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識字3》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識字3》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識字3》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識字3》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wù)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識字3》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識字3》教學反思1
《識字4》是一個字族識字,通過基本字“也”,換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組成新字——“馳、地、他、池”。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本課的生字,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便可以組成新字,初步了解形近字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在教學中,我先出示基本字“也”,由于是上學期學過的生字,所以我直接讓孩子讀后,引導學生用“也”造句。我先自己示范說了一個句子“殷笑函喜歡畫畫,我也喜歡畫畫!庇辛死蠋煹'示范,學生都紛紛舉手發(fā)言。吳凡說:“周宇翔喜歡讀書,我也喜歡讀書!苯钻栒f:“太陽是紅色的,國旗也是紅色的。”孫濤說:“王逸凡喜歡說話,我也喜歡說話。”我聽了笑了,真是個調(diào)皮的家伙,不過是他的真心話哦!
在開心的氛圍中,我適當?shù)貏?chuàng)設(shè)了情境!耙病碧貏e喜歡我們一(8)班的小朋友,它想為我們小朋友露一手,為大家表演一個魔術(shù)。他這個魔術(shù)要請它的助手偏旁來幫忙。通過加上不同的偏旁,變成生字“馳、地、他、池”。在學習“馳”時,我引導理解詞義,“也”有了馬兒就跑得很快,這就是“奔馳”。出示:馬兒奔跑的圖片。除了馬兒奔馳在草原上,還有誰會奔馳呢?學生說了很多,有的說汽車在馬路上奔馳,有的說豹子在草原上奔馳,有的說火車在鐵路上奔馳。不過張晨浩說:“飛機在天空中奔馳!边@個答案在我的預(yù)設(shè)中沒有,我發(fā)現(xiàn)在講解意思時,只關(guān)注了跑得快,沒有說在陸地上。我趕緊補充在陸地上跑得快是“奔馳”,在天空中跑得快是“飛馳”。學生基本都明白了這兩個詞語的差異。感謝張晨浩的錯誤句子,讓我看到自己預(yù)設(shè)的不足,從而可以彌補自己的缺陷。
在教學中,我除了教了書上所寫的生字,還補充了“她”,適當?shù)赝卣沽私滩牡膬?nèi)容,學生認識的興趣比較高。
《識字3》教學反思2
“識字3”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nèi)容都與大自然的景物有關(guān)。教學這篇課文既要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識字,引發(fā)學生喜歡對對子的興趣,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一、圖片引入,直觀認識,培養(yǎng)審美情操
這篇對對子中有眾多的景物很美,而且學生對有些景物只懂詞面,具體事物的形象不一定很了然。于是,課伊始我就借助課件中的圖片讓學生觀賞。晨霧彌漫的'山村,樹葉上層層粒粒的秋霜,火紅的朝霞,五彩的晚霞,噴薄而出的朝陽,留戀花間的彩蝶,辛勤采蜜的蜜蜂,這一幅幅生動美妙的圖片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從學生一聲聲的驚嘆聲中,我感受到學生不僅通過圖片認識了這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激發(fā)了學生審美的情感,同時也為對對子內(nèi)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識字為主,激發(fā)識字興趣
這一課中的字詞主要是自然景物,而且“霞、霜、霧”都是雨字頭!暗⒎洹倍际窍x子旁,“楊、李”都是木字旁。在識字教學中可主要運用歸類識字的方式,借助圖片、課文引導學生反復認讀,幫助他們逐步發(fā)現(xiàn)這幾組漢字的規(guī)律:它們都是蟲子旁、雨字頭或木字旁的字,都與動物、雨水、植物有關(guān)。所以本節(jié)課圍繞這一識字主題展開探索,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于學生來說不僅能體會到漢字的神奇,更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初步了解到一定的識字方法。
三.教給朗讀方法,讓學生沉浸在經(jīng)典文化之中
對對子的課文是學生第一次碰到,他的朗讀方法和其他課文全然不同,不必輕重緩急,其朗讀的音步和節(jié)奏是相對固定的,注重節(jié)奏,大聲讀,讀地朗朗上口就可。教學時我先范讀,在我有節(jié)奏的范讀聲中,學生情不自禁地用手和腳為我打起了節(jié)奏。我順勢引導學生用手邊打節(jié)奏邊讀,一遍下來學生有了初步的節(jié)奏感。我繼續(xù)要求:要是能再大聲一點讀,肯定會讀得很開心很痛快的。學生在我的鼓勵下第二遍合著節(jié)奏大聲地讀起來。這一遍讀得一氣呵成,孩子們已經(jīng)有了朗讀的方法和興趣。接下來又通過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等方式,使學生沉浸在中華經(jīng)典文化之中。
