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匯編15篇)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
竹枝詞·瞿塘峽口水煙低
唐代 白居易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fēng)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怪來調(diào)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簡析
四句之中沒有介紹是什么人在唱《竹枝》,是男還是女,以及他因?yàn)槭裁匆@樣一種凄涼哀怨的曲子。而只是說在瞿塘峽口,白帝城頭,月亮西沉?xí)r,煙霧迷漫,一陣陣歌聲遠(yuǎn)遠(yuǎn)傳來,悲涼凄楚,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唱到聲情凄苦之處,音調(diào)梗塞,致使周圍宿猿棲鳥,齊聲悲啼,更烘托出這一曲哀婉動人的悲歌。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交代地點(diǎn)、時間和周圍的環(huán)境!八疅煹汀泵鑼懡嫔蠠熿F迷漫,給人造成一種壓抑之感;“月向西”說明時間之晚。在這煙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應(yīng)該是遇到了極其悲傷的事,郁憤不能自已,故發(fā)而為歌,聲調(diào)凄慘。末句“寒猿暗鳥一時啼”以環(huán)境烘托歌聲的悲哀!端(jīng)注》引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痹厨Q鳥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涼的歌聲牽動了鳥啼猿鳴,而猿鳥鳴啼又成為《竹枝》的'協(xié)奏曲,更加倍襯托出悲歌凄愴的情境氣氛。詩歌寫得如此凄婉動人,與當(dāng)時詩人寂寞的心情有關(guān)。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2
原文
竹枝詞·瞿塘峽口水煙
白居易〔唐代〕
瞿塘峽口冷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
唱到竹枝聲咽處,寒猿晴鳥一時啼。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巴東船舫上巴西,波面風(fēng)生雨腳齊。
水蓼冷花紅蔟蔟,江蘺濕葉碧萋萋。
江畔誰人唱竹枝,前聲斷咽后聲遲。
怪來調(diào)苦緣詞苦,多是通州司馬詩。
簡析
四句之中沒有介紹凄什么人在唱《竹枝》,凄男還凄女,以及他因?yàn)槭裁匆@樣一種凄涼哀怨的曲子。而只凄說在瞿塘峽口,白帝城頭,月亮西沉?xí)r,煙霧迷漫,一陣陣歌“遠(yuǎn)遠(yuǎn)傳來,悲涼凄楚,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唱到“情凄苦之處,音調(diào)梗塞,致使周圍宿猿棲鳥,齊“悲啼,更烘托出這一曲哀婉動人的`悲歌。
“瞿塘峽口水煙低,白帝城頭月向西”交代地點(diǎn)、時間和周圍的環(huán)境!八疅煹汀泵鑼懡嫔蠠熿F迷漫,給人造成一種壓抑之感;“月向西”說明時間之晚。在這煙波江上,深宵夜半,竟有人吟唱一首悲歌,應(yīng)該凄遇到了極其悲傷的事,郁憤不能自已,故發(fā)而為歌,“調(diào)凄慘。末句“寒猿暗鳥一時啼”以環(huán)境烘托歌“的悲哀。《水經(jīng)注》引漁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淚沾裳。”猿鳴鳥啼原本似人之哭泣,悲涼的歌“牽動了鳥啼猿鳴,而猿鳥鳴啼又成為《竹枝》的協(xié)奏曲,更加倍襯托出悲歌凄愴的情境氣氛。詩歌寫得如此凄婉動人,與當(dāng)時詩人寂寞的心情有關(guān)。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3
【原文】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注釋】
山桃:野桃。
上頭:山頭,山頂上。
【譯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紅艷艷的開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著旁邊的懸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見了,認(rèn)為丈夫的喜愛如同這桃花轉(zhuǎn)瞬即逝,而無限的憂愁就如這源源不斷的江水。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一共九首,寫于公元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xué)習(xí)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當(dāng)?shù)孛窀璧那V,制成新的《竹枝詞九首》,描寫當(dāng)?shù)厣剿L(fēng)俗和男女愛情,富于生活氣息。體裁和七言絕句一樣。但在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民歌氣息濃厚。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賞析】
頭兩句寫眼前景色:“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寫滿山桃花紅艷艷,下句寫江水拍山而流,描寫了水戀山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對詩中的女子來講,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無限痛苦:“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這兩句是對景抒情,用的是兩個比喻:花紅易衰,正像郎君的愛情雖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絕,正好像自己的無盡愁苦。這兩句形象地描繪出了了這個失戀女子的內(nèi)心痛苦。比喻貼切、動人,使人讀了,不禁為這個女子在愛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動。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庇媒葦M亡國之痛的深沉悠長,歷來被人們稱為寫愁的名句,其實(shí)這正是從“水流無限似儂愁”一句脫胎而來的。
