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少年閏土》賞析
《少年閏土》賞析1
《少年閏土》的人物描寫極富典范性,在授課時教師抓住其中人物描寫的示范點,對學生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十分有效。
首先,教師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寫少年閏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廚房里,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弊x一讀,然后進行討論:“你覺得這段對少年閏土的外貌描寫中,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學生通過理解體會到:從“戴小氈帽”中看出閏土是一個住在江南一帶農(nóng)村的孩子;從“紫色的圓臉”可看出閏土是一個經(jīng)常被太陽曬,海風吹的孩子;還可以看出他經(jīng)常勞動,是一個能干的人;從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十分健康、可愛的農(nóng)村孩子。這時,教師再點撥學生懂得我們對少年閏土的形象身份的認識和概括都是從少年閏土外貌描寫中體會出來。說明外貌描寫能讓讀者準確地認識人物。
這時教師再拋出一問:“課文中沒有寫出我的'外貌,那么你能根據(jù)“我”當時的年齡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嗎?”學生想象的積極性自然高漲。大家七嘴八舌地說:“我頭戴皮帽子,腳穿小氈靴,臉又白又紅潤,口齒伶俐……”這時再要求根據(jù)剛才的討論,有條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在臨下課時,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中寫作方法,以老師為模特,把老師的外貌寫出來。要求抓住特點進行描寫,沒有見到老師的人,也能通過你的描寫認識,此時學生便饒有興趣地接受這一課外作業(yè)。
以上的教學案例,最顯著的特點是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十分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既完成了教學要求,又使學生動口動手,養(yǎng)成了讀寫的習慣,真可謂一舉兩得,只要通過平時的讀寫訓練,以點帶面,因小見大,讀寫融合,我想,學生的寫作興趣就能得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素質(zhì)便能得到提高。
《少年閏土》賞析2
一、研讀品文
師: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四段,想想閏土給我講了哪幾件事。
(學生自學。)
生:寫了捕鳥撿貝殼看瓜和看跳魚兒四件事。
師:你對哪件事比較感興趣?
(舉手表示。)
師:既然這么多同學對捕鳥感興趣,那我們就先學習這件吧!課文第幾自然段寫捕鳥的?
生:第六自然段。
師:默讀第六自然段,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少年?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
(學生自學,交流。)
生:我從須下大雪才好體會到閏土很聰明。因為閏土知道下大雪時小鳥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鳥。
生:我體會到閏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掃出了塊空地,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面。
師:你體會得這樣好,一定也能讀得好。愿意讀讀嗎?
(生讀。)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因為閏土捕鳥的方法很好,我讀的時候,就突出了幾個動詞。
師:真不錯。還有誰也愿意來讀一讀?
(指名學生讀。)
師:喜歡讀的同學自己讀讀吧!
(學生自由讀。)
師:還有什么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從什么都有體會到鳥雀很多,這也說明閏土很會捕鳥。
師:你能讀出鳥雀的多嗎?
(生讀。)
生:我從只一拉體會到閏土捕鳥的方法很簡單。
師:閏土在講述這件事時會是怎樣的神情語氣呢?
生:很自豪的。
師:那就自豪地讀讀這段話吧!
(生讀。)
師:捕鳥這么有趣,想看看當時的情景嗎?
(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閏土是個聰明的孩子,他知道怎樣捕鳥,還知道海邊有貝殼,誰來讀讀撿貝殼這段?
(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海邊的貝殼顏色很多,形狀也很多。
師:能讀出顏色和形狀的多嗎?
(指名讀,齊讀。)
師:海邊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白天撿貝殼,晚上還可以去看瓜呢?你喜歡用什么方法來學習看瓜這一段??
生:我喜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習。
生:我喜歡到課文中找找語句,看看閏土是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喜歡想像當時的情景。
師:那就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這一段。
(生自學、交流。)
(指名朗讀。)
師:能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嗎??
生:因為刺猹是很驚險的,如果聲音太大會把猹嚇跑的,所以讀得輕一些。
師:他是這樣理解的,還有不同的讀法嗎?
