論,其中大多關于學習,十分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對我的學習的幫助效果非常顯著!墩撜Z》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直接的兩句話告訴了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時常復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實自己生活的過程,要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耙苍趶娬{(diào)著復習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發(fā)現(xiàn)。
就拿那一次來說吧,那天是語文測試的日子,前一天晚上由于我貪圖玩耍,就沒有復習。練習時,許多題目我都答不出來,急得我抓耳撓腮,最后成績很差;氐郊液,我發(fā)奮努力,每一天回到家后不是和小伙伴們玩耍,而是打開書包,開始復習功課。就這樣到了第二次語文測驗,我從容不迫地在卷子上行云流水般地寫下了答案,最后,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從表面上來看,要”溫故知新“很困難,但只要每天堅持,就一定能有新體會?鬃拥倪@個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許多現(xiàn)代人提倡的。。讀《論語》,僅僅是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大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我慶幸是校園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西川中學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來到西川中學是幸福的,因為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jīng)典,先人的經(jīng)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論語》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德行人生!墩撜Z》花了相當篇幅直截了當?shù)年U明君子和小人的不同點,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鬃右簧贾鲝垺叭省保胺蛉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苯虝覀?nèi)绾巫鋈嗜!墩撜Z》的真諦,就是要告訴大家,怎樣才能攀上人生的高峰,怎樣才能體會到人生的意義,怎樣才是真正地對人有“仁愛”之心,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
近年來,深邃、厚重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重視。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們天天背誦著弟子規(guī),大街小巷里開了很多的國學誦讀班,電視里的科教頻道也是充滿了各種國學講座。
為何國學如此之重要?
國學以他簡練的語言,傳奇的故事,時時讓人感覺到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和文人的思想火花。
國學又涉及文學、歷史、哲學、術數(shù),等等,內(nèi)容比較完備,文學大師的生花妙筆,史學家的考據(jù)論證,,傳奇的神話故事,古老的笑話典籍,讓人大開眼界。
有些時候我們總認為國學離我們很遙遠,很空洞,那是因為我們還不了解國學到底為何物?
國學不能狹隘地理解為《論語》《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這些國學是先人用盡一生而總結(jié)的道理,那是對人生的品讀,那里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那些都
是中國的驕傲,那些沉積著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變的精魂,國學把我們帶到一個新的境界,使我們修身養(yǎng)性,教會我們?nèi)绾巫稣嫒,教會我們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安涣x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的超然之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昂然之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泰然之志;“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如鴻毛”,的豁然之明;“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氣。這些都在為我們照亮前方的人生道路。
國學應該如何學?
孔子早就有完善的答案?鬃诱f:“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庇终f:“志于道,依于仁,據(jù)于德,游于藝!
論語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在我讀過的書中,我覺得《論語》是我讀過最有含義,最有蘊含的一本書。這本書教給我了很多知識,這些知識都是無價的,因為,它教會我了很多人生道理。
比如,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耙馑际牵簻亓晫W過的知識,并且,還要懂得新的知識,這樣才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這一則讓我明白了,不要把新 知識學會就可以了,還要加強鞏固學習過的知識。
比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耙馑际牵毫私庠趺磳W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這一則讓 我明白了要以學習興趣愛好才可以真正學習到知識。
比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白屛颐靼琢藭r間的寶貴。孔子在河邊感嘆到:”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叭找共煌。什么都可以 用金錢買到,但唯獨時間不可以,因為它是無價的,可以稱的上是”無價之寶“。
還有一則是我們十分熟悉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昶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從這一則中我知道了,在三個人當中,其中一位必定是我的老 師。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好的一面,所以,要學習他好的一面,同時,也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更加完善自己的優(yōu)點……
這本書里的每一敗都很有價值的,我會把每一則都牢牢的記在心里。
論語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終于讀到論語的第8篇了,回想著原來讀的辛苦。有許多字不會讀,都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查,字典翻都翻得想吐。雖然前面很辛苦,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 上人嘛。孔子的仁和禮都在我的心底扎下了深根。正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我從課前導讀上也讀到孔子主張有教無類:不論社會地位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應有受 教育的機會。
我讀論語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句話: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以為并沒有什么大的 含義便直接看譯文了。譯文上是這樣寫的:孔子說:我十五歲時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時說話辦事的有把握;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時懂得了什么是天命 ;六十歲時凡聽到的都能辨別是非;到了七十歲時才能達到隨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會超出規(guī)矩。