這首詩和前首詩一樣,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興手法,先寫眼前水戀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來作比喻,抒寫愁緒,從而形象地描繪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全詩比喻新穎別致,形象感強(qiáng)。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4
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翻譯/譯文
江邊的楊柳青青,垂著綠色枝條,水面一片平靜。忽然聽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聲音。東邊出著太陽,西邊還下著雨。沒有晴天吧,卻還有晴的地方。
注釋
竹枝詞:是巴渝民歌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
唱:一說“踏”。唱歌聲,西南地區(qū),民歌最為發(fā)達(dá)。男女的結(jié)合,往往通過歌唱;在戀愛時,更是用唱歌來表情達(dá)意。踏歌,是民間的一種歌調(diào),唱歌時以腳踏地為節(jié)拍。
東邊道是二句:語意雙關(guān),“東邊日出”是“有晴”,“西邊雨”是“無晴”!扒纭薄扒椤蓖簦坝星纭薄盁o晴”是“有情”“無情”的隱語。東邊句表面是“有晴”“無晴”的說明,實(shí)際卻是“有情”“無情”的比喻。歌詞要表達(dá)的意思是聽歌者從那江上歌聲聽出唱者是“有情”的。末句“有”“無”著重的是“有”。
賞析/鑒賞
竹枝詞是巴渝(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聲調(diào)宛轉(zhuǎn)動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diào)填詞,寫了十來篇,這是其中一首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它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shí)知道對方的態(tài)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dān)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fù)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dá)。
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江邊楊柳,垂拂青條;江中流水,平如鏡面。這是很美好的環(huán)境。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在這樣動人情思的環(huán)境中,她忽然聽到了江邊傳來的歌聲。那是多么熟悉的聲音!一飄到耳里,就知道是誰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后的心理活動。姑娘雖然早在心里愛上了這個小伙子,但對方還沒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從江邊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似乎是對自己多少有些意思。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這個人啊,倒是有點(diǎn)象黃梅時節(jié)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diǎn)捉摸不定了。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
這種根據(jù)漢語語音的特點(diǎn)而形成的表現(xiàn)方式,是歷代民間情歌中所習(xí)見的.。它們是諧聲的雙關(guān)語,同時是基于活躍聯(lián)想的生動比喻。它們往往取材于眼前習(xí)見的景物,明確地但又含蓄地表達(dá)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吳聲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這種諧聲雙關(guān)語來表達(dá)戀情。如《子夜歌》云:“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xiāng)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保g是當(dāng)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guān)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保ǖ牡,明朗貌。由豫,遲疑貌。芙蓉也就是蓮花。見蓮,雙關(guān)見憐。)《七日夜女歌》:“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保ㄒ?yàn)闀匐x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guān)。)
這類用諧聲雙關(guān)語來表情達(dá)意的民間情歌,是源遠(yuǎn)流長的,自來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作家偶爾加以摹仿,便顯得新穎可喜,引人注意。劉禹錫這首詩為廣大讀者所愛好,這也是原因之一。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5
吳門竹枝詞四首·其四·小滿
【清代】王泰偕
調(diào)劑陰晴作好年,麥寒豆暖兩周旋。
枇杷黃后楊梅紫,正是農(nóng)家小滿天。
【譯文】
對陰雨和晴天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卣{(diào)整,設(shè)計出一個好豐年;麥子需要寒雨,而大豆需要暖陽,兩處都要周全照顧到。
在枇杷成熟變黃之后,楊梅也漸漸變成紫色,這正是農(nóng)家盈滿的小滿節(jié)氣呀!