(生讀。)
生:因為閏土是在講一件稀奇的事,所以我讀得神奇些。
師:還有些同學想讀一讀這件事,自己找個伙伴讀讀吧!
(生讀。)
師:還有同學有不同體會嗎??
生:我從這件事體會到閏土很勇敢,因為猹是很兇猛的,閏土還敢去刺。
生:我體會到閏土經(jīng)常去刺猹,因為他知道猹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師:讓我們?nèi)タ纯催@驚險刺激的一幕吧!
(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看完后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體會到猹的狡猾。猹反從胯下竄了,因為從其他地方逃跑,還是能刺到的,而從胯下竄就刺不到了。
師:你真是個會觀察的孩子。
生:我有一句話不懂,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xiàn)在也不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小狗而很兇猛。為什么有兩個破折號?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句子。讀讀句子,體會。
生: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因為我當時和現(xiàn)在都不知道猹是怎樣的,起說明的作用。
師:那么第二個破折號的作用呢??
生:這個破折號也是起解釋說明的作用。因為破折號后的句子里說明猹狀如小狗而很兇猛。
師:這個句子的意思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讓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吧!?
師:閏土所講的這些事,都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所不知道的事,文中還有一件,是哪一件??
生:是看跳魚兒。
師:誰來讀一讀?
(生讀。)
師:聽了以后,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感到跳魚兒很有趣,它有青蛙似的兩個腳。
生:我知道跳魚兒又叫彈涂魚,它能爬到樹上去,它的腳其實是它的鰭。
師:這是你課外搜集的,對嗎?你知道的可真多,你有跳魚兒的.圖嗎??
生:有。
師:能給大家展示一下嗎?
(展示圖片。)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有趣的跳魚兒吧!
(生齊讀。)
二、質(zhì)疑品文
師:魯迅是位大文豪,他的文章幽默含蓄,耐人尋味。請你仔仔細細讀一讀課文,你有琢磨不透的地方嗎?把它找出來。
生: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地方標點用得不準確。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這個句子中,應該用頓號,不應該用逗號。
師: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如果像你所說的那樣,這個句子就成這樣了:
板書:
什么都有:稻雞、角雞、鵓鴣、藍背
仔細地讀一讀,和課文中的句子比較一下,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頓號讀得快,逗號讀得慢。
生:閏土當時是邊想邊說的,一個詞一個詞說得很慢,不像背書一樣很流利地背出來的。
生:我覺得魯迅故意用這種手法來體現(xiàn)閏土憨厚、樸實的特點。
師:說得有理,現(xiàn)在你覺得用頓號恰當還是用逗號恰當。
生:用逗號恰當。
師:課文中這樣的情況還有,請你找一找。
生:要管的是獾豬,刺猥,猹。這一個句子也是這樣的。
師:讀書就應該這樣讀。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我有一個句子不懂。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讀懂這個句子:
課件出示: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jīng)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賣罷了。
讀一讀這個句子,什么地方讀懂了,什么地方讀不懂。
生:我知道素不知道就是向來不知道。
生:我知道如許就是如此像這樣的意思。
生:我知道新鮮事是指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jīng)歷。
師:我不知道的新鮮事只有這些嗎??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鳥。
生:我還不知道有跳魚兒。
生:我還不知道怎樣捕魚。
師:我為什么素不知道這些新鮮事??
生:因為我沒有到過海邊。
生:因為我整天在家里,沒有出去過。
生:因為我是少爺,我父親只讓我讀四書五經(jīng),不讓出去玩。
生:因為我很少接觸大自然。
師:這個句子讀是讀懂了,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讀一讀這個句子,你有什么體會??
生:我體會到我整天生活在院子里。
生:我想到了坐井觀天的故事,我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整天呆在家里,見識很少。
師:同學們有這么多的體會,真會思考問題。請你們自己再讀一讀這個句子,還有不同的體會嗎??
