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1
教育僅僅靠愛是遠遠不夠的,教育還需要智慧。王曉春老師的這本《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正是一本為教師提供教育智慧的書。讀完《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之后,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王曉春老師對學生那種負責的態(tài)度,深切的愛以及對教育事業(yè)的熱衷。如若不然,我想王曉春老師,不會這么細節(jié)的來區(qū)分問題學生,并且在問題學生的診療方面有這么深刻的見地。在王曉春老師的眼中,問題學生是指“品德、學習態(tài)度、心理等方面,任何一個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的學生”,而不是“單純因為智力問題而學習不好的學生”。他在書中所列舉的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學生”,讓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學生和自己的教學,忍不住把自己所遇到的問題與之對照,并進行思考和分析,在享受閱讀快感的同時受到思想的啟迪。
讀完這本書我感受到,在問題學生教育方面,老師的態(tài)度和對細節(jié)的把握是相當重要而且關(guān)鍵的。
首先,對待問題學生要有耐心。在王曉春老師對問題學生和一般老師的錯誤分析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老師在處理問題學生時缺乏一種耐心。在《問題學生教育的常見錯誤思路》這一節(jié)中,王老師歸納了十種常見的錯誤思路。在其中,第一條(沒有研究學生的愿望,只有“管”學生的沖動)、第二條(不問“為什么”,只問“怎么辦”)和第四條(沒有多種假設(shè),只有簡單歸因)都透出老師在對待問題學生方面缺乏耐心。而在問題學生的處理上,需要老師相當多的耐心。當學生有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老師應該先穩(wěn)住事態(tài),不要著急做是非判斷和道德歸因,老師需要觀察研究(行為觀察法與心理測驗法雙管齊下)問題學生,來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的問題所在,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行為。然后根據(jù)觀察研究來提出假設(shè),去驗證學生的問題真正原因,進而采取合理的方式來糾正學生的問題。最后,根據(jù)治療的效果及時的反饋來評估自己的診療并隨時對其修正。
在對問題學生的診療上,還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積極的方式,無疑促進了問題的解決,并能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早就會了”這類問題學生的診療上,王曉春老師的心態(tài)就很積極。王曉春老師并沒有要求這類學生要像正常學生一樣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課,而是給這類學生開辟“特區(qū)”,允許他在課上不聽老師講課,去學習更深的東西,或看課外書。這樣他的`小說小動就可以減少很多了。當然這樣的處理需要老師有相當積極的心態(tài),而且要有洞察學生的能力。隨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波動,如果發(fā)現(xiàn)給他開辟了“特區(qū)”之后,他的學習成績下降了,要及時與他溝通,交流,讓他自己做出選擇。積極的心態(tài)是可以傳遞的,而且積極的處理方式會帶來積極的結(jié)果。當一個教師的心態(tài)積極的時候,他會無形之中影響學生。個人認為,王曉春老師的積極心態(tài)在學生問題行為的解決中起了相當大的作用,而且王曉春老師的處理方法也很積極。積極是一個有感染力的上升螺旋。當你用積極的方法帶動學生改變的時候,學生也將變得更加積極。
如果說耐心是問題學生教育的態(tài)度基礎(chǔ),那么愛就是問題學生教育上的不竭動力。王曉春老師在總結(jié)“問題學生教育的常見錯誤思路”時,提出迷信“愛”是錯誤的。但在問題學生教育上,老師是需要愛——對學生的愛。王曉春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診療方式就充滿了對學生的愛。當然,這種愛不能是溺愛,而應該是適當?shù)膼。在問題學生教育上成功的老師,他們會對問題學生有耐心,理解問題學生,寬容對待問題學生……,他們會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愛他們的學生。