《識字3》教學反思3
參加工作以來,這是我第一次講公開課。在講課之前我精心設(shè)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盡管如此,當我讓葉老師看教案時還是有毛病。語言太直接、直白,沒有趣味,整個語言像在給高年級上課,同時激勵性的語言也太少;有些小細節(jié)銜接還不夠好;沒有指導學生朗讀的環(huán)節(jié)。在葉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又把教案重新設(shè)計寫了一遍,而且還準備了四張寧寧畫錯的畫。就這樣在師傅的指導下,我很順利的把我的課給結(jié)束了。在此,我要謝謝師傅這段時間給與我的幫助和指導,讓我很順利的展開我的教學工作。
一 復習導入
讓學生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復習了上節(jié)課所學習的生字。用“你們掌握的可真牢,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有趣的兒歌”引出要學習的內(nèi)容。
二 讀文識字
讓學生先自由讀文,讀書時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讀后我又用“你們敢接受老師的考驗嗎”這一激勵性語言,激起他們識字的興趣和愿望。學生興趣高昂,讓學生先帶拼音拼讀,(齊讀—小老師領(lǐng)讀—開火車讀)。接著又追問“第一關(guān)順利闖過,第二關(guān)可難了,還敢挑戰(zhàn)嗎”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去掉拼音讀。就這樣學生在愉快而輕松的氛圍里認識了新字詞。
三 學習兒歌
字認識后,讓學生把字帶回課文中,再來讀文。并讓學生思考“誰是粗心的小畫家,他的.粗心表現(xiàn)在哪?”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適時的加以朗讀指導。
四 總結(jié)延伸
還設(shè)計了學生幫助寧寧改錯,對寧寧說句話兩個小環(huán)節(jié),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說話能力,同時也是要提醒他們做事要認真,細心。
五 指導寫字
學生發(fā)言積極,課堂活躍。
俗話說;“教學無小事”。盡管之前葉老師已經(jīng)給我指導過,但我的這節(jié)課還存在著許多小細節(jié)的問題。
一 識字環(huán)節(jié)進行的過快,沒有給更多的學生機會去讀。在出示生字詞時,其他都是生字組成的詞,“匹和張”是單獨字,不和諧。如果寫成“一匹 一張”在會更好。讓學生開火車讀時,因為是新班,新老師,還沒有形成默契,我的示范又不到位,具體明確。導致在開火車讀時,用的時間過長。
二 自己的基礎(chǔ)知識不扎實。 “你看看,可是個粗心的小畫家?”這是個問句,問句在讀時,聲調(diào)語氣往上揚,而自己在范讀時,都沒讀好。在教寫生字時,學生發(fā)言太積極,課堂氣氛有點活躍我在指導筆順時,一緊張把“張”的筆順說錯了。幸好看到了后面老師的提示,我及時改正過來。
三 個別好的沒有及時鼓勵。師傅已經(jīng)是提醒我兩次了,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上課給表現(xiàn)好的孩子鼓勵,不僅是對他們的肯定,讓他們繼續(xù)保持下去;更可以激起其他同學的動力。
四 在最后讀文時,方法單一,且沒有充足的時間。
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我進步了,葉老師也說比第一次強了。我也感覺到自己現(xiàn)在在課堂上比前兩周熟練了。再次謝謝我的師傅,以及給與我?guī)椭睦蠋煛?/p>
《識字3》教學反思4
本課是看圖會意識字,課文由6幅形象生動的插圖和一首兒歌組成。利用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既可以使學生學到一種識字的方法,提高識字能力,又有利于使孩子們能感受到中國漢字所蘊涵的美。
在一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接觸了會意字,對識字有了一些基礎(chǔ)和經(jīng)驗。我以舊引新導入教學,采用了“我做你猜”的形式:一只手搭在眼睛上,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字?學生馬上就想到了“看”字。接著讓學生嘗試看圖識字“筆”、“灶”、“尖”、“歪”、“尾”,通過圖畫和漢字的聯(lián)系體會這類漢字的`特點。接著,我借助一些謎語來幫助學生鞏固記憶,比如“竹竿一端裝了毛”、“上面小下面大”、“小手放在眼睛上”。接著我采用集中識字的方式現(xiàn)將兒歌中的生字拎出來,讓小老師帶著大家領(lǐng)讀,再請學生說一說你識記的方法。再讓學生將生字放到課文中去自己讀一讀,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接下來分析課文內(nèi)容,寧寧是個怎樣的小畫家?你從哪兒看出來寧寧是個粗心的小畫家?