我從這句子中隱約體會到一個含義?鬃幼允隽怂麑W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 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悟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身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huán)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guī)則融合為一的階 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yǎng)達到了最高的境界?鬃拥.道德修養(yǎng)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 ,要進過長時間的鍛煉和學習,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的遵說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 都是適用的。
《論語》是一本好書大家好好讀吧,我相信大家。
論語演講稿4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弘毅廳的趙春瑩,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來到岔中已一年有余,在這一年里我時時刻刻被論語感動著,我們一起看論語、背論語、議論語…,感受著溫馨的校園文化,體驗著中華經(jīng)典文化的博大精深,論語伴我在岔中茁壯成長,為我打開了幸福學習、通往成功的大門。
說到論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是《論語》里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第二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校刻於家佑|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4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場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shù)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自己身邊的這些平凡的同學學習,就像置身于萬傾綠田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p>
在以后的八年級學習中,我們要走入生本課堂,這就要求我們更要尋找自己的“老師”,虛心地像他們請教,積極參與小組學習討論,取長補短,不斷進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偉人的至理名言。我國革命家徐特立,在法勤工儉學時,已是名字響當當?shù)慕逃伊。但這位四十開外的名家卻甘當小學生,向法國小孩子學法語;還有我國著名詩人白居易雖著稱詩圣,但每寫一詩,都要向鄰居老婆婆征求意見,她聽不懂的地方修改到她聽得懂為止;又如我國西漢杰出的史學家司馬遷,為了完整寫好《史記》,便到各地游歷,向平民百姓虛心請教,最后寫成《史記》……
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目不識丁的老婆婆當然也沒有白居易那樣的才華;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我們作為一名中學生更不能不會裝懂,而應多向同學、老師請教,扎扎實實地學好文化知識。
所以,只要你能參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這些亙古不變的真理,并真的這樣做了,付諸實踐的你就獲得了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
《論語》里還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岔中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岔中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來到岔中是幸福的,因為岔中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就讓我們在經(jīng)典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感悟真理,縮短歷程,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們剛剛學習了《論語六則》,其中有這樣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的這一句話,不長,卻涵蓋了我們的人生。年幼時便要立志于學,稍長些就要學有所成,立家立業(yè)。但學成不是理想的結(jié)束,它開啟著閃爍智慧光芒的四十歲。五十歲, 我們已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仍要努力作為,即使已不再像年輕時一樣拼命追求最終的結(jié)果。六十歲,我們已經(jīng)可以虛懷若谷,淡然面對他人的批評與斥責。等到了七十歲,人生的境界已變的自由而又合理,專屬于自己的最高境界,需要我們用一生去磨練,去追求。而孔子偉大的品格,也便可以由這句話得知。他一生都在追求一個更加完美的人生。他為之奮斗不止的,就是這樣一種云淡風輕,就是這樣一種循序漸進,就是這樣一種圣人的品格而不是事業(yè)。
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種不可逾越的時光界限,對于我們,也是如此。 即使下一秒有再多繁花盛開,我們也得先將這一秒的小草采摘;即使下一秒是無邊黑暗,我們也不可能跨越它去尋找光明彼岸。人生,自然不能違背了發(fā)展軌跡。正確的時候,做正確的事,才能按照客觀規(guī)律,一步一步走下去。人生的意義,不在于你是否功成名就,不在于你是否為社會作出了驚天動地的貢獻;更不在于你的經(jīng)歷是否轟轟烈烈;而在于你是否在應該做某件事的時候,用盡了全力去做好它;在于你是否遵循著規(guī)律,沒有讓不該發(fā)生的事情發(fā)生在最美的歲月里,在于你是否做到了對于自己做的事情無愧于心,因為他們被安放在時間的模子里是那樣的恰到好處。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年輕時不學習,不努力,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更大的失敗。風華正茂,意氣風發(fā)時不進步,難道要等到四五十歲了才拾起理想,期待奇跡發(fā)生么?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說:“生活的目標是使生活合乎于自然規(guī)律!睂τ谖覀兊娜松鷣碚f,什么是自然規(guī)律?孔子已給了我們答案。遵循規(guī)律生活,并不是不求創(chuàng)新,只知道一味的按照既定的程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行走;也不是看破紅塵,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聽天由命,而是啟發(fā)著我們在某段特定的時間內(nèi),除了做特定的`事去推動人生的車輪向前走以外,別無選擇。你還是要銳意進取,還是要不懈努力。命運為每個人安排好了相同的軌跡,但絕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走法,上天拓的路很寬,走著走著,人和人就有了差別,但只要你遵守了生命發(fā)展最基本的規(guī)律,每一種活法盡頭都是一個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世界。但如果你在某一時間,做了這段路上不該出現(xiàn)的事,等待你的,只能是深淵。這,才是孔子告訴我們的,如何堅定地走在人生的旅途中,讓每一步都踏實且井然有序。
人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它更是一個美到極致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必須是一個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想要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我們就要注重腳下踏上的每一步。這,求不得別人,更急不得自己,語言無法描述的境界,還得要等到時間的洗禮,那么,就讓我們,從志于學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于丹寫的論語心得是一本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書,因為她給了我太多的感觸,讓我在忙忙碌碌的現(xiàn)代生活中近距離的接觸了一次圣人。
