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菩薩蠻原文及賞析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
菩薩蠻·玉盤寸斷蔥芽
王國維〔近現(xiàn)代〕
玉盤寸斷蔥芽嫩,鸞刀細割羊肩進。不敢厭腥臊,緣君親手調(diào)。
紅爐赪素面,醉把貂裘緩。歸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譯文
精美的盤中嫩蔥都是一寸來長,精致的是刀切割好了羊肉。不敢埋怨羊肉腥,因為這是你親手為我烹調(diào)的。溫暖的火爐映著酒醉的臉龐,乘著酒醉,把身上的毛皮大衣脫掉。我踏著京城里的街道,在這回去的路上仍“帶著幾分醉意。
注釋
玉盤:盤子的美稱。寸斷蔥芽:《資治通鑒》卷四十五載,東漢陸續(xù)以楚王英事系獄,其母自吳來洛陽,作食以饋續(xù)。續(xù)對食悲泣不自勝,治獄使者問其故,續(xù)曰:“母來不得見,故悲耳!眴柡我灾,續(xù)曰:“母截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故知之!丙[刀:刀環(huán)有鈴的刀。羊肩:羊腿。進:獻上。腥躁:泛指生肉的氣味。紅爐:燒得很旺的火爐,此當指火鍋。赪(chēng)素面:使素面變紅。赪,紅色。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美顏。貂裘:貂皮制成的衣裘。緩:寬松,此指把外衣脫下。天街:京城街道。
賞析
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在開頭一句就用了古代的典故以贊美對方的手藝并略免輕供保薄之嫌。潔凈如玉的盤中擺著又白又嫩的蔥段兒,首先就給人一種精雅漂亮的印象;“寸斷蔥芽”令人聯(lián)想到女性做事之有規(guī)矩、有尺度。細切“羊肩”,體現(xiàn)了女主人禮貌待客之道。
第三句和第四句,進餐中帶有情義,寄情于伊人之“親手”,突出了對女主人的尊敬之意。
第五、六句,寫當爐喝酒進餐的豪情,體現(xiàn)了詞人晚餐的愉快和賓主間的融洽,人物刻畫細致,見神態(tài)。簡體字中將“面”、“麺”并為一“面”字,在表述和傳達方面造成許多誤會和混淆,實甚不當。此處“素面”因“紅爐”而微微泛紅(“赪”),越發(fā)顯得嬌媚。此處只是表達了作者吃得高興的意思。
最后兩句寫“歸路”興且不淺。從那個“馀”字可以看出,作者所要強調(diào)的'還不是歸路上的狂而是酒宴上的狂;這個“狂”字,暗地里有一種模仿魏晉士人那種不拘禮法的作風之意。從“紅爐”的室內(nèi)走上“踏霜”的“天街”,這里邊便有了一種從暖到寒、從醉到醒的感覺,而這種寒冷與清醒的感覺,正好成了剛才晚餐時那種耽溺與任縱之情緒的一個反襯。
詞中作者欲為男子制作一幅風俗素描,便借女子的雙眼作為觀察點,串起所要表達的景象,這叫愛情線索,符合作者那瑰麗溫馨的詞風要求。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2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 宋朝 舒亶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譯文
畫船上的船夫捶著鼓催促著你啟程,在高樓上我端著酒想把你留住。是去還是留,真叫人難以抉擇,此時西江的潮水將要平息。
江潮時常有,只是我倆從此便南北相隔。今天這酒杯空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與你同飲!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注釋
畫船:裝飾華美的游船。
捶鼓:擂鼓,擊鼓。
把酒:端著酒
若為情:何以為情,難為情。
樽:酒杯。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賞析
上片寫送別時的情景。臨別依依,行者與送行者,相互留戀,卻終于分離!爱嫶饭拇呔ィ邩前丫屏艟。”送別者為行人設(shè)宴餞行,兩人別離依依,千言萬語說也說不盡,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捶鼓,猶言敲鼓,是開船的信號。船家已擊鼓催行,而這一邊卻樓上把盞勸酒。“催”,見時間之難以再延!案邩前丫屏艟 ,船家已經(jīng)“催人”了,而這邊還在把酒“留”人。為人餞行,按說應(yīng)該先寫“高樓把酒留君住”,之所以倒裝,正是為了強調(diào)分離時的緊迫感。一”催“一“留”將“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來了,并且?guī)尤!叭プ∪魹榍,西江潮欲平!毙姓哂ゲ蝗蹋〔荒,正左右為難之時,江水就快平潮了,“西江潮欲平”一語包含了無數(shù)未盡之言。這兩句妙就妙在不直接說是去是留,而是通過江潮漲平的景象來說明答案。江潮漲滿之時正是船家趁潮水開航的時候。
下片寫別后的`懷念!爸稳胀,表現(xiàn)出難言的相思之情!敖比菀椎,只是人南北!边@兩句承上片“江潮”而來,說潮水有信,定時起落,而人一旦離去,兩人便遙遙相隔再難相見!敖袢沾碎卓,知君何日同!”今日樽空而潮載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復送君歸來。這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結(jié)合。詞中以回環(huán)往復的語言節(jié)奏,用來表現(xiàn)依依不舍、綿長深厚的“思致”。將送別之人心中的不舍之情和盤托出,尤為動人。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詞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勸住對方的眼淚,這種抒寫傷離恨別心緒的表現(xiàn)手法,與宋詞中寫離別時常見的纏綿悱惻、肝腸痛斷、難舍難分的情狀有所不同。
《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創(chuàng)作背景
宋英宗1065年,舒亶考中進士,舒亶在中進士后初任臨?h尉,因擅殺不孝部屬而辭官回鄉(xiāng),復起后調(diào)任審官院主簿。不久,他接受了一個任務(wù),即出使西夏,劃分宋夏疆界。這首詞便是他在出使西夏之期所做。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3
月華如水籠香砌,金環(huán)碎撼門初閉。寒影墮高檐,鉤垂一面簾。
碧煙輕裊裊,紅戰(zhàn)燈花笑。即此是高唐,掩屏秋夢長。
古詩簡介
