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好看的端午黑板報設計素材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黑板報吧,黑板報是一種可傳閱觀賞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那么什么樣的黑板報才是好的黑板報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看的端午黑板報設計素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位于介休綿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介子推是清明節(jié)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人認為端午節(jié)的由來與他有關。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歷代學者有著不同的說法,各地也都有著很多傳說。我們只能把這些說法羅列出來,供諸君一覽。至于哪一種說法更接近真相,還有賴于學者們進一步考證。
一說認為端午節(jié)是龍的節(jié)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jié)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認為端午節(jié)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jié)日。
二說認為端午節(jié)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jù)《續(xù)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說是據(jù)《禮記》載,端午源于周代的蓄蘭沐浴。
四說認為據(jù)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jié)系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五說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時期越王勾踐于是日操練水軍。
六說認為梁宗懔《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逗鬂h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說認為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八說是據(jù)《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說認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jié)。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蔭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為,端午源于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杰專門劫富濟貧,后遭當?shù)毓俦灰u圍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shù)孛癖娙f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示悼念。
在上述這些傳說中,紀念屈原成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屈原是為國家而死,他的死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加上其剛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詩作的深遠影響,秦漢以后由楚地逐漸傳遍神州,為人們所認同并相沿迄今。
過端午作文
過端午節(jié)了,我們圍著粽子,仔細觀賞者。它們有的長出像牛角一樣的尖三角,還有方形的,挺著個大肚子,口味各式各樣,可能數(shù)也數(shù)不完。我拿了十幾個粽子,每個粽子的粽葉都是碧綠碧綠的,還散發(fā)著清香。
回到家,姥姥把粽子放在鍋里,加水煮。不一會兒,鍋里冒著熱氣,粽子煮好了,粽葉的綠變暗了,糯米和粽葉的清香仿佛使勁撓著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剝掉粽葉,咬了一口,哇,粘粘糯糯的?墒菫槭裁匆^端午節(jié)呢?“端午節(jié)可不是只為了吃粽子,它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重五節(jié)、天中節(jié)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習俗,掛香包,掐艾草……”姥姥說。
再看看眼前的粽子,它似乎已經不再是之前的那個粽子。
南京端午的習俗
今日是端午節(jié),南京人的端午節(jié)習俗有哪些?南京盛行端午送鰣魚和粽子。普遍流行的傳統(tǒng)端午習俗包括八個方面。
第一是使用菖蒲、艾蒿的各種習俗。
人們一直相信菖蒲、艾蒿具有巫術和藥用的雙重價值,因而出現(xiàn)許多利用菖蒲、艾蒿辟邪保健的習俗。如采各種草藥(包括菖蒲、艾蒿)、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蒿等等。
第二是纏掛五色線以驅邪辟兇。
五色線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木、火、土、金、水,彼此相生相克。近年來,銷售粽子的商家多把繩子顏色作為區(qū)分餡料內容的標志。不過,有一種黑白交替的繩子可是不能亂用的。南京端午節(jié)都是自家包粽子,看到是黑白兩色的繩子包扎起來的粽子,意思是這一年中,這戶人家里有人去世了。
第三是用艾虎、或道教符圖驅邪。
老南京們要在房門特別是新生兒的房門上掛“艾虎”。就是用兩個空雞蛋殼粘在一起,蛋殼上粘些毛發(fā),畫成虎形,用線系起,下邊再系一串用彩紙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腳下;或用一個獨頭蒜系以彩色線,下掛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剛收割的新麥秸編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縷彩穗,叫“麥秸艾虎”。這些艾虎掛在房門上,既是節(jié)日點綴,又能辟邪。
第四是飲用藥酒(主要是蒲酒和雄黃酒)。 這是為了驅邪保健。傳說昆蟲都怕雄黃,孩子抹了雄黃,夏季毒蟲就不會向體內鉆。喝雄黃酒是端午節(jié)活動的高潮(雄黃含有劇毒物砷,不喝也罷)。
第五是吃粽子。
這是象征季節(jié)變化,實際也是趨吉避兇的。
第六是出門游玩。
這在上古時代也是為了回避邪氣。
第七是劃龍舟或賽龍舟。
雖然有傳說稱劃龍舟或者龍舟競渡是紀念屈原,但是在很多民眾心目中龍舟競渡的真正目的是“送瘟神”。
第八是親友互相贈送禮物。
因為端午日不祥,所以親友之間在危難之時互贈禮物,互相關心。
昔日南京有首民謠:“五月五,劃龍船,過端午!鞭r歷五月初五叫端午,因時近夏至,“日葉正陽,時當中夏”,故又稱端陽節(jié)、天中節(jié)或地臘節(jié)等。
明代,朝廷于此日賞賜百官“不落莢、虎頭采絳、夏服、宮扇”,以示關心體恤下臣。不落莢即今之粽子。晉人周處在南京寫的《風土記》一書中說粽子:“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此時的粽子是以黍米裹成,到唐時已用白米包粽子了!皠兂瞿杉毨w膏!
