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擺渡人讀書筆記摘抄 推薦度:
- 擺渡人讀書筆記 推薦度:
- 擺渡人的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擺渡人》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擺渡人》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擺渡人》讀書筆記1
最近,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這是一部心靈治愈系小說,它可以與《追風箏的人》相媲美。
主人公迪倫,一位還在上學的女學生。她認為自己在吉斯夏爾中學沒有真正的伙伴,她只能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而且與媽媽交談的格格不入也讓她更加反感現(xiàn)在的`生活。所以,她踏上了一趟列車,去尋找父親,但,她還不知道,這是一趟沒有歸途的列車。
起初,迪倫還是個孩子。她在啟程時糾結(jié)與矛盾的心理,已經(jīng)把她的單純暴露得一清二楚。她拿起,放下,藏起,又取出,拿起,充分展示了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內(nèi)心的脆弱與惶恐。此刻,它需要愛的澆灌。
在火車上發(fā)生意外后,他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完成使命幫她度過荒原的時候,發(fā)生了一系列事情,使迪倫從剛開始對崔斯坦的依賴變成了無法割舍的感情。
迪倫在已經(jīng)穿過荒原后,知道可以回到荒原,她不惜自己可能會魂飛魄散,可能從此灰飛煙滅,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出發(fā)。
返回的途中,她與水怪殊死搏斗,他心中一定要見到崔斯坦的堅定信念,致使她度過了一難又一難,粗粗閱讀,以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說,但細細品味,這是一個小女孩破繭成蝶的心靈旅途。
最后,他們相逢在新的世界,萬千思緒涌上心頭,只剩一句:嗨,原來你也在這里。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書筆記2
書看完3天了才來寫書評。記得剛看到50多頁時,看評論說不太好就差點要放棄,還好堅持看下來了。
一開始挺懵的,想著應(yīng)該是關(guān)于人的成長,后來才知道是關(guān)于死后的靈魂,但讀起來竟然沒有一絲的`害怕,可能因為被女主迪倫一點也不害怕。
感觸最深的是愛情,愛是唯一支撐他們來回穿過荒原并活下來的動力,盡管在別人眼中有那么多的不可能,最后,當躺在擔架上的迪倫看到坐在草地上的崔斯坦那一幕,我竟然感動到不行。
當然,還有信念,若你鐵了心的要去做一件事,除了上帝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所有的阻礙也會為你讓路,有些事不是你做不到,是你根本沒想做到。
有些為迪倫的父母難過的,迪倫的眼中只有對崔斯坦的愛,至始至終都不是為了她的家人,甚至若沒有崔斯坦她寧愿就這樣死去也不愿意再穿越回來,回到父母身邊,或許青春期的孩子都這樣吧,想逃離一切,離父母越遠越好。
有時候就想整本書,迪倫就像做了一個夢,夢見死亡,夢見穿過荒原進入天堂,又為了愛情重新穿越回來,而這個夢讓她成長,讓她更樂觀堅強,最大的收獲是崔斯坦,是美好的愛情。我想當?shù)蟼愒俅位氐郊,回到學校,眼神中透露的除了幸福,還有另外四個字,無所畏懼。
《擺渡人》讀書筆記3
我想,我是個擺渡人。
他在岸這邊落水了,我要把他送到河那岸去。
河那岸有別人在等他,不是我,我是擺渡人。
世事如書,我偏愛你這一句,愿做個逗號,呆在你腳邊。
但你有自己的朗讀者,而我只是個擺渡人。
擺渡人不知道乘客究竟要去哪里,或者他寧愿停留原地。
想跟自己說,那些河流,你就別進去了。因為根本沒有彼岸。
擺渡人只能漂在河中心,坐在空蕩蕩的小船,呆呆看著無數(shù)激流,安靜等待淹沒。
你真傻。
即使這樣,哪怕重來一遍,我也不會改變自己的選擇。
我們喜歡計算,又算不清楚,那就不要算了
而有條路一定是對的`,那就是努力變好,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做自己。
然后面對整座海洋的時候,你就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完全屬于自己的世界。
我們都會上岸,陽光萬里,去哪里都是鮮花開放。
《擺渡人》讀書筆記4
1
常常有人問:讀書有什么用?網(wǎng)上的答案有千千萬萬。
其實,讀書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有一點讓我感觸很深。
通過讀書,我們能夠知道自己的世界是怎樣造就的,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是怎樣與這個世界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的。
那么,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應(yīng)該怎么做?