《菩薩蠻·月華如水籠香砌》是五代十國時期詞人孫光憲的一首詞。這首詞寫良夜的戀情。上片繪出月夜明凈清幽的景色,“金環(huán)碎撼”,使人如聞其聲。下片寫室內(nèi)的情景:“紅戰(zhàn)燈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與神女相會的故事,來比擬眼前相戀的美好意境。此詞寫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環(huán)境與心情,在作者筆下得到了和諧的配合,仿佛燈花也感到愉悅。
注釋
、旁氯A——月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詩:“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平瓠h(huán)——門環(huán)。碎撼——無節(jié)奏地搖動。
、恰昂啊本洹馑际窃鹿庀,高高的屋檐垂下暗影。
、取般^垂”句——簾鉤空垂,簾幕放下。一面:一幅。
、杉t戰(zhàn)——紅火閃動。
、矢咛啤獕艟常从贸淹跖c巫山神女在夢中相會的典故,表示男女眷戀的`美好境界。宋玉《高唐賦序》:“昔者楚襄王與宋玉游于云夢之臺,望高唐之觀。其上獨有云氣,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須臾之間,變化無窮。王問玉曰:‘此何氣也?’玉對曰:‘所謂朝云者也。’王曰:‘何謂朝云?’玉曰:‘昔者先王游于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而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所以,后人常用“云雨”“高唐”、“巫山”、“陽臺”來表示男女歡合的意思。
賞析/鑒賞
這首詞寫良夜的戀情。上片繪出月夜明凈清幽的景色,“金環(huán)碎撼”,使人如聞其聲。下片寫室內(nèi)的情景:“紅戰(zhàn)燈花笑”一句,境界全出,使人如睹其形。后二句用楚王在高唐與神女相會的故事,來比擬眼前相戀的美好意境。
此詞寫男女相聚之情,含而不露,環(huán)境與心情,在作者筆下得到了和諧的配合,仿佛燈花也感到愉悅,《雨村詞話》評道“‘戰(zhàn)’‘笑’字新”。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4
菩薩蠻·湘東驛
宋代:范成大
客行忽到湘東驛。明朝真是瀟湘客。晴碧萬重云。幾時逢故人。
江南如塞北。別后書難得。先自雁來稀。那堪春半時。
賞析
詞題標明的湘東驛,在南宋時屬萍鄉(xiāng)縣,即現(xiàn)今江西西部、靠近湖南的萍鄉(xiāng)市西。當時是比較閉塞的山鄉(xiāng)?甲髡叻冻纱笠簧新模@首小令大約作于1172年(乾道八年)冬作者調(diào)任靜江知府(治所在今桂林市),為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越歲之后途徑此地之時。此前幾年,作者曾奉使出行金朝,歸遷中書舍人并任朝廷史官,接著因?qū)Τ⒂萌藛栴}提出不同意見,辭官引退歸蘇州。作者政治上不得意,心情抑郁,這時接到調(diào)令,首途廣西,來到了荒僻的湘東驛。旅中的孤獨凄涼,難以排遣,不禁回想舊日京中故里的友人,憂從中來,寫下了這首小令。
上半闋首句點明了客行所至的地點——湘東驛,“忽到”二字,便有非所預想、難料今日的意味,可見遠遷廣西本非己愿。然而“豈不歸懷官有程”(陸游句),官事在身,明朝不得不繼續(xù)前行,進入瀟湘(湖南二水名)之境。“真是”二字,透露出“不意至此,居然至此”的感慨和悵惘。作一個公忠體國的正直官員也是身不由己,乃至不容于朝。作者并沒有交待遷官的具體始末,僅從自驚自嘆的感喟中表露出微弱信息,供讀者去聯(lián)想得之。悵望蒼茫晴空中的重重云彩,意識到自身的所在,距三吳故地是那樣的遙遠!皫讜r逢故人?”作者此問,充滿了懷舊的情思,也反襯出客行的孤寂境況和失望的悲哀。
江南本山明水秀之區(qū),但對辭鄉(xiāng)遠別的孤旅來說,一切美景均同虛設(shè),無意觀賞,這與荒涼的塞北便無區(qū)別了。下半闋首句便發(fā)出了如此沉痛的表述:“江南如塞北”,更何況交通阻塞、音書難通,連鴻雁的蹤跡也稀少而不易見到。那么,這暮春三月,面對生機盎然的大千世界,豈不更令人孤苦難耐嗎?通篇就這樣由境觸情,由情而憶,由憶而感,由感而悲,傾訴了遠別的傷痛、懷舊的積郁。兩闋之間,過度自然,渾然一體。語言樸素明白,毫不費解,卻又含蓄曲折,意蘊深沉,稱得上是洗盡鉛華、反璞歸真。說它道出了眼中景、心中情,意中事,是“人難言之而已易言之”,是不為過分的。
作者介紹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存詩1900首。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和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nèi)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農(nóng)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時田園雜興》,共記60首,描寫農(nóng)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景色和農(nóng)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nóng)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nóng)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四季分別有12首。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范成大于宋欽宗靖康元年六月初四(1126年6月26日)生于吳縣(今江蘇蘇州),他幼年聰慧,十二歲時便遍讀經(jīng)史,十四歲時開始創(chuàng)作詩文。
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高宗生母韋氏(顯仁皇后)從金國回朝,范成大應(yīng)試獻賦頌,名列前茅。
紹興十四年(1144年),在昆山堅嚴資福禪寺讀書,十年不出。曾取唐人“只在此山中”句,自號此山居士。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進士第。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除任徽州司戶參軍,于此年春季抵任。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前往臨安,監(jiān)管太平惠民和劑局。
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范成大任編類高宗圣政所檢討官,兼敕令所。
隆興二年(1164年)二月,除任樞密院編修官。十二月,任秘書省正字。
乾道元年(1165年)三月,任校書郎。六月,兼國史院編修官。十一月,調(diào)任著作佐郎。