在全書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王曉春老師非常注重細節(jié)。王曉春老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上進行了很詳細的分類。而這種分類,是需要對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進行細致研究,并對問題行為的細節(jié)進行把握的。比如說,王老師歸納總結(jié)了12種“頂撞老師”類型,這12種類型,是王老師根據(jù)“頂撞老師”這一行為的細節(jié),歸納總結(jié)出來的。再比如說,王老師提出,老師應該通過觀察學生表情這一細節(jié)來區(qū)別“臨時頂撞”和“蓄謀頂撞”。臨時的頂撞是突然的憤怒造成的,學生可能漲紅著臉,一副不滿、委屈的樣子,還夾雜一些恐懼(小學生尤其如此),說話甚至會結(jié)結(jié)巴巴,語無倫次,答非所問,這是一種類似失控的狀態(tài)。蓄謀的頂撞則不然,因為學生早有準備,可以看出他的表情相當鎮(zhèn)定。而且回答教師的問題會比較從容,臉上有時還會寫著挑釁和得意。而這些根據(jù)細節(jié)的分類,是為了讓老師確定面對的問題學生是哪類問題學生,這樣有利于老師對問題學生的教育。在實際操作上,老師診斷問題學生的真正問題所在,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和根據(jù)治療效果的反饋來及時改變自己的診療手段,這都是需要注意細節(jié)的。所以,老師要做好問題學生的教育,就需要注意問題學生的細節(jié)。
問題學生的教育是一件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用愛心來澆灌那畸形生長的花兒。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2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老師就是教給學生知識,教學生做人的道理,于是遇到學生違反紀律就會不厭其煩地給他上思想教育課,可是覺得這樣收到的成效卻越來越小了,學生聽多了,差不多都能背下來了,收效卻不高,到底該如何與學生溝通呢?看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后,我領(lǐng)悟到要走進學生的生活,多看、多思考、多問一問為什么,貼近學生的心靈。
一、遇到問題,先穩(wěn)住事態(tài)
書中有這么一段話,“經(jīng)驗告訴我們,對待問題學生,只要教師一急噪,就容易把事情弄僵,陷入被動。人在激動的時候,很難理智地思考問題,問題生也多是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他們沖動起來,可以忘乎所以,老師若跟他們對著干,不但沒有效果,而且有失身份。所以對問題學生進行診療,前提是教師要冷靜。
我也覺得以前在對待問題學生,我不夠保持冷靜,在課堂上的個別學生的問題,在課堂上提醒之后還是沒有明顯的改正,也不容易影響到其他學生的時候,有一次我就用課堂上時間來處理這個學生的小動作問題,時間過去了,課的內(nèi)容沒有講完,這讓也我反省過我的做法,教育不要變成吵架、頂牛,結(jié)果是兩敗俱傷,走向反面,事與愿違,問題生的問題更嚴重。保持冷靜,起碼事情不會變壞。應該在冷靜中尋覓更好的解決辦法,等待良機!皵尺M我退”是為了最后的勝利。冷靜寬容才能最終顧全大局。書中也說 ,問題學生發(fā)生的問題,大都不適合“熱處理”,要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靜下來,再處理不遲。問題學生往往是咄咄逼人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學會一些體面地下臺階的招數(shù),以便隨時撤出“戰(zhàn)斗”,讓對方的怒氣“再而衰,三而竭”,然后再教育他們。只有應變能力很強、威信很高的教師,才可以考慮對問題學生采用“強攻”和“速戰(zhàn)速決”的辦法,其他老師最好暫時“撤退”,等待時機“反攻”! 學生發(fā)生問題或惹禍時,情緒常會非常沖動,這時,我們也應該保持沉著,不能自亂陣腳,不能因為某個同學的一貫表現(xiàn)差或是他的一句挑釁的話就丟失了處理事情的公平感,從而站在與學生爭吵的對立面。
二、遇到事情多想為什么。
回想自己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為了盡快解決問題,大部分時候都是將犯錯誤的學生訓一頓,訓到學生淚流滿面,承認錯誤,我認為這就是我要的結(jié)果了,然后就此了事,F(xiàn)在想來,這種做法只能是治標不治本,收效甚微。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要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問題前后分析清楚,將學生的狀況搞清楚,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再犯錯,這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只能像王老師所講,這樣的“教育永遠不會走向科學,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階段,而且會越來越行不通”。像學生為什么會頂撞老師這個問題,我們一般的老師可能會簡簡單單地歸因為“目無尊長,缺乏教養(yǎng)!倍趵蠋焻s一下子羅列出了12種原因:老師冤枉了學生;老師不公平;老師提出了學生做不到的任務;老師諷刺、挖苦學生,傷了學生自尊;老師要請家長;學生提出不同意見,教師誤以為是頂撞;學生心情不好,遷怒于老師;學生想壓住老師,好為所欲為;學生想表現(xiàn)自我;和老師套近乎;學生對老師的業(yè)務水平有看法;學生缺乏教養(yǎng)。其中有幾種原因,可能是我們一般老師想都不會想到的,比如頂撞你是和你套近乎,想引起老師的注意。