【注釋】
調(diào)劑:對什么加以適當(dāng)?shù)恼{(diào)整。
周旋:周全照顧。
【賞析】
這是清代詩人王泰偕的一首小滿詩。王泰偕寫得節(jié)氣詩,淺顯易懂,生動有趣,極富農(nóng)家氣息。比如他的立夏詩,“梅綠櫻紅春二清,果然立夏見三新。憐他一點(diǎn)羞光念,也比深宮獻(xiàn)廟真!币彩侨绱饲逍旅撍,令人耳目一新。
這首小滿詩,能夠緊緊抓住小滿天天氣無常,水果成熟的顯著特點(diǎn),寥寥數(shù)筆,將一幅農(nóng)家鄉(xiāng)村小滿天勾勒出來,實(shí)屬妙手偶得之佳作。一、二句,“調(diào)劑陰晴作好年,麥寒豆暖兩周旋!笔钦f,對陰雨和晴天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卣{(diào)整,設(shè)計出一個好豐年;麥子需要寒雨,而大豆需要暖陽,兩處都要周全照顧到。
這兩句交代了小滿節(jié)氣的多情姿態(tài),殷勤調(diào)護(hù),麥寒豆暖,都要一一滿足。詩人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小滿天氣的溫情脈脈,以及對于小滿天氣特殊的情感。
三、四句,“枇杷黃后楊梅紫,正是農(nóng)家小滿天。”是說,在枇杷成熟變黃之后,楊梅也漸漸變成紫色,這正是農(nóng)家盈滿的小滿節(jié)氣呀!
這兩句交代了小滿節(jié)氣的獨(dú)特現(xiàn)象,枇杷黃、楊梅紫,時令水果紛紛登場,每人都等著一飽口福。黃色紫色視覺效果的排列,增加了人們對于小滿節(jié)氣的.期待與喜愛。這是一個色彩斑斕的時節(jié),也是一個等待豐收的時節(jié)。最后兩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成為小滿節(jié)氣重要的代表名句之一。
“枇杷黃后楊梅紫,正是農(nóng)家小滿天!弊T复蠹倚M,都能收獲好運(yùn)氣,收獲屬于自己的勝利果實(shí),“百尺竿頭,更進(jìn)一步”。
【作者】
王泰偕字平三,又字景韓,號警庵,邑增貢生,翰林院體詔,道光十二年生,光緒二十二年卒。有《青箱詩鈔》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6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閑庭敘話
唐時詩歌文化昌盛,大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在這樣繁榮的文化中,有辭藻華麗的宮廷詩文,自然也就有清新自然的民間小調(diào)。如劉禹錫這一首《竹枝詞》,以模擬民間情歌的手法,在詩詞界,也占了一席之地。
那時春風(fēng)十里,楊柳依依,江水初平,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景致。而正是在這番好景致中,少女忽然聽到了江面上或疾或緩的踏歌聲。聽那溫潤聲線,似乎來自江岸某一位少年郎,而少年郎動人的歌聲,猶如一方擲入平靜江水的石子,頃刻間,勾起江上漣漪陣陣,也牽動了少女心中情思。
美景,美人,少年郎。一切都恰到好處,適逢其會。天,將黑未黑時最美,愛,將愛未愛時最動人。那姑娘也是動了芳心,卻猜不透江邊那少年郎的心思,不知如何是好,只能一邊輾轉(zhuǎn)反側(cè),一邊忐忑不安地等候。這姑娘微妙的心理變化,正如《竹枝詞》中所唱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般。
這“晴”與“情”乃同音,詩人便一語雙關(guān),既說那天氣反復(fù)無常,陰晴不定,令人捉摸不透,也是說那江邊少年郎歌聲里的情愫,似有還無,惹得姑娘心中小鹿亂撞,而又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那姑娘后來是否循著歌聲找到了江岸邊的少年郎,是否成就了這一番良緣?可無論成與敗,這一首《竹枝詞》終歸是道出了許多女兒家怦然心動時微妙而楚楚的心思,引人歡喜動容。
文史拾遺
《竹枝詞》
《竹枝詞》是巴渝的`一種民歌,人們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賽歌時,誰唱得最多,誰就是優(yōu)勝者。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采用當(dāng)?shù)孛窀璧那V,制成新的《竹枝詞》,描寫當(dāng)?shù)氐纳剿L(fēng)俗和男女愛情,富有生活氣息。體裁則和七言絕句一樣。寫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語言清新活潑,生動流暢。劉禹錫創(chuàng)作了多首《竹枝詞》,這是其中一首。