在一節(jié)課上,我還有一些不足之處。尤其是在識字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采取了小老師帶讀的方式一讀到底,其他小朋友的積極性沒有調(diào)動起來。應(yīng)該讓更多的學生有讀得機會,使得朗讀的面更廣、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我就要求學生嘗試背誦,但這對部分沒有預(yù)習的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應(yīng)該再多讀幾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要求可以放在課后。
《識字3》教學反思5
一上課,老師將手搭在眼睛上方,讓孩子猜猜是什么字?孩子們特別興奮,輕松地猜出了是“看”!然后,我出示了不同的圖和對應(yīng)的字,讓孩子說說圖與字的練習,或出現(xiàn)圖讓孩子來猜字,孩子們樂壞了,小腦袋瓜充分地工作起來。課堂氣氛好極了。
之所以這樣,我想是我把識字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孩子,讓他們自己開動腦筋來記字,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情境,又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有助于孩子的理解和記憶,也符合學習的心理規(guī)律,提高了孩子自學生字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始終圍繞著學生中不斷出現(xiàn)的層層遞進的各種疑問展開。
通過討論,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在實踐中既動眼用心,又動手操作,掌握如何寫好字的本領(lǐng),并在“讀帖”“描紅”“仿影”以及“臨帖”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識字3》教學反思6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以下就是為大家?guī)淼淖R字3教學反思,請看:
《識字3》教學反思7
《識字3》用圖表的形式按實物圖、古文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木”、“禾”、“竹”、“艸”兩組偏旁發(fā)展演變的過程,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帶有這四個偏旁的字所表示的不同意思。這四個偏旁學生早已熟悉,教學內(nèi)容比較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把課堂還給學生,根據(jù)我的學程單在和同桌組成學習小組展開學習。我的學程單如下:1.看圖,比較“木”和“禾”的實物圖、古文字、偏旁有什么不同?再讀讀詞語,想想帶有相同偏旁的字代表的事物有什么共同點?你能再舉例帶有這個偏旁的字嗎?2.學習時間4分鐘。
組織學生交流時,我對書中的`詞語進行解釋:“松柏”包含松樹和柏樹,也有人把“松樹”稱為松柏。“楊柳”指的是柳樹。在我們這里有“楊樹”和“柳樹”兩種樹木。“莊稼”是“秧苗”、“稻谷”等農(nóng)作物的統(tǒng)稱。
用同樣的方法我和學生們學習了草字頭和竹字頭。
在整堂課上我講得很少,主要是學生在學和交流,從課堂氣氛來看,學生學得很主動,效果不錯。
本課教學內(nèi)容安排了兩課時,時間比較充裕。最后我還安排讓孩子們用部首查字法再找找?guī)в斜菊n所學的四個偏旁的字,并且找出這字與偏旁之間的關(guān)系。孩子們興奮地查閱著,我很欣慰,因為他們對識字很感興趣。
《識字3》教學反思8
本節(jié)課取得成功的地方。
1、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通過看圖體會字義的形式幫助學生識字,既可使學生學到一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能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如古時以竹做筆桿,以羊毛做筆頭,故“筆”從“竹”從“毛”,砌灶要用土,砌成后燒火做飯,故“灶”從“火”從“土”。上小下大為“尖”,不正為“歪”等等。分析每個字是由哪幾個部件構(gòu)成的,從而體會這生字的構(gòu)字特點。這樣把文字的形狀與具體形象的'畫面兩相對照,學生便從中悟出會意字的構(gòu)字特點了。
2、將兒歌以歌曲形式讓學生唱,使學生樂學易記。激發(fā)求知欲,從而也使課堂盡顯愉悅氣氛。
本課存在不足:
1、對于學習練習、鞏固性的作業(yè)沒有將范圍拓展,忽視了學生想象思維的培養(yǎng)。
2、沒有充分利用兒歌,因此,不利于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字詞的意思,使字、詞與兒歌有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3、時間的把握不夠好,在讓學生自編兒歌時,沒有讓人人動口說,只照顧了部分,沒顧及全體。
《識字3》教學反思9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類似三字經(jīng),讀起來朗朗上口。這篇課文雖然只有短短的48個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國的山川大地,黃河洶涌澎湃,長江一瀉千里,珠峰高聳入云,臺灣隔海相望,祖國渴望統(tǒng)一,小朋友應(yīng)該努力學習,興我中華。需要很多的課外知識,才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個是新認識的字。結(jié)合教材和學情,我設(shè)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愛國故事導入:
識字3以三字經(jīng)的形式描繪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體現(xiàn)了對祖國深沉的愛,所以我以一個科學家的故事導入:有一個身在美國的科學家為了回到祖國歷盡千辛萬苦,回國以后為自己的祖國做出巨大貢,他就是錢學森,而他的祖國就是中國,相機板書祖國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讓孩子們朗讀兩遍。再問孩子們你對我們的祖國了解多少呢,在他們說出自己簡單的經(jīng)驗認識之后以“識字3”幫我們進一步了解祖國導入新課。
二.重點難點以課件輔助理解:
課文非常精煉,文中的“涌”“聳”等字都是新接觸的而且是難以理解的詞,于是我用生動的圖片讓孩子們感受黃河壺口瀑布的水流和長江奔騰的浪頭,以圖片和8848米的高度向?qū)W生展示“聳立”的含義!吧裰荨焙汀叭A夏”也做了專門的解釋卡片。孩子們對生僻詞有了很好的認識和理解。
三.以歌曲和補充的精彩圖片進行愉悅的教學
在講解“各民族”的時候,我搜集了56個民族的青年朝氣蓬勃的彩裝照片放給學生看,花花綠綠的服飾緊緊地抓住了他們的`眼球。在放民族照片的幻燈片時我同時放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使他們在輕快的音樂聲中感受不同的民族風情,傳授知識的同時傳遞了情感陶冶了情懷。
四.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朗讀和背誦
由于識字3朗朗上口,所以孩子們很喜歡讀和背誦,這樣很好地訓練了語感。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注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體現(xiàn)了多元評價下的自主課堂的活力。在給需要認識的字注音的環(huán)節(jié),我讓同桌彼此檢查,評價,孩子們寫得投入,評得認真,真正做了學習和課堂的主人。
通過本課的學習,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認讀和練習背誦了三字經(jīng)形式的課文,認識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增強了愛國激情,很好得達到了教學目的。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是寫字的量沒有平時的課堂上大,以后注意調(diào)節(jié)。
《識字3》教學反思10
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既要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又要注意進行語言的表達訓練,《識字3》有很多的說話訓練點,如:用綠蠟筆,可以畫什么?為什么畫竹子要用綠蠟筆?想一想,用綠蠟筆還可以畫什么?然后出示“我用綠蠟筆畫,畫,還畫!钡木涫,練習說話。在這段話中講到的蠟筆,有哪幾種顏色?再出示“有有有”的句式回答。蠟筆有各種顏色,它們可以畫些什么?接著出示“可以畫,可以畫!钡木涫交卮。我覺得這樣既進行句式的訓練,又進行思維的訓練。有目的的練習,是行之有效的。
教完了《識字3》,孩子們對漢字的演變過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赡苁巧蠈W期的補充習題中接觸過象形字,所以學生對象形字并不陌生。在教學兒歌中,我讓學生展開了充分的朗讀。男生讀、女生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師生合作讀。。?赡芪也扇〉姆绞奖容^多,孩子們讀的很有精神!兒歌上完了,我讓孩子們說說:如果是你,你想畫什么呢?孩子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想畫斑馬,我想畫美麗校園,我想畫春天的美景……孩子們的思維真的是很活躍!后來,我就讓孩子們仿照課文來寫一寫自己想要畫的。
《識字3》教學反思11
《識字3》是一組以介紹公園景物與設(shè)施的詞語串連起來組成的韻文。編者通過韻文在情境中識字,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識字能力,而且為今后的閱讀、寫作做好必要的儲備。另外,課文配以相應(yīng)的圖畫,形象地描繪了公園的美景與設(shè)施,圖文對照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和理解詞義。識字和寫字是本課的重點。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游戲中識字。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chǔ),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wù)。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以“趣”貫穿整節(jié)課,巧妙地創(chuàng)設(shè)了多個有趣的情境,讓孩子們在情境中和游戲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事物、認讀詞語、學習漢字。