《擺渡人2:重返荒原》這本書就告訴了我們這個答案。
在《擺渡人》第一部中,女孩迪倫坐上火車去見未曾謀面的父親。
卻成為火車上唯一一個沒有生還的乘客,遇到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
每個靈魂在現(xiàn)實世界和天堂之間,都必須穿過一片荒原。
而擺渡人的職責就是帶著靈魂躲過惡鬼的吞噬,最終抵達天堂。
在這個過程中,迪倫和崔斯坦相愛了。
抵達天堂之后的迪倫不顧一切回到荒原尋找崔斯坦,將崔斯坦帶回了現(xiàn)實世界。
《擺渡人2:重返荒原》,則是續(xù)寫迪倫與崔斯坦來到現(xiàn)實世界后的故事。
2
故事梗概
女孩迪倫和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經(jīng)歷了異常驚心動魄的抉擇之后,終于打破生死界限,有驚無險地來到了現(xiàn)實世界。
與此同時,一位名叫蘇珊娜的擺渡人,窺探到他們逃離了荒原,因此心生向往。
為此她欺騙了一個由她引渡的靈魂,借助他的力量來到了現(xiàn)實世界。
他們引發(fā)了一場巨變:兩個擺渡人從荒原穿越到現(xiàn)實世界,造成兩個破洞,把荒原的惡鬼引到了現(xiàn)實世界,使無辜人類枉送性命。
最后,命運的審判者驟然降臨,冷酷地下達了判決:
擺渡人因私自離開荒原,放棄了神圣的職責,有罪。
判處崔斯坦和蘇珊娜返回荒原,成為惡鬼。
面對同樣的判決,崔斯坦和蘇珊娜卻有不一樣的結(jié)局。
崔斯坦和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明亮、凈朗的,閃著光芒,他們之間不僅相愛,還心懷善念。
哪怕來到現(xiàn)實世界,手無縛雞之力也要阻止惡鬼殺人。
審判者不愿將這道明亮、凈朗的光熄滅。
在崔斯坦拼上性命補上兩個破洞之后,特赦他繼續(xù)守在現(xiàn)實世界,防止惡鬼再度出現(xiàn),禍害人類,成全他和迪倫廝守終生。
而蘇珊娜和被她欺騙的靈魂杰克,他們之間的紐帶是黑色的、邪惡的,全由貪婪和自私結(jié)成。
他們不配得到審判者的同情和憐憫,最終只能步入死亡。
3
精彩賞析
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樣的。
在人間和天堂之間,必須要穿過一片荒原,這片荒原就是你的心境,你是什么樣的人,你的荒原就是什么樣的。
蘇珊娜曾經(jīng)帶過兩個靈魂。
一個叫邁克爾的男孩得了一種罕見的病癥,讓他一生都只能困在屋子中。
邁克爾的孱弱和膽怯吸引了很多惡鬼,在荒原路上困難重重。
靈魂在荒原上磨磨蹭蹭,是因為他們對未知的世界心存畏懼,每邁出一步都需要極大的勇氣。
而邁克爾顯然不具備這樣的勇氣。所以最終還是被惡鬼拖走了。
一個叫有瑜的老奶奶因年老得病去世。
但是她精力充沛,也不怨天尤人,反倒樂在其中。
蘇珊娜甚至都想不起來,有哪個靈魂是這么活力四射、熱情洋溢地踏上這段旅途的。
他們沿途幾乎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就跨越了荒原。
兩個不一樣的人,兩種不一樣的荒原。
荒原上一切都瞬息萬變,而這一切取決于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你的成長環(huán)境、你遇見的人、你遇見的事,形成你對這個世界的感知。
這個世界究竟是明亮還是灰暗完全取決于你的個人感知。
每個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與書中不同的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中,只有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以利益結(jié)成的紐帶是黑色的,以愛結(jié)成的.紐帶是潔白的。
崔斯坦和迪倫之間的紐帶是愛、是無私、是奉獻,最終得到審判者的特赦。
而蘇珊娜和杰克之間的紐帶是利益算計、是貪婪、是自私,最終只能走向毀滅。
書中,靈魂與擺渡人之間有紐帶,現(xiàn)實世界中,我們與他人也同樣有紐帶。
比如夫妻關(guān)系,一個和睦的家庭,需要愛、需要包容為基礎(chǔ),才得以幸福與長久。
如果這份關(guān)系摻雜了權(quán)利、地位、金錢,往往就會滋生出很多矛盾與糾紛,最終演變?yōu)槟吧,甚至仇人?/p>
父子、母女、朋友之間的關(guān)系同樣也是如此
4
結(jié)語
荒原如同人生,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荒原上,而每個人的荒原都是不同的。
一輩子很長,我們會遇到這世上各種不同的愛、不同的痛、不同的惡,不同的悲。
遇見這些愛、痛、惡、悲時,我們的心情決定了這個世界是好還是壞。
就像書中所言:荒原上的一切都瞬息萬變,心情只要稍一低落,就可能面臨凄風苦雨。
不可否認,人生有時候就是很艱難,心情就是很低落,這個世界就是很灰暗。
那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呢?