生:我覺得閏土也像一只井底之蛙,他也不知道城里的新鮮事,只不過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不一樣而已。
師:你覺得閏土也像井底之蛙,只不過他的天空與我的天空不同而已,對嗎?你的見解真獨特。你能讀出與眾不同的感受,真不簡單。他們怎么做才會知道更多的知識呢?
生:我應該去大自然中,這樣才會懂得更多的知識,懂得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生:閏土如果也像我一樣讀讀書,就會知道書本上的許多知識。
師:假如我們要了解更多的事情,應該怎么做呢?
生:我們要多讀課外書。
生:我們可以看電視。
生:我們可以去旅游。
生:我們可以上網(wǎng)。
生:我們不但要讀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到大自然、社會中去學習知識。
【點評】
教師引導,可謂潤物無聲,不留痕跡。同時學生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下,認識到了該怎么做才不為井底之蛙,領(lǐng)悟到了做個完美人的真諦:要像我那樣多讀書本上的知識,也要像閏土一樣到大自然中去學習知識。人文精神也在此得到了提升。
《少年閏土》賞析3
【案例】
出示離別圖,引導想象。
師:好朋友就要分別了,他們手拉著手,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呀!“我”會對閏土說些什么呢?閏土又會對“我”說什么呢?
。ㄍ谰氄f,指名分角色表演。)
閏土:“迅哥兒,別難過。我回去后讓我爸給你帶五色的貝殼,好看的鳥毛。”
“我”:“你下次還要和你爸爸一起來!
閏土:“好的,夏天你到我們那兒去,我們一起到瓜地里刺猹。”
“我”:“我會去的。你以后到城里來,我?guī)愕浇稚先コ员梁J……”
……
師:“我”和閏土雖然才相處了一個月,卻情同手足,難分難舍。他們相約一定要再見面,可這一別就是30年后的閏土會是什么樣的?
生:他一定身體強壯,身體魁梧。
生:他會是個面帶笑容,成熟的.男人。
師:“我”和中年的閏土見面,會是怎樣的情景呢?
生:他們會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生:他們互相拍拍肩膀,有說不完的話。
讀《故鄉(xiāng)》片斷,激起探究閱讀欲望。
師:30年后,“我”回到故鄉(xiāng),終于和老朋友重逢了,那是怎樣的情景呢?請大家讀讀這段文章。
(分發(fā)《故鄉(xiāng)》中“我”回故鄉(xiāng)再次與閏土見面的那一段。學生自由默讀。)
師:他們此次見面的情景有哪些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生:30年過去了,閏土40多歲,變老一點是正常的,但沒想到他變得那么老,還那么窮困,身體一定不太好。
生:閏土對“我”的態(tài)度變了。以前他們在一定時,無拘無束,而現(xiàn)在閏土卻恭恭敬敬地喊“我”老爺。
生:以前他們在一起時有說不完的話,而現(xiàn)在卻說不出話來。
師:是啊,這次見面的情景與我們想象的相差太遠了!讀了這個片斷,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為什么閏土老得這么快?
生:閏土為什么不再像小時候那樣與“我”親熱?他為什么這么恭敬的喊“我”老爺?
生:閏土和“我”為什么沒話講了?
師:這些問題比較復雜,老師一時也講不清楚,大家可以在課后完整地讀一讀魯迅先生寫的《故鄉(xiāng)》,再思考思考。同時,還可以去讀一讀他的其他作品,如《阿Q正傳》《祝!贰端帯返取R粋星期后,我們再來交流體會。
【反思】
魯迅先生在《讀書雜談》中曾說:“‘職業(yè)的讀書’由于‘勉勉強強’而很‘痛苦’,但是‘嗜好的讀書’則‘在每一頁里,都有著深厚的趣味’!