乾道二年(1166年)二月,范成大任尚書吏部員外郎。三月,被人誣陷逾越等級,遭罷職,旋即領(lǐng)宮祠官。
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被朝廷起用為處州知州。次年五月,范成大入宮回答宋孝宗趙昚的提問,陳說力的內(nèi)容包括三方面:日力、國力、人力,認為此時都被不急之務(wù)耗費,孝宗高興地采納了他的意見。七月,赴處州任。八月,抵達處州。范成大為處州創(chuàng)義役。其法規(guī)定:民以都保為單位,據(jù)役戶多少和職役情況,各家按貧富輸錢買田稱義田,以所收田谷助當役者,民戶按次序輪流亢役。義役既行,公私都稱便。
乾道五年(1169年)五月,朝廷召范成大為禮部員外郎兼崇政殿說書,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乾道(1165年—1173年)年間,規(guī)定以絹統(tǒng)計贓物數(shù)量,估價低而定罪重,范成大上奏說:“承平之時絹每匹不到一千錢,而估的價超過幾倍。紹興初年絹價遞增了五分,價錢有三千足夠了。如今絹實在貴,應(yīng)當比當時的價格翻一倍。”趙昚吃驚地說:“這是使百姓陷入困境的法令條文!庇谑墙亙r增為四千,而刑罰減輕了。 十二月,任起居舍人兼侍講,仍兼實錄院檢討官。
使不辱命
宋金簽訂隆興和議時朝廷忘了議定受書的禮儀,趙昚曾為此感到后悔。乾道六年(1170年)五月,趙昚任命范成大為起居郎、代理資政殿大學士、左太中大夫、醴泉觀使兼侍讀、丹陽郡開國公,充任祈請國信使,向金索求北宋諸帝陵寢之地,并請更定受書之儀。范成大因所奉國書僅語及陵寢事,請并載受書一事,趙昚不許。臨行前他對范成大說:“朕不敗盟發(fā)兵,何至害卿!嚙雪餐氊,理或有之。”左相陳俊卿因力主暫緩遣使而去位。吏部侍郎陳良佑因論不應(yīng)遣使而罷官責居筠州(今江西高安)。李燾懼而不敢行。范成大慨然而行,當時金國的迎接使者仰慕范成大的名聲,以致效仿他戴巾幘。
到燕山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擬奏章,具體論述接受國書的儀式,把它放入懷中。范成大首次呈進國書,言詞慷慨,金朝君臣正認真傾聽時,范成大忽然上奏道:“兩朝已經(jīng)結(jié)為叔侄關(guān)系,而受書禮儀沒有確定,我這里有奏章!庇谑前巡逶谘系氖职迥贸。金世宗完顏雍大吃一驚,說:“這難道是獻國書的地方?”金朝群臣用手板擊他要他起來,范成大跪立不動,一定要把國書送上。不久,回到住所,完顏雍派伴使宣旨聽候處理。范成大一直跪著要獻上國書,金朝廷上議論紛紛,太子想殺死范成大,經(jīng)越王阻止才作罷,范成大竟然得以保全氣節(jié)而歸。九月,成大返宋。完顏雍復書拒宋所請,只許趙昚奉遷陵寢,同意歸還欽宗梓宮。范成大回國后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
南宅交廣
范成大歸國后,被任命為中書舍人。最初,趙昚書寫崔寔鑄錢之案,連及士大夫《政論》賜給輔臣,范成大上奏說:“御筆書《政論》,本意在于嚴格法紀,整頓積弊。而近日大理寺議定刑罰,順次加重一級,這不是以嚴刑換取太平,而是殘酷!壁w昚稱他說的是明智的話。張說被任命為簽書樞密院事,范成大起草制書,扣留命令七天不下達,又上疏勸告,最終阻止了任命,但范成大也因此遭外調(diào)。
乾道七年(1171年),范成大以集英殿修撰出知靜江府(廣西桂林)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此即為“南宅交廣”之行。
乾道八年(1172年)臘月七日,范成大從家鄉(xiāng)吳郡(蘇州)出發(fā),南經(jīng)湖州、余杭,至富陽而入富春江,隨后經(jīng)桐廬、蘭溪入衢江,又經(jīng)信州(上饒)、貴溪、余干而到南昌,再入贛江。
乾道九年(1173年)元月十二日,范成大至臨江軍(樟樹),十四日游薌林和盤園,給范成大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幾棵大梅、古梅,晚年隱居石湖后,他就全力經(jīng)營石湖的范村,“以其地三分之一與梅”,并專門著有《梅譜》一卷。范成大后即入贛江支流袁水,過袁州(宜春)、萍鄉(xiāng)進入湖南境內(nèi)。泛湘江南下,至衡山,并陸行經(jīng)永州、全州。三月十日,范成大入桂林。
此次水陸路程共三千里,歷時三月,著游記一卷,取韓愈詠桂林的“遠勝登仙去,飛鸞不暇驂”詩意,取名為《驂鸞錄》。
當時,廣西貧乏,?葵}利,漕臣又把鹽利全部取走,于是所屬縣邑有增加鹽價抑配賣給百姓的弊病,趙昚下詔恢復鈔鹽,漕司拘留鈔錢平均分給所屬各部,但錢沒按時到。范成大到廣西后,說:“有比這更至關(guān)重要的利害嗎?”上疏趙昚說:“可以強制減去漕司強取的數(shù)目,以給各郡縣使之寬裕,那么科賣抑配可以被禁止!壁w昚采納了他的`意見。幾年后,廣州鹽商上書,乞求恢復客商販鹽,宰相同意他們的意見,拿出大量的銀錢幫助他們。人們多認為不好,這個意見發(fā)給有關(guān)部門討論,最終沒能改變范成大的方法。舊法規(guī)定政府所買之馬以四尺三寸為限度,趙昚下詔加到四寸以上,范成大說互市四十年,不應(yīng)該突然改變。
西入巴蜀
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受任為敷文閣待制、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途中他上疏說:“吐蕃、青羌兩次侵犯黎州,而奴兒結(jié)、蕃列等尤其狡黠,輕視中國。臣應(yīng)當教練將兵,外修堡寨,還要講明訓練團結(jié)的方法,使人人能夠作戰(zhàn),這三方面沒有錢不行!毙⒆谫n給度牒錢四十萬緡。范成大還未就任,便由四川制置使改為管內(nèi)(成都路)制置使。范成大認為西南邊境,黎州是要地,應(yīng)增加能戰(zhàn)的士兵五千,請設(shè)置路分都監(jiān)。吐蕃入侵路線有十八條,全部修筑柵欄分別派兵戍守。奴兒結(jié)侵入安靜寨,派飛山軍一千人前往阻擊,估計他們?nèi)炀蜁优埽Y(jié)果果然如此。白水砦守將王文才私娶蠻族之女,常常帶人攻打邊境,范成大用重賞使蠻人互相懷疑,不久,王文才被俘獲送到治所,范成大立即殺掉了他。蜀北邊境過去有義士三萬,是本地的民兵,監(jiān)司、郡守私自役使他們,都統(tǒng)司又讓他們與大軍輪流戍邊,范成大極力阻止,此事便未施行。蜀地名士孫松壽、樊漢廣都不愿出來做官,范成大表彰他們的氣節(jié)。凡是可用的人才,范成大全部招到幕下,用其所長,不拘于小節(jié),其優(yōu)秀突出的上書推薦,往往揚名于朝廷,位至二府。范成大在四川與陸游以文會友,成莫逆之交。
淳熙四年(1177年),范成大離任,五月底從成都萬里橋出發(fā),十月已巳進入?yún)强?蘇州)的盤門。這次的行程比較簡單:沿岷江入長江,然后一路過三峽,經(jīng)湖北、江西入江蘇,從鎮(zhèn)江轉(zhuǎn)常州、蘇州。此行有游記二卷,取杜甫“門泊東吳萬里船”意命名為《吳船錄》。與前二錄相比,此書篇幅最長,也最為后人推重。
東薄鄧海