我的答案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難得喜歡。
當你發(fā)現(xiàn)你全神貫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中,所有的艱難都不算什么,整個世界都能因此而明亮起來。
如果說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那可以先從嘗試開始。
有時候不是因為喜歡才開始,也可以是因為開始了才喜歡。
所以,不管人生是喜是悲,只有自己才能擺渡自己,最終抵達天堂。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要永遠地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擺渡人》讀書筆記5
年齡漸長,平日所讀之書多是歷史名傳、雜志之類, 多少年已不再讀青春勵志、激蕩靈魂的書了, 近日偶讀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陡生感慨:人生就是不斷穿過一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堅定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孤獨而無助,同學的嘲弄、母親的冷漠,為了重溫久逝的父愛,她踏上了開往遠方的火車。不幸的是途中突發(fā)事故,等她拼命爬上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似乎專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帶她走向無邊的荒原,當她逐漸明白自己才是惟一的遇難者之后,并沒有悲觀頹廢,而是跟隨上帝派給她的擺渡人,越過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澤地惡水湖……。
面對隨時而至的惡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會魂飛魄散,成為孤魂野鬼,墜入地獄,亦幻成魔。因為責任,崔斯坦終于護送她到達靈魂的天堂,并再去擺渡一個接一個的靈魂,機械地周而復(fù)始就是他的工作,從不曾思考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愛,迪倫竟走出多少冤魂夢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從柔弱到堅強,從被擺渡到反擺渡,并最終帶領(lǐng)崔斯坦重返人間!
讀過《擺渡人》卻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環(huán)境或海涯天邊,荒蕪的往往是我們逐漸貧瘠的心靈和日趨干枯的靈魂!剛踏入社會時,懵懂的.世界的確是一片荒原,為我們排解工作心理各種困惑的師長,無異于就是我們的擺渡人,使我們漸有立足之地!無論為官為商為國為家,一項事業(yè)、一份工作、一段姻緣、一份情感,總會有時起、有時落,誰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風順、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處、不僅一時!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如果我們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會能體味到陽光其實依然燦爛呢! 猶如書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nèi)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布;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如水。你用什么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一個個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遠都有為我們擺渡的先知和導師,只有堅信自己!堅守內(nèi)心!穿過荒原、就能彼岸花開!
《擺渡人》讀書筆記6
用了兩個半小時讀完了這本小說,本來是本著好奇的心理去讀的,畢竟花了5書幣,讀著讀著就進入小說了,或者說進入那種情景了?吹竭@本書的題目的時候,我一直不能理解什么是擺渡人,誰是擺渡人,被擺渡的是誰,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崔斯坦擺渡的是別人的靈魂,卻不能擺渡自己,迪倫的到來改變了這一狀況,最終迪倫擺渡了崔斯坦和自己,整本書讀起來像是一本奇幻類型的小說,但是作者比較樸實的文筆對奇怪的、虛幻的場面描寫不多,甚至連里面的惡魔刻畫也非常少,主要描寫的.是主人公的心理狀況,性格變化等等,代入感十分強烈。迪倫和崔斯坦的結(jié)局是我一直關(guān)心的,我想知道一個死去的靈魂和擺渡人最終會不會得償所愿,或者說我潛意識中是希望的能有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在經(jīng)過了一個輪回之后,崔斯坦的一句“我在這里”讓我放下了緊扣的心弦,他們最終完成了對自己的擺渡。
自從看到這本小說以來,就一直想拜讀一下,無奈手不離機,就一直沒有讀,今天也算了了一樁心事,以后英語學好了一定要讀一下英文版,重新體會一下那種扣人心弦,但是又充滿溫馨的感覺。
《擺渡人》讀書筆記7
今天,我在湖邊散步,看見了一個身強體壯的船夫在船中輕松地劃著槳,讓我想起了一本書——《擺渡人》。
這本書講了:一個叫迪倫的十五歲單親女孩決定坐火車去尋找父親,途中遭遇了車禍,不幸身亡,來到了荒原(每個死人的靈魂要的通過的地方),可她卻渾然不知,認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直到她遇見了他的擺渡人——崔斯坦。知道真相后迪倫并沒有自爆自棄,而是跟著崔斯坦一起前往靈魂的棲息地,路上迪倫和崔斯坦雙雙墜入愛河。到了靈魂棲息地的時候迪倫才得知崔斯坦不能進來,就回到了荒原找到了崔斯坦,要跟他回到人間,崔斯坦認為這不可能,在迪倫的鼓勵下他還是答應(yīng)了,后來,他們在人間生活在了一起。
這篇小說中,迪倫的勇敢在身活中真是少見。她在自己一個人面對困難的時候還能擺出勇于面對一切的心態(tài),這樣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nèi)タ,去學,去感受嗎?當你面對一個幾乎無法克服的困難的`時候,還能鼓起勇氣嗎?迪倫可以;在她看來,只要有機會,就會成功。所以,我們要學習迪倫這樣的勇敢,這種勇敢不是盲目的、不是蠻橫的,而是理智的。你要相信只要有勇氣去嘗試,就會成功;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切事;相信世界上每個事物都有好的一面;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只有勇氣,才能讓人無堅不摧;只有勇氣,才能煉就一個堅強的自己,只有勇氣是成功的來源!