自從劉禹錫的《竹枝詞》盛行于世,各地文人爭相模仿,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類似的作品。有些還在每首詩下附上說明,使得“竹枝詞”這個名詞幾乎變成了“風(fēng)土詩”的代稱。
雙關(guān)
雙關(guān)隱語在歷代民間情歌中十分常見。它們往往取材于眼前習(xí)見的景物,明確但又含蓄地表達(dá)微妙的感情。文學(xué)作品中就有一些使用這種諧聲雙關(guān)語來表達(dá)戀情。如《子夜歌》云:“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xiāng)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薄皻g”是當(dāng)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guān)“吾子”,即我的愛人!镀呷找古琛罚ㄆ湮澹骸巴駥D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币?yàn)榫凵匐x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guān)語。
這類用諧聲雙關(guān)語來表情達(dá)意的民間情歌,是源遠(yuǎn)流長的,一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作家偶爾加以模仿,便顯得新穎可喜,引人注意。
多情劉郎
受儒家思想影響和封建禮教束縛,秦漢以來的中國古代詩人很少有大膽正面描寫男女愛情的。到了中唐,一位自稱“劉郎”、很有個性的詩人走出了“禁區(qū)”,以一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唱響了中國情詩的新篇章,此人便是劉禹錫。除此之外,他還有“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而后代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和“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觀的“飛紅萬點(diǎn)愁如海”均可看出對劉禹錫詩句的模仿。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7
《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唐代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譯文
春天,鮮紅的野桃花開滿山頭,蜀江的江水拍打著山崖向東流去。
容易凋零的桃花就像郎君的情意,這源源不斷的江水就像我無限的憂愁。
注釋
1、山桃:野桃。上頭:山頭,山頂上。
2、蜀江:泛指四川境內(nèi)的河流。
3、衰:凋謝。
全文賞析
頭兩句寫眼前景色:“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寫滿山桃花紅艷艷,下句寫江水拍山而流,描寫了水戀山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對詩中的女子來講,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無限痛苦:“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边@兩句是對景抒情,用的是兩個比喻:花紅易衰,正像郎君的愛情雖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絕,正好像自己的無盡愁苦。
這兩句形象地描繪出了了這個失戀女子的內(nèi)心痛苦。比喻貼切、動人,使人讀了,不禁為這個女子在愛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動。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庇媒葦M亡國之痛的深沉悠長,歷來被人們稱為寫愁的名句,其實(shí)這正是從“水流無限似儂愁”一句脫胎而來的。