淳熙四年(1177年)春,范成大臥病,請求奉祠。五月二十九日,離開成都。十月,返回臨安召對,趙昚命他權(quán)任禮部尚書。淳熙五年(1178年)正月,以禮部尚書知貢舉。四月,以中大夫拜官參知政事兼權(quán)監(jiān)修《國史》、《日歷》。六月,遭諫官彈劾罷免,奉命主管祠觀。淳熙七年(1180年),范成大被起用為明州知州兼沿海制置使,上奏請求罷除進獻海物及前任、魏王趙愷移用的錢幾萬緡,來減少民力的消耗,獲允準。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朝廷因范成大“治郡有勞”,任命其為端明殿學士。三月,任建康(今南京)知府。四月,范成大到任。在建康任上,他上奏調(diào)儲蓄的二十萬石米以賑饑民,并請減去租米五萬石。淳熙九年(1182年)八月,因范成大應(yīng)對旱災、賑濟饑民有功,朝廷“轉(zhuǎn)其一官”以獎賞。十一月,特授太中大夫。水盜徐五暗中興事,號稱“靜江大將軍”,范成大將其抓獲誅殺。
淳熙十年(1183年),范成大除奏請開倉賑濟饑民外,還下令境內(nèi)驅(qū)捕飛蝗。因苦于風眩,從夏至秋,五次請求致仕,于同年八月被任命為資政殿學士,再次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退隱閑逸
范成大致仕后,在石湖度過了長達十年較為閑適而優(yōu)裕的晚年生活,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寫下了最后的名作《四時田園雜興六十首》,并于紹熙三年(1192年)左右為家鄉(xiāng)撰寫了《吳郡志》。
淳熙十五年(1188年)十一月,起任福州知州。范成大多次請辭,均未獲允,只得入朝召對,獲趙昚慰勞,并賜丹砂及手書的蘇軾詩兩首,太子趙惇(宋光宗)也賜“壽櫟堂”三大字。其后又于延和殿論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赴福州任,行至婺州(今浙江金華),稱病堅請奉祠,獲朝廷允準。其后向新即位的趙惇上陳“當世要務(wù)”。同年,封吳郡開國侯。紹熙三年(1192年),朝廷加范成大為資政殿大學士,起知太平州。范成大多次請辭未獲準,只得于五月就任。六月,次女逝世,范成大因而辭官回鄉(xiāng)。紹熙四年(1193年),范成大于病中自編的詩文全集完成,命其子范莘向楊萬里求《序》。秋季,范成大病重,上疏請求致仕。九月五日(10月1日 ),范成大逝世,享年六十八歲。 朝命特贈五官。十二月十三日,歸葬吳縣至德鄉(xiāng)上沙的赤山旁。后累贈少師、崇國公,謚號文穆。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5
原文: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
譯文
風吹不停,濃云陰沉,雨時斷時續(xù),寒食節(jié)馬上要來臨了。昨用風將櫻桃吹得凌亂不堪。雨天陰冷潮濕,我也小病剛好,是該用爐子烘烤衣物了。
我想去喚女伴麻煩她來替我畫眉,但又懶得動身,多么希望黃鶯給捎個信兒。遲疑半晌才打當梳妝盒,鏡中的容貌雖然嬌艷,但還是嫌自己不夠美麗。
注釋
1、菩薩蠻:雙調(diào)四十四字,前后闕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本篇守譜用四部韻,兩仄兩平相間,句句皆葉,兩句一換。
2、闌風伏雨:指風雨不止。
3、寒食:寒食節(jié)。舊俗在清明節(jié)前一日或二日,當此節(jié)日,禁火三天,食冷食。
4、狠藉:指櫻桃花敗落。
5、鎖窗:雕刻有花紋圖案的窗子。
6、薰繡衣:用香料薰華麗的衣物,
7、央及:請求、懇求。
8、流鶯:啼鶯,以其啼鳴婉轉(zhuǎn),故云。
9、半響:許久、好久。
10、奩(lián):女子梳妝用的鏡匣,泛指精巧的小匣子。
11、自嫌:自己對自己不滿。
賞析:
這詞里描繪了寒食節(jié)時候,一女子剛剛病起,乍喜乍悲的情態(tài)。起二句先繪寒食節(jié)候之景,風雨不止,一夜之間櫻花零落。這是全篇抒情的環(huán)境、背景,以下便是描繪她在這景象下的一系列的'行動。一是按節(jié)令而薰繡衣,一是打扮自己。但“半晌”和“自嫌”卻透露了自傷的心情。這是摹其細節(jié)去刻畫她的心理。小詞可謂寄深于淺,寄厚于輕。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6
原文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現(xiàn)在我才回想起江南的好處來,當時年少風流,春衫飄舉,風度翩翩。我騎著大馬,斜靠小橋,滿樓的女子都被我的英姿所傾倒。
閨房屏障曲折迂回,掩映深幽,那就是我醉宿花叢之所在,F(xiàn)在要是能再有像當年那樣的遇合,我就是到白頭也一定不會想回來。
注釋
、牌兴_蠻:詞牌名。
、萍t袖:指代少女。梁簡文帝《采蓮賦》:“素腕舉,紅袖長!边@里指青樓中妓女之類。
、谴淦粒鸿傆恤浯涞钠溜L。金屈曲:屏風的折疊處反射著金光。一說金屈曲是屏風上的金屬環(huán)紐。
⑷花叢:指代游冶處的艷麗境界。
、苫ㄖΓ罕扔魉姁鄣呐。
賞析:
作者:佚名
此詞是對往事的回顧以及感慨!叭缃駞s憶江南樂”的“如今”是跟從前做對比的,意思是說:我現(xiàn)在才反而回想起江南的好處!皡s”是反對之詞,“如今卻憶”四個字一筆勾銷了當年的“人人盡說江南好”,再次突出他當時并沒有認為江南好的意思。當時在江南,他并不以江南為快樂,他的心心意意都在那“紅樓別夜”的中原,都在那“勸我早歸家”的美人,所以對那風景如畫的江南,壚邊似月的酒女都并沒產(chǎn)生絲毫的留戀。但等他離開了江南,反而卻回憶起在江南那段生活的美好了。唐代詩人賈島(據(jù)《全唐詩》四七二卷一作劉皂詩)有詩云:“客合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彼f:“我在并州做客已經(jīng)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長安附近的咸陽,如今我渡過桑乾河來到更遠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鄉(xiāng)了!表f莊所寫的也是這種心理。他在江南思念著中原,離開江南到更遠的蜀中,他又覺得在江南的生活也畢竟是快樂的,是值得懷念的了。韋莊多數(shù)的詞所傳達的感發(fā)的力量不是靠形象,而是靠敘述的口吻,也就是用賦的筆法?墒撬⒉皇遣挥眯蜗螅爱敃r年少春衫薄”中的“春衫薄”三字就是形象,寫少年的光景之美好和可懷念。李商隱有過兩句詩:“庾郎最年少,芳草妒春袍。”為陪襯庾郎的年少,用了春袍的質(zhì)料的輕快和色澤的鮮明的形象,那使芳草都嫉妒的這樣的明快充滿活力的春袍,正是青年的形象!膀T馬倚斜橋”,更是形象,怎樣描寫男青年的英武瀟灑,西方文學作品里少女心目中的男青年形象就是所謂的'白馬王子,中國也有類似的傳統(tǒng),白居易的詩:“郎騎白馬傍垂楊,妾折青梅倚短墻,墻頭馬上遙相望,一見識君即斷腸!边@位中國青年騎的也是白馬。韋莊“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也是寫的這樣的男女之間感情的遇合,一定要重視他們共同所寫的這種遇合的傳統(tǒng),這種遇合都同時有一種共同的含意,就是要以最好的年華,最出人的才能,最好的面貌去得到這種可貴的遇合!膀T馬倚斜橋”是英武與瀟灑的結(jié)合,“騎馬”是英雄勇武的一面,“倚斜橋”是風流瀟灑的一面,“滿樓紅袖招”是說滿樓的女子都為之傾倒。韋莊的這兩句詞是說他當年何嘗沒有才華,何嘗沒有遇合,何嘗沒有人賞愛,然而他那時沒有對滿樓的紅袖鐘情。因為他第一句就寫的是“如今卻憶江南樂”,所以他所說的“滿樓紅袖招”都是反面的陪襯,意思是說:我當年有那樣的年華、遇合、賞愛,但我沒有看重這些,而這一切現(xiàn)在都過去了。至此為止,寫的都是對江南往昔的回憶。