三、多了解學生的心里想什么
學生的學習問題是老師最關(guān)心的問題,總有這樣的一些學生,他們不注意聽講,上課走神,或者在上課的時候經(jīng)常玩些小動作,在課堂上,鉛筆、橡皮擦、尺子成了他們最好玩的玩具。我的做法經(jīng)常是沒收,然后警告他們上課要認真聽講?戳诉@本書我才懂得,一些孩子不是不注意聽講,而是在用他自己的姿態(tài)和習慣注意聽講或者比較注意聽講,而這些孩子的姿態(tài)與其他同學的差別較大,很不“標準”,所以在我的意識里面他們就是沒有認真聽我講課,我上課的時候也仔細觀察了他們,有時候也突然問他我講了什么,他也能回答出來。原來這些學生缺乏明確的自我意識,其實他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是否在注意聽講,這就需要我們幫助他去分析一下自己的聽講姿態(tài),讓他們作一些小的調(diào)整。
我還發(fā)現(xiàn)一些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是因為她早就學會了,聽得不耐煩了,我以前跟一個孩子說不管你學會沒有,上課就是要認真聽,現(xiàn)在想想,對孩子有點苛刻了,看了這本書才覺得讓她乖乖地坐在那里聽早已掌握了的知識,是殘酷的事情。改善的方法是說上課可多講些這些孩子不會的知識,把他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3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該書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chǔ)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師王曉春所著,書里總結(jié)了許多常見的學生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作者作出了科學的分析、分類以及解決方案,結(jié)合案例給我們指出了切實可行的參考意見。全書分為三個部分:總論、專題研究、案例?傉摰牟糠种饕U述什么是問題學生和問題學生的幾種類型,并詳細解說每種類型的特點。專題研究部分則以專題形式總結(jié)了一些問題學生的常見問題,并加以分析。比如:頂撞老師、經(jīng)常性遲到、同學沖突、不注意聽講、不完成作業(yè)、馬虎、偏科、說謊、早戀迷戀網(wǎng)絡(luò)等等。而案例部分主要選取作者在網(wǎng)上幫助教師答疑的片段,明確該采取的措施,既實用又透徹,讓人受益匪淺。
其實,但凡你從事教育工作,總能遇到幾個“問題學生”。老師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他們身上,然而收效甚微。在他們面前,常用的管理方式如表揚、批評、評比等通通沒有效果,老師只能暗自嘆息、生悶氣。而這本書傳遞給我們的智慧,顯然為老師撥開云霧,指明方向。
首先,許多老師對于問題學生的認知不夠準確。問題學生并不是指存在問題的學生。王曉春老師認為學生差不多都有問題,因為愛玩,懶惰不就是人的本性么?如果試圖去改變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那么班主任只會疲于奔走而沒有任何收獲。那么區(qū)別在哪里呢?有問題的學生可以定位為問題較輕,并且可以通過常規(guī)管理手段解決;問題學生則是問題較嚴重,需要個案診療。有了明確的區(qū)別,在班主任處理問題時也有了判斷的標準。
其次,無論遇到任何事情先究其原因再思考做法,也就是先問為什么再想怎么辦。作為年輕教師的我遇到問題學生第一反應便是想該采取什么措施呢?然后去網(wǎng)上收集各種小妙招,一招不行再來一招,簡直是病急亂投醫(yī),一點用都沒有。在書中,王曉春老師打了一個通俗易懂的比方,就好比人們生病,有些病不嚴重,自己買點非處方藥吃了就能夠痊愈;有些病則需要上醫(yī)院看醫(yī)生開處方藥才能解決。后者就是問題學生,這才有了書名中的“診療”二字。所以,對待問題學生要先知道病因,再對癥下藥。王曉春老師結(jié)合自己的教育經(jīng)驗,分析每一種問題學生的類型,探究原因,為什么學生會出現(xiàn)這一問題?通過閱讀這本書,一目了然。比如說“行為習慣型問題生”,這類問題生往往有一大堆壞習慣,簡直讓人看了處處不順眼,幾乎一言一行都需要糾正。當他們屢教不改時,教師容易誤以為他們成心搗亂,其實不然。好比戒煙的人不久復吸,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罷了。而凡屬習慣問題根源都在家庭,需要讓家長配合調(diào)整,幫助孩子進步。