這首詩和前首詩一樣,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興手法,先寫眼前水戀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來作比喻,抒寫愁緒,從而形象地描繪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全詩比喻新穎別致,形象感強(qiáng)。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8
竹枝詞 明朝
何景明
十二峰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
青楓江上孤舟客,不聽猿啼亦斷腸。
《竹枝詞》注釋
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
瞿塘:即瞿塘峽,險峻為三峽之首。
孤舟客:作者自指。
《竹枝詞》賞析
竹枝詞本為民歌,大抵唐人所寫多為兒女柔情,或離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題外,多歌詠風(fēng)俗人情。這首竹枝詞為作者舟過瞿塘峽的旅思之作。長江三峽凄清冷峻自古聞名,“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jīng)注》)。作者此時孤舟過峽,眼見秋草荒蕪,寒月當(dāng)空,冷煙縈繞,峽深流急,令人膽寒心悸。作者在此“實(shí)話實(shí)說”,倒跳出了前人窠臼。這樣寫來更見出瞿塘峽之險,“斷腸”并非是凄厲的'猿聲,而是這陰森恐怖的江峽,江峽之險才是令人“斷腸”的真正原因。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9
作品原文
竹枝詞
何景明
十二峰①頭秋草荒,冷煙寒月過瞿塘②。
青楓江上孤舟客③,不聽猿啼亦斷腸。
作品注釋
①十二峰:指巫山十二峰。
②瞿塘:即瞿塘峽,險峻為三峽之首。
、酃轮劭停鹤髡咦灾浮
作品賞析
竹枝詞本為民歌,大抵唐人所寫多為兒女柔情,或離人旅思;后世所作,除上述主題外,多歌詠風(fēng)俗人情。這首竹枝詞為作者舟過瞿塘峽的旅思之作。長江三峽凄清冷峻自古聞名,“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酈道元《水經(jīng)注》)。作者此時孤舟過峽,眼見秋草荒蕪,寒月當(dāng)空,冷煙縈繞,峽深流急,令人膽寒心悸。作者在此“實(shí)話實(shí)說”,倒跳出了前人窠臼。這樣寫來更見出瞿塘峽之險,“斷腸”并非是凄厲的猿聲,而是這陰森恐怖的江峽,江峽之險才是令人“斷腸”的真正原因。
作者簡介
何景明(公元1483—1521年),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fù)山人,信陽(今屬河南省)人。自幼聰慧,八歲能文,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十九歲中進(jìn)士,授中書舍人。正德初,宦官劉瑾擅權(quán),何景明謝病歸。劉瑾誅,官復(fù)原職。官至陜西提學(xué)副使。是明代“文壇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并稱文壇領(lǐng)袖。其取法漢唐,一些詩作頗有現(xiàn)實(shí)內(nèi)容。性耿直,淡名利,對當(dāng)時的黑暗政治不滿,敢于直諫,曾倡導(dǎo)明代文學(xué)改革運(yùn)動,著有辭賦32篇,詩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復(fù)集》38卷。墓地在今信陽師范學(xué)院大復(fù)山。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0
竹枝詞-劉禹錫
作者:唐代, 劉禹錫
竹枝詞-劉禹錫原文:
竹枝詞
作者: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注釋:
1. 竹枝詞:巴渝(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的民歌。歌詞雜詠當(dāng)?shù)仫L(fēng)物和男女愛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這一優(yōu)美的民間文學(xué)形式,曾引起一些詩人愛好并仿制。劉禹錫仿作的《竹枝詞》現(xiàn)存十一首。2. 晴:與“情”同音,詩人用諧音雙關(guān)的手法,表面上說天氣,實(shí)際上是說這歌聲好像“無情”,又好像“有情”,難以捉摸。
竹枝詞-劉禹錫拼音解讀:
zhú zhī cí
zuò zhě :liú yǔ xī