下半闋“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二句,一則可能仍是寫回憶中的情事,再則也可能是寫今日之情事,有兩種可能,也可以兼指。用“翠”“金”二字,意在寫明環(huán)境之美。“花叢”在古人詩詞中,不單是指自然界的花叢,廣義的還指如花的女子,他說:我當年面對“滿樓紅袖招”都沒有鐘情,而現(xiàn)在要能再有像當時那樣的遇合,“此度見花枝”,我便將要“白頭誓不歸”了。“誓”表示其態(tài)度之斷然堅決。“白頭誓不歸”這句與《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的“未老莫還鄉(xiāng)”是鮮明的對比,當年是說沒有年老還可以暫時不回故鄉(xiāng),真正意思是說年老時一定要回鄉(xiāng)。而如今白發(fā)蒼蒼卻不但不會還鄉(xiāng),反而說誓不回鄉(xiāng)了。韋莊是京兆杜陵人,而且也在洛陽住過,所以不管是長安也好,洛陽也好,都是他的故園和舊居所在,他現(xiàn)在由“未老莫還鄉(xiāng)”轉(zhuǎn)變成“白頭誓不歸”,是因為他無家可回,無國可歸了,唐朝已經(jīng)完全滅亡了。韋莊留在蜀中,王建曾一度馳檄四方,欲聯(lián)合討伐朱溫,從而形成兩個對立的陣營。對于唐朝滅亡這樣一件震動天下的大事,韋莊不可能沒有受到震動。當年在江南時說“未老莫還鄉(xiāng)”,是因為長安還有希望收復,回鄉(xiāng)的希望依然存在,但在他留寓蜀中時,唐朝已經(jīng)徹底滅亡了,回鄉(xiāng)的希望蕩然無存,所以他才決然的說“白頭誓不歸”,口氣極為決斷,含義則極為沉痛。著一“誓”字,無比堅決,以斬盡殺絕之語,寫無窮無盡之悲。這正是韋莊詞的特色。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7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賞析」
此詞當是李煜描寫自己與小周后幽會之情景,創(chuàng)作于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前后。
小周后為昭惠后之胞妹,昭惠后名娥皇而小周后名女英,她們的命運與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也頗有相似之處。
公元954年(后周顯德元年),李煜十八歲,納昭惠,是謂大周后。十年后,大周后病重,一日,見小周后在宮中,“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shù)日矣。’后恚怒,至死,面不外向!保懹巍赌咸茣ふ鸦輦鳌罚
公元967年(北宋乾德五年),大周后死后三年,小周后被立為國后;馬令《南唐書·昭惠后傳》載,小周后“警敏有才思,神采端靜”,“自昭惠殂,常在禁中。后主樂府詞有‘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之類,多傳于外。至納后,乃成禮而已。”可見這首詞所寫是李煜與小周后婚前的一次幽會。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8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
溫庭筠〔唐代〕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譯文
畫屏上重疊的小山風景,閃露出時明時暗的晨光;仿佛雪地上飄過一縷青云,烏黑的鬢發(fā)掠過她的臉龐。懶懶地無心去描彎彎的眉,遲了好久才起身梳理晨妝。照插花時前鏡對著后鏡,鏡里鏡外都是花的倩影。身穿嶄新的綾羅短衣,貼繡的鷓鴣似欲飛動;那金線繡成的鷓鴣成雙,又撩起她相思的柔情。
注釋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也用作曲牌名。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雙調(diào),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上下片均兩仄韻轉(zhuǎn)兩平韻。小山:指屏風上的圖案,由于屏風是折疊的,所以說小山重疊。一說小山是眉妝的名目,指小山眉,彎彎的眉毛。晚唐五代,此樣盛行,見于《海錄碎事》,為“十眉”之一式。金明滅:形容陽光照在屏風上金光閃閃的樣子。一說描寫女子頭上插戴的飾金小梳子重疊閃爍的情形,或指女子額上涂成梅花圖案的額黃有所脫落而或明或暗。金,指唐時婦女眉際妝飾之“額黃”。明滅,隱現(xiàn)明滅的樣子。鬢云:像云朵似的鬢發(fā),形容發(fā)髻蓬松如云。欲度:將掩未掩的樣子。度,覆蓋,過掩,形容鬢角延伸向臉頰,逐漸輕淡,像云影輕度。香腮雪:香雪腮,雪白的面頰。蛾眉:女子的眉毛細長彎曲像蠶蛾的觸須,故稱蛾眉。一說指元和以后叫濃闊的時新眉式“蛾翅眉”。弄妝:梳妝打扮,修飾儀容。貼繡:蘇繡中的一種工藝。羅襦(rú):絲綢短襖。襦,短上衣。金鷓(zhè)鴣(gū):貼繡上去的鷓鴣圖,說的是當時的衣飾,就是用金線繡好花樣,再繡貼在衣服上,謂之“貼金”。
賞析
這首《菩薩蠻》詞以精致的構(gòu)思,精美的語言,寫閨中思婦獨處的情懷,刻畫出一位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女性形象。
詞作首句“小山重疊金明滅”頗晦澀難解,有認為是寫室內(nèi)屏風的,有認為是寫女子眉妝的,還有解為是寫女子發(fā)髻的,歧義紛紛。因此學者往往給予特別關(guān)注,解讀評鑒,發(fā)掘之深,體會之細,分析之精,可謂字無剩義,甚至遠遠超出作者寫作歌詞時主觀上所欲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意蘊。次句寫閨中思婦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亂如云的鬢發(fā),在如雪的面龐上飄動。三、四句寫主人公起床后的行動:懶懶地打扮,慢慢地梳洗。其中的“懶”字和“遲”字,生動地體現(xiàn)了女主人公的惆悵倦怠之情態(tài)。