二、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
學生剛剛學完拼音,激發(fā)他們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朗讀,是語文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是學生、教師、文本、情感之間的一種對話方式。在朗讀過程中,我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充分利用多種讀(指名讀、小組讀、男女讀、齊讀、導讀)的形式,體驗到朗讀的樂趣,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
三、巧妙地滲透說話訓練
從教材入手,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練習仿說,拓寬學生的思路,訓練學生思維的廣闊性,為二年級的寫話及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在練說中逐層訓練,提高學生的說話能力。比如,在課堂中,我是這樣訓練學生的,第一步:出示公園課件,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公園的美,并說“公園真美呀!美在哪里呢?”誰來說說?并出示句式讓學生說。 (1)公園真美呀!有綠油油的( ),有美麗的( )。 (2)公園真美呀!有彎彎的( )有高高的( )。第二步:在學生會說前兩個句子的基礎(chǔ)上去仿說下面的句子。(1)公園真美呀!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2)公園真好玩,有______,有______,有_____。就這樣,學生的說話得到實際的訓練。
但是,也有不足之處,比如,(1)我為了讓學生更容易地體會領(lǐng)悟怎樣美讀韻文,我在范讀時,讓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學生能夠自己誦讀課文,可沒有感情,甚至有拖腔現(xiàn)象。(2)在課堂中,教師的激勵語言缺乏,不能恰到好處評價學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爭取教學能力更上一個臺階。
《識字3》教學反思12
《識字4》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這是一首寫小動物在夏天的情形的兒歌。這里寫的小動物大都是昆蟲,因此,本課要求認識的字大都有蟲字旁。本課要求識記14生字,會寫2個字,識字量比較大。因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學生識字。
學生在課前背誦有關(guān)春天的詩,我就從季節(jié)導入,啟發(fā)學生想象夏天的情景。此時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帶領(lǐng)學生走入情境,走入“動物王國”,說說夏天里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喜歡得到別人的贊賞,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是每一位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鼓勵學生多識字,使學生有識字的沖動,能體會到識字的快樂。一年級學生的主要任務(wù)是識字,而圖片是個好幫手。因此由圖片進入詞語的認讀,學生積極性很高,但這一次對詞語的認讀,是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出來的,這是最淺顯、最直觀的;接下來去掉圖片,讓學生翻開書來拼讀書中的詞語,這是學生借助拼音來認字的過程,加上“小老師”的領(lǐng)讀,是學生不斷跟詞語見面的過程;帶著拼音直呼詞語,使學生能夠熟讀詞語,逐漸丟掉拼音這根拐棍;最終去掉拼音打亂順序讀,就是對學生是否掌握詞語認讀的檢測。識字時,我將所有蟲字旁的字放在一起,舉例說明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在掌握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后,學生自主識記其他蟲字旁的字,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拓展與運用,說出其他蟲字旁的字,真正理解形聲字的構(gòu)字特點。本文的另外三個生字“展、運、網(wǎng)”利用隨文識字的方法,使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字義,其中“網(wǎng)”字運用自理識字,觀察古體字,以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寫字教學是本課的重點。通過對比觀察“螞、蟻”兩個字,使學生發(fā)現(xiàn)雖然都是蟲字旁的`字,但在占格上有不同。范寫時強調(diào)蟲字旁的“提”不能寫成“橫”,“蟻”字右半部分的筆順是點、撇、捺,以達到學生練寫時正確、規(guī)范,再通過展示與評價,使學生的書寫達到美觀。同時,強調(diào)寫字姿勢必不可少。一年級學生學習寫字,寫字姿勢十分重要,因此我通過兒歌提醒大家“寫字姿勢三個一:一尺、一寸、一拳!睂W生通過背誦,自覺地坐直。在提筆寫字前,我先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筆畫、占格,范寫時再次強調(diào),以達到學生練寫時正確、規(guī)范。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的書寫,通過投影儀展現(xiàn)出來,大家共同評價,從而使學生的書寫向“美觀”這一目標邁進。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很難靜下心來認真寫字,因此我播放了樂曲,使學生在音樂中靜下心來練寫,效果不錯。