然后,冷處理未嘗不是一種解決方法。王曉春老師給出的我們面對和處理問題學生的上策、中策、下策等三種解決思路,其中被他定位成“上策”的是——把問題生晾在一邊,全力以赴帶領(lǐng)全班同學前進,不去刻意關(guān)注和教育問題生。乍聽之下,仿佛是在逃避,但細想來,上策絕不是不負責任,反而是在考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智慧。因為回歸到教師的身份,最本質(zhì)的不是管理者而是教育者,最好的處理就是通過更高超的教育智慧,教學組織能力去優(yōu)化班級環(huán)境,讓這個環(huán)境間接作用于問題學生,實現(xiàn)他們的個體治療。這種通過集體帶動個體,影響個體,讓問題學生自愈的`方式更加高明。
最后,教師要有一套具有個人風格的問題診斷學。王老師說:“教師最好每個人腦子里都有一套具有個人特色的問題診斷學,這種教師,就可以稱為研究型教師了!辈粩嘌芯孔兓膶W生群體,因人而異,不斷研究和琢磨,才會更好地教育好學生,也會更好地幫助學生。處理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更加科學合理。此外,在研究問題學生時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教育復雜繁瑣,單單憑借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未免強人所難,如果想要更好地實現(xiàn)問題學生的轉(zhuǎn)化,在個體診療的階段,還要善于運用各種教育資源。教師只是問題學生處理和轉(zhuǎn)化的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輕度問題學生,或者問題的初發(fā)階段,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該是診療的主體。但現(xiàn)實教學中,并不是每次教育都會起效,很多班主任都有與問題學生斗智斗勇的血淚史,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育漸漸對這些孩子失效的時候,要懂得去求助其他的教育途徑,比如說學校,比如說家長。家長,不是教育問題學生的王牌,但可能是教師探究問題學生背后成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問題學生之所以成為問題學生,與家庭情況、家庭教育往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問題學生的教育中,班主任與家長之間只有合力才能幫助學生變化成長,如果互相抵觸針對,可能事倍功半。
正如李鎮(zhèn)西對這本書的評價:這本書就像是教育智慧的“百寶箱”,陪伴如我一般的青年班主任成長。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調(diào)整管理的方向和方法,學習王曉春老師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討問題。未來我會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爭做一名智慧的班主任,更好地幫助學生。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4
剛上班的時候,在課堂管理中其實有很多頭疼的地方,看到學生講話就很惱火,精神總是很緊繃。后來跟以前學生時代的初中班主任交流了課堂管理的很多問題,她推薦我去關(guān)注語文教師王君老師的新浪博客,談到課堂紀律要有合理的期待值,謹慎“課堂潔癖”。感覺收獲很多,此后就時常會看王君老師的博客。感慨王老師的筆耕不輟,總有很多新的想法,對工作和生活的很多體悟也給我了很大的啟發(fā)。但是看得非常零散,不成體系。那時候總的來說還是研究教學內(nèi)容多一些,所以也是一路磕磕絆絆。
讀王曉春老師的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書中很多問題在我以前的.教學中真的都遇見過。而王老師的分析并沒有脫離實際,完全地把問題理想化。很多看法和建議還是非常中肯的。現(xiàn)在想想,其實這些內(nèi)容也是我們的師范院校極為欠缺的。
這本《問題學生診療手冊》,正如書名,這本書像一本診療手冊,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種。種行為現(xiàn)象進行分類,并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類似于《診斷學》那樣的教育“醫(yī)書”。收獲比較大的是以下幾點。
其一:教師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方面,問題生只是教育工作對象的一小部分。如果一大半時間和精力都用來對付問題生,真正用在備課上的時間就會很少,這樣教學水平就會停滯不前。教師主要是個教育者,而不是管理者。對于問題生的個案診療是比較專業(yè)的一環(huán),需要一系列的調(diào)查研究、分析推理。比如學生不交作業(yè),不認真聽講,有很多的原因,不可一概而論,所以對策往往缺乏針對性。