因形制不同,有角粽、錐粽、茭錐、筒錐、秤錘粽、百索粽、九子粽。唐時還有一種纖巧的粽子,尖小如初生綠菱。到明、清,粽子的品種更多了。人們除吃粽子外,中午習食火燒蒜頭、莧菜,飲雄黃菖蒲酒。以手指蘸雄黃酒在小兒額上劃“王”以避邪。午飯后,合家同往夫子廟秦淮河看龍舟競渡。
金陵龍舟,向有“三幫”。據(jù)《歲華憶語》記述:“秦淮河船戶斂資為之,曰河幫;外江船戶之入城者,曰江幫;上新河之木商所集者,曰木幫。午日,各幫咸集于夫子廟前之泮池……”以爭奇斗勝取樂。各幫龍舟均飾以采亭,五彩繽紛,選貌美的小兒扮演戲劇中的人物間坐舟中,四至六人敲打鑼鼓以助興,梢公掌長竿,“長年之好身手者,于上作種種游戲”。
沿河兩岸人家,當船過之時擲銀角、銅錢或放鵝鴨,為龍舟爭取之以為樂,稱之為奪標。這一天男女老幼傾城出游,羅綺如云,游舫蟻集,金鼓喧振,歡聲雷動。富戶人家還事先定租游船,泛舟覽勝,至夕乃歸!巴了浊迕鞴╈肽梗娂叶宋绲蹼x騷!
南京郊縣還有在門旁插艾葉、菖蒲,小兒穿虎頭鞋、圍老虎兜,婦女佩戴老虎花等習俗。
端午的詩句
1、楝花角黍五色縷,一吊湘累作端午!煲睢抖宋缬^競渡曲江》
2、雨夜邏無騷音,絳紗蒙首去!镀呗伞ざ宋纭
3、《離騷》:“乘龍舟兮逐波濤,汨余以南兮涉大江!
4、小滿拔蔥蒜,端陽軒頭麻!嵳洹饵S焦石》
5、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出自唐代詩人盧肇的《競渡詩》
6、人人插艾飾端午,歡歡喜喜慶佳節(jié)。
7、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K軾《浣溪沙·端午》,把菖蒲、旋刻個人人!赜^《端午》
8、射江南,情無限,五月五日入行船。
9、紅芍花開端午時,江南游客苦相疑!R祖!段逶律炙帯
10、端午到家復失約,良辰闕酒非真窮。——方回《約端午到家復不果賦吳體》
11、粽子香甜糯,艾葉清幽香。端午情意濃,佳節(jié)倍思鄉(xiāng)。(現(xiàn)代·梁曉聲)
12、端五數(shù)日間,更約同解粽!懹巍哆^鄰家·老病在臂踝》
13、年年憶得古人語,端午綿衣未可藏。——方回《寒熱不調病一月余》
14、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節(jié)一沾襟。誰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獨自斟!畈鳌夺钥h過端午》
15、"粽香熏紫玉,端午溫情度。賽龍舟水面,喜藍天飛度。"—佚名
16、老便蜜粽加餐易,病卻蒲根仙嚼難!棸彩馈洞雾嵑忘S江陵重午二絕·老便蜜粽加餐易》
17、恰逢端午至,不覺和詩成。——許月卿《次韻蜀人李施州芾端午其一》
18、五月五日天氣佳,人人皆歡度端陽!抖宋绻(jié)》
19、粽子香飄滿街巷,歡聲笑語樂無邊。
20、粽子香,包裹著思念;艾草香,披散著祝福!遏障闳~香》
【好看的端午黑板報設計素材】相關文章:
好看的防震減災黑板報精選設計素材05-13
好看的清明節(jié)黑板報設計素材04-03
好看的消防安全黑板報精選設計素材02-03
好看的元宵節(jié)黑板報設計素材精選02-21
好看的英語黑板報素材04-17
好看的詩歌黑板報素材04-11
新學期黑板報設計素材簡單又好看02-26
好看的春天黑板報素材03-20
個性的端午節(jié)黑板報設計精選素材06-26
端午黑板報素材06-26