本節(jié)課中還有一些不足:在運用課文插圖上應(yīng)更細致些,一方面練習學生的語言表達,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比如觀察蜻蜓的翅膀,就很容易理解“展”的意思。在講解形聲字時,本課大多是蟲字旁的字,可對比較難的生字提出來講解,簡單的可以快速帶過以節(jié)省時間。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形聲字的特點,以及本文句式的特點要啟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
《識字3》教學反思13
課文是一首拍手歌,符合二年級學生的閱讀,瑯瑯上口,識字課的主要任務(wù)就是識字,因此在本次的課上我把重點放在識字上,
本篇課文共有十個生字要認識,我共分成了兩次教學。
第一次通過動物圖片導入,先是看圖片學習,借助圖片的感官認識來幫助認識動物名稱,實際上就是看圖認字;然后去掉圖片利用拼音認讀動物名稱,并請同學們指出特殊音節(jié)提醒注意;接著再次去掉拼音只剩下動物名稱的詞語,在熟悉的動物名稱的帶動下認識生字,也許會有學生忘哪個字的讀音,但是馬上可以根據(jù)詞語去猜測出讀音;緊接著就是去掉詞語中的一個字只剩下本課要會認的生字,其實之前的幾步都是在有幫助的情況下認字,有圖片、有拼音、或者根據(jù)詞去猜,而只剩下單獨的`字應(yīng)該是達到最難的程度,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反復讀達到識記的效果。通過學生們正確的讀引出交流識字方法這一環(huán)節(jié),把自己識字的方法說給大家聽,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重點講解帶“鳥”字旁和“鳥”有關(guān)系,并通過演示“隹”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明白帶“隹”字也是和“鳥”有關(guān)系,而且“隹”字是一個偏旁,它在字典里的解釋就是短尾巴的鳥,
第二次識字是告訴學生們,如果要把識字7學好還要認識4個生字,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出示4個字后讓學生帶拼音讀、去拼音讀、并交流識字方法,最后出示猜字謎鞏固生字。
當把所有的生字學完后,請出這十個生字并以各種方式去讀,然后總結(jié)我們學習這些生字所用到的方法,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識字方法,接下來開火車讀字、讀詞、讀句子導入到課文。先讓學生自讀感悟這首兒歌的不同,當學生發(fā)現(xiàn)是拍手歌所以師生合作讓學生初步感知韻律,然后讓學生自拍自讀,在快樂的讀中感悟文章的內(nèi)容并談?wù)勛约旱氖斋@,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隨機拓展課文內(nèi)容理解課文,使學生從文中感悟到我們要保護動物,緊接著教師追問保護動物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當聽到學生們積極的回答如何去保護馬上趁熱引出下一環(huán)節(jié)動手寫下“保護”兩個字。
整節(jié)課可以說無論是從激趣的導入,再到圖片的出示,再到去掉圖片、拼音、詞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就是利用多種形式循序漸進的認識生字從而達到流利的讀文,而又通過流利的讀文簡單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感悟文章所告訴我們的道理?梢哉f在這節(jié)課中所有的學生都真正的融入了課堂進行了快樂的識字,而且取得的效果也非常好。
《識字3》教學反思14
課的開始,就是一個設(shè)計和實施都很成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它的成功和精彩不僅僅在于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不僅僅在于巧妙地導入了新課。
。ㄒ唬┯行У丶ぐl(fā)了學生探究的興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chǔ)。所以,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guān)鍵,是教師應(yīng)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樣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這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
我能成功地運用了這樣兩條激發(fā)興趣的規(guī)律:
①當所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guān)的`疑問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