其二:本書中第二個章節(jié)細致地對很多常見“癥狀”歸因和給出對應的處理措施。比如嚴重小說小動、經(jīng)常性遲到、同學沖突、不完成作業(yè)、馬虎等等。其中關(guān)于馬虎的分析很中肯。這在平時考試之后,學生和老師說非常多。而且往往成了學生自我辯護的武器。馬虎其實是一種很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究其原因非常多樣。比如心急,這個在生物遺傳題中是非常常見的,比如題目需要書寫基因型,涉及到多對基因的字母,有的學生會把對應關(guān)系弄錯,或者隨意為某種基因型賦字母。其實在做題時冷靜下來,一步步對照地把字母寫在對應的符號旁邊。然后再往下讀題就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另一類是害怕。有很多學生平時成績不錯,一到考試就失常,很多時候家長都認為是這是緊張造成的。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是學生只善于理解局部知識,不善于理解綜合知識。還有一些時候是對一些?键c不熟悉,做題的時候就顧此失彼。也有一種情況是學生的短期記憶強,而長期記憶能力弱,平時考試多是短期記憶,成績不錯。等到期中、期末考試需要長期記憶,而這恰恰不是他的長項,于是出現(xiàn)滑坡。當然也有可能平時做小測驗同桌之間做點小弊,一到大考就暴露出來了。當然也有真的是因為家長和老師嚇的緊張的。當人面臨過大的壓力時,智力下降。這種情況自然是需要家長減壓。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我在這里就不再細致分析了?偠灾R虎的現(xiàn)象應該細致地分析其背后的機理,不可小覷。
第二種比較有意思的癥狀分析是關(guān)于“同學沖突”的。對于學生的矛盾,應該多談尊重,少談愛,因為愛很抽象,人與人之間也很難有無緣無故的愛。學生的多數(shù)矛盾不是靠愛,而是靠游戲規(guī)則,靠公平,靠分清是非,靠互相尊重,互相讓步,靠分析問題來擺平的。而學生沖突中有一種類型是語言表達能力差,說白了就是有理說不出,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意思,總是讓人誤會,著急之處只能動手解決。這里也可以看出,少年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從小訓練。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少年兒童也可以通過堅持每天大聲朗讀的方法來逐步訓練。
還有一種“癥狀”是嚴重小說小動,原因之一是聽不懂,學不會。少年兒童精力充沛,像一股洪水,一般學生的精力主要流向?qū)W習渠道,問題生因為聽不懂,學不會精力就會向紀律方向流動。這就需要將其精力向其他方向引流,盡量再引回學習。
這本書里最后一個模塊的具體案例分析非常有意思,對一個個案例層層遞進,抽絲剝繭?梢钥闯鎏釂栆彩切枰芰Φ,可以從許多案例中看出,我們很容易犯主觀臆斷的錯誤,不能找出許多具體的證據(jù)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從王老師的持續(xù)的診斷中,看出他縝密的邏輯推理能力。其中有個案例是一位教師因為說不過學生而頭疼,這也是很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總有一些學生思維非?欤诓帕说。短時間內(nèi)沒辦法提高自己辯論能力的情況下,可以“避實擊虛。”當然從長遠來看,教師也應該多訓練自己的辯論能力。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5
因為讀過王曉春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這本書打開了我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又一扇窗戶,書中的許多觀點于我而言猶如醍醐灌頂,有了這本書中相關(guān)理論知識的積淀,所以在此共讀王老師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的時候,很容易理解,很有共鳴,也更容易上手操作。下面我重點就幾個最有感觸的地方談一談自己的讀書感受。
問題生不等于“有問題的學生”
一直以來,提到“問題生”三個字,我們通常想到的是那些成績不好還一個勁兒的給老師惹麻煩的學生,尤其是那些不遵守紀律成天惹是生非的孩子。你說成績不好吧,不要緊,智力多元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走讀書這條道路,可是最基本的校紀班規(guī)都不能遵守,我就不能容忍了,這不是智力因素,這是態(tài)度問題。所以長期以來我容易跟這種類型的學生較勁,結(jié)果通常是兩敗俱傷,彼此滋長著“看不慣你,但又干不掉你”的無力感。其實這叫“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又出第二個問題”。其實我想說的是,剛剛這些孩子是問題生,這點沒錯,可是他們不是問題生的全部,是狹義上的問題生。讀了這本書,我才明白,有些學習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孩子也有可能是問題生。王老師在書中對問題生下了個定義,問題生指的是品德、學習態(tài)度、行為習慣、心理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而且用常規(guī)手段不能解決其問題,需要進行個案診療的學生,并將問題生概括為五大類,即行為習慣型、厭學型、心理型、品德型以及“好學生”型問題生。