yáng liǔ qīng qīng jiāng shuǐ píng ,wén láng jiāng shàng chàng gē shēng 。
dōng biān rì chū xī biān yǔ ,dào shì wú qíng hái yǒu qíng 。
相關(guān)翻譯
這是一個春風(fēng)和煦的日子,江邊楊柳依依,柳條輕拂著水面;江中流水平緩,水平如鏡。
在這動人情思的環(huán)境中,這位少女忽然聽到了江面上飄來的聲聲小伙子的'歌聲。這歌聲就像一塊石頭投入平靜的江水,濺起一圈圈漣漪一般,牽動了姑娘的感情波瀾。
相關(guān)賞析
這是一首表現(xiàn)男女愛情的詩!皸盍嗲嘟,聞郎江上唱歌聲。”“唱歌聲”,一作“踏歌”,是民間的一種傳統(tǒng)歌調(diào)。唱歌時用腳踏地打節(jié)拍。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民歌很發(fā)達(dá),男女的結(jié)合,往往通過唱歌。在戀愛時,更是用唱歌來表達(dá)愛情。這兩句是說,江邊楊柳青青,我聽到了你在江上的唱歌求愛的聲音!皷|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薄盁o晴”、“有晴”,雙關(guān)語!扒纭迸c“情”同音,即無情、有情的意思!暗朗恰保蛔鳌皡s是”。這兩句的意思是,東邊出太陽西邊下雨,要說是無晴(情)又像是有晴(情)。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婦女羞怯的愛情。像“楊柳”、“東邊”、“道是”等句,有濃厚的民歌色彩,說出了男女健康的愛情生活。
作者介紹
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1
唐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七)
原文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注釋
長恨:常恨。
水:指瞿塘峽的水,瞿塘峽以地險、浪急著稱。
賞析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兇險,“等閑平地”也會起波瀾,令人防不勝防?這是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之言。劉禹錫參加永貞改革失敗以后,屢受小人誣陷、權(quán)貴打擊,兩次被放逐,長達(dá)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維艱,兇險異常,故有此憤世嫉俗之言。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劉勝,晚年自號廬山人。劉禹錫為貞元九年(793)進(jìn)士。初在淮南節(jié)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記室,為杜佑所器重。后從杜佑入朝,為監(jiān)察御史。貞元末,與柳宗元,陳諫、韓曄等結(jié)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個以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集團(tuán)。后任朗州司馬、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禮部郎中、蘇州刺史等職,劉禹錫的最后一任是太子賓客,故后世題他的詩文集為《劉賓客集》。白居易贊其“彭城劉夢得,詩豪者也”,故劉禹錫又譽(yù)為中唐“詩豪”之稱,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學(xué)家、詩人和散文家。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2
竹枝詞
作者: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注釋
晴:與情字諧音,雙關(guān)妙用。
譯文
江邊楊柳,樹葉青青,江水平緩地流動,一葉輕舟在江上行駛。岸上少女忽然聽到舟中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她從歌聲獲得的印象是,對方雖沒有更明確的表示,卻似乎有些情意。這真好象黃梅季節(jié)晴雨不定的天氣,說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是雨天吧,東邊還出著太陽,令人捉摸不定,是無“情“(晴)還是有“情”(晴)呢?
