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期中考試總結:期中考試思考
期中考試結果揭曉,成績應該是不令人滿意。同樣是《期中測試A卷》,和107班相比,“優(yōu)秀”的,差距甚遠,我們班只有十幾個人,獲“良”的,倒有40幾個,獲“一般”的,有7個,不及格的一個。這樣的成績,怎么不得不思考?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學生進入六年級,超;钴S,性格浮躁,教室里經常亂糟糟的。每節(jié)上課,教室里好幾分鐘才能勉強安靜下來,很多時候,$2老師生氣。很多學生,眼中無視老師的存在,班級管理倍感困惑。面對這樣的現狀,做班主任的擔憂,教育如何能進行下去?現在的六年級學生,獨生子女,個性強,不接受批評。如果犯了錯,老師批評他,老師沒生氣,學生生氣了,更談不上嚴厲,做了25年班主任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二、學生進入六年級,知識層次提高了,難度增大了。如果學生還只是滿足于中低年級時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自然也就適應不了現在的“應試”。高年級的語文,更注重積累、思考、細致、專注,對詞語、句子、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膚淺的認識上,必須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字、詞,有一詞多義,多音字,形近字的區(qū)別,詞語有近、反義詞,理解詞語意思,一個詞語的不同意思分別造句等,課文內容的學習,要求抓重點詞句加以體會,要有自己對句子的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有的句子可以從多方面加以理解,學生的思考比較簡單,但往往考試中的“短文閱讀”,答題要求完整,才能不扣分,答對一點給相應的分!盎A知識”這一板塊,語文書上有的,學生平時的反復學習鞏固運用,基本上可以不丟分,課外的,學生的積累還不夠。學生看得書比較多,但有好的積累的習慣的不多。“閱讀”這一板塊,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白魑摹边@一板塊,學生作文字數可以達到要求,內容要求達不到,敘述沒有重點,從頭到尾一氣呵成。比如說:期中考試作文,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學生寫了500多字,但文中沒兩處地方能讓讀者深受感動,有的可能就是用一句話提到“這件事真讓我感動”,怎么感動?為什么感動?沒寫出來。
三、單人單桌考試,學生得到的是真實成績。雖說比較起來有差距,但只要我們同學能認真分析自己的原因,能給自己一個目標,朝著目標不斷地努力,期末考試時,應該會有更理想的成績。一起努力!
【期中考試總結:期中考試思考】相關文章:
期中考試后的反思考試的意義所在09-26
期中考試總結07-02
期中考試總結07-15
期中考試的總結06-24
對期中考試的總結03-13
期中考試總結10-02
期中考試的總結11-23
期中考試總結06-13
期中考試物理總結07-22
期中考試后總結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