對于問題生的確定需要、很強的經(jīng)驗性、情境性,如何引導其改正不足則更加需要教育智慧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一種類型的問題生我們采取的手段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在這五種問題生里面,比較適合采用懲罰的辦法只有行為習慣型和品德型的問題生,比如教育厭學型問題生就不適合用懲罰的辦法,尤其罰抄作業(yè)、罰背書等方式。再比如有些厭學型問題生,其實他們除了學習不太好之外,其他方面可都沒有大的'問題,有的甚至在紀律、班級管理方面表現(xiàn)得非常優(yōu)秀。這讓我聯(lián)想到《個案診療》中的科學歸因,這需要教育智慧,也是我另一個比較深的感悟。
用教育之利刃科學歸因
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這樣評價這本書:“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真理;有了愛,也不等于有了教育,這也是真理。前者告訴我們,教育的前提條件之一是對孩子的愛;后者提醒我們,教育僅僅靠愛是不夠的,教育還需要智慧。本書有分析,但不是抽象的談理論;有案例;但不是單純的講故事。他用教育科學之利刃,冷靜而理智地解剖著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遇到的一個個教育難題!弊鳛榘嘀魅,尤其是小學班主任,我們經(jīng)常被學生那些層出不窮的“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跟他們循循善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是卻沒有說到理論上該有的效果,為什么呢?明明在班級管理中沒有不盡心的地方,怎么事態(tài)的發(fā)展總是不盡如人意,甚至事與愿違、吃力不討好?因為缺少教育“智慧”在對待學生問題上缺少科學歸因與反思。
回想自己在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有時候為了盡快解決問題,粗暴地采用“快刀斬亂麻”的方式,將犯錯誤的學生或者先犯錯的訓一頓,學生當時可能表現(xiàn)出后悔到痛哭流涕的神色,又是道歉又是保證,他真的認識到錯在哪里了嗎?我們自己心里其實明鏡一般,大多數(shù)時候未必如此,認錯的孩子有可能只是害怕或者出于對老師的畏懼。問題生出了問題,我們的第一反響太重要了,它決定著我們后來行動的方向。當我們想要“快到斬亂麻”的時候,其實我們真正在意的只是“快”,而一件事情一旦我們注重速度,那么勢必就不再計較質(zhì)量和效果。于處理學生問題而言,我們就關(guān)注不到細節(jié)。
更有甚者,因為當事的孩子給你的既往印象實在太差,血氣一上頭,將事態(tài)嚴重化。事后想起,假設(shè)當時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問題前后分析清楚,將學生的狀況搞清楚,,理解學生為什么會這樣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學生不再犯錯,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只能像王老師所講的——這樣的“教育永遠不會走向科學,只能停留在最一般化的管理階段,而且會越來越行不通!边@一點上我非常信服王老師的關(guān)電腦見解,問題學生診療的正確思
路,先問“為什么”,而不是“”怎么辦”。
在實踐中運用、反思
雖然說《問題學生診療手冊》給了我們應對學生問題的有效武器,王曉春老師也在書中多次提到,雖然給問題學生分了類,但也只能提供參考,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如果我們的學習僅僅停留在書本中的問題學生分類和機械應對上,大概率不可能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不可能在實踐中運用書中的方法,提升自己處理學生問題的能力。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問題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學習理論的最終目的在于實踐運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實踐中運用所學,在實踐中檢驗所得,才能內(nèi)化、發(fā)揚。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問題學生診療手冊》讀后感07-30
幫助問題學生總結(jié)11-19
問題學生心理疏導方案12-04
小學問題學生教育敘事08-17
問題學生幫扶方案(通用19篇)12-15
問題學生心理疏導方案15篇12-04
問題學生心理疏導方案(15篇)12-04
醫(yī)院分級診療工作總結(jié)07-07
企業(yè)文化手冊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