在現(xiàn)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而于丹教 授以白話詮釋經(jīng)典,以經(jīng)典詮釋智慧,把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演繹出來,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 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 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xiàn)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庇诘そo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 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叭绻阋驗殄e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背姓J現(xiàn)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 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tài)度。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huán)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人這一生有什么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么 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jīng)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環(huán)境是可以看到 他自己內(nèi)心價值取。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品味人生,修身養(yǎng)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
論語演講稿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個寒假我讀了論語這本書,雖然不是很復雜的古文,但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孔子應該說是中國儒派的創(chuàng)始人了,他的《論語》記錄了他的一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言論,大多關于學習,最適合我們小學生閱讀。
《論語》中有一句 ”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告訴我們,學習知識并不僅僅是學習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經(jīng)常溫習,鞏固知識。同時,要把學習當作一個充 實自己的過程,懷著愉快的.心情去對待它。另一句 ”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也在強調(diào)溫習舊知識的重要性,還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體會、新發(fā)現(xiàn)。從表面 上看,要 ” 溫故知新 “ 很困難,但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想,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而我們也從過程中獲取了更豐富的經(jīng)驗。孔子的這學習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現(xiàn)代教 育人士提倡的。通過細讀《論語》,僅閱兩句話,就收獲了這一學習方法,難道那些對古文不屑一顧的人還不刮目相看嗎?
《論語》中有一段 ”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講的是積累的重要性。只有積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時間長了才能成為一座山,到時風雨自然興盛了。只有積累一滴滴的水,才能匯聚成深淵,蛟龍自然來了。只 有積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長期不斷,也就養(yǎng)成了品德,心靈也自然升華了。只有積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積累每一股細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 用舉例的方法告訴我們,腳踏實地地積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識、經(jīng)驗,最后就擁有了相當龐大的實力,成功自然會尾隨而來了嗎?
《論語》只是眾多經(jīng)典古文中較出色的一部,經(jīng)常品讀古文,不僅可以使我們擁有更豐富的知識,還教會我們學習、做人。
論語演講稿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題目是《重溫國學經(jīng)典,做智慧教師——好書我推薦之<論語>》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興起了誦讀國學經(jīng)典的熱潮,我們學校也開展了“誦經(jīng)典,潤童心”的課題,通過一段時間和學生一起參與到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也頗有受益。眾所周知,《論語》是一部閃爍著理性光芒、蘊涵著樸素道理的文化經(jīng)典。
在現(xiàn)在社會中,所謂的孔孟、老莊已經(jīng)離人們越來越遠,圣賢與經(jīng)典也逐漸模糊,紛繁世界的庸俗煩瑣和思想的高貴純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鏈接。用一個現(xiàn)代人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悟去重讀《論語》,灰色的孔子一旦鏈接了這個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種純粹的積極的態(tài)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華。尤其作為教師《論語》更是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指南。
首先,我們以怎樣的心態(tài)去“教”?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學而不厭”。作為教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是學生的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吧斫讨赜谘詡鳌,“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該是學生很好的榜樣。
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敖處熃逃⒆右托摹保覀兘(jīng)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許多老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fā)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耐心的佐證。
教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沖動,除了傷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教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無非是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呢?回答是肯定的。我們可不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醒他,畢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希望得到的是老師的幫助;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該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犯了錯誤,耐心一點,調(diào)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這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單單,但蘊含的是教師濃濃的情,深深的愛!