何為“嗜好的讀書”?他認為“主動的讀書即為“嗜好的讀書”。也就是說,只有當孩子心理上產(chǎn)生需要時,才能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于讀書中。
這位老師為了誘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精心設計了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從教材插圖入手,引導學生想象,體會少年閏土與“我”難分難舍之情,再循著學生正常的思維軌跡,讓他們設想30年以后再見面的情景,然后滿足學生心理需求──讓他們閱讀有關(guān)“我”與中年閏土再次見面的片斷。巨大的反差激起了學生心中的疑問:現(xiàn)實中的中年閏土形象為什么與自己設想的不一樣呢?從而產(chǎn)生再讀書的愿望。
可以想象,下課時,一定是學生再去尋找相關(guān)讀物進行新一輪閱讀的開始。
《少年閏土》賞析4
師:下面我請一個同學來讀一下二人初次見面時閏土的外貌是怎樣的。同學們仔細聽,聽完后說說閏土的形象有什么樣的特點。
生:(讀“他正在廚房里……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一句)
師:這位同學讀得很好。哪位同學來說說閏土的形象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生:閏土……(語塞)
生:……
師:同學們說不出?磥聿皇遣粫,而是不知道從哪兒說起。下面我們做一個小練習,說不定對大家會有所幫助。請同學們拿出鉛筆,將“圓臉”的“圓”、“小氈帽”的“小”和“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一句話輕輕畫掉,然后看看他是誰,與他相對照,少年閏土有什么樣的特點。
生:(用筆畫掉有關(guān)詞句)
師:同學們都畫好了。哪位同學來說說看呀?
生:這已經(jīng)不是少年閏土,而是另外一個什么人了。
生:這簡直就是中年閏土!
生:和這個人相比,閏土具有“年輕”的特點,因為他的臉是“圓”的,他戴的是一頂“小”氈帽。
生:我們還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因為他的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人進入中年之后,便不會這樣了。
生:畫掉這幾個詞句后,我們知道了閏土是一個年輕而又天真活潑的孩子。
師:說很好。再仔細地讀一讀這句話,看閏土還有怎樣的特點。
生:……
師:讓我們再來做一個練習,看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們用鉛筆將“紫色的”一詞劃掉,然后換上“蒼白的”或“臘黃的”一類詞語,讀后說說有什么體會。
生:這一換我們看出閏土還具有“健康”這樣一種特點,因為他的臉是“紫色的”。
生:閏土整天在海邊瓜地看瓜,在海邊拾貝殼、看跳魚兒,他的臉經(jīng)風吹日曬已經(jīng)變成紫色的了,這恰好說明他非常健康。
生:課文第二段說過,閏土是一個“忙月的兒子”,是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他生活在農(nóng)村,不像作者那樣整天呆在高墻大院之中,所以他的臉是“紫色的”。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F(xiàn)在哪一位同學總結(jié)一下閏土具有哪些特點?
生:閏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潑這樣幾個特點。
師:閏土具有這樣一些特點,形象非常可愛。可惜課文中沒有寫到“我”是怎樣的一種形象。你們能不能根據(jù)閏土的形象特點來想象一下“我”會有怎樣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據(jù),合乎邏輯。
生:我想“我”一定是一張蒼白的臉,頭上戴一頂瓜皮小帽,身上穿一件絲綢做成的小馬褂。
師:你為什么會這樣想呢?
生:因為“我”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家境也好”,所以他會是這樣子。
生:他的身體一定不好,來一陣風就會吹倒,因為他整天呆在高墻大院中,連門都不出……
師:你們從“圓臉”的“圓”字還看出了什么?
生:我想他一定長著一張白白的胖臉,肚子也是鼓鼓的……
眾:(笑)
師:你為什么這樣想?
生:因為“我”整天呆在高墻大院中,連門都不出,所以他的臉一定又白又嫩;他整天不干活,肚子一定是大的。
眾:(笑)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很豐富。當然,實際的生活情況也許并不像我們同學所說的那樣,但是我們今天并不是要討論某個人的真實樣子,我們今天是要學會一種方法棗想象的方法。
只要我們的想象合乎邏輯、合乎規(guī)律就行。
……
【《少年閏土》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少年閏土》賞析06-22
《少年閏土》的片段賞析及評價12-12
關(guān)于少年閏土的片段賞析11-11
少年閏土教案09-22
少年閏土教案11-12
語文《少年閏土》課文03-14
少年閏土教學方案08-30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3-25
《少年閏土》教學設計05-24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