《竹枝詞》賞析:
《竹枝詞》是巴渝一帶的民間歌謠,劉禹錫在任夔州刺史時,依照這種歌謠的曲調(diào)寫了十來首歌詞,以本篇最為著名。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用歌聲來傳情,這或者是單方面的,或者是雙方之間的.。細(xì)想起來,這一種歌聲真是很微妙的。它不像普通的語言表述,需要合適的氣氛,恰當(dāng)?shù)奶幚,并且要考慮一定的后果;它可以憑空而來,輕妙地游動著,閃爍著,忽遠(yuǎn)忽近,似是而非;它猶如心情的觸須,彼此試探,相互打量,或一觸而退,或糾纏不休。你不能夠簡單的把歌詞視為明確的約定,卻也不能說它只是虛情假意的游戲——歌不過是一個開頭,后面的故事還有待雙方來編寫。
這是一首用民歌體寫的戀歌。
愛情是難以言說也難以持久的東西,當(dāng)它正處在朦朧狀態(tài),正處在有情無情之間時,也許是最令人心動的吧?曾經(jīng)相戀的人,最終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說,就是結(jié)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趨向了平淡;“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回想起來,真是縹緲如夢。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3
瞿塘嘈嘈十二灘, 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閑平地起波瀾。
詩詞賞析:
這是《竹枝詞九首》的第七首。詩從瞿塘峽的艱險借景起興,引出對世態(tài)人情的感慨。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急湍,形勢最為險要,古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峽中尤多礁石險灘,峽口有“滟滪堆”,就是一巨大石灘!蚌奶拎朽惺䴙,人言道路古來難”,就描繪出瞿塘峽的.這種險阻形勢。“嘈嘈”,流水下灘發(fā)出的嘈雜聲!笆䴙保⒎谴_數(shù),猶言險灘之多,其險絕情況也就可以想見了。面臨著驚濤拍岸、險阻重重的瞿塘峽,詩人不禁由江峽之險聯(lián)想到當(dāng)時的世態(tài)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瞿塘峽之所以險,是因?yàn)樗杏械赖离U灘,而人間世道“等閑平地”也會起波瀾,豈不令人防不勝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兇險。這是詩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慨之言。劉禹錫參加永貞改革失敗以后,屢受小人誣陷,權(quán)貴打擊,兩次被放逐,達(dá)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維艱,兇險異常,故有此憤世嫉俗之言。長恨,顯示出長期埋在詩人心中的,對那些慣于興風(fēng)作浪、無事生非、陷害無辜的無恥之徒的無比忿恨。說瞿塘之險用“人言”提起,意為盡人皆知;嘆人心之險則用“長恨”領(lǐng)出,主語是詩人自己,點(diǎn)出自己在現(xiàn)實(shí)的經(jīng)歷和體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態(tài),并且明確表示了自己對它的態(tài)度。兩句之間有轉(zhuǎn)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險,在人之言與我之恨之間過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而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4
原文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譯文
春天,鮮紅的野桃花開滿山頭,蜀江的江水拍打著山崖向東流去。
容易凋零的桃花就像郎君的情意,這源源不斷的江水就像我無限的憂愁。
注釋
山桃:野桃。上頭:山頭,山頂上。
蜀江:泛指四川境內(nèi)的河流。
衰:凋謝。
賞析
這首詩是寫一位深情女子在愛情受到挫折時的愁怨。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負(fù)心,這原是一個很古老的主題,而表現(xiàn)這個古老主題的這首小詩,其情景之渾化無跡,意境之高妙優(yōu)美,卻是罕見無比的。
頭兩句寫眼前景色:“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鄙暇鋵憹M山桃花紅艷艷,下句寫江水拍山而流,描寫了水戀山的情景,這樣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對詩中的女子來講,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無限痛苦。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边@兩句是對景抒情,用的是兩個比喻:花紅易衰,正像郎君的愛情雖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絕,正好像自己的無盡愁苦。這兩句形象地描繪出了了這個失戀女子的內(nèi)心痛苦。比喻貼切、動人,使人讀了,不禁為這個女子在愛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動。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庇媒葦M亡國之痛的深沉悠長,歷來被人們稱為寫愁的名句,其實(shí)這正是從“水流無限似儂愁”一句脫胎而來的。