讓我們鼓起勇氣,煉就一個完整的自己!
《擺渡人》讀書筆記8
張嘉佳的電影我沒看過,我無權(quán)評論,但他的書《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我看了六分之一,便沒有了讀下去的興趣。他說他的書"幾乎每篇稱得上完整的故事,都被影視圈的`朋友拿走,以超乎我想象的效率去做一部部長片"。能拍出什么好電影來那,做為一個電影觀眾,我是無奈的。
之前的《白鹿原》把我的朱先生弄沒了,不見白鹿,只見小娥;《戰(zhàn)狼2》都說好,快下架了才去湊個熱鬧,原來是愛國情結(jié)鬧得鬼;我現(xiàn)在很少去看電影,耽誤時間,浪費錢,還總讓我犯困,落下病了。
張嘉佳你要從我的全世界路過,沒有門,你應(yīng)該看看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路上突發(fā)交通事故,擺渡人崔斯坦帶她穿越荒原。因為愛的豐盛,穿越之后,她用自己的堅持、勇敢和愛讓他不再膽怯,不再猶豫,她已經(jīng)成為了他的擺渡人。它是一個小女孩的心靈成長史。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嗨!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
《擺渡人》讀書筆記9
假期回家探親的旅途中,我無意間看到了《擺渡人》這本書,滾滾的黑紫色烏云占據(jù)了上半頁的封面,下半頁烏云中透出萬丈金色的光芒,照耀著一片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湖水被金色陽光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陽光的盡頭似有一層烏黑翻滾的水波。一句“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發(fā)人深思。略作了解后得知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憑借此書,一舉摘得五項世界文學大獎,該書也在發(fā)行一年多就暢銷歐美33個國家,很是好奇,怎樣的一部作品得到這樣的認可與殊榮,于是在新年走親訪友的間隙,我花了一周的時間將它品讀。
故事從一個父母離異性格內(nèi)向的15歲小女孩迪倫,面對母親的冷漠,同學的嘲弄,感到孤獨而無助,為了重溫久逝的父愛,獨自一人坐火車去見自己的父親開始。不幸的是火車在通過一個隧道時失事,事故唯一的“幸存者”迪倫拼命爬出火車殘骸,走出黑暗的隧道口,卻發(fā)現(xiàn)眼前除了蜿蜒向遠方的鐵軌,就是荒野和山脈,她驚恐,迷茫,無助,恰在這時發(fā)現(xiàn)遠山坡上坐著一個一直望著她,似乎專為等候她的男孩崔斯坦,于是他們開始了一趟驚險的穿越無邊荒原的旅程。事實上,小女孩迪倫是這場事故唯一的遇難者,小男孩崔斯坦是上帝派給他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的職責就是帶著迪倫的靈魂越過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澤地,惡水湖,抵御和防止隨時而至的惡魔,最終將她送到靈魂的天堂。在這段驚心動魄的.旅程中,迪倫信任依賴著崔斯坦,在與魔鬼的搏斗中,兩個人生死與共,互相關(guān)愛,一粒愛的種子也在兩人之間萌發(fā),在歷經(jīng)了千辛萬苦后,崔斯坦終于完成使命安全把迪倫送到了她該去的地方,自己卻返回荒原,繼續(xù)機械地周而復(fù)始地做著沒有情感不思未來的靈魂擺渡人。而迪倫一心想和崔斯坦在一起,于是為了愛情不惜自己的生命,以一種無人嘗試過的方式,義無反顧地重返荒原,孤身一人踏上了尋找崔斯坦的追愛之路,最后在迪倫善良、單純、勇敢的感召之下,崔斯坦開始復(fù)蘇,他擁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軀,他們回到事故的起點,穿越回時事故發(fā)生的剎那,奇跡發(fā)生了,兩人共同返回了人間,走向新生。
小說人物簡單,情節(jié)跌宕,引入入勝,作者對心境荒原的襯托描寫,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以及勇敢穿越的轉(zhuǎn)折結(jié)局,都將一部看似描寫愛情的小說,升華為人生哲理小說。荒原是什么?猶如書中所描述的,當?shù)蟼愒儐枴盀槭裁椿脑荒苌晕⑵教挂稽c呢?”崔斯坦告訴她“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是”;脑娘L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人們內(nèi)心的景象。正所謂象由心生,15歲的迪倫的生活曾一片狼藉,與母親無話可說,在學校里受同學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離開了,她一直處在無比的孤獨與痛苦之中,所以她的荒原在最初就是連綿不斷的荒山峻嶺。但在迪倫的靈魂深處,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堅定信念,正是因為這樣的信念讓她成長,勇敢,并最終突破了所有的不可能,帶著愛人重返人間,當他們再次踏上曾經(jīng)走過的道路時,也會發(fā)現(xiàn)曾感荒蕪的道路也有陣陣花香彌漫。