過片兩句承接上片寫妝扮的'具體情形:簪花時,置放前后雙鏡,非常細致、講究,花容和人面交相輝映,更覺人面如花,嬌俏艷麗。此處寫女主人公的“細致”“認真”,與前面的“懶”“遲”,真實地反映了她內(nèi)心的矛盾:因情人不在,無人欣賞,而懶起遲妝,但少婦的愛美天性又使她本能地進行細致妝扮。最后兩句寫她更換衣服時,忽然看見上面繡有的雙雙鷓鴣,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全篇內(nèi)容是寫一個女子早晨自嬌臥未醒,宿妝已殘而懶起梳妝,而妝畢簪花照鏡,而穿上新羅襦之過程。結(jié)構(gòu)亦循此次序作直線型之描敘,極清晰明了。此詞寫閨怨之情,卻不著一字點破,而是通過主人公起床前后一系列的動作、服飾,讓讀者由此去窺視其內(nèi)心的隱秘。尤其是詞的末二句“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溫庭筠詞密麗濃艷的風格,而且以詠物襯人情,更見蘊藉。
在格律上,詞作采用了仄韻和平韻交錯變換的調(diào)式來表現(xiàn)曲折細膩的思想感情,而“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二句,不僅平仄合于律句,而且巧妙地安排了五個響亮的去聲字:“照”“后”“鏡”“面”“映”,置于換頭之處,吟唱時,就更加顯得跌宕飛動,抑揚頓挫。
溫庭筠
溫庭筠(約812—?)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9
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朝代:五代
作者:毛熙震
原文:
梨花滿院飄香雪,高摟夜靜風箏咽。斜月照簾帷,憶君和夢稀。
小窗燈影背,燕語驚愁態(tài)。屏掩斷香飛,行云山外歸。
注釋
、畔阊骼婊。
、骑L箏——懸掛在屋檐下的金屬片,風起作聲,又稱“鐵馬”。李商隱《燕臺》詩:“西樓一夜風箏急!
、呛蛪粝 B夢也稀少了。
⑷燕語句——意思是燕子叫而驚醒了愁思。
⑸行云句——指夜間的幻夢與君相會,如同巫山行云,醒時,又如云歸去。
評析
這首詞寫深閨憶夫。上片寫思婦居于高樓深閨,只見斜月照簾,梨花滿院,但聽風箏如咽,結(jié)末一句直寫怨情,想念丈夫,怎么連做夢也夢不到,這是進一層寫法。下片寫室內(nèi)景況:小窗燈閉,燕語驚愁、屏掩香斷,巫山行云,如幻如夢。緊接上片“夢稀”二字,凄清怨抑,情景俱佳。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0
菩薩蠻·秋閨
西風幾弄冰肌徹,玲瓏晶枕愁雙設(shè)。時節(jié)是重陽,菊花牽恨長。
魚書經(jīng)歲絕,燭淚流殘月。夢也不分明,遠山云亂橫。
古詩簡介
《菩薩蠻·秋閨》是清朝女詞人徐燦的一首詞。這是一首閨怨詞,是作者早起與其夫分陳之遴居兩地時所作。上片由景生情。下片自道心事。這首小詞,將獨守空閨女子的落寞凄苦之情,表現(xiàn)的細膩而又蘊藉。此詞感傷情調(diào)極為濃郁,但并不頹廢,極富藝術(shù)感染力。
注釋
、傥黠L:秋風。
、隰~書:喻指書信。
賞析/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是作者早起與其夫分陳之遴居兩地時所作。上片由景生情。秋風吹得女主人公冰肌寒透了,它卻那般不解人意,只顧一味惱人。身體感知的是時節(jié)的變遷,時節(jié)物侯的變遷不免令人顧影生憐。因為“玲瓏晶枕愁雙設(shè)”——即使美麗的水晶枕也徒為虛設(shè)。看著它們雙倚的'樣兒怎不使人感念自身的孤單。此處點明的是“愁”,“雙”乃愁緣起。重陽節(jié)是登高的好日子,親朋友伴原該簪上菊花,喜悅地相偕而出。而此時此刻,菊花著吉祥之物,卻牽出了幾多對遠人的思念,讓人恨恨難消!下片自道心事。恨的卻是遠方人久無魚書,音信全無。獨守閨中人的深情,怕只有深夜時長燃的蠟燭和佛曉前的淡月相知吧!盃T淚流殘月”,見出從傍晚到深夜,又從深夜到天明,主人公徹夜不能成眠。想拖個吉夢在夢中見他,卻也恍恍惚惚,醒轉(zhuǎn)來只見得一抹遠山、亂云簇簇。這首小詞,將獨守空閨女子的落寞凄苦之情,表現(xiàn)的細膩而又蘊藉。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1
原文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賞析
《花間集》收溫庭筠的《菩薩蠻》詞十四首,都是寫女子相思離別之情,這是其中的第十首。
這首詞起句寫人妝飾之美!皩毢毴附瘊狔悺,可以想象一幅美人晨妝圖:一位女子春晨妝梳,打開妝盒,手拈金釵。映入眼簾的是一對鏤金的紫鴛鴦。次句寫人登臨所見春山之美!俺料汩w上吳山碧”,亦“泰日凝妝上翠樓”之起法。登上自家的香閣,伊憑欄遠望。江南的綠水青山,十分可愛。“楊柳”兩句承上,寫春水之美,仿佛畫境。曉來登高騁望,觸目春山春水,視線難收,于是再放眼一望——“楊柳又如絲”,一個“又”字,透露了女子內(nèi)心的躍動,能傳驚嘆之神,且見相別之久,相憶之深。這個“又”字,還使得下一句“驛橋春雨時”,這個本非眼前之景,也能勾粘得緊密無間。這兩句寫柳絲撥動女子心弦,使她想起那個春雨瀟瀟的日子,曾經(jīng)和情人在驛外橋邊折柳送別,依依惜別的情景如在眼前,而此時離人不知在何處。這就利用時空的交替,創(chuàng)造出耐人尋味的意境,這是溫詞凝煉、深密的'典型筆法。
上片的結(jié)句回憶驛橋送別,下片接寫別后!爱嫎且粜艛唷,說明人去信斷。“芳草江南岸”,抒發(fā)了春歸人不歸的隱痛。末兩句,自傷苦憶之情,無人得知。“鸞鏡與花枝”,以花枝喻人。美艷如花之人,而獨處凄寂,可見其幽怨之深。“此情誰得知”,千回百轉(zhuǎn),哀思洋溢。這個結(jié)句是全詞感情分量最重的一句,也是全詞的高潮。
這首詞由物到景,由景到情,自今憶昔,又由昔至今,看似散亂不連,實則脈絡(luò)暗通,婉轉(zhuǎn)綿密,情韻悠然,這些正是溫詞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一個顯著特色。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2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 唐朝
韋莊
勸君今夜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譯文
今天晚上勸您務(wù)必要喝個一醉方休,酒席上不要談?wù)撁魈斓氖虑。感謝主人的深情厚意,酒喝多了,表現(xiàn)出的友情也是深厚的。
應(yīng)愁時光短促,不要再推辭斟滿杯的美酒。人生能有多長呢?不如多喝點酒,勉強作樂一番。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注釋
尊前:酒席前。尊:同“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淮南子》:“圣人之道,猶中衢而設(shè)樽耶,過者斟酌,各得其宜!