這首詩和前首詩一樣,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興手法,先寫眼前水戀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來作比喻,抒寫愁緒,從而形象地描繪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全詩比喻新穎別致,形象感強(qiáng)。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寫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長慶二年)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劉禹錫非常喜愛這種民歌,他學(xué)習(xí)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當(dāng)?shù)孛窀璧那V,制成新的《竹枝詞九首》。本詩即是其中一首。
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5
原文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賞析
這首詩寫于作者貶居夔州(今四川奉節(jié))期間。夔州是竹枝詞的故鄉(xiāng),“里中兒”每每“聯(lián)歌竹枝”,“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佇不可分,而含思宛轉(zhuǎn),有淇濮之艷”(《竹枝詞九首引》)。這不免引起他仿作的興趣,于是依調(diào)填詞,前后寫成《竹枝詞》十一首。這是其中一首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作品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其內(nèi)心世界是微妙而豐富的。盡管其情早有所鐘,但對方卻尚未明確表態(tài),所以她一點(diǎn)芳心不免多方揣度。作者巧妙地采用融人情于物態(tài)的手法,紆曲有致地表現(xiàn)了她那種乍陰乍晴、時憂時喜的特定心理。
首句渲染環(huán)境。楊柳綻青,江水平堤,見出這是極易撩人情思的早春季節(jié)。環(huán)境若此,季節(jié)若此,無怪女主人公要產(chǎn)生纏綿悱惻的“懷春”之情了。次句借歌聲為媒介,揭出女主人公心理活動的'指向——“郎”無疑便是她朝思暮想的心上人。在這般充滿詩情畫意的環(huán)境、季節(jié)中,渴望著愛的甘霖的她忽然聽到了“郎”那動聽而又費(fèi)解的歌聲。她苦苦地思索和琢磨:這歌聲究竟表達(dá)了什么呢?能不能據(jù)此斷定他對自己一往情深、恰如自己對他那樣呢?答案是:“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边@似乎純系刻劃景物,其實(shí)正是對人物特定心理的一種巧妙折射。明人謝榛認(rèn)為這兩句“措辭流麗,酷似六朝”(《四溟詩話》)。所謂“六朝”,是指六朝樂府民歌。六朝樂府民歌多用諧音雙關(guān)語來表達(dá)戀情,如以“蓮”諧“憐”、以“碑”諧“悲”、以“籬”諧“離”等等。的確,作者這里是效法六朝樂府民歌,以天氣的“無晴”與“有晴”諧人物的“無情”與”有情”。春末夏初之際,南方的天空中常常出現(xiàn)如是的奇景:這邊白云翻卷、雨簾高掛,那邊卻紅日朗照、一片晴明。作者便以這一氣候特點(diǎn)來寫照女主人公的心境,她的始而驚喜、繼而疑慮、終而迷惘,都融合在這“道是無晴還有晴”的物態(tài)中,她多么希望心上人的態(tài)度能更加明朗些,源源不斷地向她發(fā)射愛的信息。然而,也許為了考驗(yàn)她的真誠,對方的歌聲卻偏偏如此暖昧,害得她忐忑不安,費(fèi)盡猜詳。這些,雖然作者并沒有直接表述出來,讀者卻不難意會。正因?yàn)樽髡卟捎眠@種移情入景、欲吐還吞的抒情方式,全詩顯得情思宛轉(zhuǎn),余味無窮。(蕭瑞峰)
詞意高妙,元和間誠可以獨(dú)步。道風(fēng)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謂同工而異曲也。(〔宋〕黃庭堅《跋劉夢得竹枝歌》)
《竹枝詞》云:“楊柳青青江水平……”予嘗舟行苕溪,夜聞舟人唱《吳歌》歌中有此兩句,余皆雜以俚語,豈非夢得之歌自巴渝流傳至此乎?(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十二)
此首起二句,以風(fēng)韻搖曳見長。后二句言東西晴雨不同,以“晴”字借作“情”字。無情而有情,言郎踏歌之情,費(fèi)人猜疑。雙關(guān)巧語,妙手偶得之。(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02-27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09-18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02-12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通用)02-27
【精】竹枝詞原文及賞析04-19
竹枝詞九首原文及賞析08-03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匯編12篇】02-28
(合集)竹枝詞原文及賞析11篇02-12
竹枝詞原文及賞析大全(11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