如同我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如果我們感到天空都在哭泣,荒原便會狂風大作,陰雨密布;如果我們感到希望歡笑,荒原就會燦爛暖陽,靜謐如水。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我們加倍的體驗。當我們內(nèi)心貧瘠,荒原就會干枯,雜草不生,當我們內(nèi)心有愛,有堅定的目標,荒原就會陽光普照,長出蔥綠。正猶如書的封面,無論如何黑暗,有愛的陽光,一切都會美好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自己內(nèi)心荒原的塑造者,我們應(yīng)該努力去給予他充分的陽光,營養(yǎng),讓他鮮花盛開,芬香沁心,美麗怡人。
誰是擺渡人?最終的結(jié)局令人深思。崔斯坦本身就是荒原上的擺渡人,保護、引領(lǐng)過無數(shù)的靈魂穿過了荒原,來到靈魂的棲息地,盡管偶有失敗,千萬年來他墨守成規(guī)的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在他擺渡的萬千靈魂中的一個迪倫,因為愛的匱乏,心中本是一片無盡的荒原,但她遇到崔斯坦,感受到了愛,自己也變得勇敢而有力,敢于重返荒原,最求幸福,而崔斯坦也因為遇到了迪倫,沖破了思想的禁錮,脫離無形的控制,實現(xiàn)了所謂的不可能,重回到了人間,到底誰是誰的擺渡人?與其說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倒不如說迪倫是崔斯坦靈魂的擺渡人。
在我們的人生之路上,誰會是我們的擺渡人?我們能否也成為他人的擺渡人?我們要將自己的心靈擺渡到哪個河岸?一系列的問題發(fā)人深省。其實在每個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遠都有為我們擺渡的先知和導師,我們每個人都只能是自己心靈的擺渡人,善惡都由自己擺渡,你選擇做什么樣的人,行動和意念就支配著向哪里去,一切只有堅信自己,用完美自信,積極向上,友善,寬容,充滿愛意的態(tài)度堅守內(nèi)心,才能穿過心靈的荒原,達到彼岸,靜待花開。當我們有充足的愛,堅定的信念,足夠的力量時,我們也會成為身邊所愛的那些人的擺渡人,帶他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回到封面的那個問題,“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答案已在心中!
《擺渡人》讀書筆記10
初二時接觸到《擺渡人1》,當時對封面上的一句話實在無法理解:“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初三讀完《擺渡人2》,只覺得這本有些太過偏情愛,不是很喜歡。結(jié)果《擺渡人3》出來時,又興奮地買下?粗B在一起的三本書,如今的我不免有些激動。兩三年過去了,我也有些不一樣。
當時拿到3,我就把1、2也找了出來。看著1上的那句話,我陷入沉思。默念著默念著,心里突然變得柔軟,眼睛也有些濕潤。黑色的夜里,在犯著困的昏黃的臺燈旁,我倍感溫暖。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從初中到高中,心智開始成熟,能夠發(fā)出自己獨有的聲音。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存在的。無論是在班里做班干部,還是在家里做姐姐,我總覺得自己是一個可以被替代的人,因為我做的事情,別人都可以做到。甚至有時候,面對日復(fù)一日的生活,我覺得自己像一個機器人,忘了自己的存在。
“我覺得你需要找一人去傾訴你的`苦楚,或者······”
“所以我來找你了。我只能找你!
那個晚上,當朋友說出這句話時,我一愣,用笑聲掩飾住自己內(nèi)心的震驚。這是第一次有人對我說類似“我需要你”的話。當時第一次認識到,我是我,是無可取代的我。因為我們之間有著不同于其他人的故事,所以我對你來說是與眾不同的,你對我來說是獨一無二的。
如果只是從愛情的角度去看待迪倫和崔斯坦,或者蘇珊娜和杰克,我覺得都過于狹隘。他們所經(jīng)歷的,是真正的生死離別。從荒原到人間,再回到荒原,這樣的經(jīng)歷只屬于他們自己,而他們才是真正的互為最重要的人。
因為迪倫,所以崔斯坦不再也無法做一個像以前一樣麻木的擺渡人,他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擺渡人里的一個,而是與迪倫休戚與共的一個個體。而迪倫的存在,又何嘗不是因為崔斯坦呢?
懷著這樣的心情,去看3,會看到更多的東西。
老師告訴我,讀不同的書,可以過一次不同的人生,去看看別人的世界,去聽聽別人的觀點。
我們不一定真的能夠有和迪倫一樣從人間到荒原,重回人間,又回荒原的奇妙經(jīng)歷,可是人生中,何處是荒原,何處是樂園,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那,誰會是我們靈魂的擺渡人呢?