“須愁”句:應(yīng)愁時光短促。漏:刻漏,指代時間。
莫訴:不要推辭。
呵呵(huōh(huán)uō):笑聲。這里是指“得過且過”,勉強作樂。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鑒賞
這首詞頭兩句說“勸君今夜須沈(沉)醉,尊前莫話明朝事”,下半首又說“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四句之中竟有兩個“須”字,兩個“莫”字,口吻的重疊成為這首詞的特色所在,也是佳處所在,下面寫“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又表現(xiàn)得冷漠空泛。有的選本因為這重疊和空泛而刪去了這首詞,葉嘉瑩教授認為這實際上等于割裂了一個完整的生命進程,都是未能體會出這首詞真正好處的緣故。
“勸君今夜須沈醉,尊前莫話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勸客之語,一個“今夜”,一個“明朝”具有沉痛的含義。這兩句是說:你今夜定要一醉方休,酒杯之前不要說起明天的事情。人是要有明天才有希望的,明天是未來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現(xiàn)在用了一個“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千萬別提起!澳捗鞒隆,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有不可期望,不可以訴說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這里反映了非常沉痛的悲哀。這是主人勸客之詞,如果聯(lián)想到他的“紅樓別夜”的美人勸他早歸家,則當時他的希望原當在未來,在明天,明天回去可以見到他“綠窗人似花”的美人,而現(xiàn)在主人勸他“尊前莫話明朝事”,是明天絕無回去的希望了!罢渲刂魅诵,酒深情亦深”,意思是說:縱然是對紅樓別夜的美人還是這般的鍾情和懷念,但是沒有再見的希望,我就珍重現(xiàn)在熱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為主人敬給我的酒杯是深的,主人對我的情誼也是深的。李白有首詩是這樣寫的:“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贝笠馐牵禾m陵的美酒散發(fā)著郁金花的香氣,白玉碗中的酒漿閃泛著琥珀般的光澤,只要主人能使我沉醉,我就忘記了什么地方是他鄉(xiāng)。一般人只知道欣賞李白詩瀟灑飛揚的一面,其實李白詩也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李白寫飲酒的`詩最多,而且多與“悲愁”聯(lián)系在一起,像“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都屬此類。在韋莊這二句寫的主人勸酒之情中,也隱含了深重的悲哀。
下半闋的“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葉嘉瑩認為此處乃是客人自勸之詞:我憂愁的是像今晚這般歡飲的春夜非常短暫,而不會以你把酒杯斟得太滿作為推托之辭!坝鼍魄液呛恰,“呵呵”是笑聲,如果讀者認為是真的歡笑就錯了。因為“呵呵”兩個字只是空洞的笑的聲音,沒有真正歡笑的感情,韋莊所寫的正是強做歡笑的酸辛。他說:如果你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的光陰,今天的歡笑,今天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會再存在了。唐朝滅亡,當時的韋莊已經(jīng)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了,所以他說“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菩薩蠻·勸君今夜須沉醉》創(chuàng)作背景
根據(jù)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并非指蜀地。這組詞的寫作時間是在韋莊離開江南之后,當是韋莊晚年的追憶之作,而寫作地點則很可能是其晚年羈身之蜀地,具體創(chuàng)作時將不詳。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3
菩薩蠻·商婦怨
宋代:江開
春時江上簾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秋晚恰歸來?纯创珠_。
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情少利心多。郎如年少何。
譯文
春天的江上飄著細雨,揚帆擊鼓船離去。深秋月夜恰好歸來,匆匆?看珠_走了。
嫁了丈夫好像沒有嫁,長守凄涼的夜晚。利欲熏心情意薄,青春易逝皆蹉跎。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溪碧》,雙調(diào)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zhuǎn)。
商婦:商人的妻子。
廉纖:細微。
看看:轉(zhuǎn)眼之間。
利心:追逐金錢利益之心。
郎如年少何:郎該怎樣對那青春年少的女子呢?
賞析
商婦問題,是利欲與人情之間矛盾沖突的一個尖銳的問題。詩詞作者人人都很重感情,同時又都鄙薄利欲,因而在他們筆下就有許多描寫這類題材的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益的《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痹娭杏谩凹夼c弄潮兒”的癡想表達商婦的痛苦,感情至為深切。江開此詞雖不及李詩的含蓄雋永,但由于篇幅較長,因而對感情的剖析卻更加細致。
章法安排上,這首詞前半片偏重敘事,后半片偏重抒情,層次井然,條理清晰。上半片敘述商人的麗次外出:“春時江上廉纖雨,張帆打鼓開船去!薄扒锿砬w來,看看船又開。”中間雖有“秋晚恰歸來”一句,但說“恰歸來”,說“船又開”,可見其間的間隔是極短暫的。因此,上半片其實就是“朝朝誤妾期”的具體描述。
下半片抒情,吐露的是商婦情緒的三個方面:“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傾訴守空房的孤獨;“情少利心多”指責商人情薄;“郎如年少何”慨嘆青春虛度。不過,讀這首詞,我們不僅要看到它條理極清楚,還應(yīng)當看到它照應(yīng)極嚴密。比如,上半片說“春時”出去,“秋晚”歸來,那么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商婦是獨守空房的,何況眼下“看看船又開”,這一出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這些描寫,實際上就是“嫁郎如未嫁,長是凄涼夜”的最具體、最生動的反映。上半片中關(guān)于春去秋歸的敘述,實際上是商人全年行蹤的概括,而結(jié)尾處“郎如年少何”所抒發(fā)的青春難久的感嘆,就正是一年年韶華虛度的'必然結(jié)果。《七頌堂詞繹》說:“古人多于過變乃言情,然其意已全于上段。若另作頭緒,不成章矣!边@首《菩薩蠻》上、下兩片分工明確,但下片之情全本上片,上片之事又處處含情。其布局之精巧,可謂如出天工。