其次,我們以怎樣的心態(tài)去 “學”?
一、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笨鬃淤潛P的顏淵就有這種發(fā)憤好學的樂觀精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逼浯,要“默而識之,學而不
厭”。第三,專心致志,知難而進。孔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弊x書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義、真理,要專心致志,不要為世俗所累。同時,他還認為追求學問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要敢于知難而進,“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笨鬃诱J為所謂能力不夠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來,你現(xiàn)在以能力不夠劃地自限,實際上是沒有堅持到底的緣故。事實上孔子自己就是“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人。第四,要虛心求教,不恥下問。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時,孔子提倡和贊揚“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體現(xiàn)了孔子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
二、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最著名的莫過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币笕藗儼褜W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jié)合,不能偏廢。另外,孔子還非常重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對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三、關于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又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庇纱丝梢姡x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子夏曰:“仕而優(yōu)則學,學而優(yōu)則仕!碑斎辉诳鬃涌磥恚瑢W習的目的也在于對道義、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就是孔子的學習!這就是圣人的學習!
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是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師表的學習的內(nèi)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
《論語》里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校園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西川中學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來到西川中學是幸福的,因為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我知道學習任何經(jīng)典,先人的經(jīng)驗最終只有一個真諦,就是使我們的生命在這些智慧光芒的照射下,提高效率,縮短歷程,使我們盡早建立一個君子仁愛情懷,真正建立起來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的學生在誦讀。這稚純的聲音,讓人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
重溫國學經(jīng)典,做智慧教師!
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9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一直以為所謂儒學不過是表面上推崇中庸、仁義、 禮教等虛有的東西,做作的讓人厭惡。 他和他的弟子連種稻插秧都不會還自居君子圣賢,所有的人民在他們眼里都是低微貧賤的人。”唯女子和小人難養(yǎng)也“,可見孔子有歧視婦女的嫌疑,另外 我至今還記得宋濂《送東陽馬生序》,鼓勵他的同鄉(xiāng)努力刻苦學習,尊師:”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我承認,宋濂真的很尊師?墒钦沁@種方式讓中國由盛轉(zhuǎn)衰,不敢出一言以復就沒有新觀點新態(tài)度,就沒有創(chuàng)新。
蘇格拉底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主張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所以出了一個柏拉圖,柏拉圖同樣沒有”架子“,又出了亞里士多德。希臘三賢在哲學物理學都有很好的建樹!
儒學,是該讓人唾棄,放在腳底踩的東西!!!
我甚至覺得古代封建的'黑暗落后都是獨尊儒術的結(jié)果, 沒有了”百家爭鳴“,那就是剩下了專制。它至今仍舊影響著政治、教育、法律!
可是,事實上是這樣嗎?
讀完《論語譯注》我發(fā)現(xiàn)了我自己的目光短淺,相反,我覺得孔子不該出現(xiàn)在那個時代,那個黑暗的時代!孔儒的思想很超前,他說推崇的大同社會就是我們現(xiàn)在初級社會主義的終極目標,我們至今也沒法做到,古代黑暗帝國怎么可能實現(xiàn)呢?古代君王扭曲了儒家思想,他們黑著心紅著眼把儒學當成統(tǒng)治的工具,他們過河拆橋卻同樣自稱君子,因此,”打倒孔家店“不是推翻儒學,而是保護真正的儒學不為小人所用。
孔子推崇的學而思丟失了,人們只學不思,只為應付考試,這是中國教育的失敗,也是中國科學家得不到諾貝爾獎的原因。
孔子崇尚的中庸仁義也缺失了,人們自私自利,見人不扶,食物以次充好。真的愧對禮儀之邦!