第一本和第三本上都有這樣一句話: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第二本上的回答是: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
整本書,我想其實無論是誰,都是一個帶著善意的靈魂。哪怕是審判官,也有寬容的一面。即便是惡鬼,也尚存著最后的一點人性,不曾泯滅。這樣的世界里,沒有非黑即白的存在,也使得這一個世界,更加真實,讓人愿意去相信: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人是社交性動物,除了物質(zhì)生活,還有社會生活,當然我們也需要精神生活。三者不是孤立的,無論在哪一種生活里,我們之間的聯(lián)系都十分緊密。
因為你需要我,因為愛。
當然,我不會把這份愛理解成愛情,那樣的話,我實在無法說這一套書很值得一看。
在世界面前,我們都太過渺小。愈是長大,愈是需要能成為自己靈魂擺渡人的人,和他們一起,對抗世界的荒誕。
所以,為什么人人都渴望有一個知己呢?生命不易,需要一個人互為支撐。
從廣義上講,這個擺渡人,不一定非得是生活中面對面的人。偶像、書籍、宗教······與其說是擺渡人,不如說是一種信仰,這一種信仰,讓我們相信,我們的存在,是必要的。
《擺渡人》讀書筆記11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呢?
在驕陽似火的炎夏,窗外不斷的蟬聲讓人煩躁,撲面而來的熱浪讓空氣灼熱,人們的耐心也漸漸的消失了,可當我拿出來萊兒的《擺渡人》時,當我看見迪倫被陰險瘋狂如黑煙似的惡魔拖入地獄時,卻讓我陷入思考。
迪倫是一個父母離異,性格敏感,又有點兒自卑的十五歲少女,她無法與母親正常溝通,在學校常受到嘲笑與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因轉(zhuǎn)學而離開了,當她只身坐火車前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時卻遇到車禍,醒來時只看見了崔斯坦——她的擺渡人。就在此時開始了一段驚險的旅程,只為平安到達另一個世界。
第一次讀《擺渡人》時并沒有太多的感受,淺顯的以為不就是一個少年少女一起通過荒地到達了另一個世界的故事嗎?可當我再反復(fù)細細讀時才發(fā)現(xiàn)這部小說有別具一格的魅力,雖然情節(jié)不十分的起伏,卻也耐人尋味。雖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但也十分樸素細膩、娓娓道來。
當?shù)蟼愔雷约翰皇且涣谢疖囍形ㄒ坏男掖嬲,而是唯一一個沒有從火車中逃出來的人時,她沒有大哭大鬧,只是默默思考著所經(jīng)歷的一切不合理的事情。最終還是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她能勇敢地面對殘酷無比的真相,能樂觀的面對魔鬼們瘋狂的追擊,正是源于她一次又一次的鼓起勇氣和信心去面對未知的前方。然而,自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是寫作”的史鐵生也正是如此。青年時便遭遇病魔纏身,但他卻用殘缺的身體寫出了最完美、最健全的思想。這正是源于他對寫作的.熱愛,這種充滿活力的斗志或許正是我們?nèi)鄙俚模粑覀円材軗碛,也許能夠換個角度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美好。
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而崔斯坦的責任正是在這條道路上引導和指引要穿越這里的靈魂們。當列夫·托爾斯泰說:“有生活才有幸福!碑?shù)蟼惪缭椒纸缇時,崔斯坦卻因為本質(zhì)只是一束光而消失,但迪倫的生活卻不能沒有他,她決定重返荒原,在千千萬萬個擺渡人中去尋找崔斯坦,尋找她的幸福生活。
如今七月流火已過,蟬聲也已無,那誰是我們的靈魂擺渡人呢?