這首詞的用字也很有表現(xiàn)力,如:首句寫別離的時令氣候:“春時江上廉纖雨”,春天是人們最動感情的時候,適于此時離別,已經(jīng)倍覺傷神;不料又遇上“廉纖雨”,淅淅瀝瀝,自然更添凄涼。第三句用“秋晚”二字渲染衰颯的環(huán)境氣氛,同時又正好成為主人公內(nèi)心世界的寫照。另外,這一句說“秋晚恰歸來”,下一句接寫“看看船又開”,“恰”字同“又”字的配合,對主題的表達也極有力量。再說,“看看”二字傳達女主人公在商人又將離去時的心理,使讀者看到她前番離情未酬,此番分手在即時怯別的情緒,也極富形象性和表現(xiàn)力。又如,上半片連用兩次“開船”,構(gòu)成商人不斷離去的氣氛,下半片中“嫁郎如未嫁”、“情少利心多”兩句各自形成對比,在揭不人物內(nèi)心世界方面,也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創(chuàng)作背景
江開在一次外出辦事的時候,住在一條船上。當他在岸上散步,欣賞江上夜景的時候,偶然聽到有女人唏噓的聲音。江開便問她為何獨自在此傷心。少婦便訴說原委。江開聽后甚是同情,回來后便寫了這首詞。
作者簡介
江開(jiāngkāi),生卒年不詳,字開之,號月湖,安徽省廬江縣人。道光十五年(1835)舉人,官陜西咸陽知縣,詩、書、畫皆精。主要代表作:《菩薩蠻·商婦怨》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井桐雙照新妝冷。冷妝新照雙桐井。羞對井花愁。愁花井對羞。
影孤憐夜永。永夜憐孤影。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
譯文
井欄邊兩裸梧桐樹,望著我的冷色的新妝。我穿淡淡的新妝,初次望著兩棵梧桐樹立在井欄旁。我低垂地望著井欄邊的花在凋落愁嘆,發(fā)愁的花在井欄邊望著我失色低頭。
形影孤單,悲嘆我度失眠難熬的`長夜。長長的秋夜,可憐我這孤單的身影。樓上不適應(yīng)這肅殺的秋色,蕭瑟的秋色,我不應(yīng)該上樓去眺望。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回文:詩詞的一種形式,因回環(huán)往復均能成誦而得名,相傳起于前秦竇滔妻蘇蕙的《璇璣圖》。閨怨:女子所抒愁怨。
照:看,望。新妝:女子新穎別致的打扮。
冷:淡淡色。新:初次。
對:望。羞:低垂。
不宜:不適應(yīng),意謂樓上也有涼意了。
賞析:
這是一首回文詞,但與一般整首倒讀的回文詞有所不同。此詞兩句一組,下句為上句的倒讀,這比起一般回文詩整首倒讀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對作者思想束縛也少些。這首回文詞是作者“四時閨怨”中的“秋閨怨”。蘇軾有七首《菩薩蠻》回文詞,這些詞中,如“郵便問人羞,羞人問便郵”、“顰淺念誰人,人誰念淺顰”、“樓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樓”、“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等,下句補充發(fā)展了上句,故為妙構(gòu)。這首詞在格律、內(nèi)容感情、意境等方面都符合回文詞的要求,同時又不失作者的大家氣派,實為難得。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5
原文:
菩薩蠻·七夕
[宋代]蘇軾
風回仙馭云開扇,更闌月墜星河轉(zhuǎn)。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黑夜即將過去,太陽即將出現(xiàn)。五更天時銀河斜轉(zhuǎn)月落大地。牛郎織女從夢魂中驚醒過來,淚涕縱橫,天上落下了細小的雨點。
牛郎和織女雖然是短暫相逢,但卻永遠和天一同存在。他們始終不羨慕人間的生活,因為人間煩惱太多了,日子難過。
注釋
菩薩蠻:詞牌名,正體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兩仄韻兩平韻。
仙馭:指風伯、云師駕車而來,意即風起云涌,天氣發(fā)生了變化。
云開扇:作為扇翣掩障太陽的云移開了。
更闌:更殘,五更天。闌,所剩無幾。
星河轉(zhuǎn):謂銀河斜轉(zhuǎn),表示夜深。
驚:驚醒,醒過來。
草草:匆忙。
長共天難老:永遠和天一同存在,不會老死。
人間日似年:人世間的日子難過,這是說明上句牛郎、織女“不羨人間”的理由。
賞析:
這首詞寫的時令為“更闌月墮星河轉(zhuǎn)”的拂曉時刻。此詞上片寫七夕之夜牛郎織女的依戀難舍之綿綿深情;下片寫七夕之晨牛郎織女分手后的傷離恨別的心態(tài)。全詞立意新巧,構(gòu)思獨特。
此詞上片寫七夕之夜牛郎織女的'依戀難舍之綿綿深情。
“風回仙馭云開扇,更闌月墮星河轉(zhuǎn)!变秩玖伺@煽椗藭r趨人散的時空氣氛:旋風吹,仙車奔,扇云開,面臨蒼涼環(huán)境;時過五更,月落大地,星河轉(zhuǎn)移,逼近分手時光。
“枕上夢魂驚,曉檐疏雨零”,細膩描繪了牛郎織女如夢初醒、夢魂驚嘆、淚涕縱橫的神態(tài)!皦簟薄ⅰ皶浴倍重灤┥掀,頗有“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宋代秦觀《鵲橋仙》)的難言倜儻。
下片寫七夕之晨牛郎織女分手后的傷離恨別的心態(tài)。
“相逢雖草草,長共天難老。”承上一轉(zhuǎn),妙筆生靈?v然一夕相逢,來去匆匆,相會短暫,但是共天久長的仙界的牛郎也好,織女也好,兩情久長,豈在朝朝暮暮。生命是永恒的,青春是不衰的。這正是天界令人神往的地方。
“終不羨人間,人間日似年”,東坡用了一個頂真手法,透過一層,道出了“天難老”的妙諦和東坡內(nèi)心難言的余悸:牛郎織女雖然一年只有一次相會時間,但終究比人間美好,人間不值得羨慕,因為人間煩惱太多了,度過一天好像熬過一年那樣長久,艱難。最后兩句,文彩似乎不濃,卻道出了人生的深奧哲理,令人回味。
自古以來,多少文學家,多少文學作品大寫特寫諸如七夕仙女思凡、下凡,甚至與凡人結(jié)為伉儷,生兒育女,白頭偕老。東坡一反古今陳說,把天界寫得“長共天難老”那么美好,把人間寫得“度日如度年”那么艱難。全詞立意新巧,構(gòu)思獨特。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9-03
菩薩蠻·詠梅原文及賞析04-29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推薦)09-24
(推薦)菩薩蠻原文及賞析09-03
《菩薩蠻·芭蕉》原文及賞析11-19
菩薩蠻·春閨原文及賞析06-27
菩薩蠻·宿水口原文及賞析09-24
菩薩蠻原文及賞析15篇(精選)09-24
菩薩蠻·詠梅原文及賞析(集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