②當所學知識揭示了自己以為常的現(xiàn)象中的新的含義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ǘ⿵恼n的一開始就體現(xiàn)了學生裝學習的主體性、實踐性。
這節(jié)課開頭的教學過程,充分說明了教師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認識是比較到位的。
《識字3》教學反思15
《識字三》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識字課文。是以對對子的形式識字,對子的內(nèi)容都與大自然有關(guān),文章語言優(yōu)美。這堂識字課主要任務(wù)是識字教學和幾個詞語的理解,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這篇課文既要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識字,引發(fā)學生喜歡對對子的興趣,同時也要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一、巧妙地滲透對對子的方法。
課前游戲“對對子”:我說天,我對地。我說天上飛,我對地上跑。我說天上飛機飛,我對地上汽車跑……讓孩子感受到對對子無非就是字數(shù)相同,內(nèi)容差不多的對起來。最后,我還滲透了反義對,近義對及古詩對來鞏固,就這樣孩子們覺得對對子并不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從而激發(fā)了孩子對對子的興趣。達到了預(yù)先設(shè)計的教學目標,引起了教學共振的效應(yīng),達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通過圖畫感受自然美
在我們看來,像“朝霞、夕陽、和風、細雨、秋霜、碧野”等,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景觀?墒菍σ荒昙壭∨笥芽磥,他們生活閱歷淺,如果我們老師光靠語言描述,是不能使孩子們建構(gòu)起認知。因此,恰當?shù)卣故緢D片,利用課件,既感性的幫助孩子了解自然現(xiàn)象,同時激起孩子學文本的興趣和愛大自然的情感,他們會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如我在教“晨霧”一詞時,先讓他們想想說說“晨霧”平時看到過嗎?是什么樣子的?你有什么感受?接著播放一組“霧”圖片,告訴他們這就是霧,利用多媒體,架起生活和教材聯(lián)系的橋梁,幫助孩子們構(gòu)建起認知,他們學得輕松,也學得快樂。尤其是多媒體課件的應(yīng)用,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既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對詞語的掌握。進而針對前段時間的“霧霾天氣”,加以區(qū)分,從而激發(fā)孩子們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晨霧彌漫的山村,樹葉上層層粒粒的秋霜,火紅的朝霞,五彩的晚霞,噴薄而出的`朝陽,留戀花間的彩蝶,辛勤采蜜的蜜蜂,這一幅幅生動美妙的圖片深深吸引著學生的眼球。從學生一聲聲的驚嘆聲中,我感受到學生不僅通過圖片認識了這大自然中美好的景物,激發(fā)了學生審美的情感,同時也為對對子內(nèi)容的學習做了鋪墊。
三、識字為主,激發(fā)識字興趣
這一課中的字詞主要是自然景物,我采用多種識字法來設(shè)計識字教學。如:利用圖片幫助理解“萬紫千紅”、“碧野”等詞。又如:運用歸類識字的方式,借助圖片、課文引導學生反復認讀,幫助他們逐步發(fā)現(xiàn)這幾組漢字的規(guī)律:“霞、霜、霧”都是雨字頭!暗⒎洹倍际窍x子旁,“楊、李”都是木字旁。在識字教學中可主要:它們都是蟲子旁、雨字頭或木字旁的字,都與動物、雨水、植物有關(guān)。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識字時,引導孩子觀察生字中有一組“三胞胎”,你能找到它們嗎?孩子們很快在要認識的字中找到了“霧、霜、霞”三個字,教學時結(jié)合圖片讓孩子們理解了它們的意思,簡單了解這些天晴現(xiàn)象的特點,幫助孩子們記憶。接著看第2、3小節(jié),找一找還有沒有這樣的孿生兄弟,孩子們不僅找到了“蝶、蜂”,還找到了“秀、香”、“桃、柳、楊”和李,這樣是的這些形近字更有利于區(qū)分,加強記憶。教給識字方法,鼓勵個性化識字,關(guān)注課堂生成,及時梳理,小結(jié)獨特的識字方法。學生是有差異的個性,他們的識字方法具有明顯的個性特性,我們應(yīng)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獨特方法識記生字,使識字教學閃現(xiàn)出智慧的火花。教“李和楊”時,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它不僅指樹木,還是姓氏。
【《識字3》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識字3》教學反思04-15
《識字3》教學反思05-20
識字3教學反思08-01
《識字3》教學反思15篇05-14
識字的教學反思06-24
識字教學反思08-25
識字教學教學反思11-28
《識字四》教學反思07-20
《識字1》教學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