孔子希望人忠義孝順,謙虛真誠。可是現(xiàn)在的我們多么膚淺做作!
……
沒錯,他的想法是無法治國的,至少不適合現(xiàn)在的國情。可是我們不能一竿子打死儒學。政治課里我們要對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揚棄“,我們卻把壞的繼承了,好的遺忘了:
我們該謙虛:”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埃简湴磷詽M怎么進步,應該不恥下問,謙虛謹慎!
我們該真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不該做偽君子,應該真心待客。
我們該反。骸蔽崛杖 ,孔子這樣的圣賢都反思,我們也該反省自己,知錯認錯改錯。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孔子,但是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很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該做的還有很多,那怕雙手遞物,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等瑣事,都是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興我禮儀之邦!
論語演講稿10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傳承國學經(jīng)典》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聽,這是我們?nèi)螢承W的學生在誦讀。這稚嫩的童音,讓我的思緒飛揚。不知不覺中,我跨越時空,走進了兩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去聆聽他的諄諄教誨、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尋他的敦厚之風。
孔子關于學習的態(tài)度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叭诵,必有我?guī)熝伞!边@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nèi)粘I钪,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nèi)W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nèi)粝刖哂懈呱降那閼押痛蠛5臏Y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擇其善者而從之……”。
《論語》里有太多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慶幸是任灣的濃濃書香浸潤了我。讓我深深感到來到任灣是幸運的,因為有國學經(jīng)典的熏陶;來到任灣是幸福的,因為任灣校園充滿了濃濃的書香。
國學的經(jīng)典,華夏的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梁!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中華文化,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我的演講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
論語演講稿11
親愛的教師、同學們:
今日我學習了《論語》學而篇中這句話:”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爸爸媽媽,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一諾千金。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夏說:一個人能夠尊重賢者而看輕女色;伺候爸爸媽媽,能夠盡心竭力;伺候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往來,說話誠篤、格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便他自己說自己沒有學過什么,我也必定要說他現(xiàn)已學習過了!
子夏的這句話提出了正確處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這四種聯(lián)系的品德規(guī)范。子夏以為,一個人有沒有杰出的教育,首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做到:”孝、忠、信“等根本品德。只需做到了這幾點,即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也能夠以為他現(xiàn)已是個有杰出教養(yǎng)的人了。這一句和上一句聯(lián)系起來,就可以看出孔子施教重在人的德行。
學過這句話我懂得了孔子育人注重人的質(zhì)量德行的涵養(yǎng),其次才是學習文化知識。一個人是否有學識,不是看他讀過多少本書,而是看他是否達到了做人的`涵養(yǎng)。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通曉學識之道,要先從自己的品德的涵養(yǎng)、為人處世上著手。理解為人處事的道理,才干學有所成。即《紅樓夢》中所謂”世事洞明皆學識,情面練達即文章“。
論語演講稿1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雖然我并不是很理解學習《論語》的作用竟然有如此之大,但這個周,通過對我們班的論語一角的學習,我了解了一條條《論語 》里蘊含的知識,發(fā)現(xiàn)它對我們的學習真的很有幫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她的意思是:擁有知識的人不如愛好知識的人;喜愛知識的人不如以學知識為樂趣的人。這 句話告訴我們要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只有對”知“樂而為之,才能不斷積累更淵博的知識。
這句話讓我想起了我的古箏學習。最初,我因為她優(yōu)美的旋律和音色而喜歡上了她,但枯燥的日復一日的練習卻讓我?guī)状味枷敕艞,堅持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慢慢體 會到了,古箏帶給我的樂趣,每天的練習也不再只是完成作業(yè)。我還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要是我這個周喜歡練了,總會有很大進步,要是這個周應付了,不僅沒有提高, 可能還會后退,所以我覺得孔子的這句話真對,對學習的內(nèi)容有興趣、用心才能學得好,取得更好的成績。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把學古箏當作一種樂趣了,只是還不夠深, 應該繼續(xù)努力。
再看看其它學科,總是喜歡的`,感興趣的學得更好些。我的數(shù)學不太好,常常會出一些不該錯的題。結(jié)合《論語》里的這句話,再看著班上的數(shù)學尖子生們,我 發(fā)現(xiàn)她們非常喜愛數(shù)學,常常以解題為樂趣。而我,還只是把它當作一門知識課,不喜歡深入思考,F(xiàn)在我知道了我和他們的主要差別在哪里,我會努力像他們一樣 ,從數(shù)學中發(fā)現(xiàn)樂趣,愛上數(shù)學,這樣才能學得更好。
這么一條簡簡單單的論語,卻讓我明白了這許多的道理,我會慢慢學習其它的《論語》知識,相信會有更多的收獲!