《擺渡人》讀書筆記12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今天看完了由英國文壇實力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作品《擺渡人》,真的愛到不行。這部榮獲蘇格蘭圖書大獎,布蘭福博斯獎等五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quán)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撼的心靈治愈小說。單親女該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藉,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jīng)常被同學捉弄,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她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完久未謀面的生父,然后火車突發(fā)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是幸存者,面前是一片荒野。此時,迪倫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有個男孩的身影。男孩將她帶離了事故現(xiàn)場。但是,很快迪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突然出現(xiàn)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命運,從他們相遇的那顆開始了。
原來男孩是一個擺渡人,將那些死后的人的靈魂帶到一個特殊的地方,一路護送她們擺脫妖魔鬼怪的侵害,只有在天黑前到達安全屋才能拜托那些魔鬼的糾纏,才能安全。這個男孩叫崔斯坦,他一路保護著迪倫,經(jīng)過荒野,高山,充滿惡魔的野湖。在日復(fù)一日的接觸后,迪倫和崔斯坦都愛上了對方?墒撬麄儾坏貌环珠_,因為崔斯坦要把迪倫送到一個所有靈魂都要去的地方,去那里等著和未來的親人相見。而崔斯坦卻不能去,因為他有他的職責,他是擺渡人,要擺渡更多的靈魂。他也是身不由己,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當她把迪倫送到了那個“”目的地”,迪倫卻因為思戀崔斯坦,居然冒險又回到原來的'荒野,她努力的與惡魔做斗爭,因為她相信愛,她心里有愛。她太渴望見到崔斯坦和他在一起,哪怕最后魂飛魄散。此時崔斯坦正在擺渡另一個剛死的靈魂,他不知道失去了迪倫這一切還有什么意思。當?shù)蟼悮v經(jīng)千辛萬苦站到崔斯坦面前時,他驚愕地說不出話來,又驚又怕,他們依偎著,親昵著,滿是失而復(fù)得的開心和幸福。然而崔斯坦還是要把迪倫送到她該去的地方,迪倫不愿意,她太想和崔斯坦在一起了,去那里都行,只要和他在一起——她靈魂的擺渡人。
故事發(fā)生在這里,后面的事情又讓人意想不到。迪倫問崔斯坦愿不愿意冒險,她想回到出事的火車站,她想和崔斯坦一起去這個地方,她想永遠和他在一起。崔斯坦不知道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他從來沒有這樣做過。然而他也愛著迪倫,他希望迪倫是對的,他陪著她冒險,他們回到原地,最后迪倫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救護車上,正被送往醫(yī)院,而崔斯坦,他也回來了,他正和消防人員交流著。崔斯坦緊緊地握著迪倫的手。
可是因為愛,迪倫卻勇敢的帶著崔斯坦回到了原地,把他帶回了他們的同一個空間。以后可以永遠在一起!因為愛!愛可以讓人勇敢,不顧一切去努力嘗試,最后靠著堅定的信念他們終于如愿了!
《擺渡人》讀書筆記13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題記
夕陽下黃沙肆虐的凄涼的荒原上,迪倫害怕著,驚慌著。崔斯坦輕撫她的左肩:“我會帶你走過去。”
……
合上書,茫然望了望窗外:城市的喧囂已經(jīng)落幕,田間的阡陌緩緩向遠方延去,枯黃的樹葉凋零而沒入了泥土。回想起過往歲月的種種,我不禁沉思:何為擺渡?誰又是我的青春擺渡人?
——興許是你?——或者是他?
記得那是一個清晨,風很輕。我和他正躺在輕柔的草地上,和風輕輕拂過面頰,幾縷陽光透過細紗般的薄霧照射在我倆身上。他說:“清晨曜靈,和風容與!编,真是好詩!我于是被這種唯美的文字折服了。我問他:“在哪里可以學到?”他又說:“在我身上,就映在我的心里!蔽叶!——“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贝_實是這個道理吧,我想。我常和他待在一起,我的青春,我的生命被他口中的.心中的一些哲理一些文字給著上了鮮艷的顏色。——看到了滿池荷花蓮葉,我便會吟道:“接天蓮葉無窮碧”;領(lǐng)略了大海的浩瀚,我也要說句:“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接著的一個冬季,我和他的來往更甚了。
一天,他輕輕地問我:“你想知道以前的事嗎?在你出生之前!蔽乙詾樗f的是我的父輩又或是長輩的趣事,便點頭答應(yīng)了。可誰知,他一張口便是:話說中華五千年……我愣住了,看看水杯里冒出的熱氣,裹著厚棉襖的行人。我只能靜靜地聽他說,他講得很快: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到三皇五帝;又從“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豪杰項羽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曹操;還從“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李白到“把酒問青天”的蘇軾。
我這才明白這是在講歷史!在我這一片青春懵懂中,又因為他的闡述,多了幾分睿智與成熟。我生命的圖畫又被他勾勒出了一條條的墨線。
回過頭來,原來迪倫和崔斯坦早已度過艱難險阻,乘風破浪,駛向了對岸的春暖花開。抬起頭,凝視窗外的景象:秋菊在寒風中傲然怒放,老樹近乎枯死,卻仍有幾片深綠硬撐著。在我的一片青春中,幸運地遇見了你——書!是你,讓嘈雜的生活放慢腳步;是你,讓我的生命得以充實;是你,讓我的青春得到了擺渡!
書——我的靈魂擺渡人。
書——我的青春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14
人過中年,平日所讀之書多是時政財經(jīng)官場商戰(zhàn)歷史名傳之類, 多少年已不再讀青春勵志、激蕩靈魂的書了, 近日偶讀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擺渡人》,陡生感慨:人生就是不斷穿過一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堅定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15歲的單親女孩迪倫,孤獨而無助,同學的嘲弄、母親的冷漠,為了重溫久逝的父愛,她踏上了開往遠方的火車。不幸的是途中突發(fā)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眼前竟是一片荒原,她以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
故事的女主人公迪倫和單身的母親生活在一起,不過她和母親的'關(guān)系并不很好。學校里她也不受歡迎,唯一的好朋友轉(zhuǎn)學離開。書中說迪倫是一個內(nèi)向羞澀,做事一板一眼,沉著勤奮,但不是很聰明的人。也許她在學校不被老師同學所理解,和她這樣的性格有關(guān)。所以她很渴望從在另一個城市的父親那里得到些許安慰。但去往父親城市的那列火車出了事故,而迪倫的故事此刻拉開了帷幕。令女主公處處受挫的雨天讓這個世界變得模糊。迪倫似乎是幸運的,因為她是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她見到了男主人公——崔斯坦,一個靈魂的擺渡者。跟著荒野中唯一的“活人”崔斯坦,迪倫心中的疑惑越發(fā)的深。終于,她知道自己才是在事故中死亡的那個。雖然難以接受,但她勇敢面對。
似乎專為她等候的男孩崔斯坦,帶她走向無邊的荒原,當她逐漸明白自己才是惟一的遇難者之后,并沒有悲觀頹廢,而是跟隨上帝派給她的擺渡人,越過一片片荒原、一座座高山、沼澤地惡水湖……面對隨時而至的惡魔群起而攻,稍有不慎,就會魂飛魄散,成為孤魂野鬼,墜入地獄,亦幻成魔。其實我們的人生也處處會遇到“惡靈”,他們想要把我們變成成員之一,壯大他們的隊伍,拉更多的人墜入深淵。
因為責任,崔斯坦終于護送她到達靈魂的天堂,并再去擺渡一個接一個的靈魂,機械地周而復(fù)始就是他的工作,從不曾思考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因為愛,迪倫竟走出多少冤魂夢寐的天堂重返荒原,從柔弱到堅強,從被擺渡到反擺渡,并最終帶領(lǐng)崔斯坦重返人間!
二十年前當我還在鐵路學校讀書時的青澀年代,時常悲觀無望地苦嘆、恐懼著所要面臨終生居無定所四海流浪的工作時,內(nèi)心便哀怨地以"荒原浪子"而居了。讀過《擺渡者》卻猛然感悟:真正的荒原并非地理環(huán)境或海涯天邊,荒蕪的往往是我們逐漸貧瘠的心靈和日趨干枯的靈魂!
剛踏入社會時,懵懂的世界的確是一片荒原,為我們排解工作心理各種困惑的師長,無異于就是我們的擺渡人,使我們漸有立足之地!
無論為官為商為國為家,一項事業(yè)、一份工作、一段姻緣、一份情感,總會有時起、有時落,誰也不可能一直都一帆風順、不斷地從成功走向成功。
人生的荒原可能不止一處、不僅一時! 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如果我們感到天空都在哭泣,如何會能體味到陽光其實依然燦爛呢! 猶如書中所描述的,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nèi)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布;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如水。你用什么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
一個個人生的渡口,不可能永遠都有為我們擺渡的先知和導師,只有堅信自己!堅守內(nèi)心!穿過荒原、就能彼岸花開!
《擺渡人》讀書筆記15
迪倫在火車事故中死亡,擺渡人崔斯坦引導她的靈魂通過兩個世界間的荒原,荒原當中會有惡魔,擺渡人保護靈魂免遭惡魔毒手,送他們到要去的地方。崔斯坦和迪倫相伴一路并產(chǎn)生感情,在迪倫到達要去的地方后,又決定要返回找到崔斯坦,在詢問如何能回到荒原的時候,了解到當你返回到最初的起點時,人會死而復(fù)生,但是因為要重新經(jīng)過一次荒原,非常危險。
迪倫憑借自己的勇敢讓崔斯坦與自己返回到了火車事故的現(xiàn)場,迪倫死而復(fù)生了,而崔斯坦也變?yōu)槿松。最后在火車事故?出口相遇。
小說當中描述到荒原的時候,擺渡人說荒原就是靈魂內(nèi)心的投射,比如你想荒原會有山坡就有山坡,比如擺渡人的相貌也是如此。這一點跟《遇見未知的自己》表述的有些相似,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大概也是因為如此,所以迪倫才做出了勇敢的決定。
擺渡人,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迪倫也是催斯坦的擺渡人,而愛和勇敢成就了他們。
【《擺渡人》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擺渡人的讀書筆記05-18
擺渡人讀書筆記08-01
擺渡人讀書筆記04-29
《擺渡人》的讀書筆記02-05
《擺渡人》讀書筆記08-08
《擺渡人》學生讀書筆記03-03
有關(guān)擺渡人的讀書筆記07-27
擺渡人學生讀書筆記08-14
《擺渡人》讀書筆記(15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