論語演講稿1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中說的: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尼,小車無月,其何以行之哉?讓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個守信用的人,要說 話算數(shù)。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試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興,我說: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帶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憂郁的答應了,說下一星期天我?guī)闳?云臺山玩,我高興的不得了。因為我從來沒有去過云臺山,時間過的如流水一般,轉(zhuǎn)眼間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問爸爸什么時候去,爸爸說:今天太忙了,沒 有時間,改日吧!我的心霎時間由高興到難過。我說:爸爸你不想去,就別說,說出去話就如潑出去的水,要說到做到。
媽媽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媽媽爸爸說了一頓,媽媽說爸爸做的不對,答應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雖然這次我沒去云臺山,但是讓我明白了一個做人的道理。在這里,我想對我們班的同學說,作為一名好學生,更要誠實守信,善于勤學。
論語演講稿1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我讀了”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意思是”孔子說:學習好像生怕趕不上,又害怕把學到的東西丟掉了!
配的啟蒙故事是《映雪讀書》,講的是孫康小時很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很想夜以繼日地攻書,可家時貧窮,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就沒辦法學習了,特別是到了冬日,漫長的黑夜他有時很難入睡,實在沒辦法,他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默背誦。一天夜里,他一覺醒來,忽然發(fā)現(xiàn)窗外透進幾絲白光,他開門一看,原來是下了一場大雪,到處一遍白茫茫的,他突然靈機一動,能不能借著雪光讀書呢?他急忙回屋拿來書,借著雪光一看,字跡很清楚,比一盞小油燈還強。從此以后,孫康經(jīng)常夜里蹲在雪地里映著雪光苦讀,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書里,不覺得寒冷和疲倦,孫康刻苦攻讀,終于成了著名的學者。
我想孔子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學習不能放松,一放松就要退步,必須有危機感,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努力地學習,新東西學的更快,學過的'東西記得更牢。啟蒙故事里的孫康就是這樣做的,在那樣苦的情況下攻讀,所以能成為著名的學者。我們做為學生就更應該向他學習,何況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這么好,根本不用受那樣的苦,沒有理由不好好地學習。
論語演講稿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仁人,孔子對它的解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叭嗜耸紫纫宰鹱詯郏约阂袏^斗目標要有追求,其次才是推己及人,推生出愛人之心,幫助 別人到達他們的理想?鬃訉θ嗜说囊蠛芨,他的學生輕易夠不著這樣的頭銜。仲由、冉求和公西赤是孔子3000學生中的得意門生,但是孔子對于他們的評價卻是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束帶立于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說他們雖然都是治國懂禮之才,可以駕馭一方之土,但是均夠不上仁。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孔子所說的.仁不是本事而是德行,一個人不管本事有多大,能力有 多強,如果不能夠推己及人,仁而愛人,都不能稱之為”仁“。仁人要有一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氣魄,以自己的德行來收納聚集人才。
【論語演講稿】相關文章:
論語感悟《論語》讀書筆記09-21
《論語》經(jīng)典名句07-20
論語的句子11-08
論語的名言10-03
經(jīng)典論語名句11-13
論語的格言12-29
論語經(jīng)典句子10-24
論語經(jīng)典名句10-20
論語的經(jīng)典句子09-29
經(jīng)典論語的語錄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